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周正传

第三章 他敲响了通往牢狱的大门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第一章 

我要给小周做正传,已经不止一两年了。但一面要做,一面又犹豫,这足见我不是一个“立言”的人。

从来不朽之笔,须传不朽之人。章诒和写《最后的贵族》,那里面的主人公都是在全民饿肚子的年代还能吃黄油面包的大人物,当属不朽之人。于是人以文传,文以人传,章诒和同那些最后的贵族究竟谁传谁,渐渐的不甚了然起来。

在上海滩的一个小弄堂里混大,书只读到初中的小周和“传”这玩意儿本不相干的,给他做的传也无疑是会速朽的。但未庄的阿Q早先也并无上得了台面的行状,只是给人打过短工,被人夸过一句:“阿Q真能做!”而鲁迅先生硬是从不入三教九流的小说家所谓“闲话休提,言归正传”中取出“正传”两字,作为名目,为阿Q立过传的。

据说立传的原因是宣统末年革命思潮涌到乡下,阿Q成了对革命麻木或无知的国民中一个典型的悲剧人物。就这一层意思而言,我倒是有了为小周立传的理由。

如同推翻满清王朝的革命影响了阿Q的命运一样,十年文革和三十年改革也影响了无数国民的命运。一百年前的阿Q蛰居乡下,闹不清革命、造反和打家劫舍之间的差别,糊里糊涂地革了一次命后,在衙门的地上画了一个瓜子样的“圆圈”,掉了脑袋。一百年后,在上海滩长大的小周却在改革的浪潮中如鱼得水,成了弄潮儿。不仅赚了不少的铜钱,让阿Q看了会眼红,会愤愤然说一句:“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而且十多年前他便立志要做“美国人的爸爸”,如今又带着一双美国出生的儿女到了大洋彼岸定居,说是要倾其全部财力将儿女培养成“奥巴马”。

阿Q上法场游街时,本来是想唱“手执钢鞭将你打”这句戏词的,却因为双手被捆,只好无师自通地说出半句从来不说的话:“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但他绝对不会想到,这二十年后的“又一个”也可能是美国总统。在对身后事的设想这一点上,我们的小周显然要高瞻远瞩得多。因此我们也就有了更好的理由为小周立传,他算得上是我们这一代人中的一个喜剧人物。

当然,如鲁迅先生所言,为这一类小人物立传,列传、别传和自传等名目都不可用。这除了阿Q和小周都未能和许多阔人排在正史里的原因外,还和立传的文字有关。

因为主张白话文的蔡元培的父亲干过拉车卖豆浆的营生,白话文也就被林琴南讥笑为

“引车卖浆者流”的文字。鲁迅先生便自嘲他写《阿Q正传》的文体卑下,是“引车卖浆者流”所用的话。

小时候不喝豆浆但喝过牛奶的章诒和写起文章来自然不属于“引车卖浆者流”之列,国际笔会独立中文作家笔会称章诒和的文字赋予了“当代汉语写作以崭新的质地”。我的文字自然是毫无质地可言,大概连当年上海的弄堂里小贩吆喝“削刀磨剪刀哎”所用的话都不如。所以章诒和写的那些人物列传可得“自由写作奖”,而我却只能借用“正传”两字,让小周和阿Q攀个亲戚,即使小周有朝一日当了美国总统的爸爸,感到委屈,也顾不得了。

以上可以算是序。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