和网友-ThisMayHELP-关于我文章的讨论1

 看到了,谢谢。---你记得挺准确的。 -洋洋日记-

  对高考和学制的情况,你说的挺准确的。

  据我的记忆,82年是正规学校最后一届高中2年(有的不太正规的,83届也有两年的),之后就改了3年高中制,但83年有高考,所以83年给了前几届坚持下来的人一个很好的机会,同时,82年没考上而补习的人,就有补一年的,也有补两年的,这可能是跟参加的补习的学校和对自己的程度的估计有关,83级的大学生里,有很大一部分81届的补习生,也有82届的补习生,84级的大学生里,有不少82届的,但再前几届的就基本上没有了。  

  因为原来的学习不正规,77,78届的基本上就是200多分就能上大学的,(那时,不考英语什么的),78年,我父亲单位有个孩子,因为化学考了63分,在省里就是少有的几个,上了北大化学系。80年之后,考题就是一年比一年难了,所以,78,79届参加补习的在之后能有好成绩的就不多了,主要是学的课程正轨了很多,程度深了,但80,81届及之后参加补习的,则没有太严重的问题。当时,社会上考上大学的比例确实是很低,但我父亲单位里好像比当时社会上的比例还是高一些的,每年都有一些孩子能考上大学,不过确实是只要能考上大学就是全单位都知道名字的,也有能考上好大学的孩子,当然不是很多,每年参加高考的子弟总有几十个吧,也没几个能上特别好的大学的,所以每年家长们都在那里讨论说今年又该是谁家放卫星了,就是预测谁能考出高分来走好大学,毕竟是少嘛。 

    我是82年参加的高考,你的记忆力很好,我们那年生物确实是按30分算的,因为刚开这门课没有多长时间。正如你所说,那年,如果能过500,就很牛了。我们省的录取分数线是395,重点线是420,我是410左右,不上不下的,普通大学还是能上的,专业也应该也还过得去,不太好的重点不太好的专业如果找关系在没招满的情况下,也会很勉强地投档。

  不过,当时从我高中以来到预选的成绩来看,大家(包括我自己)基本上都估计应该能到500的,而且我是属于那种在考试时总是能很好发挥善于考试的那一类,所以即使高二的一年我自己心理上很痛苦,但表面上,当时班里几个比较好的同学里,到了高二,因为紧张,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波动,从考试成绩来看可能我更稳定一些,也许因此老师总说我还有潜力,考前也就都认为我高考成绩在500分左右应该是正常的,就算失误,480--490就已经有了不少的富裕了,也就是说,基本认为我的成绩应该在480--520之间,最低450就已经是不太正常了,所以就有个说法是,除了当时所谓的8大院校还是要去争取的,2流重点应该是问题不大的。这样,成绩下来,比预想正常分数少了100左右,而且没有能上重点线,就很难令人接受。

   确实,在当年3%的升学率的年代,能上大学,就已经是非常不容易的了,有能上中专不去而想上大学的,但考上了大学不去的,真的很少。从我来说,当时的想法只有离开家,虽然感到很惨,觉得自己挺委屈,但压根儿就没有想不走,因此,也就对让我退通知书的老师和后来教训我没出息的同学印象很深刻。但是,后来知道,当时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我当年不该走的,父亲单位里就有不少人和我父亲说太可惜了不该走,我父亲在给我报志愿前试探过我,不过是借着别人的话说的,说:“你侯伯伯(我上初中时,子弟学校的校长)说,你应该补习一年,明年应该会很好,这样走太可惜了。”我当时回绝了,说我已经不想再学了,这也是我当时真实的心情。我父亲也就没有说什么,很多年后再说起来,特别是亲戚们挺爱提这事儿的,父亲说,因为他单位同事里一个女孩子,一开始考上大专,不去,想上大学,结果复习几年下来,最后神经不正常了,混着上了个中专(这个女孩子我也认识,后来在学校犯病,退学了),他看了很害怕,听我说不想考了,不想冒险,就给我报志愿准备让我走了。

  后来,有别的叔叔的孩子高考时(比我晚2,3年吧),我随口说:“你家XXX没问题”,那叔叔也是脱口说:“你那时候我们也觉得你没问题的,当时你可真不该就那么走了。”后来才知道,我可能在随后几届的熟人里就是个反面教材(脸红)。前两年碰到高中同学,他还说他们后来去班主任家拜年时还讨论过我为什么那么失常,他说我们老师的爱人,也是我们学校的老师说:“女孩子心思重,是不是早恋了”,我听了无奈只有开玩笑:“当时如果真早恋了也许就有动力了”。反正,当时可能大家都挺纳闷一直成绩很稳定的我怎么就这么失常呢?所以人前人后说我不该走的人好像还真的不少,现在想,可能当时大家说不该走,一方面是为我惋惜,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不是自己家的事儿所以能看得开吧,所以,即使是我父亲也没有明确说不让我走。

  说到奥数,你真的说的是非常非常地对,当时根本就不知道有“奥数”这玩意儿,不是99.9%的高中生不知道,我估计连99.9%的老师都不知道!所以我说,我就怎么都想不通我父亲怎么就能那么“有预见性”地在那个年代居然出差时给我买回来了奥数书,还逼着我自学!那个年代,学校里根本没有学奥数这一说,直到几年前,我从来没有从任何老师同学朋友那里听到“奥数”这个词(也许是因为我出国了,也许是因为我没注意)。我94年出国前整理东西,觉得那制作挺精美的书扔了有些可惜,把书给了还有最小的弟弟在读高中的朋友时,我还是说:“我有10来本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压根就不知道该叫“奥数”)的书,扔了挺可惜的,给你家弟弟吧,也不知道有没有用,没用就扔了吧。”我的朋友当时拿着我给的书,都还是挺茫然的呢。我也是近几年回国,听到朋友们说孩子们都在学“奥数”,一开始我都没有对上号,说得多了,忽然某一天我才反应过来:他们一直所说的“奥数”,原来就是近20年前,我的父亲让我自学的“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东西!说实在话,直到写这两篇文章,虽然朋友们聚在一起总说孩子们的奥数学得怎么样了怎么样了,我真的都不好意思说我原来就看过“奥数”的事儿,只是和朋友们大骂学“奥数”没用。你说我父亲他该多有“预见性”呀,实际上,我更想说的是,也就证明,他是多么的盲目呀,这么个一点儿意义都没有无聊的事儿,在大家都不做这件无聊的事儿的时候,他居然就让我大海捞针地去学那破玩意儿,还自学!那不是明摆着浪费时间吗?!所以有我对他的抱怨,虽然应该相信他是好心!

  关于说到一般License等的考试的通过问题,我不知道我所说的解释对不对,仅供参考。一般来讲,在对一个事情(考试)进行统计时,构成母集团的数(参加考试的人)足够多的时候,结果应该认为是能够满足正态分布的,把平均值设为50的时候,40--60所表示的就是最普通的程度,是大多数,60以上,就是不错的了,而90以上,10以下,都是很少的状态,是极端情况,是应该忽略不计的,所以,70以上,是相当不错的,而75以上,就是优秀了,而80,应该是Top10以内,是非常优秀的了吧。

   数字记得不是很准确,仅供参考,大概是这个意思吧,关于这个,还是请学数学的来回答吧,不敢班门弄斧了,呵呵。




闲扯几句俺还记得的高考,希望洋洋同学能看到  -ThisMayHELP-


瞧了虎妈的文章,俺到是没觉得什么。看了洋洋同学的贴子,到勾起了不少关于高考的回忆,闲扯几句俺还记得的高考,希望洋洋同学能看到。

看洋洋同学的贴子,俺挺好奇,她是哪一年参加的高考?俺猜最有可能洋洋同学是八二年参加的高考,主要她是高二高考的。记得八二年是最后一年全国高中两年制,83年开始该三年高中了,俺不记得83年有没有全国高考。可俺又觉得不象,八二年那会,俺基本能保证99。9%的高中生没听说过奥数是个啥东西,奥数是八六年八七年那会才在北方听说的。

77年头回高考的时候,没有人知道是考什么,连老师也糊涂,俺们那楼里77年出了头一个大学生,好象考了两百二十分,考上了一个没听说过的什么医学院,不过在当时那是相当轰动了。一直到81,82年,高考才相对走上点路子。但考上大学,不论好坏,那还是相当的奢侈品的。象洋洋同学说的,考上大学不去,再补一年,是不可想象的。那会,考上大学那奏出人投地了,不管哪个大学。

俺记得八二年时,高考总分是670,其中数学语文各120分,生物30分。那年俺们那个省本科最低的录取线是400,如果能考到500分,那就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成绩了。对比总分,400相当与100分里的60,500相当与100分里的75。往后,八十年代末,高考总分增加到710,其中生物满分是70分。那时候俺们那个省本科最低的录取线是490左右,如果能考到600分,就是凤毛麟角,全市也没有几个。对比710,490相当100分里的70,600相当100分里的85,就是说当科目逐渐增多的时候,无论你再怎么聪明,学习好,最好相当于85分的水平。

米国这边考license engineer 也反映了这一点,70分算通过。但每次考试下来,那么多人考,几乎没有人能考过90。不知道考医生的考试是怎么考的,多少算通过,那位明白的给讲讲。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