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摸伤口

欢迎订阅我的《一格杂志》。微信上搜索即可。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抚摸伤口

 

 

鲁鸣

 


     骨折过的左脚伤口,有些痒。长了些坑坑洼洼的炎症皮囊。因而时常要往上面抹药。这样一来,每天要抚摸伤口。一是有时情不自禁地抓痒,二是即使不抹药,洗脚有时也会去抚摸一下伤口,仿佛是在碰触自己刚过去的一段历史。

        人其实都会有意无意抚摸伤口。只不过更多的是抚摸心灵的伤口。

消极抚摸中,最典型的莫过于夫妻吵架,把陈年旧事都翻出来,无疑往伤口上抹盐。这种抚摸,显然是伤害感情的。夫妻双方知道这种抚摸的弊端,然而吵架火口中丧失理智,已不可控制,乃也是情不自禁。

肉体伤口需要时间的疗养。骨折后,见到我的人大都会说:“伤筋动骨100天”。现在,我的骨折好了,但由于这100天里没有正常走路,整个左腿萎缩比右腿细,走起路了不是这里痛就是那里痛,因为左腿肌腱需要恢复其功能,需要长得和右腿一样粗壮。这又需要一段时间。

心灵伤口不也需要时间的疗养吗?不论是什么伤痛,时间总是一剂良药。心灵里的伤口,长久以后很可能会被磨合得毫无痕迹。况且,人的遗忘比记忆更强大。人的一生中,所经历的大大小小林林总总,尤其是幼儿期的事情,能记住的仅仅是沧海一粟。对自己和自己喜爱的对象,或人或物,人更倾向于记住好的东西,而不是伤
口。

肉体伤口,完全愈合了后会留下可见的疤痕。心灵伤口纵然疼痛,因无形而被外人忽略,倘若别人被蒙在鼓里,哪怕是朝夕相处的家人也看不出其伤口。疤痕终归不是一种美丽,虽然有的人喜欢裸露伤口。

我儿子头上因手术留下两条疤痕。他一点都不在意,反而觉得很酷。这是少年叛逆心态。也许他年长后,会改变感觉。但如果他现在很在意,为疤痕难受,至少会让我们做父母的感到内疚,尽管这不是我们的过错。

人和国家的缺点,也是一种伤口。人都喜欢听好话,包括我自己。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个人或国家不需要自省反思。不懂得自省反思的人或国家是很难有进步的。遗憾的是,做人易养成思维惯性。说长处,别人可能会误解你否认短处;而说短处,别人会以为你发牢骚,不看到积极的一面。

因此,就缺点这种伤口而言,抚摸它要比抚摸别的伤口难得多。前不久,我在博客上转发了一个有关美国衰退而不自省的贴子。两位读者误解我否定美国这个国家。其实,我写《软能力在竞争中胜出》一书写的都是如何学习美国人的软能力,但也不等于否认中国或不看到华人的优势。

很多人已习惯了黑白思维 ------- 非黑即白,反之亦然;论黑即否认白,或论白即否认黑。这个世界,我们的人生,越来越不黑白分明。抚摸伤口本身也是如此,既可能是消极的也可能是积极的,很大程度在于伤者本人以及旁人的感受。

人仅仅只为自己活着是可耻的。作为社会动物,人要为别人为社会着想,做点什么,至于做得大小是否优秀另当别论。当人抚摸群体国家的伤口时,或多或少要顾及别人的感受。这是无可置否的。不像我抚摸骨折后的伤口,太个人太小事一桩,且独处实在很随意。

为了永不忘记,必须经常抚摸有些伤口。比如文革悲剧,比如“华人与狗,不得入内”,比如“东亚病夫”。这是历史需要回顾的意义所在。只是,人都会好了伤疤忘了痛,选择遗忘,甚至喜欢遗忘。更令人感叹的是,有的伤口仍敞开着流血。别的不说,就说“东亚病夫”,这个我们华人的百年耻辱并没有被我们扔掉------
很多华人并不重视体育运动,不强调肢体发达的健康体魄;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又以“三高”富贵病和肚凸族,做着新一代的东亚病夫。中国获得最多奥运金牌,大众体育运动水平却差得不行。

 

抚摸伤口

 

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而行动吗?

 

----------------------------------------------------------------------------------------------

【作者建议:中国政府现在这么有钱,应让每个社区每个村庄都有免费的公共体育场所设施。】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