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狮城之四:岛国文化心态之---缺少宽容

写自己所想,在茫茫的网海中,让思想散如灰烬。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像新加坡岛国狭小的面积一样,大多数新加坡人的心灵空间也是逼仄的。我们常说做人要能做到“宰相肚里能撑船”,“大腹能容天下难容之事”。其实要做到这点何其难哉。首先你的心灵要有一块腹地,你见识过世间百态,你要能容忍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行为规范、不同的性格特征、不同的生存意态。你要承认每个人自有其生命的特点,每个人自有其生命的光彩。你要承认“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你不必是勇往直前的,也许很多方面你是落于人后的。甚至你要承认自己在生活中可能是个失败者。你可以效阮籍穷徒之哭,你也可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但现代社会的统一化管理,规范着人们的行为,让人们遵守同样的社会价值观念,在给社会带来文明秩序的同时,也让人们的生命失去了多种色彩。什么“名士风流”、“潇洒倜傥”、“洒脱不羁”这些代表中国特有的文化内涵、人格魅力的字眼很难用在新加坡人身上。当然,新加坡人也有自己所欣赏的人格魅力,比如说“绅士”风度。有些男校还把这条作为学生的培养目标。“绅士”与“名士”最大的不同是,“绅士”是文明社会的产物,它首先要求的不是你个性的张扬,而是对社会规范的遵守。如果你在新加坡想玩一下“名士风流”,一定会被斥之为懒惰、不思进取、散漫。在激烈竞争的职场中恐怕是很难有你的一席之地的。怕输的新加坡人是视不断进取,主动、积极、热情、奉公守法、关心他人为优良品质。这些品质保证了新加坡社会文明的质量。但不允许人性中阴影的存在,也使新加坡人的心理缺少了文化的纵深向度。

过去我们所受的教育总是教导我们要“宽以待人,严于律已”,现在想来能做到这点的真是圣人,普通人其实是很难做到这一点。新加坡人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对别人的要求同样严格,他们是不宽容的。一个小小的对比,我们在中国读书的时候,如果学校有一个外教,哪怕一句中文也不能讲,学生都会用一种钦慕的眼光看着他(她),如果他能别腔别调地说出几句中文,大家都会为他鼓掌。因为我们尊重他现有的知识与文化,他给我们的文化带来了不同,带来了色彩。到新加坡教书,我们也成了外教,但却从没享受过这种待遇。中国人的英语说不好,新加坡人会问你,我可以会,你为什么不能会?我能做到的事,你为什么不能做到。这种文化心态也有好处,它逼着你往前走,你不需要也不能够给自己找一些懈怠的理由。但从另一方面看,这种心态也显示了对别人的文化、对别人的知识缺乏应有的尊重与肯定,抺杀了多种文化并存的可能。

与此相关联的一个文化性格,就是新加坡人的规矩与顺从。说起新加坡人的规矩与守秩序,那也是世界一流的。曾有一个真实发生的事件,一对情侣去电影院看电影,他们买了中间靠在一起的两个座位,但一个是双号,一个是单号。检票员在他们进门时,坚持让他们分开,一个走左门,一个走右门。这种近乎笑话的对规矩的遵守,其实体现了一种近乎僵化的思维模式。诚然,守法使新加坡社会秩序井然,犯罪率低,但装在套子里的思想,也使得新加坡人缺少了创意需要的灵动与弹性。

新加坡人的规矩还表现在对上司的顺从上。新加坡人很提倡儒家思想中的忠诚和孝顺。在职场上则表现为对单位的忠诚,从一而终,对上司则要服从、顺从。为了强化这种品德,新加坡不少单位都有长期服务奖,奖励那些在该单位长期工作的员工,一些单位还在工资之外,留出一笔可观的津贴,在员工服务达到一定的年限之后发放给员工。这和日本的企业倒有些相似,日本企业更加讲究员工对单位的忠诚。日本的员工也不会轻易跳槽,离开原来的单位。这样的忠诚,使得上司对员工具有一定的控制权,现代的日本企业竟也会有上司抽下属耳光的事发生。新加坡似乎好得多,没听说过这样的事,但下属对上司的低眉顺眼,百般奉承也是司空见惯的。毕竟上司们掌握着对员工的考评、晋升,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经济收入。

我们汉语里有一个成语“不敢越雷池一步”,说明对规矩的遵守和“不敢”这一怯懦的性格也是有关联的。对规矩的过分遵守和思维的僵化会导致怯懦的性格,而怯懦的性格也会使人亦步亦趋,失去人格的独立与创造所需要的自主性。新加坡人的胆小怕事、不敢承担责任,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记得刚来新加坡不久,我承担了一项为学校图书馆采买中文书籍的任务,有一个好心的资深老师就告诫我:最好不要去做,我们是教会学校,进书时若不小心进了和我们学校教义相违背的书,出了事,没有人会帮你承担责任的。当然我从来没想过要别人帮我承担责任,但也没想过会碰到上级将自己的责任推给下级,以求自己脱身的事。记得有一年碰到一起家长投诉的事情,因为班级调整,一个学生没能事先知道测验的范围,致使测验成绩不理想。家长一封电子邮件写给校长。在新加坡奉行的是“顾客就是上帝”,家长、学生也是学校、老师的上帝,被上帝投诉是件非常严重的事,轻则被严厉批评,重则拿不到全年的表现花红。校长下令清查事故原因。调整班级,尤其是不同源流的调整,需要部门主任做出周密、详细的安排。有什么事情发生,部门主任当然难辞其咎。胆小的主任被吓慌了,马上去找这个学生是哪个班级的,想把责任推给任课老师。转班之前的任课老师说:“我是教高级源流的,我当然不知道他要转去的快捷源流班要测验什么内容,我怎么通知他?”接任的老师说:“这个学生是在测验前一天才转来,测验之前还没有机会见到这个学生,我也没法通知他呵”。幸好两个老师中的一个,在这个学生转班的当日生病没来学校,主任乘机找了个借口,将原因归结到老师生病,未及通知上,才化解了这场“危机”。

新加坡人的怯懦可见一斑。我们非常欣赏“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为朋友两肋插刀”的豪侠之气,虽然现代社会很难见到了,但还是希望能看到“一人做事一人当”的人格力量。在新加坡实在很难看到。在一个缺乏纵深心理向度、评价标准单一、思维单一的社会里,人们只知道谨小慎微地遵守既定的规则、唯唯诺诺服从领导的旨意,害怕犯错误,哪怕是一点小小的疏忽。因为这和你的经济利益,和你的职业前途密切相关。精于算计的现代人不会血气方刚地充当好汉,而不顾自己的经济利益的。毕竟都是在为稻梁谋,现代人是要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能够不为五斗米折腰,是因为他还有“桃李罗堂前,榆柳荫后檐”的宅院,还有可以种豆的南山,现代人失去了赖以谋生的职业,可就真的没有立锥之地了。

环境造就性格。新加坡人的缺乏勇气当然和这个社会的缺少宽容有着莫大的关联。每个人都会发生这样那样的疏忽,这是工作、生活中都难免的。《易经》里有一卦,叫“无咎”,不是“无错”,“无咎”不是无错,而是有了错,也能得到原谅,没有人追究。《易经》将此作为一个人的人生境界,其实也应该是一个社会应该达到的境界。宽容是一个社会和谐的基础。缺少宽容的,就缺少个人性情的舒展,缺少勇于创造的生命力。更重要的是造成人格力量的阳萎。

妃儿 发表评论于
哎,一篇篇看下来,把我带回了当年新加坡的时光~
su3violin 发表评论于
楼主是新警察。
鉴定完毕。
新手园园 发表评论于
笔者是北方人吧,觉得中国人都是讲仗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样的事情就算在中国东北也都很少见了。除了对外教的莫名敬仰,其他对新加坡人的指控似乎都能在中国人身上看到影子。鲁迅说北方人是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南方人是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到了半个世纪后的今天,一切都向钱看齐,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只怕不限南北方了……
wenxue0415 发表评论于
写得非常好,期待你的续文。
soullessbody 发表评论于
新加坡人大多比较自以为是,特别瞧不起中国大陆人。从出租司机小商贩到跨国公司管理人员都如此。

CNBC International有关新加坡股市的专题,当然是新加坡人做的,名字叫Managing Asia。口气不小吧。
nightrose 发表评论于
新加坡人的英语也不怎么样啊。Singlish就是说他们,发音经常掐头去尾,虽然也能听懂,但是听得郁闷死了
hercules007 发表评论于
嗯,好东东。一口气看完了之一到之四,期待之5,。。。,之n.
谢谢。

断了中华文化的根,西餐又不好消化,新加坡人累了。 我遇到的少数几个,有点儿四不像啊。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