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神林彪传》第一章(2)

两、三百年之前,林家大湾还叫栗林湾。那时候,湾子就建在一片比较大的栗子林旁边,湾子也就因林而获名。在定居当地之后的好多年,在一个人数多少决定一切的年代,居住那里的林姓户数一直不是很多,难以形成多大的气候,主导村里事务的,自然也难以轮上林姓。忍气吞声,埋头过日子,就是那个年代那里的林家人做人的“规矩”。

他们和徐、周、曹三性的住户们,共享一个相对而言还算宽大的地域。徐姓居上湾,周姓居中湾,曹姓住下湾。而人数不多的林家则混在其中。

后来,由于林姓人丁日益兴旺而慢慢变得咄咄逼人,人丁发展相对缓慢的徐姓,则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最后选择全部搬出了栗林湾。栗林湾的徐姓就此被“消灭”。

再之后,也不知过了多少年,随着林姓的继续兴旺和发展,和周、曹二姓的逐渐衰落,栗林湾的住家便变得越来越单一,逐渐为林家人所主导。

这之后,林家人的日子过得越来越顺畅了,周曹二性则变得越来越走霉运。人类生存的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在这里再一次体现了出来:勤奋、聪明、富裕吸引同类的女性加盟,下一代就变得优化,一种良性循环就得以形成,带来的就是家族的兴旺和发达。否则,就是一个家族的慢慢衰败和消亡。

几十年之后,栗林湾的住家几乎成了清一色的林家人,而且,还是供一个祖宗的林家兄弟姐妹了。其他的杂性住户,成了“苟延残喘”的“孤家寡人”了。于是,林家的领导人,便协商做主,将湾子改名为林家湾,以便得以更为名副其实地体现林家人的成就。而在林家后代再一代代分家扩大之后,人们又将之改称为林家大湾。

一个湾子的成长,和一个企业的成长,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说来也没有太大的差别。和做企业相比,经营一个相对更为松散的家族来,恐怕是更难出成就的。

从林氏族谱和有关资料来看,林彪家族和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林则徐,应该是为同一脉系。黄冈林氏发源于福建,其后,因为战乱等多种原因,林氏的祖先们被迫向北发展。在一个很在乎祖居地,很在乎和祖先的灵魂生活在一起,一个口口声声将“少小离家老大回”比喻为在外“流浪”的无奈和下贱的年代,他们被迫的一次次迁徙。

到了唐宋年代,大约十四、十五世纪的样子,林家祖人已经折腾到了今天安徽的地带。在一个战乱时代,生活在一个会时不时成为主战场的地方,那份凄凉和惊恐,是外人不难想象的。

宋朝后期,伴随金人和蒙古人对内地的不断入侵,深受战乱之苦的林家,又在族主的带领下向西南山区迁移,由安徽搬到了今天的湖北麻城。

随后,作为外来的入侵者,在和当地人的一次次博弈中,在宋末,他们选择再次搬迁离开新的故土,迁至黄冈九龙山(林家山)。在这最后的一次迁徙中,有一支迁居黄冈还和乡林家湾,也就是今天团凤县回龙山镇的林家大湾。

至此之前几百年,这部分林家人的生活,很有点类似生活在蒙古大草原的游牧民族。不同的是,他们每到一处都想安定下来,将自己的家族发扬光大。而且,他们居住的,也不是临时搭起来,也只能临时居住的帐篷。

在此,这后一只林氏家族由于勤奋,同时又得益于上苍的保佑,逐渐繁衍和兴旺,几代之后,就成为当地的望族。至林彪这一代,林氏在林家大湾已经生活了400多年,繁衍了十四代人。远在林家大湾出现林彪这样响当当的人物之前,福建林氏就一直与林家大湾有所往来,这种关系一直保持到今天。

林家大湾林家所供奉的“千一公”为黄冈林姓的始祖,“千一公”的后代被分出三支:焕、敬、兴。其中,焕系就是林彪的本源祖先,也是在林家大湾生活了400多年并且繁衍了十四代人的那波人。

公元1771年,也就是乾隆辛卯36年,林彪的高祖父光矩公出生。至此。来此落地生根的林家,已经在这块新的土地上混了200来年,还是没有混出个名堂来。

在这前后,是乾隆盛世,地处中原的林家生活在一个还算安稳的大环境下。稳定的生活环境,帝王对民众生活的关注,让国家的人丁兴旺,也让作为国家一份子的林家有了人丁大兴旺的机会。


 [节选自《战神林彪传》(汪翔 著),2011年8月初稿。版权归作者所有,侵权必究。转载和出版,请事先征得作者书面授权同意。作者联系地址:XiangWangBooks@GMail.Com.]

 

 

清清泉源 发表评论于
期待续集。

孤独性灵横纵千军万马,柔弱病体捭阖万岭千川。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