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鹿之战新解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轩辕春秋:西楚项昂之原创

 

巨鹿之战新解:项羽巧借两河道取胜 破釜沉舟对战局可能影响甚微

  【巨鹿战前赵地的形势以及被严重忽略了的赵地豪杰们】

  在我们详细叙述巨鹿之战这一伟大的战役之前,有必要先回顾一下赵地的形势。

  先说张耳、陈余两人,张耳是原魏国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西)人,此人十分有才能,年轻的时候,做过战国四公子之首信陵君的门客,后来客居外黄县(今河 南兰考东南),外黄富户听闻张耳贤良,于是将女儿嫁给张耳为妻,张耳由此发达,他也学信陵君的样子,养了不少门客,后来刘邦就曾前往外黄做过张耳的门客。 张耳的社会影响力逐步增大,之后做上了外黄县县令。陈余也是魏国大梁人,喜好儒学,年少的时候便才能出众,与张耳同样好运,也有富户看上了陈余,将其招为 女婿。大抵是英雄相惜又是同乡的缘故,张耳与陈余两人关系非常友善,张耳年长,陈余常像对待父亲一样对待张耳。

  秦灭亡魏国几年之后,听闻张耳、陈余在魏国很有影响力,担心他们对秦国的长治久安产生隐患,于是下令逮捕这两人,得张耳者赏千金,得陈余者赏五百金,张耳、陈余为了躲避秦王朝的追捕,隐居在陈县。

  转眼间,十来年过去了,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占领陈县,张耳、陈余前往拜见陈胜,准备做一番大事,陈胜在很早以前就听闻过张耳、陈余的大名,见到两人 之后非常高兴。可惜并不凑巧的是,初期的好感很快便因政见的不同而不欢而散。陈县的豪杰纷纷劝说陈胜自立为王,陈胜很有些称王的想法,对此张耳、陈余有完 全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陈胜刚占领陈县便自立为王,天下百姓就会看到陈王的私心,不会真心归附于他,而他的将领们也将纷纷抱有割据一方的私心;还不如复立 六国之后以广力党羽,攻陷关中以号令诸侯。陈胜没有听从张耳、陈余的意见,仍然自立为王,号曰张楚

  张耳、陈余眼见陈胜对他们并不打算重用,于是向陈胜请兵北略赵地,二世元年八月,陈胜以自己的好朋友陈县人武臣为将军,邵骚为护军,张耳、陈馀为左右 校尉,士卒三千人,北略赵地。武臣率部渡过黄河之后,号召各地豪杰反抗暴秦、谋求封侯之业,初期发展较为顺利,各地豪杰纷纷前来归附,总兵力达到几万人, 武臣因为实力扩张,得以号为武信君。但是好景不长,因武臣每得手一座城市,便诛杀其中的旧秦官吏,这样得手了十座城池之后,赵地其余的城池便纷纷坚守,不 肯投向张楚军。

  为打开局面,武臣决定使用武力,他决定首先攻打易水南岸的范阳县。对于首次使用武力,武臣、张耳、陈余等人恐怕十分忐忑,假如这次攻势不顺利,那么他们在赵地恐怕很难打开局面。

  这个时候,天助武臣,一个我们很多人知道得并不多,却曾险些颠覆楚汉战争最终局面的人物出现了,此人便是范阳人蒯通,我们之后会在韩信的故事里屡次提到他。

 

 武臣军尚未到达范阳之前,蒯通去拜见范阳县令,作为一个平民,想获取和县令说话的机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蒯通首先先声夺人: 闻公之将死,故吊。虽然,贺公得通而生,这句话一下子抓住了范阳令正惶恐的内心,使范阳令反倒向他讨教了起来。蒯通顿了一下,分析眼下的局势说:秦法 严苛,大人您在任十年,不知道有多少百姓在您手上遭受过残害,民众十分怨恨您,只是因秦法严苛,敢怒不敢言罢了,现在六国各地的豪杰纷纷起兵反秦,武信君 的军队即将杀到范阳,城中百姓不愿意为您防守范阳城,都想着杀了您好借您的人头去武信君那里领功,所以我才说您危在旦夕。不过,也并非没有转危为安的办 法,只要您赶紧派我去武信君那里走一趟,我担保您不仅平安无事,还能转祸为福。范阳县令听完蒯通的话之后,大概是半信半疑,信的是蒯通对目前的局势分析 的很准确,自己的确是危在旦夕,疑的是蒯通说能让自己转祸为福。但是现在武信君的军队即将到达,已经容不得范阳县令思虑太多,于是他派遣蒯通为使者前往武 信君军营。

  蒯通见到武臣之后,首先对武臣说:将军您统帅几万士兵将要进攻范阳,在下私下以为是下策,假如听从我的计策,可以不战而下范阳,传檄而定千里。 臣虽然将信将疑,但是对于蒯通所说的事情非常感兴趣,蒯通接着说:范阳县令贪生怕死,贪图富贵,十分想投降将军,可是又害怕将军您像以往一样诛杀旧秦官 吏,所以只有强令范阳士兵坚守城池,以图保全。小民了解范阳城中的情况,现在已经有不少范阳青年打算杀死范阳县令,取而代之,从而与将军您对抗,到时候他 们是否会向将军您投降就未可知了。以在下的意思,还不如赐封范阳县令为侯,如此范阳县令必然投降将军。范阳县令投降之后,赵地其余城池的旧秦官吏看到范阳 令不但没有被杀,反倒更为显贵,必然争相投向将军,这就是在下所说的传檄而定千里的方法。武臣见他说的颇有道理,于是采纳蒯通的意见,招降范阳令,听闻 范阳令的情况后,赵地旧秦官吏风闻而降,不战而下的有三十多个城池。

  短短一个月间,武臣获取了赵地的大部分城邑,张耳、陈余两人颇有野心,他们怨恨陈胜在初期不采纳他们的谋划,北略赵地的时候也不以他们为统帅,于是怂 恿武臣脱离陈胜,在赵地称王。秦二世二年,武臣自立为赵王,以陈余为大将军,张耳为右丞相,邵骚为左丞相。陈胜听闻武臣自立为赵王之后,十分愤怒,起初想 尽数诛杀武臣等人的家人,然后发兵攻打赵国。有谋士劝谏陈胜说:现在强秦尚未灭亡却诛杀武臣等人的家属,势必会让赵国与我们对立,这对大王您消灭秦国的 大计十分不利。不如默认既成事实,让他们发兵与我们一起向秦国进攻。听到谋士的谏言,陈胜也冷静了下来,他决定软禁武臣家属,封张耳之子张敖为成都君以 笼络张耳,督促赵王发兵向西攻打秦国。

  人们常说,刘邦彭城之战失败后,在逃命的时候多次抛下自己的骨肉,足见刘邦心肠是何等之硬。武臣、陈余、张耳等人打算自立为王的时候,又何曾考虑过自己的家人?而刘邦在逃命之时所处的形势,比起武臣等人又何止窘困百倍呢?

  回到正题。陈胜督促武臣出兵西向灭秦的使者到达赵国之后,张耳、陈余并不打算按照陈胜的打算出兵伐秦,他们蛊惑武臣说:陈胜一旦消灭秦国,必然对赵 国用兵,与其与陈胜一起西向灭秦,还不如扩充赵国的实力。这样即使陈胜战胜秦国,也难以战胜赵国。武臣再次听从了张耳、陈余的意见,不发兵攻击秦国,积 极于扩充势力。他派遣韩广率兵进攻燕地,李良率兵进攻常山,张黡率部进攻上党。

  除了这三个将领之外,还有一个赵将在此不得不提一下,此人便是后来的殷王司马卬,从血脉上讲,他是司马迁的远亲,《史记·太史公自序》里说:自司马 氏去周適晋,分散,或在卫,或在赵,或在秦。其在卫者,相中山。在赵者,以传剑论显,蒯聩其後也。在秦者名错,与张仪争论,於是惠王使错将伐蜀……蒯聩玄 孙卬为武信君将而徇朝歌。从文字上看,司马卬作为武臣所部,率兵进攻淇水南岸的朝歌(今河南淇县),但是史料上并没有给出司马卬受命进攻朝歌的具体时 间,司马迁在上文中强调武信君武臣,而非赵王武臣,那么司马卬受命进攻朝歌恐怕应当在武臣没有自立为赵王之前。

 

 秦二世元年九月,进攻燕地的韩广被燕地百姓拥立为燕王,武臣对于韩广背叛十分恼怒,率兵与张耳、陈余一 起北伐燕国,到达燕赵边境之后,可能是因为武臣此人太过大意,居然为燕国士兵所俘虏,俘虏武臣的燕将以武臣作为要挟,要平分赵地。张耳、陈余派了多批使者 前去燕军营地谈判,都为燕将所杀。赵军中有一个后勤士兵,很能洞悉人心,他看到了眼前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为了后半生的富贵,他孤身一人冒着生命危险前往 燕军营地,面见燕将。他首先问燕将:将军您可知道张耳、陈余两人现在的想做什么?燕将毫不犹豫的回答说:想让我归还赵王罢了。这个后勤士兵见燕将 并没有猜透张耳、陈余的心思,于是笑着为燕将分析目前的形势,他说:张耳、陈余两人素来很有野心,他们帮助武臣在短短一个月间获取了赵地的几十座城池, 这两人其实都想称王,只是因为赵地刚刚平定,所以先依年纪长幼立武臣为王,现在他们在赵地已经较为稳固,张耳、陈余一直想着分赵地称王,只是没有机会罢 了,现在将军您囚禁了赵王,张耳、陈余二人表面上是希望您释放赵王,实际上是想借您之手杀死赵王,然后他们两人好分赵地各自称王啊。凭借一个赵国灭燕尚且 不是难事,何况像张耳、陈余这样的有才能之人互相协助,对燕问以杀赵王之罪,灭燕不是十分轻松的事情吗?简言之,燕将现在正在被张耳、陈余当枪使,当枪 使之后还将被冠以杀赵王之罪诛杀!这个小小的赵国后勤士兵,一番话让燕将佩服得五体投地,燕将赶紧释放了赵王武臣。

  可惜的是,史料中并没有留下这位赵国后勤士兵的姓名,他随同武臣从燕军营地回来后,史料中便再也无他的相关记载。这么一位有胆有识又人情练达的人物,假如他能够有合适的机遇与平台,能够成就像陈平那样的功业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啊。

  司马迁曾说张耳、陈余为刎颈之交,司马迁也曾用这个词形容廉颇、蔺相如的交情,意为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我私下里认为,太史公用刎颈之交形容廉颇、 蔺相如以及张耳、陈余的交情,实在是过分夸大了他们的友谊。廉颇、蔺相如成为刎颈之交,只因廉颇的负荆请罪,而在之前,廉颇是一直看不起蔺相如的,他们并 无深厚的感情基础;张耳、陈余的交情,大概在一开始就含有功利的部分,最初张耳地位高,陈余地位略低,陈余却像对待父亲一样对待年长的张耳,项羽与刘邦并 肩作战的时候,当时项羽25岁,刘邦49岁,也未见约为父子,而是约为兄弟。我们说深厚的朋友之情,一般说情同手足,那里有说情同父子 呢?依上面的赵国后勤小卒的分析,张耳、陈余当时已经有了分王赵地的想法,如此,在两人培植势力的过程之中必然会产生一些摩擦,也难怪乎一年多后他们会成 为彼此仇视的敌人,而最终几年之后陈余被张耳所刎颈

  秦二世二年十一月,李良已经攻下常山郡,赵王武臣接着命令他进攻太原郡,秦军把守住井陉关,阻止李良部队西进。李良以前大概是秦将,率军狙击李良的秦 将是个颇有谋略的人,他假托秦二世之名写了一封没有封口的密信,信中说:李良将军您以前曾经为我大秦服役,我深知您的才能,假如将军能够弃暗投明,再次 担任秦将,那么我不仅要赦免你的投赵的罪行,还要异常重用你。李良拿到这份密信之后,反复权衡利弊,他首先是害怕这封信因为未曾封口的缘故,被武臣的密 探所知,从而引起武臣的怀疑,假如武臣不高兴,想杀他只需要一道命令而已;其二,当时陈胜所部主力被击败,章邯马上就要攻打陈县,消灭张楚政权,假如继续 为赵王卖命,恐怕会被秦军所碾碎,而投靠秦军,说不定能谋个富贵。思虑良久,李良始终犹豫不决,于是决定先回邯郸,请求加强兵力去进攻太原郡。在回邯郸的 路上,赵王武臣的姐姐因为醉酒,不经意间伤害了李良的自尊心,这一举彻底坚定了李良反赵的决心。李良率领部队突袭邯郸,赵军没有料到李良会反水,遭遇大 败,赵王武臣、左丞相邵骚死于乱军之中,张耳、陈余耳目众多,风闻了消息后便逃出了邯郸城。

  李良虽然占据了邯郸,但是兵力有限,难以扩展战果,赵地百姓也并不归附于他。张耳、陈得以收集残兵,聚集了几万人,受此挫折,张耳、陈余分赵地而王的 目标暂时无法实现了,为了取得整个赵地的拥护,他们在秦二世二年一月拥立战国末年赵国国君之后赵歇为王,以信都(今河北邢台)为都城。

  这以后到章邯北上击赵整整九个月期间赵地的情况,史书就交代的很含糊了,只谈到李良进攻除余,遭到陈余反击,大概损失很大,之后李良便率领部队归属于章邯,至于陈余什么时候击败李良,李良什么时候率部归属章邯,则都没有交代。

  魏王魏咎被困临济、田荣被围东阿,项梁多次派遣使者向齐、赵请兵共同追击秦军的时候,赵军都没有前去增援,当时各路义军还算比较团结,因此笔者推测赵军可能是自顾不暇,无力出兵支援别的义军

【赵将李齐死守巨鹿城 诸侯援兵云集巨鹿】

  章邯自击败楚军主力之后,留下少量部队在黄河南岸防止楚军西进,主力于秦二世二年后九月北渡黄河,向赵地进攻。日后楚军再次振兴并击败秦军主力,不少 人便认为章邯不追击楚军残部却进攻赵国是其战略上的失败。其实,章邯先进攻赵国,只是战国末年秦灭六国时秦军先赵后楚战略的翻版。楚国距离秦国遥远,国土 庞大,进攻楚国容易陷入旷日持久的战争,而且赵国可以威胁秦军的侧翼。以章邯当时的位置来看,先赵后楚并不算失策,如果楚国不是出了像项羽这样的英雄,谁 能保证先楚后赵的策略会更好呢?

  章邯主力北渡黄河后,与赵军主力展开决战,赵军大败。陈余向北逃往常山郡,张耳、李齐与赵王歇率军退入信都东面的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城,秦将王离 率军尾随而至,包围巨鹿城,章邯率部进攻漳水北岸的邯郸城。秦军很快攻破邯郸,章邯将邯郸的城郭夷平,并将百姓迁徙到邯郸西南的河内地区。这个时候,陈余 在常山征募了几万军队,驻扎在巨鹿城之北离秦军较远的地方,张耳的儿子张敖在代地征募了一万多军队,也紧邻陈余驻扎在巨鹿之北。赵军负隅顽抗,巨鹿一时难 以攻破,于是章邯命令王离、涉间包围巨鹿,而自己则率领主力驻扎在巨鹿城南的棘原,修筑甬道与黄河相连,为围城部队提供补给。棘原的具体位置,据北京大学 历史系以历史地理学知名的辛德勇教授考证,棘原东临黄河,北近洹水,在漳水南岸,是秦军的粮草集散地,距离巨鹿城大概有70公里。秦军的粮草自上游顺流而 下,在棘原上岸汇集,这些粮草再通过甬道补给给王离的围城部队。

  在此我们需要介绍一下防御匈奴的北方边防军统帅王离。王离是名将王翦的孙子,王翦即为灭亡楚国的秦将。对于王离我们知道的并不算多,秦王政二十八年, 秦始皇东巡琅琊,作琅邪台,立石刻,石刻上说:“……维秦王兼有天下,立名为皇帝,乃抚东土,至于琅邪。列侯武城侯王离、列侯通武侯王贲、伦侯建成侯 赵亥、伦侯昌武侯成、伦侯武信侯冯毋择……”身为王翦孙子的王离,他的名字却在素有战功的父辈王贲之前,确实让人有点匪夷所思。秦二世初立,胡亥为了巩固 皇位,杀害原边防军统帅蒙恬,从此北方边防军归曾身为蒙恬副将的王离指挥。对于北方边防军这支部队我们已经在前文中叙述过,这支秦军曾高达三十万人,其中 有十万人十分能征善战,是当时北伐匈奴的主力,另二十万人是戍卒,主要任务是防守长城防线,战斗力较一般。

  最初,因为周文逼近咸阳,关中地区的部队来不及征集,所以剿灭义军的部队最初以武装刑徒为主,把周文击退到函谷关外之后,章邯军补充了大量关中士卒, 二世皇帝派遣长史司马欣、董翳辅助章邯,笔者认为,这个时候北方边防军已经有部分南下了。章邯率军出关之后,经过一年的战斗,减员严重,后来曾被项梁打 败,秦二世因此悉起兵益章邯,王离率领的北方边防军把部分卫戍部队留在北方防线,主力大举南下,章邯才得以大败楚军,击杀项梁。

  非常遗憾的是,参与巨鹿之战的秦军数量在史书上没有进行具体交代,这对我们研究此次战争造成一些困难。在整个巨鹿之战结束后,投降项羽的秦卒达20多万,考虑到秦军在持续半年多的巨鹿之战中的战损,巨鹿附近的秦军总兵力应该至少有30万。

  当时,巨鹿城中赵军不过数万残兵败将,面对十倍于己的秦军,赵将李齐指挥若定,组织军民抵抗秦军凶猛的攻势,秦军久战不下,吃尽苦头。章邯于是改变策 略,围绕巨鹿城修筑工事,打算困死赵军,在秦军修筑工事的时候,李齐也多次率领军队主动出击,破坏秦军的工事进度,不断对秦军进行袭扰,因此巨鹿城才得以 坚守数月之久。巨鹿之战得以歼灭秦军主力,李齐可谓功不可没。

  张耳被围困在巨鹿城内,外围的秦军一重又一重,张耳数次向陈余请求救兵,陈余认为以目前的形势,他的几万人马去攻打秦军无异送死,始终不肯发兵(两人反目的开始),张耳大怒,派遣两个使者责让陈余,陈余只好派了五千兵马给他们去攻打秦军,结果被秦军全歼。

  面对秦军主力唑唑逼人的攻势,赵国人深感恐惧,不断派出使者前往各地求救。唇亡则齿寒,面对巨鹿的危机,诸路义军为了顾全大局,纷纷出兵救赵,但是这些军队都惧怕秦军,都驻扎在陈余的军营附近,不敢攻打秦军。

  在前来救援的诸路义军之中,除了楚军外,有两支较为强大,一支是燕军,一支是魏军。二世三年十月,燕王派遣臧荼救赵;十二月,魏豹也率军救赵,魏豹是 魏王魏咎的弟弟,在临济城破的时候,魏豹逃了出来,楚怀王给他几千兵马,让他去复兴魏地,魏豹与各路诸侯一样,也是驻扎在陈余的旁边。齐国的田荣因为与赵 国人有矛盾,拒绝发兵救援赵国。以地图来看,这些义军当是依靠泜水与漳水为补给线,从赵燕腹地运粮过来,这样才能保证他们长期驻扎在巨鹿以北而不闹粮荒。

 

【楚人救赵 项羽北上救赵路线新解】

  二世二年后九月,赵国屡屡向楚国求救,为了顾全大局,楚怀王决定出兵救赵,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军,范增为末将,北救赵;派遣刘邦向西进军,收拢陈胜、项梁散落各地的残兵败将,拱卫彭城、为北上救赵楚军主力提供掩护。

  楚军主力西行到达安阳之后,就一直停滞不前,长达四十六天之久。

  这个时候项羽向宋义建议迅速率领部队过黄河,与诸侯联军协力攻打秦军。但是宋义不这么看,他打算让秦赵决一胜负之后趁虚而入。

  以目前的形势来看,宋义并不具备统帅大军的才能,他不北上救赵而打算乘秦赵之敝,可以说正中章邯下怀,给了秦军将反秦诸侯各个击破的机会;他不体恤士 卒,长期留驻安阳,补给跟不上,士卒因此经常吃不饱;他不设法改善宿营条件,天寒大雨,以至士卒又冻又饿;不仅如此,他还送儿子宋襄去齐国为相,大摆酒 宴,积极经营私利。

  畏敌不前,不恤士卒,饮酒高会,可能很多楚军将士已经对宋义相当不满,于是项羽假借怀王的命令斩杀了宋义,怀王只好任命项羽为上将军。项羽获取楚军的统帅权后,立即拔营北上,准备营救巨鹿。

  要想搞清楚项羽北上营救巨鹿的路线,有一个地名非搞清楚不可,那便是楚军停驻46天之久的安阳。

  对于安阳的地理位置,很早以来就有两种不同的主流说法。第一种说法,是沿袭唐朝人颜师古的研究,认为安阳在今河南安阳西南;第二种说法,是沿袭唐朝人司马贞的研究,认为安阳在今山东曹县东侧。

  很早以前,我就对这两种说法颇有疑问,但是鄙人自认才疏学浅,不敢随便质疑先贤。我的疑问有两点:一、当时出国的中心地带在淮河一带,以彭城为中心, 不论是山东曹县的安阳,还是河南的安阳,都距离彭城过远,山东曹县安阳距离彭城有近250公里,按当时行军速度一日25公里算,有十天的行军距离,河南的 安阳则距离彭城更远,有近400公里,足够16天的行军距离。就地理位置来看,河南安阳位于定陶西北方向,巨鹿的西南方向,山东安阳位于定陶的西南方向, 章邯在定陶大败楚军,必然在定陶留守了不少军队,楚军如何得以未经战斗前进到定陶的西方?二、就补给形式而言,山东曹县的安阳附近没有水路,楚军主力在此 驻扎46天将面临很重的后勤压力;至于河南的安阳,它位于巨鹿的西方,在秦军的背后!这两个地区都可以威胁到巨鹿城下秦军主力的黄河补给线,秦军如何能容 忍楚军机动到他们的后方呢?

  这个问题,困惑我良久。幸得北京大学历史系以历史地理知名的辛德勇教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科学考证,让我豁然开朗。他提出安阳既不在今河南安阳,也不在山东曹县,而是在无盐附近,即今山东东平以西安山以南。

  辛教授给了几个强有力的证据来证明他的观点,现在我列举比较重点的如下:

  一、安阳在秦汉时期是个极为常见的地名,有好多处之多。辛教授列举了秦安阳、赵安阳、燕安阳、韩安阳、魏安阳、齐安阳……足有十几个之多;

  二、司马迁著《史记》,必指黄河,因此安阳必然在黄河以南;

  三、无论是楚军驻扎在河南安阳,还是山东曹县安阳,渡过黄河都要通过白马渡口这个战略要地。巨鹿之战王离的部队被歼灭后,刘邦西进的时候还与驻守在白 马渡口的秦军杨熊部队发生激战,未能取胜。而且白马渡口还掩护着巨鹿城下秦军主力的后勤补给线,杨熊如何能敞开渡口放项羽所部北上?因此,楚军主力渡过黄 河当不在白马渡口。

  经过反复考证,辛教授把安阳定在了山东东平以西安山以南,假如安阳在这一地区,那么很多疑问便可以迎刃而解。

  现在我们来还原项羽北上救赵的路线。楚军自彭城出发,沿泗水北上,经过沛县、胡陵,到达薛郡,然后离开泗水,北上约50公里到达山东东平以西的安阳, 安阳地处济水与汶水的交汇处,各地的粮草可以通过河流方便转运,自楚国腹地来的粮草可以走泗水运转,然后陆运约50公里到达安阳楚军营地。安阳与无盐两地 紧邻,这样宋义才有可能派遣儿子前去齐国的时候在无盐大摆酒宴,因为主帅离开他的军队过远与过久,对军队来说,都是颇为危险的。楚军在安阳停留了46天之 后,项羽杀死了宋义,率军北上救赵。楚军沿济水北上,深入齐境,这个时候,齐将田都为了顾全大局,叛(田)荣,往助项羽救赵。二世三年十二月,战国末 齐王建的孙子田安攻下济北几座城池,在项羽刚渡黄河的时候投降项羽。可能在楚军沿济水北上到今山东东阿的时候,楚军离开济水,北上行军四天,跋涉约100 公里,到达黄河上另一个著名渡口,即平原渡口,准备渡过黄河救赵。

 

【决战巨鹿 项羽巧借漳河、洹河两条河道取胜】

  非常可惜的是,对于这场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战争,史书留给我们的文字记载是比较少的,不过,比起国史中大多数战役的记载,是要详细得多的。

  巨鹿之战战役进程在《史记》中主要记载在如下四处:

  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钜鹿。战少利,陈馀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於是 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馀壁,莫敢纵兵。及楚击 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於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 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项羽本纪》

  项羽兵数绝章邯甬道,王离军乏食,项羽悉引兵渡河,遂破章邯。章邯引兵解,诸侯军乃敢击围钜鹿秦军,遂虏王离。涉间自杀。卒存钜鹿者,楚力也。《张耳陈余列传》

  项籍使布先渡河击秦,布数有利,籍乃悉引兵涉河从之,遂破秦军,降章邯等。楚兵常胜,功冠诸侯。诸侯兵皆以服属楚者,以布数以少败众也。《黥布列传》

  文帝曰: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袪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战於钜鹿下。今吾每饭,意未尝不在钜鹿也。父知之乎?唐对曰: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 也。《张释之冯唐列传》,这是一条经常被大家忽略的史料,巨鹿城之所以能坚守,李齐功不可没。假如没有李齐的坚守,章邯可能先攻陷巨鹿,再扫荡城北的各 路人马。没有了各路诸侯对于秦军的牵制,对于楚军是十分不利的,所以当时项羽劝谏宋义及早过河救赵。

  整个战役是分几步走的,第一步,项羽派遣当阳君英布、蒲将军率领两万军队从平原渡口过河,进行试探性的进攻,多次袭击章邯的甬道,打击秦军补给线。

  可能有人要问,陈余几万军队都不敢去攻打秦军,这区区两万人马怎么敢虎口拔牙呢?

  在此我们需要了解一下秦军的态势。从历代战史来看,围城作战的部队,一怕内外夹击;二怕粮草不继。

  先说内外夹击,为了防止这个,就得有大部队掩护围城部队,这是章邯在外围为王离围城部队威慑诸侯的原因。

  再说粮草不继,谈这个问题首先必先了解古代的后勤制度。在古代战争中,补给主要有两个方式,一种是就地征集补给,包括从敌人那里夺取补给品;一种是从后方运输。

 

  就地补给是有限度的,假如一支军队在一个地区驻留,它在这一地区能驻留的时间取决于所夺取的粮食储 量,如果在当地没有大型粮仓的话,当地粮食储备是非常有限的。一旦粮食消耗完,该军队就必须转移,这对于在行动中作战的部队并不是难事,但是对于长期围城 和对峙的军队来说,经常移动是不可能的,因此它必须依赖后方补给。

  从后方运输得看情况,假如采用陆路运输的话,效率是非常之低的。陆路运输采用的要么采用牲口驼运,要么采用牲口拉车,要么采用人力,这都取决于道路的 好坏。沈括曾在《梦溪笔谈》中如是谈到从后方运粮的困难:凡是军队出发,(怎样)在敌人那里得到粮食,是最要紧的事务了。运粮不但开销大,而且情况不容 许走远路。我曾经计算过,一个人背40公升米,一个士兵自己带五天的干粮。一个民夫负担一个士兵的军粮开销,一次可以走18……3个民夫负担1个士兵的 军粮开销,一次可以走31天(120公升米,前6天半4个人每天吃5.3公升,然后减去一个民夫,给他4天的粮食,后面17天三个人每天吃4公升米,又减 去一个民夫,给他9天的粮食;最后18天,两人每天吃2.6公升米加干粮)把回程算在里面,只能往前走16天(前6天半每天吃5.3公升米,中间7天每天 吃4公升,后面11天和回程每天吃2.6公升加干粮)3个民夫负担1个士兵,已经到了极限了。如果出兵十万,辎重部队要占去三分之一,能真正参加战斗的士 兵只有七万人,已经要用30万人运粮了,再要增加就难了……如果用牲畜车辆来运粮,那么骆驼可以运201公升,马和骡子可运100公升,驴子可运67 升。比起人运来,虽然运得要多而消耗要少,但是(路上)不能按时喂养和照顾,牲畜很容易消瘦死亡,一头牲畜死了,那么就要连它所背的粮食一起扔掉,比起用 人运粮来,好处和害处各居一半

  与之相反,水路运输就要高效得多,《张仪列传》里曾谈到:秦西有巴蜀,大船积粟,起於汶山,浮江已下,至楚三千馀里。舫船载卒,一舫载五十人与三月 之食,下水而浮,一日行三百馀里,里数虽多,然而不费牛马之力。一只船可以运载五十个士兵以及这些士兵三个月的补给,而且船只行动迅速,一日可以行三百 里。

  因此,美国著名战史学家阿彻·琼斯在其名著《西方战争艺术》中,对于后勤问题,曾作出如下结论:一支强大的军队要在一地停留较长的时间,通常必须有水 路运输通道。一支与驻地居民和资源之比很大的军队,除非拥有方便的水上运输,并有可供船运的丰富补给,否则只能经常向新的地区机动。

  我们再把视角转回巨鹿战场,秦军30多万人集中在巨鹿附近,巨鹿附近的粮食早就被他们消耗光了,他们必须依赖后方的补给,所以章邯才修筑连接黄河的甬 道,来补给王离的围城部队。其补给路线应该是从成皋附近的敖仓顺流而下,经过白马渡口,到达巨鹿附近,在棘原上岸汇集,经过甬道北上,依次经过洹河和漳河 上的浮桥,最后到达巨鹿城下。为了保护甬道的安全,章邯在整条甬道上都设置了警戒,因为章邯害怕对手破坏河流上的浮桥,延误粮草的运输,他在洹河和漳河的 桥头堡都设置了大量兵力,当然,章邯的主力无疑是放在棘原。

  我们展开《中国历史地图集》中的秦图,就会发现,从巨鹿城到达黄河边上,其距离最短也有大约75公里,古代步兵普遍的行军速度是日行25公里,也就是说,这段距离够三天的行军。正是这并不算短的补给距离,露出了秦军的软肋。

  根据本人多年对于战史的研究,我个人猜测,英布所统帅的这两万部队,基本都是轻步兵与轻骑兵,这种部队行动迅速,能够迅速的组织进攻和脱离战场。章邯 需要保护这条漫长的补给线,他的兵力虽然很多,但是他的主力部队行动较为迟缓,基本不可能在英布进攻甬道的时候前去支援,至于他的机动部队,虽然具备和英 布所部一样的速度,可是他并不知道英布的军队从那个地方进攻,古代通讯并不发达,遭受进攻的地区很难第一时间将情况通知给章邯,等到这些部队赶到战场的时 候,英布大半已经远去隐蔽起来了。如此反复,英布才能多次绝断秦军甬道,而自己的军队却没有遭受多大损失。

  这种情况,就跟匈奴人袭击汉朝边境类似。匈奴人口较少,能够动员的部队一般不超过三十万人。而汉人国土广袤,人口众多,能够动员几百万军队。可是汉朝 人往往并不占有优势。匈奴人利用机动优势,袭击汉人边境之一点,由于汉朝人边境线漫长,所以袭击的军队对于防守的部队有绝对优势,很容易得手,汉人的大量 步兵追不上他们,无用武之地。汉人的骑兵虽然也较强大,但是等他们集结起来前去增援的时候,匈奴骑兵多半已经得胜而归,隐匿到茫茫草原之中去了。

  利用轻装部队插入对手补给线上进行袭扰,以断绝对手补给的战术在战史上并不少见,实施的条件一般是两个:己方拥有一支精锐的机动部队;对手有一条稍微 漫长的补给线。不论我的猜测是否合理,项羽作战的第一步都是袭扰章邯的补给线、在试探性进攻中大致摸清对手的虚实,并且取得预期的效果——“王离军乏 

关于项羽的进一步行动,史料就有出入了,以《张耳陈余列传》来看,项羽是先击败外围的章邯,再联合诸侯围 攻了王离所部;可是《项羽本纪》却说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张耳陈余列传》为我们提供了一条项羽破秦的明 朗的线条,可是《项羽本纪》则显得十分的模糊,我认为项羽的作战步骤应该是以《张耳陈余列传》为准,这样比较符合军事常理,只有先击败外围的章邯,才能去 围攻王离。而且巨鹿之战是赵国的战事,项羽只是救援一方,文字记载当以本传为主。

  如果以《张耳陈余列传》为准,那么《项羽本纪》里说至则围王离是怎么回事情呢?我认为,这应该是太史公出于文学性考虑,把围王离放在了前面。

  太史公在叙事的时候,有时候出于文学性或叙述方便考虑,偶尔会把一些事情的叙述顺序颠倒。试举我目前所发现的如下两例。

  《秦始皇本纪》上说:夏,章邯等战数卻,二世使人让邯,邯恐,使长史欣请事。赵高弗见,又弗信。欣恐,亡去,高使人捕追不及。欣见邯曰:赵高用事於中,将军有功亦诛,无功亦诛。项羽急击秦军,虏王离,邯等遂以兵降诸侯

  根据此段文字顺序看,王离的被俘几乎与章邯投降同时,都在二世三年的夏天,而根据《秦楚之际月表》,王离被俘在二世三年一月,章邯投降项羽在三年七月,两者足足隔了半年之久……

  《魏豹彭越列传》里曾说:楚怀王予魏豹数千人,复徇魏地。项羽已破秦,降章邯。豹下魏二十馀城,立豹为魏王。豹引精兵从项羽入关。汉元年,项羽封诸侯,欲有梁地,乃徙魏王豹於河东,都平阳,为西魏王

  根据此段文字顺序看,立魏豹为魏王的时间在章邯投降项羽之后,也就是二世三年七月左右,而根据《秦楚之际月表》,立魏豹为魏王在二世二年九月,两者差距十月之久。

  从战术上看,假如是先围王离,项羽不是反倒处于腹背受敌的位置了么?项羽本来就没建立补给线,破釜沉舟,随身只带了三天的粮食,全靠就地补给,不先击败章邯,腹背受敌的话,章邯只要在其外围建立一条防线就足够困死项羽。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部分人认为项羽只带三天粮食是想在三天之内打败秦军,这是一种错误的看法。首先,项羽本来就没多少粮食可带,今岁饥民贫,士卒食 芋菽,军无见粮;其次,他是打算渡河之后在赵地就地补给,引兵渡河因赵食。其三、当时军队携带的粮草一般有限,一般士兵能够自带10天粮草已算非常 之多,上文沈括就曾谈到宋军士兵一般自行携带的粮草量为5日之粮,自行携带三天粮草不算很少。因此,完全谈不上项羽孤注一掷到了想只用三天击败秦军的地 步。

  我们在此反复论证,无非是想说巨鹿之战的步骤主要是按照《张耳陈余列传》的记载来的。项羽先击败章邯,章邯军队受到重创,引兵后退到棘原,保护他的粮草集散地。然后项羽再联合诸路义军合围王离,大败秦军。

  关于此战的第一步,即项羽击败章邯的战斗,史书上的记载非常简单,不过十几个字,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在此鄙人不得不再次依靠本人对于战史的研究来还原这场战斗

 

章邯全军虽然有30多万之众,但是在与项羽决战之时,他所统帅的部队应当不超过20万。他必须分出大量兵力给王离,可能需要分出三分之一强的兵力,因为王离的作战任务也非常繁重,他不仅要对付城内的赵军,也要警戒城北的各路联军。

  项羽的总兵力,我们实在难以考证,我只好根据经验估算了。

  亚历山大大帝和汉尼拔的部队,轻步兵与骑兵占全军的比率约为四分之一,这两者一个比楚汉争霸早一百三十年,一个与楚汉争霸基本同时,应该可以作为我们估算项羽兵力的参考。

  如果我们拿这两者的军队来类比项羽的军队,项羽能派出2万人马的机动部队,总兵力可能在八万左右。

  章邯占据人数的优势,可是围城几个月之久,略有疲惫,同时此前被英布的军队屡次袭击甬道得手,士气也有所影响。反观楚军,虽然此前在项梁率领下曾经遭 遇惨败,但是英布的几次进攻让他们逐渐恢复了信心,同时,楚军认识到目前形势危急,都认识到不打败当前的秦军,他们就没有活路。各路诸侯纷纷被秦军击败, 假如不打败秦军,那么秦军将夷平巨鹿,扫尽巨鹿城北的诸侯联军,这各个击破的形势最后终将轮到楚军。他们已经无路可退,背后就是黄泉之路。

  我们来看一下秦楚两军的部署。章邯的部队主要部署在棘原以及洹河和漳河上的桥头堡,这两个桥头堡对于秦军意义重大,这两个桥头堡一旦失守,将对秦军产 生两点大为不利的影响。其一,秦军的粮草不能北上巨鹿;其二,楚军可以据河防守秦军,将巨鹿王离部队和棘原的章邯主力分割开来,这样楚军就有可能抓住战 机,歼灭这两支秦军中较弱的一支。至于棘原,则是章邯防守的重中之重,一旦丢失了棘原这个粮草转运中心,整支秦军就会非常被动。这三个地方都非常重要,所 以章邯不得不将其的兵力四个部分,其中三个部分用来驻守在这三个重要据点里,最后一个部分则是用来机动的精锐部队,随时可以支援这三个据点。反观楚军,项 羽所部虽然只有8万人,可是这8万人可以集中攻击秦军任意一个点,至于他们的后勤,在他们渡过黄河后,他们在赵国境内就地补充了大量粮秣,然后西进,准备 与秦军决战

接下来的进程,很可能的是,项羽为了截断王离的补给,力图夺取漳河上的桥头堡,而章邯为了阻止楚军的行 动,率领精锐部队北上,与项羽决战。章邯在与项羽决战的时候,因他还要防守洹河桥头堡和棘原,所以在兵力上他的优势并不多,因此被骁勇善战的楚军重创,楚 军趁势占领漳河防线,摧毁漳河上的浮桥,将章邯所部和王离所部隔离。章邯所部面对沿河布防的楚军,深感进攻困难,为了保证棘原的安全,退守棘原。

  还有一种可能的情况,那就是项羽采用了迷惑的手法,出其不意的夺取了漳河桥头堡,摧毁漳河上的浮桥,切断王离部队的补给。项羽占领漳河桥头堡后,迅速 在漳河布防,等待章邯的部队。章邯所部为了打通补给线,不得不在地形不利的条件下反复冲击楚军的漳河防线,在承受巨大伤亡之后退却。

  还有一种可能的情况是……

  总之,不论是哪一种情况,结果都是"遂破章邯。章邯引兵解"。项羽成功击败章邯,让王离的军队失去了掩护。

  这个时候,歼灭王离所部的战机出现了,章邯率部队退却后,王离部队就孤立了。这两支秦军之间仅仅相距3天的行军距离,也可能更短。但是,漳河和洹河这 两处自然障碍,却在无形中大大增加了这两支军队的距离。河流自古以来是军队较难逾越的障碍,因此"半渡而击"这种非常简单的战术才一直屡试不爽。以前的研 究者多未注意到这两条河流对于项羽各个击破秦军的作用,我觉得本人很有必要强调这两条河流的阻隔作用。

  章邯部放弃对于王离所部的掩护,可能一者担心楚军袭击他们的粮草集散地,这样整个秦军就非常被动了(参考曹操火烧乌巢),二者认为自己与王离的距离不 过三天路程,楚军不至于能如此迅速歼灭掉其中任何一支部队。三者,他寄希望于王离能够突围,楚军与秦军刚经历过血战,如果它不能获取别的力量的增援,极难 吃掉王离。山东六国向来不团结,巨鹿城北的义军未必一定会帮助项羽。其四、楚军没有后勤补给线,靠的是就地补给,粮草也非常有限,项羽在漳河防线上防守不 了几天,就必然会因粮草问题而撤走。

  可是,有时候击败一支强大的军队仅仅只需要几个小时而已!在战史上,两支近在咫尺却各自分割不能彼此掩护的部队,被高明的统帅抓住战机逐个击破也并非 罕见之事。曾经击败西方四大名将之一汉尼拔的罗马名将西庇阿,就曾率领数万士兵在一夜之间击败两倍于他的敌人,他的敌人独立在两座营垒里,而这两座营垒之 间的距离仅有一千米而已!

  我们来看王离部队的形势,他既受到巨鹿城内赵军的牵制,也受到巨鹿城北的诸侯联军的牵制,等到项羽击败章邯之后,受到胜利鼓舞的各路义军已经悄悄离开 距离巨鹿较远的营地,悄悄南下。王离所部这个时候形势很为恶劣,不仅处于腹背受敌的地位,而且粮草消耗殆尽。但是联军的处境也好不了太多,如果他们不能迅 速攻破王离,那么他们也有腹背受敌的危险。

  为了生存,联军必须迅速击败王离!

  当巨鹿城北的联军正在迅速南下的时候,项羽在漳河防线上部署了少量兵力,以阻挡章邯可能的北上,然后率领主力北上,与联军一起进攻王离。

  两军必然经过了血战。十余万联军受项羽胜利的鼓舞而士气高昂,王离所部则因粮草的缺乏而军心涣散。在经过激烈的抵抗之后,王离被俘,秦军大部投降。涉 间不肯投降,但是也无路可走,只好自焚尽忠。王离的投降宣告了巨鹿之战的胜利,项羽一战成名,各路义军领袖认为只有在他的领导下才能推翻暴秦,从而被推举 为义军的盟主

【盲目模仿破釜沉舟可能于胜利无益 更可能覆军杀将】

  在即将结束巨鹿之战的描写之前,我想谈一下对于破釜沉舟的看法,长久以来,中国的军事历史研究一直存在种种困境,其中最重要的困境便是历史资料中对于 战争描写非常不详细。而且,很多历史记载者,因他们不懂得战争,所以他们在描写战争的时候,只记下了自己感兴趣或者印象深刻的东西,至于致胜的关键,则可 能根本没有记载。比如巨鹿之战中的破釜沉舟,鄙人认为,它对于巨鹿之战胜利的贡献,可能很小很小……一般人认为项羽破釜沉舟是一场豪赌,不成功便成仁,其 实就项羽来说,他没有不成功便成仁的打算,假如不胜,他可以向赵国腹地退却,不会有遭遇失利便可能全军覆灭的危险。后来者如果不加以仔细分析刻意模仿,可 能会败的很惨很惨……诸位看官如不相信,本人暂举两例如下。

  抗日名将郑洞国将军曾在他的回忆录中提到过一次破釜沉舟,1927年的北伐战争中的龙潭之战中,孙传芳"率领数万大军只携带数日干粮,渡江后即将所有 船只调往北岸,以示破釜沉舟之意"。要与革命军决一死战,经过两昼夜的激战,孙传芳部被毙万余,被俘四、五万,只有孙传芳和少数亲信逃到了江北。假如不是 孙传芳破釜沉舟,他决不会败得如此之惨,一旦失利,在有路可撤的情况下至少可以保存实力。

  近代史上"破釜沉舟"还有一次非常惨烈的教训,1937年,日寇兵临南京,南京10余万国军浴血奋战,这些部队大多数都是从淞沪前线撤退下来的,部队 减员很大,战斗力受到很大损伤,不少的部队新兵补充之后,甚至连训练的时间都没有,就匆忙投入了战斗。因此他们难挡日军,经过数天激战,蒋介石先生下令全 军撤离南京。可是在撤退的时候,因为南京城总指挥唐生智以前一条荒唐的命令,导致大量国军的无畏牺牲。

  原来在南京保卫战打响之前,曾有一名参谋建议唐生智:"唐司令既然下定决心誓与南京共存亡,何不效法西楚霸王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唐生智觉得有道 理,于是下达命令给负责城北沿江防卫的宋希濂部,并通知驻浦口的第一军,严厉禁止任何部队或军人个人从南京向北岸渡江,违者请立即制止,如有不听制止的, 可以开枪射击。所有渡江船只,全部由三十六师集中看管。随后,他又摇通了交通部长俞飞鹏的电话,请他把下关到浦口的轮渡撤掉。这样,南京守卫部队的后面, 只有一条没有轮渡的茫茫大江,除了与敌人决一死战之外,已经别无退路了。如此,当战况不利,南京岌岌可危之时,众多将士仓促之间因无路可撤而困死城中。

  在血淋淋的教训面前,我们怎能不对"破釜沉舟"以及史家笔下极为简略的战争描写进行仔细的审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