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非洲扶贫归来

 

大女儿暑假和她的英国同学一起去北非摩洛哥《扶贫》, 摩洛哥也不算赤贫,但还是有不少穷的地方,特别是在农村和山区, 女儿她们去的摩洛哥的乡村, 这是由这边的一些慈善机构组织的活动。

女儿最初有这个想法,我就说,大学生暑假去国外做志愿者工作?那就去中国啊,中国那么大,边远山区就很需要帮助, 叫舅舅他们帮你安排一个村子不成问题,比如去舅舅他们曾经插队的地方劳动,去山区瑶寨苗寨干干农活教小孩英语法语就好了。 女儿说,妈,我跟你们回中国很多次了,这次我想换一下,去一个完全不同的国家。

最初她们选择印度,费用比较高,去那得西欧学生也很多, 不一定都要挤着去印度, 摩洛哥相对便宜, 离欧洲比较近, 女儿英语法语都不错,摩洛哥当地人不少人会说法语, 交流起来也方便。

我和朋友谈起这件事,朋友都说:草草要小心啊,叫你女儿赶快取消行程,那边茉莉花革命闹得很凶, 游客去了也是在旅馆呆的,不知朋友从哪听说的。 朋友的意见要考虑,但也不能全听。

不管,一切照原计划进行, 都是女儿和同学她们自己联系订票的, 我说家里帮买机票吧,女儿说她自己掏,去咖啡店打工的攒了些钱,让她去好了。

谁知启程正值冰岛火山活动,这边的飞机取消航班, 三天后才起飞, 这样在摩洛哥只能呆 2 个半星期。

计划的时候女儿还好,尽管媒体不断报道北非那边的紧张气氛。 可真要启程时,她打电话给我:《妈, 我有点紧张了》,女儿跟我是很坦诚的,电话里能感觉到她的焦虑。

《那不行, 票都买了,什么都安排了, 哪也得走, 哎呀,报纸电视总是说得很严重的, 那儿的人不是照样活》其实我心里也没底,但作妈的不能乱阵啊。

临上飞机在机场女儿写短信过来,我回她:《复杂中简单,简单中复杂, 大胆细心,你会遇到很多惊喜的》。

之前我也给她电话说:去哪都要和同学在一起,你别一人乱跑,小心被卖了哈, 我跟她开玩笑。

我问她要了她同伴家里的电话,女儿们在前方,妈妈们在后方有事相互联络。 那位女孩是苏格兰人,父母是苏格兰某农场主,女孩是家中六位孩子的老大,学经济的, 她妈妈叫 Wendy 。 Wendy 人很好随和, 话没说完就开始嘿嘿哈哈了。 我听说过以真人真事:一法国人去苏格兰深山里旅游,山里没公车,一苏格兰人就把自己的汽车借给这位陌生的法国游客的《先进事迹》,也没打借条。

到了摩洛哥, 女儿 马上 text 报平安, Wendy 也短信告知。第二天女儿在当地的一商店打电话来说:《妈, 我好想家想你们啊》说着,声音也哽咽起来

《怎么了,刚去就想家了,你怎么 又变得这么 Baby 了?》我说, 大女儿思维敏捷可又非常重感情。 前两天看到高年级的毕业生聚会, 她说她很为他们高兴,同时也有点伤感, 她是很重友情的女孩。

《好了,你别这样,等你回来又会想摩洛哥了,别想家了,你再想家,你回来,让妈去好了, 我好想去那玩啊》, 我逗她,在电话里她笑了。 刚到一新的国家, 第一次自己洲际出国,去到一个文化习俗地理气候很不一样的国家,是一种具大的冲击, 可也 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 人生经历的积累。

第二天打电话回来, 女儿好多了, 接着几天她有时写 email 来,有时打电话来,有时也没音信,她 开始忙起来, 主要去孤儿院陪那些小孩玩。

后来当地还组织这帮主要是来自欧洲的大学生们去撒哈拉沙漠露营看落日,骑骆驼, 天啦,这真是浪漫透顶了!女儿说起来神采飞扬, 好高兴,去之前她根本都不知道还有这些活动的, 我说你小心一点,别带太多东西,在外就是安全,别在那追求完美,又丢失东西,上次和同学去西班牙在沙滩上就被偷包了,好在护照分开带,钱也俺我交代的分散隐蔽,才按时回家。这次 她说:《不会的,我已经买了一个一次性的相机去撒哈拉沙漠》。

过了几天他们又去摩洛哥某乡村一山上扎寨露营, 还去一山里瀑布跳水。 听上去哪像扶贫工作,简直就像一场奢侈的异国乡村游,让我都想去。

每次她打电话来时间都很短,都在喊《快, 你们快说,电话快没有分钟了》

时间过得好快, 两个星期一下就过了

去之前我是叫她在那如果看到当地有什么好看的土造的手工首饰帮买一点,贵的别买,后来见她那么忙我就没提了,她问妹妹们要什么,小妹妹说:要一只骆驼。 另一妹妹说:装一点撒哈拉的沙子回来。

女儿回来后,情绪不高,又在想摩洛哥了,我知道她会这样的,电话跟我说话的时候像刚去摩洛哥第一天那样在哽咽, 她说:妈,我想那得孤儿们, 你知道那儿的孤儿知道我们每一个志愿者的名字,有一位小孩我知跟她玩了 15 分钟,过了几天去, 她就喊我的名字。 那个孤儿中心的工作人员都好友善,对这些来自西欧的大学生很保护。 

在女儿网上相片簿上,我看到了她抱摩洛哥小婴儿的照片,旁边围着一些笑得很开心的孤儿们。我也问那些孤儿都是怎么变孤儿的,好像摩洛哥没有什么战争啊,女儿告诉我,有位女孩是出生后被母亲扔在垃圾桶的,还有一位女孩是受禽兽父亲糟蹋的。
 
女儿一直在自责说,好像都没有给孤儿们很多帮助。听到女儿在电话上这么说,我在这边的电话也在泪流满面,虽然没去摩洛哥,可以想象那些摩洛哥的孤儿们可爱天真的样子。 女儿说她的同伴 Lucie 说明年还要去摩洛哥, 我问, Lucie 学什么的,学经济的,她喜欢吗?她说现在不喜欢了。
我问:《Lucie 脾气很好吧,她妈妈说话那么温和》
女儿说《那里,她以前是很挑剔的女孩,去摩洛哥后她变了。Lucie说还要再去摩洛哥看望那里的孤儿们》

女儿说摩洛哥看上去并不是那么穷,我说那你下次就去更赤贫一点的地方吧,她说好, 这次摩洛哥一行只是一个开头,别那么猛,慢慢来吧

女儿也说到在那上街跟小商贩杀价的有趣经历, 还《战果累累》,在我听上去好像没什么,比她妈差远了, 但女儿已经很满足了。 其实这也是跟当地人交流的机会,她们这些女大学生杀价怎么样还是比较斯文的。 听女儿在电话那感慨,我也在感慨, 最后她说:《妈,以前我以为我是很不在乎物质的人,去了摩洛哥以后回来才发现自己还是很在乎物质生活的, 才发现在欧洲的生活是那么舒适,一下飞机又能用手机,上网, 一切照旧,回到丰富的物质生活里 》(大概意思)

其实, 女儿是一个很节省的人,不爱乱花钱,除了5,6年前要求买Ipode, 那时我都不知道ipode是什么,带去的钱还剩很多有待回来了, 我说换成她二妹,肯定是会全部用光的,自从她上大学后,自己独立生活,打工,已经知道钱来自不易 。 

女儿还说《妈,在摩洛哥时我读了 Paul  Coelho的 Alchemist 很受启发,明年我想去背包周游南美》

《那就去啊,年轻就要有梦想》,我说。 前不久我借回来的电影《摩托日记The Motocycle Diaries》(2004) ,她看了很感动,电影中年轻的阿根廷医学院大学生Ernesto Guevara 南美骑摩托周游,去麻风病院当志愿者的经历改变了他的人生观。 自己的女儿是一个很富有生活激情的人,可她小时候是一位胆小爱哭不爱说话的女孩,现在变得有些感想敢干了,前不久去伦敦的马拉松比赛做义工,其实就是帮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赛者跑完后提包什么的,8月底还要去英国附近一个小岛的流行摇滚音乐节当义工,去那大家都是搭帐篷的, 非常热闹,这样的搭帐篷的音乐节她已经是第三次去了。 

前几日打电话来说她开始找明年的暑期志愿者工作:她说她发现一个能去亚马逊热带做志愿者的暑期工作,还是免费包住的,伙食也不贵。我在笑她,你包住吧,小心被卖掉。

那天我在法国电视上还看到一位叫Elisa的法国女孩去泰国做志愿者:一帮来自欧美的《公子小姐们》在教练的指挥下,最开始笨笨地潜水,后来非常老练,去深海潜水清理海底垃圾,海带牙刷去刷海底的海花呢,泰国,世界旅游热点,大海里也积了不少人类《文明垃圾》, 如饮料拉罐,垃圾袋我推荐大女儿去。


说到志愿者,我自己常去的教堂也有很多中年人去第三世界志愿工作的,在世界上有很多点,比如在肯尼亚,最初是教堂里一位医生去那工作,看到那很多残疾小孩被大人扔在家不管,没法上学, 他就帮助建立了一个残疾孩子学习中心。 前不久一对年轻夫妇举家自费去那义工,女的是老师,去那教书,男的自嘲说他就去中心当面包师就好了,另外还要帮那建立网络系统,  与他们随行的还有他们两个女孩,5岁,7岁(好像),也一起参加父母的志愿活动,这两位小不点每天早上陪和那些残疾小孩一起玩,帮助他们, 前不久他们还从肯尼亚传来录像,看到那一家特别是两位小不点志愿者沐浴在非洲富裕的阳光里,笑得是那么甜,看来让人开心的不仅仅是物质享受,更让人感动的是他们这么小就学会慷慨助人, 一定会受益终生的,物质享受是有限的,精神享受,自然阳光享受是无边的。   

经济全球一体化给年轻一代带来机会也带来困惑,世界之大也很小,互助已成为共识,越来越多的欧美大学生乐于自费去第三世界扶贫体验生活,其实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在中国上个世纪的60,70年代众多高中生一毕业就被送去农村广阔的天地,与老乡同吃同住同劳动。很感慨世界上很多东西都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重复,但又不是简单地重复,难道人类的想象力就是这些了吗?也许人的思想就像画画, 回到原点,相互撞击都是可能的。

都是地球人,却又不平等地生活着,为什么富裕和贫穷总是伴随着人类?

现在看来今后孩子们的就业环境,生态环境与父辈相比不宜乐观, 但我想有天地相助, 人类总会有智慧和想象力走出困境的,下一代去贫困国家去当志愿者既是一种生活体验, 也是下一代他们对今后生活方式,世界的走向的集体反思的好开端吧

他们这次非洲之行与其说是扶贫,更像是世界青年自由组合旅游体验生活,去增加对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不同文明和生态的感知,孩子的成长到了一定时候,家教和学校的教育都不够了,要走向社会,走出国门,而现代发达的交通和通讯给大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梦想,激情,抱负, 理想主义就是年轻的代号,每一代都经历过,也是人类进步生存所需要的。

当我看到女儿们那么自由纯洁富有思想,无畏无惧,满腔热血, 我很高兴,可我也不想告诉女儿人生道路的不平坦甚至险恶,因为每次我看一部好电影想与女儿分享,她都会说:《妈你别说下去了,我自己看》。 那就让孩子自己去体验生活,尝试生活吧,生命属于自己,可好像也不完全属于自己,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但好像也不只一次,人生的机会很有限, 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奉献助人为乐的机会还是很多的, 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其实也是让人有限的生命有限地放大一下,生命也有此变得有意义。 

希望世界更美好和平,孩子们生活健康快乐幸福吧!

 

法国薰衣草 发表评论于
chinomango好! 谢谢你的美言,不过我有时喜欢翘二郎腿的,和女儿去超市找不到她们我会放开草农嗓门喊她们的,被女儿批评过, 这是你说的那种教养吗? 

怎么黑暗的地方都让你给碰见了呢?俺2.5 视力的眼睛都没有看到。 确实是苦是甜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有体会, 不过我还是感到很Lucky从哥姐插队的经历受益很多, 别的不说, 他们插队后,带老乡进城来尝了很多乡土气息的点心,感受到农民们的纯朴, 去看哥哥姐姐时,被老乡拉去这一家吃哪一家喝,他们热情得要命,那个时候在城里我们黑五类孩子哪有这样的待遇啊。
所以我赞成孩子要去艰苦的地方,去农村呆一呆,Holiday也行,对我来说,那段生活现在看来是比较奢侈。现在花钱也买不来了

保重!
法国薰衣草 发表评论于
鱼夫, 谢谢你,我发现小孩是这样:跟孩子保持适当的快乐距离, 倒经常被她们找来谈心,每次和她们聊,我尽可能忘记母亲的角色, 回到当年自己是怎么样的去理解她们贝, 当然该说什么还是要说
法国薰衣草 发表评论于
偶偶,你的英文这么棒啊,可以给俺当范文来读了, 谢谢你啊
好奇一下,你在where插队的?俺蒙一下,不会是在内蒙大草原吧?
chinomango 发表评论于
"您没插过队"-每天挣六个工分一毛二分钱,偷老乡的鸡被打死的,被多人共妻的。好一些的,如中国有部电影不知道名字,女生去了有灯塔的村里,孩子被海水冲走了,多年后是一农妇土的掉渣,可村里的孩子都是她接生的,挺感人的。有一镜头是门前把孩子拉过来拉过去,每过一次孩子长大几岁。
不过感谢楼主分享,有教养的母亲,有教养的孩子。
德州渔夫 发表评论于
你女儿有什么事还愿意跟你说说的就很不错的啦.
偶灯斯陋 发表评论于
I went to a rural area for 2.5 yrs before entering college as a "sent-down educated youth". Looking back, I would say my experiences there, at times felt hopeless, got me open my eyes to see beyond my own sorrows, to get to know another group of people with a different outlook to the world, who lived in poverty yet they are resilient and try to make the best of the situation. Those rural people are inspiring and my countryside days were enriching.
I think those African days for this young lady are also worthwhile, in this way.
法国薰衣草 发表评论于
谢谢你,碧叶金阳, 谢谢你这么为女孩子着想。
那是, 她好像是在学校学了跆拳道后变得坚强大胆了
如果要去南美,那一定要邀请《保镖》同行的,谢谢了
碧叶金阳 发表评论于
下次出去做好事前让你女儿先学一下女子防身术,防人之心不可无,只有先保护好自己才可以谈去帮助他人。
法国薰衣草 发表评论于
担负缩小城乡差距,东部和西部差距的重任!

法国薰衣草 发表评论于
天啦,你们别吓唬孩子妈妈哈,
我没插过队,但有半插队经历, 孩子她妈早就当过志愿者了, 我去我哥插队的地方Holiday过,帮我哥插秧, 种地, 养鱼, 很广阔,很天地的的Holiday, 大哥插队的地方比较富,二哥插队的地方穷得响叮当,老农家的家当除了一张床就是几个锅头
城里人去农村没什么错, 至于去多久不能硬性规定,我觉得中国现在也可以这样,这样才能让下一代担负缩小城乡差距,东部和西部差距


周末愉快!
mr23af 发表评论于
有意思的经历.期望读续集.
响地 发表评论于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承认知青们受了苦。不过时移事异。过去的太过头,不对。现在的孩子太娇,也不好。让他们知知疾苦,心怀世界,也挺好。
Nightrose 发表评论于
是呀,上山下乡是很理想化的主意,但是城市青年下了乡就回不了城了,所以变成一代人的噩梦。要是那些欧洲青年忽然发现自己被永远困在扶贫的地区,多数人也会欲哭无泪吧。
Timberwolf 发表评论于
您没插过队,不然就不会说被送去农村广阔的天地“真有意思”。公子小姐们去遛一圈陪小孩玩玩跟下地刨工分糊口且不知何日是头不可比
rebirth2009 发表评论于
Great!
响地 发表评论于
好!!!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