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画《江山如此多娇》背后的故事 毛泽东唯一一次为画题款(组图)

大千世界,趣闻横生,细细品尝,回味无穷。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关山月 傅抱石 《江山如此多娇》 毛泽东题字 悬挂于人民大会堂 画幅9米宽 6米高 1959年


《江山如此多娇》,它表现的是毛泽东《沁园春·雪》的词意。两位画家首先从词中感受到“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的雄阔气垫,和“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的美丽景色,要通过可视形象把歌颂祖国大好江山的情愫表现出来。于是两位画家匠心独运,刻苦经营,用满蘸激情的笔墨去再现诗词的意境,使诗情画意水乳交融,产生出强烈感人的艺术魅力。在这幅画前,你会觉得做为一个炎黄子孙的光荣,并产生为祖国的繁荣而献身的愿望。

这幅作品,在画面上描绘的是云开雪霁、旭日东升时,莽莽神州大地“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的美丽图景。但这幅画却不同于西洋风景画,因为它描绘的不是某一个实在的景物。虽然画面上也出现山岭、树木、长城、雪原、江海等景物,但它们都不是具体景物的写生。画家描绘它们,不是要表现它们的真实性,而是为了创造一个壮美宏伟的画境,以抒发画家对祖国河山的热爱、赞美之情。因此,画家不仅在画面上集中了最能表现祖国壮丽河山,最能代表我们民族精神的景物,如苍劲的青松,雄浑的山岩,莽莽平原,绵绵雪岭,长江、黄河的奔腾倾泻,珠穆朗玛峰的横空出世,而且赋予这些景物以某种象征意义。万里长城是我们民族悠久文化的象征,冉冉旭日展示了新中国灿烂的前程。

这幅作品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我们可以看到近景是草木葱茏,一片江南春色;远景是冰山雪岭,一派北国风光。在时序上,跨越了春与冬,打破了时间界限,使江南春色与北国隆冬同时在画面上出现。我们还可以看到绵延不尽的崇山峻岭,莽莽无垠的肥沃原野,奔腾的长江、黄河,蜿蜒的万里长城,以及世界屋脊上的巍峨雪山,其视野纵横万里,只在航天飞机上才能看到这样的景色,在此一眼望穿。这种表现方法是中国画家的大胆独创。当我们站在这幅作品前观赏它时,丝毫不觉得它在视野上,不足以表现我们民族的豪迈气魄,不足以表现新时代的伟大精神。把形式和内容和谐地统一在一起,正是中国画艺术上的成功之处。这就是《江山如此多娇》的意境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和艺术魅力所在。


巨画《江山如此多娇》背后的故事

一直悬挂在人民大会堂正厅的巨幅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是由著名山水画家关山月和傅抱石于1959年初为北京新建的人民大会堂创作的作品。

关山月和傅抱石创作的名画《江山如此多娇》以国庆庆典广场背景的形式亮相,再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而动态地展开水墨卷轴《江山如此多娇》也成为此次阅兵盛典背景展示中最有特色的地方之一。画面的近景是江南青山绿水、苍松翠石,远景是白雪皑皑的北国风光,中景是连接南北的原野,而长江和黄河则贯穿整个画面。画中的东侧,一轮红日照耀着祖国的锦绣大地,山河壮丽,气势磅礴。整个画卷气势恢宏,象征着祖国的强大和江山的美好。

当年,两位先生接受巨幅国画的创作任务之后,心理压力很大。关山月的儿子关怡曾在采访中提过,在其父和傅抱石先生的创作过程中,陈毅、郭沫若、吴晗和齐燕铭曾来了解他们创作的进度。关于画面上要不要出现太阳的问题,郭老认为:“‘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指的是1936年,而现在是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画面上当然应该出现太阳。”大家一致同意郭老的看法,两位先生获得启发,重新修改草图。第四稿草图终于通过了!关怡回忆说:“父亲曾说,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画稿草图通过之后,两位先生开始着手作画。他们把东方饭店二楼的会议厅辟为画室,由荣宝斋特制了一米多长的大笔和排笔,并用五六个大号的脸盆作为调色盆。宣纸是用乾隆年间存下来的厚古宣,厚度和铜钱接近。因为人民大会堂是国家领导人经常接见外宾和国际友人的所在地,如果画得不好,将有失国家的声誉与尊严。他们的草图一稿、二稿、三稿都未能获得通过,两位先生陷入了苦思。作画前,郭沫若曾对两位画家说:“一定要保持各自的风格,但又一定要使画面求得和谐统一。”所以,虽然关山月和傅抱石的画风分别属于金陵画派和岭南画派,但在创作的过程中两人始终能够相辅相成并尊重对方的擅长。关怡说:“其父负责画前景的松树和远景的长城雪山,而流水瀑布则由傅先生来画。他说当时其父和傅先生认为”题材实在太大,不大好把握“,陈老总听了便笑着说:“绘画也跟作诗一样,首先要立意。”接着又说:“江山如此多娇!首先在画面上必须突出一个‘娇’字,既要概括祖国山河的东西南北,又要体现四季变化的春夏秋冬;不仅要表现‘长城内外’与‘大河上下’,而且要描绘出‘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既要有江南,又要有雪山。只有在这么‘多’的气势中,才能体现出‘娇’来。”

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创作,《江山如此多娇》巨画接近完成。那时,周总理仍在百忙之中抽空来关心两位先生的创作,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画幅挂在人民大会堂还是略显小了些,此外太阳也要加倍放大,并要用最好的朱砂上色,才能永葆光辉。

两位先生在听取了总理的意见后,立即动手修改,将画幅扩大到宽9米、高6.5米,画中的太阳也加大了一倍。毛主席在听过两位先生的创作意图时,连声称好,赞扬两位先生的创作“独具匠心”,挥毫题上“江山如此多娇”六个大字。接下来便是题词和盖章了。周总理说,要请毛主席亲自题字。对此,两位先生感到万分激动。张正宇教授用了整整一个通宵的时间将题字放大描摹在画面上,而画上的印章“江山如此多娇”则由齐燕铭刻成。国画巨作《江山如此多娇》终于装裱完成,赶在国庆十周年的盛典之前挂在了人民大会堂。

参加展现《江山如此多娇》背景画面的是2009名战士。而整个画卷背景共用3000多块画布,面积近2万平方米,总重量达3吨。为防撕裂,用于展示的画布均由制作降落伞的特殊材料制成,还采用了防水材料。当34辆代表着各地的彩车通过天安门前时,《江山如此多娇》巨型国画在广场上徐徐展开,令人叹为观止。



《江山如此多娇》诞生细节 

《江山如此多娇》 傅抱石 关山月合作

《江山如此多娇》的具体经办人是萧鹤鸣先生

75岁的萧鹤鸣老人是笔者的老友。作为当年《江山如此多娇》巨幅的具体经办人,那天,萧老向我讲了这幅画作诞生的一些细节。

萧老当年是文化部的一名普通的年轻文化干部,他的具体工作就是荣宝斋跑外业务的负责人,就是组织画家创作、开拓画源。因此,萧老对南北著名画家大多都很熟悉。

1959年4月下旬的一天,萧老接到上级领导委派的一个任务,要他联系"新山水画"代表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美协主席、江苏画院院长傅抱石和岭南画派代表人物、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美协主席、广东画院院长关山月,请他们二位到北京来,为新建成的人民大会堂作画。并让萧鹤鸣负责两位画家的全程服务工作。

萧老当时虽然年轻,但经过"反右"、"大跃进"等运动的"锻炼",他清楚,这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非同小可。于是他不敢怠慢,马上与这两位画家进行了电话联系。同时列出了接待计划。领导对他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非常满意。

傅抱石、关山月两位国画家,接到文化部的电话调令后,稍事准备,便即刻乘火车北上赴京。

傅抱石、关山月的画室是在东方饭店,不是在故宫

大约在5月4、5日,关山月、傅抱石先后到达北京。萧鹤鸣先生接站,并按接待计划,将二位安顿在位于前门外珠市口万明路的东方饭店。萧鹤鸣先生知道,由于这将是一幅空前巨大的画作,除了东方饭店二楼的会议大厅可作画家的工作室,其他再也找不到更合适的地方了。二位吃、住、工作都在一起,非常方便。画家即便半夜来了灵感,都可以跑到画室,画上两笔。

创作过程中的波折

关山月和傅抱石到京后,首先接受了文化部领导代表国务院下达的创作巨幅国画的任务。文化部领导特别强调:周恩来总理十分重视这件事,并指示要把创作这幅画儿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

关山月和傅抱石深感责任重大,他们先请萧鹤鸣先生和北京市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带他俩到还没有完全竣工的人大会堂里实地考察。

将来要悬挂这幅画的地方,是位于大会堂北面4500平方米的大会堂正厅(今交谊大厅),与通过五组8米宽、共62级的汉白玉台阶通往二层建筑(今二楼宴会厅)之间的一面巨大墙壁。

傅、关两位虽然是见多识广的著名画家,但这样大的画,别说没画过,就是连听都没听说过。二位不禁皱起了眉头。萧先生见状,就跟二位说,这人大会堂也是史无前例的,咱盖起来了,就是世界第一。两位老师画的这画儿,肯定又是一个世界第一了。二位需要什么,只管跟我说。两位画家拍着这位热情洋溢的青年人的肩膀说,谢谢你的鼓励,我们一定会圆满完成这个光荣任务。

回到东方饭店,两位画家连夜对毛泽东诗词进行了再学习,对周恩来总理提出的以毛泽东诗词沁园春·咏雪为创作题材的指示进行商讨。经过三四天的研究,二人制定出了详细创作方案,并画出了初样草稿。

但是,他们提交的这第一次画稿未能通过审查。于是他们就继续将自己关在画室里,搜肠刮肚,调动所有艺术细胞反复研究推敲。就这样,在两个月之间,他们又出了第二、第三稿送审,但都又被打了回来。正在二人陷入痛苦和绝望的时候,一天,陈毅、郭沫若、齐燕铭、吴晗来东方饭店看望他们和了解他们的创作、生活情况。傅抱石对这些领导直接说出了他俩的苦恼:"从没接触过这样大的题材,实在不好下笔。"陈毅说:"绘画跟作诗一个道理,都要意在笔先嘛。‘江山如此多娇'的题目是总理定的,就一定要突出这个‘娇'字。周总理在看了你们的画稿后,有更为具体的意见:整个画面要表现出我们伟大祖国的风貌。近景应该是江南青绿山水、苍松翠石;远景是白雪皑皑的北国风光;中景是连接南北的原野,而长江和黄河则要贯穿整个画面。郭沫若补充说:周总理特别强调,画面上一定要画上红太阳,以体现"东方红,太阳升"之意。红太阳是象征毛主席、共产党的。

绘画所用工具

两位画家有了中央领导人这样的具体提示,画起来就顺畅多了。他们再一次修改了草图,增加了雪山、江、河浪涛云海的磅礴、苍茫感。就这样,第四次画稿终于通过了审查!

画稿确定后,就进入了实际创作阶段。萧鹤鸣先生代表荣宝斋,到制笔厂特意为两位画家监制了几只一米多长、笤帚大小的特型大毛笔和排笔;买来七八个特大号的搪瓷脸盆作调色之用;买了数捆毡子,将准备作画的地面铺严;特别是,通过齐燕铭从故宫调来十几张乾隆年御用丈六宣纸。这种宣纸比较厚,大约有现在十张宣纸那么厚,但异常绵软,韧性和润墨性极强。

傅抱石、关山月对《江山如此多娇》做最后的润色工作


傅抱石对《江山如此多娇》做最后的润色工作

画家的夜宵只是一个面包

作画时,两位画家就只穿线袜,直接蹲、站在纸上工作。这样蹲在地上作画的劳动强度,绝不比在田里插秧或拔麦子更轻松。而为了创作进度,两位画家往往又不分黑天白夜的干。萧鹤鸣先生也经常黑天白日的陪着他们。由于58年大轰大嗡运动的影响,这时物资紧张已经初现端倪。很多东西,尤其是吃的东西不像从前那样好得到了。傅抱石喜欢北京的双合盛啤酒。萧鹤鸣先生就跟饭店联系好,每天中午都要给两位画家留几升(其他时间就不能保证了)。有时夜深,画累了,关山月就说,这会儿要是有点夜宵就好了。萧鹤鸣就说,我只准备了点面包,两位老师就凑合点吧点儿吧。

又一个多月过去了,虽然经过一些微小调整,如整幅画稍小了些然后适当加大,等等。终于,一幅纵5.5米,横9米,使用了将近七张乾隆年丈六宣纸的世界空前的巨画儿诞生了。

大画儿是怎样装裱的

画儿是画成了,但也只是完成了整个工作的一半。剩下的还要装裱和镶框。

中国书画讲究装裱,再好的书画作品,没有好的装裱也会影响它的艺术品位和艺术价值。好的装裱技术裱出的字画要能不洇不脏、不翘不皱,光明洁净,能突出作品的笔墨效果。然而,自书画装裱技术问世以来,还从未见过这样大的画儿。为托裱这幅画儿,萧鹤鸣先生特意将京城装裱界的首席大师、北京装裱厂的张贵桐老先生请来,请张先生为装裱想办法。张先生给齐白石、陈半丁、徐燕荪、秦仲文、郭风惠等先生都装裱过画儿,可他见到铺满了整个大会议室地板的如此巨大的画儿时,就惊呆了。他说,别说托裱,就是看,我也没看见过这样大的画儿啊。肯定,这画只能就地托裱了。

就地托裱,谈何容易!这么大的画儿,光翻个身,就是个大问题。翻身时,要做到不脏、不折、不撕、不破,特别是要保证尺寸规矩,不斜、不拧、不折、不皱。到正式裱画那天,北京另一位装裱名家刘金涛也被请了来,两位装裱大师一同工作。在他们带领和指挥下,北京装裱厂和北京装裱合作社的多名技艺超绝的装裱师傅,终于在绘画儿现场,将这幅空前巨画儿尽善尽美的托裱出来。








《江山如此多娇》细部


毛泽东是怎样给大画题词的

傅抱石、关山月曾打请示报告给周恩来总理,这幅画儿最好请毛泽东主席亲自题款。周恩来总理将题款的事儿,报告给毛泽东后,毛泽东非常高兴,他将"江山如此多娇"这几个字先后书写了十好几遍,然后挑出四张满意的,交给了周恩来。周恩来又经过文化部的负责人,将毛泽东的这些手迹,转给了两位画家。这两位画家先是从中选出相对更好些的单个字,然后根据画面的比例,进行放大。然后用同样比例在题款部位打上放大格子,在格子里勾络出字形,然后填墨、成字。这样,毛泽东"亲笔"题款,就落到了这幅巨画上。


画框是用拆了一座古建的金丝楠木制成的

至此,傅抱石、关山月的创作工作就圆满完成了。但肖鹤鸣先生的工作还远没结束,下一步就是给这画儿装框。上级领导提出,这幅世界最大的画儿,也需要用最好的画框装起来,并明确提出,画框最好是用金丝楠木制作。肖鹤鸣先生跑遍了北京的各大小木材厂和一些特种工艺品制造工厂,都没有找到金丝楠这种稀有木材。即便有,也只能是作个桌子腿儿,最大也就能作扇棺材板的小材料,要找能制作这么巨大画框的金丝楠,真是难于上青天!

肖鹤鸣先生将这一自己难以解决的困难汇报给了上级领导。为此,文化部、国管局和北京市的有关领导特别举行了一次联席会议,讨论如何解决这一难题。领导说,要不惜一切代价,找到这种木材,用它给国庆十周年献礼,给毛主席献礼。肖鹤鸣先生作为列席会议的工作人员,怯生生提出能否用其他木材代替......?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领导打断了:"替代木材?这想也不用想,是绝对不可以的。只要有金丝楠,除去故宫,哪儿有,我们就可以拆哪儿!"肖鹤鸣先生低声说,听人说,北黄寺(安定门外)有座大殿,梁和柱都是金丝楠的。领导说,这很好嘛!这些破庙有啥用?也该让这些封建迷信的东西为社会主义做点贡献了。拆!马上拆!

就这样,用拆除了黄寺一座大殿的金丝楠,由故宫维修处的小器作高级木工师傅,在人大会堂挂这张画的现场,制作了这个世界第一的巨大画框。

大画儿是怎样从工作室运到人大会堂的

从东方饭店到人大会堂虽然不算太远,但那时胡同里的道路即狭窄,又崎岖不平。车大了进不去,车小了容易把画儿弄坏。于是将画儿运到人大会堂又成了一个难题。肖鹤鸣先生与两位画家商量后,想出了一个办法:将画儿由纵面卷起,形成一个5.5米长的大纸卷。这纸卷儿卷的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然后在一辆解放卡车上纵列站立六七个人,这画儿就放在这些人的肩上扛着。车开到人大会堂北门后,然后由这六七个人扛到现场去。这办法虽然看着简单、还有点笨拙,但能充分保证大画儿的安全。要求是,这七个人必须站稳,不管路上车子拐什么弯儿、怎么颠簸,都不能晃动太大,更不能摔倒。否则就前功尽弃了。

肖鹤鸣先生后来的经历

由于在"江山如此多娇"大画制作中的特殊贡献。1961年后肖鹤鸣先生被委任为荣宝斋的党支部书记。1964年后,作为文化部"四清工作团"成员,到贵州进行"四清运动"。1965年后,他们的四清工作团被认为搞的是王光美的"桃园经验",被撤回。文革中,由于以前与吴晗、邓拓等人有较多的工作联系,萧老被认为是文化黑线上的人物。其多年收藏的明清瓷器,历代名人字画,其中包括傅抱石、关山月临别时,特意酬赠他个人的精品画作,都被红卫兵抄走或损毁了。

现在,肖鹤鸣老人像公园里诸多退休老人一样,每天只是读读书、散散步、与人聊聊天。于是,萧老与笔者就成了好朋友。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