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介绍了三个华盛顿DC最重要的三个大教堂。很多坛友对此类游记表示有兴趣,谢谢大家。我还参观过一些DC附近的中小教堂,觉得有几个也可以推荐给大家,特别是对教堂建筑或宗教艺术文化有兴趣的朋友。它们是:内外都装饰的极其华丽和悦目的“方济会修道院教堂”;美国总统肯尼迪遇刺身亡后主办他的葬礼的“圣马修斯教堂”;华盛顿国家大教堂附近的“希腊东正教教堂”,“俄罗斯东正教堂”,以及“伊斯兰教中心”。 前两个“方济会修道院教堂”和“圣马修斯教堂”我特别推荐,他们是很有特色的中大型教堂。 在华盛顿,小型的基督教堂很多,过几个街区就可能遇到一个,这里就没有再选。所以我又特别选了三个在美国不是太多见的外族教堂——两个东正教堂和一个伊斯兰教堂,给有兴趣的坛友参考。
(一)方济会修道院教堂(Franciscan Monastery of Holy Land)
这个教堂的全称应该是“圣地的方济会修道院教堂”,是一个内,外建筑设计装潢都下了很深功夫的中型教堂。据介绍,方济会,又称方济各会,是天主教托钵修会派别之一,严守遵行基督耶稣的教训,效忠教宗,重视学术研究和文化教育事业,为传扬福音而游走四方。而圣地(Holy Land)是指耶稣基督的诞生地和附近,包括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埃及,黎巴嫩,叙利亚和塞浦路斯等国家地区的全部或大部。
与美国这个国家的特点一样,这个教堂的历史虽然较短,但是建筑设计和装潢却很讲究。 教堂的设计师是Aristide Leonori。1898年奠基,仅用一年多时间,1899年就建成了,至今总共有110年的历史。
我是911恐怖袭击事件十周年的当天(2011年9月11日)先到圣洁圣母国家朝圣地大教堂补拍几张照片后来到这里的(见我的““华盛顿深度游-1)。从圣洁圣母大教堂到这个教堂极近,开车只要几分钟就到。当我从这个教堂大门斜对面的免费停车场走向教堂院门,隔着大街看到教堂的全貌时(图1),便立刻就感觉到这个教堂的建筑内外布局与众不同, 这趟没白来。我第一次来这里是傍晚近六点到达的,夕阳斜照着整个教堂。 院落被四面柱廊环绕,院落内外地面全被鲜花绿草覆盖。 由于已近黄昏,教堂关闭,已无游人,四处静悄悄,给人一种神圣的感觉,像进入了天国。 见图-1。
图1 —方济会修道院的大门,主教堂,柱廊围墙和墙外的花草。
这是一个内外部都经过极精心设计和装潢的教堂。从外部看,整个教堂建筑由三部分组成:(1)主教堂,(2)玫瑰园和环绕主教堂的柱廊,(3)教堂周围的雕塑,花园内的小礼拜堂,圣墓等。 主教堂是新拜占庭式的建筑,类似于土耳其首都康斯坦丁堡的索非亚大教堂,当然规模要小得多。据介绍,某些地方也采用了一些罗马式的设计。
环绕主教堂建筑的是一个方形的玫瑰园柱廊。图2是它的局部照片。整个玫瑰园三面柱廊中包括有15个连接亭(chapels),每个亭内都镶崁有石匾,上面印有用近200种古代和现代语言编写的赞美圣母玛利亚的诗句以及各种各样的基督教符号的装饰。整个柱廊连成一体,包围着整个教堂区。柱廊上柱子表面饰有不同的花纹,当你顺着走廊看去,几乎看不到有两根带有同样花纹的柱子,如图2所示。
当我正在为柱廊照相时,忽然听到清脆动听的女声圣歌传来,抬头一看,原来是四个欢快的修女,唱着歌,走过教堂正门。 真是一幅令人难忘的天堂圣景,赶快按下快门, 便得到了图3的照片,是我这次游览中最喜欢的照片之一。
图2 — 三面环绕教堂的玫瑰园和柱廊。 柱廊内侧的盛开的玫瑰花也和柱廊一样,环绕着整个教堂庭院。
图3—被绿草鲜花包围的教堂主建筑。四个欢快的修女,唱着歌,正经过教堂正门,向左侧院内的石头小礼拜堂Portiuncula Chapel 走去。 在这个照片中大教堂的左面露出Portiuncula Chapel的一半,(红屋顶上有小钟楼的房子)。
图4,圣地的方济会修道院教堂 俯瞰全景。前面大半部是教堂和玫瑰园廊柱环绕的教堂大院, 教堂后面附接的两层红墙方形院落楼房是修道院,修道院不对外开放参观。(此图是从教堂发行的简易介绍小册子中翻拍的)
如前述,我是9月11日傍晚6点到达这里,教堂对外参观开放时间已过,整个过程我只见到五个人,除了图3中的4个修女之外,还有一个60岁左右的门卫。门卫是个黑人,对我非常友好,告诉我教堂对外开放的时间,并说虽然内部不能进去,但是庭院内的所有地方,只要我能到达的,随我任意游览照相。
第二天9月12日是星期天,反正我也没事,就按照门卫的指点,下午1点再次来到这里,尽情欣赏了这个教堂的美丽豪华的内部。这个教堂的主体是一个四面围墙围成的大的正方形空间,内部有四个大立柱,柱顶由四个大型圆拱相互连接起来,教堂顶部的大圆顶盖就建筑在这四个相互连接的大圆拱上。这就是典型的拜占庭式教堂建筑结构。由于这四个立柱的存在, 这个教堂就利用立柱在这个大的正方形空间的四角隔出了四个隔间,成为四个小隔间。这样,教堂的主厅就成了一个十字形的大厅。 大厅的中央是一个深棕色的高大独立的四立柱天棚,天棚下是教堂的白色大理石的主祭坛。 主祭坛的四面沿教堂十字结构空间,是做礼拜时教徒坐的一排排长椅。 总共大约可以坐三,四百人。
图5,方济会修道院教堂内部主厅。
以教堂中央的主讲台为中心,教堂内部十字形空间的每一面都是一座设计装潢的非常精美豪华的Chapel (字典翻译为小礼拜堂)。尽管整个教堂内部都装潢的及其精美,然而,这四个Chapels才是它的最精华所在,是参观这个教堂必看的首选项目。图6和图7是其中的两个。
图6,The Chapel of the Transfiguration.
图7,The Chapel of the Holy Ghost.
参观信息:
地址:1400 Quincy St. N.E.,
Washington, D.C.,
时间:Monday through Friday: 9 a.m. – 5 p.m.
Sunday: 8 a.m. – 5 p.m.
Saturday: 9 a.m. – 6 p.m.
交通:尽管它距离圣洁圣母国家朝圣地大教堂很近,开车只要几分钟就到。如果没有汽车,可以坐红线地铁到Brookland CUA车站下车,然后向东北方向走大约10个街区(Block),大约1000米。
(二)圣马修斯教堂(Cathedralof Saint Matthew the Apostle)
圣马修斯教堂座落在华盛顿DC市中心Dupont Circle(杜邦Circle)附近,是一个很有点名气的中大型教堂,我专门花时间在网上搜查了一番,总结了几个使它成名的原因:
1. 它是在华盛顿闹市区中距离美国政治中心白宫和国会最近的一个中大型教堂,位于白宫北面约一千米,座落在华盛顿的商业中心杜邦Circle 附近, 这使得很多美国社会上层人物经常光顾这个教堂。美国总统肯尼迪在总统任职期间,就经常到圣马修斯教堂做弥撒。
2. 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总统遇刺身亡。 11月25日,肯尼迪总统的灵柩从国会移到这里,他的葬礼就选在他经常参加弥撒的圣马修斯教堂举行。 肯尼迪夫人杰奎琳在这一天随灵车步行从白宫走到圣马修斯教堂。 这个葬礼,大大的提升了圣马修斯教堂在全世界的知名度。美国当代另一个重要政治人物的葬礼也在这里举行:2005年9月7日,美国总统布什在圣马修斯教堂为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威廉•伦奎斯特主持了葬礼。在这里还举行过的其他名人的葬礼,包括1944年菲律宾总统Quezon和1957年麦卡锡的葬礼。
3. 圣马修斯教堂每年秋季举行一次闻名全世界的“红色弥撒(Red Mass)”。 届时,每年都会有一些国会议员和最高法院的成员来参加红色弥撒。有时,美国总统或副总统也会来参加。这时,圣马修斯教堂就成了政治社交的舞台。据说,这个弥撒被称为“红色”,是因为届时所有的神职人员都身穿红色衣袍。
这样有名的教堂,可当我慕名而来,第一眼看到它外表时,居然有点失望。 座落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商业中心杜邦Circle 的现代高楼大厦中间,这座一百多岁的老头建筑显得越发矮小陈旧。它没有方济会修道院教堂那样的花园柱廊为其添加色彩, 委曲的站在比自己高两三倍的洋楼之下。 其实若在拍照时注意点,将它身边的高楼避开,还是可以感觉到它昔日的风采,见图1。
圣马修斯教堂的建筑特点和方济会修道院教堂一样,是典型的拜占庭式教堂建筑结构。它们的年龄也类似,都是100年左右。圣马修斯教堂是在1913年最后建成,但第一次弥撒在1895年就举行了。
图8, 座落在华盛顿DC市中心的圣马修斯教堂
看完外面之后,进入教堂内部参观,才真正领略了这个教堂的精华所在。我是在先参观了圣洁圣母国家圣坛大教堂和方济会修道院教堂之后,才来到这里参观的。头两个教堂内部装潢的精美豪华已经使我目瞪口呆,这里的内部装修精美豪华程度可以说是更上一层楼。比较图5的方济会修道院教堂内墙和下面图9和图10的圣马修斯教堂的内壁装潢,显然圣马修斯教堂内壁的材料要高级昂贵的多,据说圣马修斯教堂内壁的材料全部是高档大理石和准宝石石料(semiprecious stones),这就使得它的气势恢宏高贵。在2000至2003年底,整个教堂内部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重新装修,使我们现在能够享受到这么美丽的教堂。
从外面看,这个教堂和方济会修道院教堂规模差不多大,但它的内部却显得大的多。 它有九百多个座位, 比方济会修道院教堂的座位要多。两个教堂的建筑结构的另一个共同点是,这个教堂内中前部也是有支撑顶部大圆顶的四个大立柱。 在这四根大立柱外侧的教堂的四个方角,也被割成了相对独立的四个小礼拜堂。每个小礼拜堂都布置装潢的各有特点,都值得仔细欣赏。
图9,圣马修斯教堂主厅照之一。远处正对的主墙壁正中的雕像是圣马修斯,35英尺高。
图10 —教堂主厅照之二。
一进教堂前大门的左侧的小礼拜堂称之为“Our Lady’s Chapel”, 当然是为纪念圣母玛利亚的。里面有一座洁白大理石雕塑的圣母玛利亚像,图 11。这雕像的雕塑艺术水平是很高的,我仔细观察了雕塑的衣服布褶,皮肤,头发和手指,都极其逼真,真有点像雕塑大师贝尔尼尼的作品风格。雕塑家的名字是Gordon S Kray.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座圣母像中圣母的姿势极其独特, 一改绝大多数圣母像的怀抱圣婴,直立端庄,面露慈祥微笑的标准形象。 这座圣母像塑造了一个有同情心的母亲, 她俯身向着倒下的人们,一只手伸向下方招呼他们,另一只手向上为他们指出她的圣子耶稣基督的方向(图11)。
参观中,我发现在教堂内部的立柱或侧壁一人多高处,多处挂有大约两英尺见方的金色浮雕,总共约有十来幅,雕的都是圣经故事, 值得一件件的仔细欣赏。图12是其中的一幅。
图11—一座非常逼真的大理石雕塑的圣母雕像。
图12—墙上的小型圣经故事浮雕。
1. 圣马修斯教堂的地址是:1725-1739 Rhode Island Ave, NW., Washington D.C
2. 乘红线地铁在Farragut North 站下车,向北走三个街区就到。
根据民意调查,美国90%的人相信上帝,85%是基督徒。但是大多数是信仰基督新教的。众所周知,基督教一共有三派:罗马公教(在中国常称之为“天主教”),东正教与基督新教。 基督新教不归属罗马教皇管辖, 在美国大多是在民间自成不同规模的社区教会,自请牧师组织管理。在美国,绝大多数教会是这样的社区小教会, 基本上都是教民自己捐款建成的, 所以绝大多数都比较简单,参观价值不大。 我下面介绍的三个华盛顿的小教堂不是这类的教堂,而是由后来移民美国的外族人建立的两个东正教堂和一个伊斯兰教教堂。
(三)俄罗斯圣尼古拉东正教堂(St. Nicholas Cathedral Russian Orthodox Church)
自1054年基督教分裂成以罗马为中心的西部教会(后称罗马西教会)和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部教会(称为东正教会,也称为希腊东正教会)以后,东正教会就在俄罗斯,希腊,东欧大多数国家占了主要地位。 本来美国的绝大多数移民来自西欧各国,基本都是信仰基督新教的, 但是这种状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之后开始有些改变。其中之一就是共产党在俄国革命成功,被革命政权驱除或自己逃亡的大批俄罗斯人来到美国。他们来到华盛顿的一些人除了自谋生路之外,还需要继续自己的宗教信仰。于是最开始,在上个世纪20年代,一个20多人的小团体聚集在私人的公寓中开始为它们的祖国和亲人祈祷。这就是现在的俄罗斯圣尼古拉东正教堂的雏形。1936年,他们买了一间可以容纳30-35个人的房子作为教堂。 1940年代,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行,到达华盛顿的苏联(俄罗斯)移民增多,于是在1951年,他们在Massachusetts Avenue上买下了这块地,开始建立正式的东正教堂。这时教会已经有了一百多个成员。1955年地下室建成,1963年,教堂主体部分完工。 1963年5月19日举行教堂落成仪式,这天也是俄国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生日。之后,在1988年,建成了有5个吊钟的钟楼。 1994年,一个从俄罗斯请来的艺术家小组完成了教堂内部的绘画装潢工作。 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教堂的外部和内部,图13和图14。
图13——俄罗斯圣尼古拉斯东正教堂和它的钟塔。(右侧的红砖楼房不是教堂)
我去参观的那天,正赶上教堂内部举行婚礼, 来宾中还有一些亚洲人,于是我端着相机,穿梭于众人之中,大概所有的人都以为我是男方或女方请来的摄像师,任我在楼上楼下的乱照一气。图14是教堂的内景和婚礼刚结束时的现场, 来宾正排着队与新郎新娘告别。
教堂外面的有五个吊钟的钟塔(见图13右侧),实在是为教堂大增气色。如果没有这个钟塔,整个教堂就显得缺少活力。有了它,就活氛了起来。真是一个很好的构思。当我正在教堂内楼上照相的时候,这个钟楼忽然钟声大作,大钟小钟共鸣,十分悦耳。我正在欣赏,忽然想起,应该去看看钟是怎么敲响的,是人拉的绳还是有机械电子自动控制?只可惜没等我跑到楼下,敲钟已经停了。
这个教堂以圣尼古拉命名。很多基督教堂(包括东正教堂)都以一个圣徒的名字命名。圣尼古拉(St. Nicholas 约270-343年)也是一个圣徒,米拉城(土耳其境内)的主教, 被认为是给人悄悄赠送礼物的圣徒(即圣诞老人)的原形。 圣尼古拉在世界各地受到欢迎,东正教会尤其重视对他的纪念。全世界许多教堂是以圣尼古拉的名字命名的。在这个教堂外的草地上,有一个小型的圣尼古拉的雕像。
这个教堂距离华盛顿国家大教堂不远,大约一里多路, 下边将要介绍的希腊东正教堂也在一里路的范围之内,这三个大,小教堂可以在步行距离之内一起参观,十分方便。但要注意,这两个东正教堂(俄罗斯和希腊)虽然网页上都写着欢迎游客参观,但都不是固定的旅游场所,在没有教堂活动(如弥撒或婚礼)期间,都有可能吃闭门羹。 所以计划参观之前,可以上网看一下他们的近期活动安排,或打一电话问询。
俄罗斯圣尼古拉斯东正教堂的地址是:3500 Massachusetts Ave, Northwest, Washington DC.
图-14,从教堂内二楼照得内景。对面的大圣母像和墙柱上的装饰图案和肖像,应该都是从莫斯科请来的艺术家的手笔。
(四) 希腊圣索菲亚东正教堂 (Saint Sophia Greek Orthodox Cathedral)
在华盛顿马塞诸塞大街上,距离俄罗斯圣尼古拉东正教堂东南大约600米远的地方,还有另一个东正教教堂,那就是希腊圣索非亚东正教教堂, 简称希腊东正教堂。
自1453年拜占庭帝国灭亡后, 俄罗斯等一些斯拉夫语系国家的东正教会,相继脱离君士坦丁堡牧守的直接管辖,在礼仪中使用斯拉夫语,形成俄罗斯正教系统。而使用拜占庭礼仪和希腊语的正教会则为希腊正教会系统。从此俄罗斯正教会和希腊正教会就成为并立的东正教两大支系之一。而东正教也成为俄罗斯和希腊两国的国教。而直到今天,世界上东正教最大的两个国家仍是俄罗斯和希腊。所以在华盛顿就有了这两个紧邻的东正教堂——俄罗斯圣尼古拉东正教堂和希腊圣索非亚东正教堂。它们相距仅有六,七百米远。这个圣索非亚东正教堂是在1904年由居住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早期希腊移民团体创建的,直至今日仍然是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希腊籍人民举行弥撒和其他活动的中心。
希腊圣索非亚东正教堂的正式地址是:
2815 35 th Street Northwest,
Washington DC.
图15,希腊东正教堂的全景照片。
图16,希腊圣索菲亚东正教堂的内部。虽然装饰的不是那末豪华,但却是整洁宽敞,给人很舒适的感觉。
(五)华盛顿伊斯兰中心(Islamic Center of Washington, DC)
我要介绍的最后一所教堂和以上的所有教堂都不一样。上面介绍的所有7所教堂都是基督教堂,而这最后一座是一所伊斯兰教堂, 全称是华盛顿伊斯兰中心。但是要说它是一个教堂,并不是太确切, 确切地说,教堂是它的多种功能之一。
前些日子,我在DC里的大使馆区办完事,开车沿马萨诸塞街回家,突然见到在车的右侧有一座极漂亮的伊斯兰建筑。 回到家上网一查,才知是久闻大名却一直无机会造访的华盛顿伊斯兰中心。 最近,便择一假日,专程前往参观。这是一座极有民族特色的建筑,一看就知道是伊斯兰民族风格,见图17和图18。它是由意大利教授MarioRossi设计的,该教授是伊斯兰建筑设计专家,曾为埃及设计了很多座伊斯兰特色建筑。建筑这个中心的理念在1944年提出后,立即得到了在DC的伊斯兰教移民和大多数阿拉伯国家大使馆的支持,并成立了一个基金会来筹措资金。1946年买下了马萨诸塞大道2551号的这块地,1949年1月11日在这里安置了奠基石。1957年7月28日,华盛顿DC伊斯兰中心落成典礼在这里举行,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参加了典礼并讲了话。
中心的建成得到了很多伊斯兰国家的支持,所有伊斯兰国家政府都表示只要基金会提出,他们愿意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为此,埃及政府在国内专门请工匠打制了黄铜大吊灯;伊朗国王为此专织了大地毯,据说现在仍在使用;土耳其政府承包了墙面装饰的瓷砖, 摩洛哥则提供了彩花玻璃。
这是一座在华盛顿DC非常引人注目的建筑, 它位于华盛顿使馆街(Embassy Row)上,是一座伊斯兰风格的两层的楼房,中间是一座高达49米的宣礼塔。建筑的中心大厅是一个很大的伊斯兰礼拜堂,装饰得金碧辉煌。据说每周五的礼拜通常会有近千人参加。我是星期日下午去的,基本是空的,可以很方便的找任何角度照相。 我照相时只有两个人在祈祷,很专心,好像根本就不知道我的存在, 见图19。伊斯兰教有一个规矩:近礼拜堂不许穿鞋,鞋要拖了放在门口。我以前知道这个规矩,这次却忘了,穿着鞋就进去了,马上有一个人(好像是来祈祷的)过来告诉我,弄得我很不好意思,急忙出门脱鞋。 再进入经堂之后,心想别再犯错误,就再去问那个人,是否可以照相?他告诉我可以,我才放胆照了起来。
前面提过,“教堂”只是建立这个伊斯兰中心的目的之一,即给在美国首都的伊斯兰教徒一个宗教场所。 它还有另外两个目的:1。帮助在美国生活的伊斯兰国家移民更好的在美国生存,使他们更快的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包括语言,移民,子女教育,医疗,老年退休,婚姻等等。 2。增进美国其他民族或种族的人民对伊斯兰人民和宗教的了解,使各民族各种族的人更和谐的生活在一起。
图17——华盛顿DC 的伊斯兰中心外部全景。
图18——华盛顿DC 的伊斯兰中心建筑侧面照。
图19,伊斯兰中心的主要礼拜堂。 我进去时只有两个人在祈祷。
华盛顿伊斯兰中心的地址是:2551 Massachusetts Avenue N.W.
Washington, DC 20008
如果乘地铁前往,可乘红线地铁在动物园站(Woodley Park-Zoo)下车,沿Potomac Pkwy路向西走约1英里。不过我没走过,不知好不好走。当然,如果自己开车,或有亲友开车陪伴,从华盛顿国家大教堂,再依次参观希腊东正教堂,俄罗斯东正教堂和这个伊斯兰中心(教堂),最后可以沿着Massachusetts Avenue,开到Dupon Cirle 附近的举行过肯尼迪总统葬礼的圣马修斯教堂参观。 从伊斯兰中心到Dupon Cirle这一段的Massachusetts Avenue在华盛顿有一个专称,叫做“Embassy Row”, 中文可译成“使馆街”,沿途开过,观览一下路边的各国使馆建筑。这对于那些对建筑,宗教,人文感兴趣的游客,将是非常有收获的一天。对于这条“Embassy Row”,和遍布附近的世界各国的大使馆,我将在我的接续的华盛顿深度游中有更多的体会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