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回了一位网友的关于孟良崮战役的贴子,在回贴中有些话没能说尽兴,于是在此另开一贴。完全是个人观点,欢迎讨论。
粟是帅才,而非将才,其特长是战略构想,举重若轻,地图前面是他最佳的发挥场所。他本人不止一次对别人说自己最大的爱好是看地图,而且其乐无穷。这 话恐怕是百分之二百的准确。粟虽然身材矮小,但内心里敢于冒险,甚至有时候冒失地冒险。粟对具体战斗的指挥,并不愿意多下功夫研究,也许是他的兴趣几乎都 在“轻”上了。
粟的敢于冒险在孟良崮尝到了一个大大的甜头,此后有些骄傲轻敌。7月分兵后,手中仅有4个纵队的他,想再次照此办理,想一口吃掉国军五大主力的另一 支---胡链的整编11师。要知道,围剿74师可是动用了华野全军的力量才做到的。4个纵队,2支围攻,2支打援,结果即攻不动,援也没挡住,不得不撤 出。粟不甘心没获得任何战果,在撤出途中再次指挥部队进攻国军第8师(番号也许记忆有误),又未能得手,打成消耗战,不得不再次撤出。这就是华野战史上有 名的临朐,南麻失利。
这两仗,粟从战略策划到战役指挥均有不小错误。战略上首先轻敌,使得原本就不怎么重视具体战斗战术的他更没有仔细做战前准备,一味强攻的华野攻击部 队在胡链的地堡群面前损失很大。第二仗进攻第8师期间正逢雨季,战士们每天吃不到热饭,衣服湿透,十几天干不了,加上上一场失利的战斗,士气低落,身心俱 疲。这种情况下,粟裕仍然仓促发动进攻,甚至没考虑到(或者准备好)大部分炸药包和攻坚设备被雨淋湿,无法使用的情况。
不重视战斗技战术的直接后果,就是华野在解放战争中的战果虽然是各野战军之冠,但是他们每战役的平均伤亡也是全军第一。华野的一线指挥员,包括纵队 级的指挥官叶飞,陶勇,许世友这些,对手下战士每战伤亡过大都颇有些微辞。这里不能不提到一个情况,就是华野的“即战即补”策略,就是对每次战役俘虏的国 军士兵立刻实行战场教育,把他们转变成解放军战士,然后立刻投入战斗。粟本人对这个做法颇为满意,解放后口述回忆录时不止一次提到“这个办法很好”。这个 策略的优点当然显而易见,华野在解放战争中虽然损失大,但是补充也快。歼灭黄百韬一仗,在华野战史上也是一次少有的硬仗,但是战役结束后,华野不仅没有减 员,反而比战前多了几万人,使他们有充足的兵力即参加围攻黄维(而且是主攻),又同时看住徐州的30万国军,就是“即战即补”带来的效果。但是,这个策略 的一个副作用在当时看不出来。军队里是讲山头的,在军队上层如此,下面也一样。解放军虽然情况好些,但是也并不例外。基层战士,包括营团级别的指挥官,大 部分人在心理上对自己服役多年部队的老上级(注意这个“老”字)有种归属感,这种归属感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培养起来的。一旦离开原来的部队加入一支陌 生的队伍,归属感会消失,新的归属感却不是那么容易建立起来的。解放战争结束后,华野部队里原国民党士兵所占比例超过三分之二,这些人加入华野最长不过两 三年而已,他们在心理上对粟是不可能有多少归属感的,华野(粟)的赫赫战绩给他们带来的荣誉感,恐怕还不如一种微妙的尴尬心态来的强烈。
对讲究血统的解放军来说,这是个足以被另眼相待的理由。华野出来的将领,军衔普遍比其他野战军要低一级,很难说不是吃了这个亏。粟解放后因为“教条主义”被整, 几乎没有老部下站出来替他说句话,除了政治原因,其它方面的因素起了不小的作用。在这一点上,林彪做得远好过粟裕(后面会讲)。
话扯远了。粟不重视战场技战术,直到碾庄一战才有所改变。黄百韬一被围,粟还是没做好充分准备一上来就猛攻,结果在付出重大伤亡后却进展甚缓,不得 不停止进攻商量对策。黄百韬的战术,与临朐胡琏的办法几乎如出一辙,就是地堡群,这招后来黄维在双堆集(指挥的就是原来的18师)又用了一次。粟之前已经 吃过一次亏,一年多时间,却一直没有去找(不是找不到)针对性的解决办法,直到前线火烧眉毛才着了急。幸亏一名基层参谋提出了挖壕沟的主意,这才解决了这 一大问题。后来这个办法同样被陈毅讨教了去,用在了黄维身上。战场技战术这一点,林彪同样做得远好过粟裕(后面会说)。
说完了粟,再说林。林和粟在军事上的特长正好相反,在战略大局观上粟胜过林,但在战场战术和部队训练水准上,林则强过粟。与粟喜欢主动冒险相反,林 生性谨慎,除非万不得以决不冒险。他自己后来有次对刘亚楼说(大意),粟裕同志打的仗,其中六七成换了我是下不了那样的决心的。
林成名远早过粟,粟在解放战争前,几乎没指挥过兵团级别的大仗。为便于比较,咱们不妨只关注解放战争。
抗战胜利后,林奉命去接手东北的军政指挥,实际上他几乎完全专心于军事,政治全交给了罗荣桓打理。刚进东北的时候,林的部队是以一连串的败仗开场 的,最后林除了有一部分部队在南满活动以外,其它主力被一直赶过了松花江,说不狼狈那是假的。不过仔细推敲这些失利,林所负的军事责任其实不多。从各解放 区开赴东北的部队号称十万,实际上其中相当一部分没带任何武器,空着手去的东北。原因很简单,当时几乎所有人(包括毛和刘少奇)都以为,东北有大量日军投 降后留下的武器和物资,苏军会全部交给我们,因此不必带武器,轻装进东北。除了从山东出发的黄克诚命令部队仍然带上武器以外,其它进东北的部队,少有带武 器的,重武器就更不用说。结果一去傻了眼,老毛子一点不象咱们想象中的那样有社会主义大家庭风格,武器弹药完全不给,一车皮接一车皮地运回了苏联。
林的部队(东北联军)正在干瞪眼,国军就来了,而且全是精锐。没什么悬念,这仗没法打,于是就出现新一军一个团击垮东北联军一个纵队这样的战例。这 个时候,东北是国共双方争夺的焦点,刘少奇已经开始构想把东北当作大本营了,对东北势在必得。在这种压力下,林作出撤出战斗的决定。
之后的两年多,林除了“三下四保”这样相对小规模的战事以外,没有大的战役。而到了辽沈战役开始,东野的战斗力几乎脱胎换骨,被杜聿明称为“共匪中最强悍之一股”。这样的变化哪来的?除了苏联后来提供了武器装备的支持以外,秘诀就两个字:训练。
作为一个拥有多年前线指挥经验的将领,林对步兵的战术颇有些心得,“三三制”等步兵进攻战术就是他心得的具体实施。这些战术并不是林的首创,但是四 野是第一个在全部队里全面推广系统步兵战术训练的野战军,训练效果在“三下四保”战斗中得到实战演练,然后在两年后的辽沈战役里全面展示。一向重视军队正 规化的刘伯承解放后为了解第一手情况视察各部队,认为四野的战术水准和训练居全军之冠。
重视训练,除了提高部队战斗力这一显而易见的初衷以外,还体现了林的另一个心理特点,就是他比较在乎前线战士的生存,不轻易用战士的生命冒险。而 且,战前准备和单兵补给做得很好,林不止一次因为绷带不够而取消原定进攻计划,也曾用“雨具不足”作为借口拒绝军委攻打长春的命令。虽然谁都看得出是借 口,但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林比较重视战士生命的优点。如果是林当年在南麻,正逢雨季,他是不会下达攻击命令的。以上这些,在四野老战士里几乎有口皆碑。我 老父亲年轻时在东北当过兵(解放后),对此深有体会。后来林71年出事,母亲听到父亲不止 一次地摇头叹气:“没想到这么关心战士的人,竟然想害毛主席!”
和粟有时候冒险过头一样,林有时候谨慎过头。辽沈战役锦州一战,如果不是毛在后面使劲推,他自己是绝不会出此险招的。不过,他毕竟是有军事天赋的 人,一但对大局的掌握进入状态,立刻变得得心应手,从容不迫。塔山阻击战,惨烈空前,战前林也曾经多次因为对塔山防线的信心不足,而准备放弃进攻锦州。但 是一旦他下了打的决心,就表现出了对战场局势的出色判断力和掌控能力。塔山形势最危急的时候,连一向沉稳的罗荣桓都有点坐不住了,催促林调预备队支援塔 山。根据刘亚楼口述的回忆文章所描述,林与塔山前线指挥员通电话,详细询问了敌人每次进攻的方向和人数,以及敌人炮火覆盖的情况,然后放下电话,不动声色 地告诉刘亚楼,不用派预备队,塔山不会有事。
在为人处世方面,粟和林都不擅长。粟的不擅长有点类似于一个缺乏社会经验的人做出得罪人的事,有些他自己都全然没意识到,或者没意识到后果的严重 性。因此粟得罪的人,我的看法是,绝大部分不是他有意为之。陈毅说粟“阴”,以陈的宽宏大度,不会是空穴来风,但是究竟具体何指,国内资料众说纷纭,但都 无法完全令本人信服,暂且悬之。从粟的性格来看,无心做出得罪人的事,不是有可能,而是非常有可能。别的不说,单凭淮海战役他所作的突出贡献就足以让其他 元帅级别的参与者醋意顿生。淮海战役的构想(包括这个名词)是粟首先提出来的,从小淮海到大淮海的战略转变,也是粟推动毛做出的,整个战役中,差不多七成 的仗是华野打的。总前委他虽然排倒数第二,但看看他发出的电报的语气,比如“建议刘陈邓如何如何”,“依敌目前态势,刘陈邓当如何如何为上策”等等,虽然 这些都是“建议”,但是谁都听得出来,粟才是全局的推动者。刘陈邓那封著名电报:“我方(指刘陈邓)应承担指挥责任,唯电迅较弱,望军委多直接与粟谭联 络。”(大意),其中隐含着的想撂挑子的不满,大概就来源于此。黄维被灭后,陈士榘依照粟的命令,把所有缴获的武器送给了中野,显然是粟在给对方送顺气 丸。效果如何,不得而知。建国后很长时间,提起淮海战役,就是刘陈邓,没粟什么事。电影《淮海战役》还历史一个本来面目(虽然不完全),当时任军委副主席 的张震在其中起了很大作用,许多场戏被推翻,完全重拍。
至于林,我的看法是,军事的粟和政治的粟是一体的,但是军事的林和政治的林是分开的。粟得罪人大都是在建国之前,与政治有关但关系不大;而林得罪的人都是在建国后,几乎全部都与高层的权力之争有关。林牵扯其中,有被动也有主动。折戟沉沙近三十九年后,今天看来,不该他背的黑锅可以卸掉,但完全翻案却无法服人。个中曲折,超过本贴的讨论范围,不说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