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29日,英国王子大婚之日,也是华人灭门惨案的发生之日。对于杜安祥来讲,这一天是他的人生拐点,他完成了从一个普通人到杀人嫌犯的蜕变。
以这一天为截止日,我们解析杜安祥,来看看杜安祥的人生轨迹。申明一下,所有解析依据均来自目前为止媒体报道和网上综合信息。
杜安祥今年52岁,以此推算,他应该是1959年生人。
杜安祥是湖南人,这是一个人杰地灵、英才辈出的地方。从战国时代的屈原、到清末时期湘军首领曾国藩,从辛亥革命领袖黄兴,到中共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三湘人才枚不胜举、数不胜数。然而上面列出的仅仅是挂一漏万的英雄榜。
与这些英豪们相比,杜安祥应该惭愧。因为今天的杜安祥是一个杀人嫌犯。
1977 年,杜安祥18岁。他应该在这一年中学毕业,或者是1976年毕业。因为文革期间,小学、中学学制曾经数次改动。他毕业的时候,还没有恢复高考,因此按照 正常的程序,他应该下乡插队。所以他应该有一年或者半年的知青经历。但是他很幸运,1977年10月,政府宣布恢复高考,高考的时间就定在当年的11月。考生年龄不受限制,这是文革十年后第一次高考,对当时的所有青年是一次公平的竞争。
杜安祥很幸运的被大学录取了。那一年,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全国考生录取应该是16万,而录取率不超过百分之一。所以杜安祥是那时的幸运儿,天之骄子。
他被录取的学校是湖南中医学院,在当时属于非重点院校。因此可以推断杜安祥当时的高考成绩不算特别好。尽管那一年高考的题目是如此简单,各省市自己命题,而且只考四门课程,即政治、语文、数学、理化。
77级考生于78年春季开学,杜安祥应该是1983年春季毕业,因为医学院是5年学制。这是文革十年后第一届正规大学毕业生,他们十分抢手,受到各地用人单位的欢迎,因为那时许多单位的人才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
杜 安祥应该被分配在湖南某地的中医医院。但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尽管知识分子的名声已经恢复,但是他们的经济地位和待遇依然低下,因为那时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 还很差,所以有民谣称“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医院的医生待遇同样也还没有得到应有的改善。
于是杜安祥和他同样是中医大夫的妻子开始了人生的一次重大挑战。他们要为生活的改变出国去闯荡一番。
杜安祥与崔鸽的合作始于2000年初,因此杜安祥与妻子应该是1998年前后来到英国的。
如果杜安祥是1998年来到英国,这一年他已经是步入不惑之年的中年男人。将近40岁的他,背井离乡,漂洋过海,来到异国它乡谋一份生活,一切从零开始,应该是很不容易的。杜安祥的生存应该比崔鸽夫妇要艰难的多,杜安祥不是来留学的,他没有语言过度的适应过程。他一来就面临着生活的压力。初来乍到,给老板们打工,微薄的工资应付租房和生活必要开支后剩不下几个钱。对于杜安祥而言,还要面临的是语言关。人到四十的杜安祥此时想要短期内闯过语言关,同样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后来他认识了崔鸽,开始了他们之间不寻常的的合作历程。
对于杜安祥而言,这是合算的。给别人打工,挣得就是一份工资。与崔的合作,收获则是经营的利润,这当然比工资的收益要大很多。当时限于他是持工签的,法律规定的股份比例有限制,所以他名义上的股份是1%。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私下达成的五五分成的约定。
然而他失算了,他可能拿到的还是工资,经营利润他没有拿到。崔鸽没有支付给他应得的经营利润。
他们的合作应该持续了两年,这时杜的四年工签到期,可以拿到长居签证了。他与崔鸽的合作就结束了,杜安祥另起炉灶开始了自己的生意。
但 是杜安祥并没有放弃对他与崔鸽合作期间应得的利润分成。按照常理杜安祥肯定向崔鸽多次索要他的应得分成,但是遗憾的是显然他没有达到目的。于是在分手大约5年后的2007年年底,杜安祥向法院起诉,状告崔鸽。 这后面的事情相信关心此案的人们都很清楚了。法院先是判决崔家支付杜安祥3万律师费,崔家也服从判决支付了。随后法院又判决崔家支付3万英镑的经营利润。 看到胜诉的判决,杜安祥内心肯定是一块石头落地,相信这起诉讼就此了解了。
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崔鸽一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变卖了他们的住房宣告破产了。杜安祥再次掉进人生的深渊里面。当了解到他们的住房交易是低于市场价格,而且交易双方还有返租协议时,杜安祥不屈不饶的开始了新一轮的诉讼。
杜安祥很是欣慰,因为这次诉讼法院一审判决崔家的房屋交易无效,杜安祥胜诉。但是与崔家进行房屋交易的英国人Paul,却不服判决,上诉到中级法院。令杜安祥大惑不解的是随后中院的判决却被判决房屋交易有效。杜安祥不服,再次上诉到高等法院。
因为中院的宣判交易有效,因此高院未来的宣判令杜安祥无法判断胜诉或败诉的几率,但是他做好了败诉的准备。
这 里我们应该重点分析一下杜安祥如果败诉后索要承担的后果。上一场诉讼的完胜,崔家负担了杜安祥的律师费,但是旷费时日的诉讼后,杜安祥却并没有得到自己应有的好处。后一 场官司,如果他败诉,就意味着他不仅拿不回法院判决他应得的3万英镑,而且他还要支付自己的律师费3万英镑和对方的律师费3万英镑。如果一审、二审、三审需要不同收费的话,那么这个律师费对于杜安祥而言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鄙人是法律的门外汉,通过这个案件,第一次知道了打官司竟然要花费这么大的一笔钱,其次不仅自己的律师费,如果败诉还要支付对方的律师费。难怪中国有句古话“衙门八字向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还有民间谚语“屈死不告状”。
2001年4月28日,高院判决,崔家的房屋交易有效。当晚,杜安祥家财产被冻结。
对于杜安祥而言,与崔家十年的商业纠纷和法律诉讼,得到的竟然是这样一个结果。自己应得的拿不回来,而且还要支付双方一笔巨大的律师费,这是他无论如何不愿意看到和面对的残酷事实。十年了,钱财的损失,心血的憔悴和精神的摧残,这个湖南人该如何面对这一切?作为旁人我们无法体验杜安祥当时内心的焦虑和被压抑的愤怒,但是面对此情此景,此时的杜安祥应该是被同情的。
4月28日那个夜晚,杜安祥都想到了什么呢?
他或许首先想到的是相濡与沫二十几年的妻子,同是中医大夫的妻子或许是杜安祥的大学同学,或许是医院的同事,最终他们走到了一起。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英国的日子里,风风雨雨二十几年,都不容易啊。或许因为这个案子,没有少忍受妻子的唠叨。杜安祥或许内心很愧疚,作为男人不能给妻子带来荣华富贵的生活,而是和自己一起经历生活的艰辛。说声对不起吧,谁让你嫁给一个寻常的男人呢?
他或许想到了儿子,当初选择出国或许就有把自己儿子带出来念书的想法,出国留学在九十年代还是少数人能够有的选项,作为工薪收入阶层的杜安祥,想也不敢想啊。但是英国工作的机会将给儿子创造这样的条件,为了儿子,什么样的苦不能承受呢?欣慰的是儿子已经大学毕业了,好了今后的道路就靠你自己了………
他或许又想到了双亲,父母可能已经七八十了,风烛残年,他们或许对自己的儿子在英国生活甚为自豪,但是儿子的坎坷遭遇无论如何父母是不能知道的。儿行千里母担忧,杜安祥或许此刻潸然泪下,儿子不孝啊………
或许他想到了兄弟姐妹,为老人尽孝的责任就托付给你们了………
或许他还想到了那些大学同窗们………..
他肯定还想到了崔鸽,十年了,这桩纠纷对于杜安祥而言时刻伴随着的这个女人,为了这点钱,耗费了自己十年时光,十年当中这桩案子始终挥之不去,难以给自己一天平静的生活,想一想都生不如死。如今这个案子竟然以自己的失败而告终,明明是对方欠债、逃避债务,怎么失败的还是自己呢?这个世道太不公平了………
想象一下,此时此刻的杜安祥一定是怒火中烧,愤怒摧毁了他所有的理智。
就这样吧!是时间说再见啦!
在昏睡中,杜安祥迎来了2011年4月29日的黎明。
铤而走险,以极端的手段解决他们之间十年的恩恩怨怨,这就是杜安祥最后的抉择。
这是一个相当残酷的抉择,无论对于崔家还是杜安祥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