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就要到了,看见有许多喜庆的剪纸画 , 写着福和喜的吉祥,年画上的福娃娃点炮仗,福娃娃和大金鱼···那些剪纸做得越来越讲究了。
我一直喜欢剪纸那份乡土气,那份质朴,也因为带来很多记忆。想起小时学手工,刻剪纸;后来 下乡时看村里的姑娘大嫂休息时候用蓝布红线纳鞋垫,绣的鸳鸯戏水,喜鹊蹬枝。
脑子里转出不少在那个贫乏的年代作为儿童是怎样向往‘艺术’的山寨情形。
1, 山寨版的艺术启蒙
刚小学时只有手工课,那应该算是最早的工艺美术启蒙教育。记得我做过一只有两只手可以转动的表。后来停课了没有学校可上,在街上和小朋友疯玩主要是跳皮筋儿,拽包,官兵捉强盗,跳房子,这些主要可以归类到体育活动里没什么美术教育成分在里面 , 但是玩儿的身心愉快真正是少年不知愁滋味,不是肚子饿得咕咕叫不会回家。
写大字
后来玩得太野了,母亲大概担心我们姊妹将来不可救药,就要求我们描红模子,就是写大字的练习,想起来算是书法基础吧,至少知道了水墨砚台,狼毫,大楷,中楷,小楷;行书草书隶书小篆这些词汇。每天描几张红膜子,用字帖垫在略透明的大字本底下写几张大字,偏旁部首,大中小上下水火,日月天地等等。这应该算得上书法启蒙,启蒙老师是我母亲罢了。后来看见比我大的中学生们用石头墨盒或石板刻毛的头像,然后再印下来,很像刻图章。我看见我哥玩过,不过自己没能动手干一下。大字写得熟练起来应该归功于写大字报的不断练习。那时已经长得半大了。
2, 山寨版智取威虎山
到了五年级复课闹革命了,放学后没事大家一起排练智取威虎山 , 记得有个男生唱杨子荣唱得好极了,而且他还有一顶从东北买回来的皮帽子,这把我们大家鼓动得热火朝天,于是有另一个人因为有一顶毡帽子,就成了小炉匠,后来又有了小常宝和李勇奇。我们一帮孩子自导自演一出戏,架不住天天到处都是样板戏随时可学,我们愣是给演到全校的舞台上,这比上课有意思多了。我不会唱却承担了编导一类的职务,这最早培养了我的‘领导能力’吧:))认真地说这的确
锻炼了我不怵在几千人的面前念稿子。
要不说青山处处是道场,我在还不知道脸红的年龄,连蒙带玩学了不少书本里课堂上没有的东西。也算艺术启蒙。
上了初中我们是一锅端 ---- 就是同一个小学又端到一个中学。大部分都认识,接着玩儿。中学就有校宣传队,结果只选了那个杨子荣,我们其它人结束了山寨的舞台生涯。
3 ,黑板报的‘美术编辑’
我因为宣传稿子写得不错,就经常放学后给班里出黑板报,有个大个子男生平常特捣乱但是会画画,于是我就从他那里学了怎么画报头,我们又一起试着用湿的抹布在黑板上用水写大字,然后再用粉笔钩划出来,成为很大的字。那时我们玩儿得很认真。一个星期从写最高指示到写好人好事换两次,中间插上些小画头,边上加些花边,有时把粉笔字写成隶书,这些好主意馊主意都是下学以后一帮孩子遐想出来,有时采纳有时不被采纳。我们除了没有书念,倒是没耽误玩儿。现在想起来,人具有自己管好自己,自己找乐子的原始能力,所以应该相信民主是一种合适的调动人的才能的机制。
那个画画男生在学校篮球队里打中锋,很帅的一个男孩子。我想我当时一定 Crush on him. 后来中学没毕业他就到广州军区去打篮球了,记得我心里很失落了一下。想那些写大字的时候。也从此一直对打篮球的人有好感。说不好潜意识里没准是少年的偶像做崇。多少年后,暑假时我们竟然在街上碰见,他一身戎装,回家探亲,我依然还是有点脸红心跳,我说你还在打球吗?他说早就不打了,现在就是想复员上大学,我说当兵其实蛮好的,他说,他把他孙子该当的兵都当完了。他流露出对我在上大学的羡慕,我说我毕业后还不知分配在那里,他说,来河南吧,他那时在郑州当兵。我笑了,他也笑了,从那以后我直到前几天看见有人传给我的聚会照片里有他,已经完全不认识了, 30 多年了那个青春偶像终于消失在岁月的磨砺里了。
4 ,刻剪纸和刺绣
文革开始后一些时候,一阵子大人小孩都用线在纱窗布上绣毛的头像,就像做十字挑绣,记得我们在一个同学家里还熬夜一块绣一块窗纱,那是有人唱‘绣金匾’引起的忽悠吧?记不清了,不过我学会了绣十字布。
有一天大姐拿回几张用电光纸刻的剪纸,是雷锋,还有欧阳海拽着扬起蹄子的马车•••我们都觉得这个好玩,自己也可以试着做;于是找来各种颜色的电光纸,先用铅笔拓下来别人的样子,然后找来削铅笔的小刀子,高级一点时候能找到父亲刮胡子用过的刀片,底下垫上石板,刻下拓下来的影子,翻过来,哈哈就是一幅剪纸画,然后夹在书本里攒着,也可以拿去跟别人交换不同的拓下来再刻留给自己。时间长了竟弄成一个本子,小有成就感。母亲也会夸我们几句,不过她做剪纸不用拓样子,只是将纸叠来叠去,然后直接用剪子铰来铰去,抖开来就是一幅剪纸,双喜字或雪花,鸳鸯,金鱼,都是‘四旧’,我们那时并不欣赏那些画,仅仅觉得母亲跟变戏法似的。
我们的剪纸只有大红,黄,黑, 兰主要使用电光纸,那种纸比较脆所以都是比较粗的线条,加上刻刀的技能不精湛,其实很不像要表现的东西,但这是我们能想出来和能享受的一点手工艺术,有朴实的美术的向往。后来我找到我母亲绣花的丝线和绷子对手工技艺和欣赏有了一些提高。
好多年后我看了真的民间剪纸才知道那是多么漂亮和精致的手工艺术。
千年时候我回北京赶上过春节,北京到处是庙会,比我们小时记得厂甸的庙会其实热闹多了,不过我那时竟是一点兴致没有,母亲重病卧床,我对什么都很难尽兴去欣赏。大姐回家给我带来在地坛庙会上买来的好几套剪纸,都是彩绘,西游记,十二生肖。。。。 不过我觉得好像都是机器压出来的似的少了一种有机感。也许是时过境迁。不过我后来自己逛到琉璃厂,在一家画店里看见用一个横幅的镜框子镶着的剪纸画艺术品,是一只凤凰,用深蓝色的纸衬在白色的地上,其精致,其仟巧,其细腻,真是叹为观止,我站在那空空的店里仰头看着实在感动。想买下,一看那价钱,我要买回家,我们家领导管保气疯了,再不让我自己回中国了。我恋恋不舍地走了,不过那只黑蓝色的凤凰印在脑海里。
我结婚时有朋友送了一套敦煌的飞人彩色剪纸,我一直非常喜欢后来我就用镜框子把它们框起来一直挂在家里边。成为一幅艺术品。
在无文化无艺术的时代长大,我对美和艺术的欣赏的知识几乎是零,而音乐美术教育在学校里几乎没有。可是很奇怪,人的向美之心总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向往艺术的心一直伴着我的心,虽然很粗陋。
现在远离故乡,那些古老而浓厚味道的民俗工艺品和技艺总是勾起很多乡情。文化沉淀在这些朴素大方生动原始的工艺里。
新春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