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胞弟朱太阶竟然于自杀,原因难道只是为了无法入党吗?
1958年八一建军节刚过,在朱德元帅故里———仪陇县,该县人民委员会委员、县信访办公室干部朱太阶莫名其妙地在县城西郊的西寺湾堰塘里溺水身亡。旋即引起了公安部、四川省委、省公安厅和南充地委等各级领导的极大关注。
时年54岁的朱太阶系朱德元帅的胞弟,仪陇县马鞍乡人。上世纪初,朱德就走出川北大山,踏上了革命征程。然而,与朱德一块儿长大的朱太阶却不求进步,与胞兄朱德判若两人,并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1933年,朱德成为红军领袖后,国民党反动派对朱氏家族恨之入骨,多次派兵围剿朱家大院,企图将朱家满门杀绝。这时的朱太阶,他不但不奋起反抗,反而想一死了之,逃避现实,他多次自杀都被妻子劝阻。这样,朱太阶欲死不成,便苟且偷生,后来干脆参加了“红帮”,拉起队伍操“大爷”。
解放后,朱太阶洗心革面,彻底改掉旧恶习,积极参加革命,深得群众好评。因此,经群众推荐,朱太阶成为仪陇县人民委员会委员、县信访办公室的一名国家干部。
这期间,朱太阶曾先后两次上北京,求见胞兄朱德,受到朱德元帅的亲切教诲。后来,朱德元帅和夫人康克清到成都视察工作,还专门抽时间召见了朱太阶,鼓励他积极上进,争取早日入党。一位普通的国家干部有那么伟大的哥哥和嫂嫂,这使人们羡慕不已。一时间,朱太阶成了一名响当当的“政治人物”。
就在朱术阶身亡当夜,省、地、县就成立了联合调查组。联合调查组首先对案发现场进行了认真勘验,未发现他杀迹象。侦查工作一直持续到9月中旬,最终排除了他杀的可能。那么,朱太阶为什么自杀呢?
调查人员首先从近年朱太阶的思想状况着手调查,他们了解到:1951年2月5日和1954年4月25日,朱太阶曾先后两次向组织提出入党申请,都因他没有把解放前的事情说清楚而没被批准,特别是他在1954年第二次进京见胞兄朱德的前一天,他要求民政科副科长林华之代他向组织转达他的意见:“能否今天晚上就把我的入党问题解决了,这样,我去见我的哥哥脸上才有光!”党组织经过慎重研究,一致认为:“入党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朱太阶入党动机不纯,批准他入党,是对朱德元帅极不负责任的表现。”因此,组织上最终还是没有批准朱太阶的入党申请。
朱太阶埋怨道:“为什么组织总对我过不去,难道我没被批准入党就不拥护革命吗?”后来,他干脆自暴自弃:“不批准就算了!”
整风运动开展以后,人们发现平时性格开朗的朱太阶一下子变得沉闷起来,常常唉声叹气。
8月10日上午,西南师范学院川北革命根据地考察组黄淑君、冯玉荣等一行兴致勃勃地找到朱太阶,问起他作为红军统帅朱德的胞弟,是如何带领乡亲们同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的情况。
由于朱太阶解放前无所事事,软弱无能,因而他对考察组提出的一系列问题都答非所问,哼哼啊啊地搪塞过去。
当天中午,朱太阶回到寝室里,倒在床上不吃不喝,同事还以为他病了,说给他请医生,他说他没病,只是心里窝火不好受。
调查组还了解到,朱太阶在出事前行为很反常。1958年3、4、5月份,他3次回家,都向妻子叹息道:“这样活着真没意思,还不如死了的好!”妻子问他到底是怎么回事,他又不说出来。尤其是最后一次回家,他将朱德元帅送给他的380元钱的存折、一件皮大衣和一件棉衣交给妻子,说这钱不到万不得已不能用,皮大衣交给儿子朱玉书穿,棉衣交给孙子穿,还叫妻子给他准备一口棺材。
种种迹象表明:朱太阶思想狭隘,心理上背上了沉重的历史包袱,遂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因此,朱太阶系自杀无疑!
1958年11月4日,四川省公安厅向公安部、四川省委呈送了朱太阶的死亡报告,至此,沸沸扬扬的对“朱太阶之死”的猜疑、争论终于尘埃落定。
(《四川法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