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松回忆:我与赫鲁晓夫“厨房辩论”始末(组图)

大千世界,趣闻横生,细细品尝,回味无穷。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赫鲁晓夫和尼克松之间的“厨房之争”


本文摘自《领袖们: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谈大国领袖》 作者:尼克松

1953年当赫鲁晓夫在苏联高级领导层中初露头角时,我正担任副总统的职务。西方世界里许多人很快对他作出了评价,然而,他们对他的初步印象往往离实际有十万八千里之远。他们对像斯大林那样严肃但秘密地在幕后操纵、控制事物的苏联领导人比较习惯。但是,身材粗胖的赫鲁晓夫一跳上政治舞台中心,就不拘行止、言谈失检、夸夸其谈,完全打破了过去的模式,这使许多人不拿他当一回事。

《生活》杂志称他为“无足轻重的小人物”,《新闻周刊》的一位专栏作家赠予他“庸庸碌碌的公务员”、“一匹普普通通的役马”的绰号,《时代》杂志则称他为“硬提拔起来的人”,意思是尽管他缺乏教养和训练,却是被形势“推上来了”。西方大多数观察家都认为,赫鲁晓夫连给斯大林擦皮鞋都不配,更不用说接替他的职务了。当他首次出国去贝尔格莱德时,他的一举一动很不利于改善他的形象。他粗鲁无礼,常常喝得酩酊大醉,在国际社交界中显得格格不入。新闻界喜欢描述他狂饮作乐的姿态,并且写道,同斯大林相比,他只是一个待不长久的无足轻重的人物。



赫鲁晓夫和尼克松展开厨房辩论


那些比较关心外交政策,但又一知半解的华盛顿社交界人士,乃至一些职业外交官,也都低估了赫鲁晓夫。其中有一个人当时对我说,他对赫鲁晓夫评价不高,因为这位苏联领导人太贪杯,而且“俄语讲得不好”。这些观察家们压根儿就不了解,尽管赫鲁晓夫讲起话来句法混乱,衣着很不入时,趣味粗俗低下,但这些都没有使他在成功地担任领导人方面有所逊色。这些观察家过于注重风度和教育,他们忘了,举止文雅并不能使人成为一位强有力的领导。就政治家而言,关键不在于一个人的外表,而在于他的内涵。一个政治家的个人外表无论多么美好,如果缺乏久经磨炼的内在力量,他就不会成功。

赫鲁晓夫在公开场合是一个俄国的克拉霍恩参议员式人物。有一年五·一节举行军事检阅时,苏联的高级领导人都脸无表情地观看部队在他们面前通过。后来,当一中队喷气式战斗机在上空轰鸣时,赫鲁晓夫顿时在检阅台上活跃起来,他拍着尼古拉·布尔加宁总理的肩膀,像一个小男孩看到一套新玩具一般的高兴,脸上露出了笑容。莫洛托夫看到喷气式飞机时仍冷冰冰地保持着尊严,赫鲁晓夫不像他,但这并不意味着赫鲁晓夫在使用这些飞机时会手下留情。

赫鲁晓夫的个性是在斯大林极权时代锻炼出来的。斯大林手下的人员有两种类型:一种人很机灵,另一种人很死板。安东·安东诺夫·奥弗森科在其所著《斯大林时代:暴政的写照》一书中提到,在那个年代,只有那些会运用无情手段的天才和善于搞阴谋诡计的人,才能生存并晋升到高级领导岗位上去。为了奋力跻身于那个行列,赫鲁晓夫必须十分机智,必须具有坚韧不拔的精神以及钢铁般的意志。约翰·福斯特·杜勒斯看到了这一点。赫鲁晓夫掌权伊始,杜勒斯在国家安全委员会一次会议上说:“在共产党那个为生存而残酷斗争的地方,任何一个能幸存下来并上升到高级领导岗位的人,必定是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一个危险的敌人。”他的话言之有理。一位眼光敏锐的西方外交官说,赫鲁晓夫外表显得软弱,“内心却坚如钢铁”。

我初次遇见尼基塔·赫鲁晓夫在1959年。那时,我去莫斯科主持美国展览会开幕仪式。同年晚些时候他访问美国时,我又同他见了面。

1959年7月,在我动身去莫斯科之前不久,国会通过了自1950年以来国会每年都要通过的关于被奴役国家的决议。决议中包括了艾森豪威尔发表的声明,要求美国人“研究受苏联支配的各国所处的困境,并且再次表示支持这些被奴役国家人民的正义愿望”。

我从美国抵达莫斯科时,赫鲁晓夫出访波兰回国才一个半小时。波兰人民以冷淡蔑视的态度对待赫鲁晓夫。总的说来,苏联同其卫星国的关系十分紧张。赫鲁晓夫回国后从机场直接前往会场发表讲话,激烈谴责关于被奴役国家的决议。我的飞机降落以后,我受到了冷淡但不失礼仪的接待。弗罗尔·科兹洛夫副总理致长篇欢迎词,声音很洪亮,但是没有军乐队,没有奏国歌,也没有群众场面。显然,关于被奴役国家的决议触到了他们的痛处。

第二天上午十时,我前往克里姆林宫赫鲁晓夫的办公室进行第一次会谈。当我步入他的房间时,赫鲁晓夫正站在远处角落里察看数月前苏联发射的月球卫星的模型。当他把模型放回原处时,在他手里的模型看上去像一个特大号的垒球。

他迈着蹒跚的步子向我走来,身材比我想象的要矮,最多不过五英尺六英寸高。他腰围粗壮、双腿短粗,肩膀是斯达哈诺夫斯达哈诺夫是苏联早期的煤矿工人,劳动模范。20世纪30年代,在苏联开展的劳动竞赛以他的名字命名。式的,身材矮胖而笨拙。当我们握手让摄影记者照相时,我感觉到这位65岁的苏联领导人很有手劲,给我的印象是,他是一个精力充沛、体格健壮、力大如牛的人。

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在场时,赫鲁晓夫友好地同我聊天,他那对敏锐的小眼睛滴溜溜地扫视着房间四周。滚圆的脸庞、厚厚的嘴唇、坚毅的下颌,再加上狮子鼻、高颧骨,显得很生动。赫鲁晓夫对我在大约八个月前在伦敦市政厅所作的讲演倍加赞赏。他表示欢迎我在讲话中提到的那类和平竞赛。接着他挥手示意让摄影记者离开,并用手势请我到一张长会议桌边,在他的座位对面入座。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