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见到收音机,是小时候在父亲上班的地方。因为父亲在宣传部工作,除了播放重要消息、通知,就是播放唱片,有歌曲、音乐、响声等等,最多的就是播放广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也是那时候,开始了解波段。
唱机也是很新颖的东西,那个圆盘一转,就有音乐,而且喇叭在外面,当时是很兴奋的。现代电影中,旧上海的生活通常有唱机,但多数都是带一个室内喇叭的。90年代末期,国内时兴CD机时,唱机就淘汰了,有人送我一部崭新的唱机,后来花了很大功夫,才弄到2张70年代的唱片,效果就很差了,不过,我还是收藏保留了,想想看啊,再过20年,就是古董啊。奇怪的是,21世纪了,北美、欧洲、日本等国家,还有唱片,估计多数都是在迪厅用的,但国内的迪厅却不用。
家里第一次买收音机,是很兴奋的,终于自己家里有了。那是外婆与我们住一起的时候,我小学阶段。当时的“三转一响”――手表、缝纫机、自行车和收音机,家里就已经备齐了。当然,都是需要计划票才能购买的。外婆在时,我们一起听天气预报、水文公报,还有相声、革命歌曲等,其它的就不记得了。
第一次见到录音机,是在小学阶段的杂技团时期。演员们上台表演时,都需要音乐,有欢快的、诙谐的、紧张的、搞笑的等等。那时候的舞台音乐伴奏,主要依靠团里自己的乐队,需要平时训练,然后录音。表演时,万一出现乐队有问题的情况,就用事先录制好的音乐。那时的录音机是一个差不多小旅行箱大小的盒子,录音带就是真正的一条很长很长的带子,盘卷在两个类似电影播放机的铁圈圈上。现在看警匪片,警察局都有这样的东西,可以任意剪裁作假,好莱坞电影也是如此。
大学时期,在广州买了一部带收音机的录音机,主要是学英语。记得买的第一个录音带是TDK的,当时还是比较贵的,这样训练英语口语,还是很有效果的。后来Sony就多了。买的录音带,除了到英语中心录制英语听力教材,就是录制邓丽君的歌曲。收音机的作用,除了听听中央台的新闻,主要就是每天中午吃饭时,与宿舍同学一起听《三国演义》的评书,印象很深刻。
结婚时,买过一部双卡的收录音机,也是当时最流行的。那时候的年轻人,都喜欢三五成群,留着长发,穿着喇叭裤,拧一个双卡的收录音机,音量放很大,在马路上闲逛。儿子就是在儿歌和儿童故事中长大的,每天三餐,必定要围在收录音机旁边,一边听一边吃(当时也没有什么好的儿童电视节目,鞠萍姐姐还是后来的);我也花了不少功夫,全市、全省到处跑,买儿童的音乐、歌曲和故事。这样的音乐环境,是儿子智力发育的第一要素,所以说孩子的聪明,离不开音乐。
儿子的聪明,并且从小喜欢音乐,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儿子在负岁时,经常听音乐,当时买的多数都是小夜曲、圆舞曲等。那时候还没有随身听(walkman),就买了一副耳机,用双卡收录音机播放音乐时,把耳机放在肚皮上给儿子听,当然,音量要尽量小,而且还要按照儿子的作息时间。后来儿子洗澡时经常哭,就用双卡收录音机录制了很多儿子小时候哭的声音;儿子长大后自己听,儿子总是有“儿子好麻烦”的感觉。
学习英语(专科)、日语(专科)以及研究生阶段,也专门买过收音机,还买过一部采访机。收音机的主要用途就是听VOA和BBC,而采访机(一种很小的录音带)的主要用途就是自己录制自己的口语,纠正发音;也录制过儿子朗读的课本、唱的儿歌、讲的故事等等;还有就是录制上课老师的讲课内容,下课后复习,很多同学借,看来很有用,因为笔记不是很完整。出国来加拿大前,清理自己的“革命文物”时,居然还有一个收音机可以使用的,就带到加拿大来了,当然,只能听听多伦多的粤语节目和英文歌曲了,没有革命歌曲。
随身听(walkman)是最容易坏的电子产品之一,我买过很多,后来一些产品还可以自动倒带、自动倒播,有的还可以调节播放速度、播放音阶,还有的可以重复播放、录制自己的语音等等,最有名的产品当然是“步步高”,儿子就用过至少5个。相比之下,随身携带的小型CD机,使用寿命比较长,进口的还是日本货多,品牌也多。在研究生阶段以及托福考试、雅思考试时期,这两件学习用品使用频率非常高,尤其是听力资料很多,几乎每天晚上都是听英语入睡。有时候也买一些音乐磁带和音乐CD。现在我还有2个CD机,性能相当不错。
90年代末期,MP3出现以后,当时市面上很少,我是在北京买的一个,火柴盒大小,520M,那时候也是很稀奇的东西,但质量也是很不错的,现在还可以用。不过,后来就买过很多了,体积越来越小,容量越来越大,还有笔式的,可以挂在衣服上,有的还有收音机功能。MP3就主要是听歌曲,此外,用MP3储存保密的电脑文件,一般人不容易发现,那就不是很多人知道了(可以做间谍哦)。现在,MP4、MP5也有了,而且容量很大,2G的也有了,可以看电影、听歌曲、听评书等等。现在的手机也有MP3 的功能,生活真是离不开电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