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故事发生在美国,有个刚进入青春期的儿子和父亲对抗得很厉害,到最后他采用不理睬父亲的办法来反抗,在家里一声不吭,任凭父亲怎么教训就是一言不发,父亲要他做的事是坚决不干。后来父亲自己实在没办法教育这个儿子了,就领着儿子去见心理治疗师。
父亲在向治疗师叙述儿子症状的时候,儿子头扭向一边,漠然地坐着,依旧不吭气,无论父亲怎么命令他和治疗师讲话,他都不开口。
治疗师就让父亲先回避一下,他要和孩子单独谈谈。
等到父亲再进来,治疗师告诉他:“你到这里来真是太英明正确了,否则孩子就要毁了,下星期请你继续来。”
父亲没有听懂,问:“下星期还是我领儿子来吗?”
咨询师回答:“不是,是你自己来,你儿子没有问题,不需要治疗,有问题的是你,你要接着来。”
原来,这个父亲上中学、大学的时候都参加了篮球队,但是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板凳队员,为此他一直耿耿于怀。等到儿子三岁的时候,他就开始训练儿子打篮球,想要把自己在篮球上未酬的壮志让儿子替他去实现了。他请来城里最好的私人教练教儿子,他每天给孩子灌输的都是:你以后一定可以打进NBA,一定可以成为像迈克尔·乔丹那样的一流球员,你的收入也会是上千万一年,你会举世闻名……
孩子的业余时间几乎都是和篮球一起度过。小时候儿子还听话,认真跟着教练跟着父亲练球,后来越大越不喜欢了,无论父亲怎么费尽口舌他就是不好好练,虽然他十二岁身高就达一米八五,每个教练都说他是一块璞玉,但是他让他爸爸给逼得,对篮球倒尽了胃口,就是不想再碰篮球了。
最后,父子俩不断对抗的结果就是孩子对于父亲的话一律充耳不闻,篮球彻底不练了。
这种情况如果放在中国,大概没有人会认为父亲不对吧?是不是大多数人都会觉得是这个儿子需要好好教育?
但是心理治疗师认为,孩子之所以采用了不正常的态度对待父亲,根本原因在于父亲对待孩子的方式错了,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如果把父亲的作用力撤了,孩子就会恢复常态。父亲自己心理潜藏了多年的旧伤没有得到医治,强迫孩子、控制孩子都是他心理失常的反映。
这个父亲接受了心理治疗师的多次治疗之后,又被推荐去看治疗侧重面不同的其他心理治疗师,花了很多钱,最后终于把自己的篮球情节给解开了,认识到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强加给孩子是多么错误的一件事,孩子有其自己的喜好,有自己的人生,应该放手让孩子自己去选择。
这个父亲不仅不再逼孩子打篮球,还学会了和孩子正确的沟通方式,父子关系逐渐变得亲密起来。
那孩子对表演很感兴趣,后来到好莱坞去当了一名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