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纱价格跌向成本线 棉纺织企业提前“入冬”
2011年11月10日 09:44
棉花价格的下跌并没有给从事棉纺织行业的何先生带来多少喜悦。
“与去年相比,棉花的价格确实下跌了不少,但是棉纱价格跌得更厉害呀,跌幅远远超过棉花。”身为四川省遂宁市的一家大型棉纺织企业的供销部长何先生昨日向 记者表示,今年年初,40支棉纱最高卖到48000元/吨,现在才卖28000元/吨。此外棉纱的销量与年初相比也有大幅下降。
何先生表示,当前纺纯棉的企业处境比较困难,纺涤棉的企业处境更加困难,当地有些企业开始限产减亏。
棉价过山车
从今年1月份至今,国内棉价呈倒“V”字形走势。中国棉花价格指数自1月4日的27516元/吨,一路上扬至3月8日的31241元/吨。此后“风云突变”,棉价急转直下,4月2日为29852元/吨,6月14日棉价则跌至24551元/吨。昨日(11月9日),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Index328)已经暴跌至19271元/吨。
此外,公开数据显示,今年全国棉花大丰收,预计全国棉花总产量将达738万吨,较上年增长10.9%。
按常理,棉花丰收 对棉农、棉企以及纺织企业都是利好消息,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棉花产业链中,浓厚的观望情绪正在弥漫。
“年初时棉花不仅价格很高而且非常紧俏,当时我们公司还派专人常驻新疆收购棉花。”何先生表示,现在棉花贸易商是争相到纺织厂来推销棉花。
“由于资金紧张再加上预期近期棉价不会大幅上涨,因此我们在采购棉花的时候比较谨慎,基本上是用多少就去采购多少。”何先生表示,他们公司并没有因为棉花价格处于低位而囤积棉花。
在何先生看来,今年棉花价格的变动让人捉摸不定,前期囤棉的企业大多数损失惨重,很多企业炒棉花已经炒怕了。
“去年棉花价格大涨,棉农得到实惠,种植面积大幅提高,种植意向强烈,但棉花丰收棉农惜售心理较重,而棉企采购意向也不强,压低价格,棉花交易市场以平稳为主。”东方艾格分析师熊宽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进入10月份,随着籽棉的大量上市,籽棉价格继续下降,且欧美经济持续低迷使得纺织企业的需求维持低位,皮棉价格面临较大的上行压力。
中投顾问芯吭敝烨戽璞硎荆?夼┒越衲昝藜塾薪细叩男睦砥诖??簧倜夼┍硎镜陀元/斤不卖,惜售心理严重,多持观望态度。
棉纱量价齐跌
“棉纱价格跌得太厉害了,现在已经逼近成本线了。”何先生表示,如果棉纱价格再继续下跌,他们公司只能面临亏损的窘境。
何先生表示,在棉花价格处于高位时一些纺织企业为了减轻资金压力而减少纯棉纱的纺织量加大涤纶棉和化纤的纺织量。而目前涤纶棉销量锐减,一些企业库存严重。“现在这些企业的日子比我们还难过,一些纺织厂开始停产减亏。”
熊宽表示,在棉花价格处于高位时化纤一时间成了棉花的代替品。目前棉花价格处于低位,现阶段棉花供应又充裕,导致纺织加工业提高配棉比的欲望较强,因此化纤的替代作用下降。
熊宽称,据他了解,进入10月份以来亏损、停产的纺织企业逐渐增多。
“当前,我国纺织行业产销呈现低迷态势,纱、布销售乏力,产成品库存回升,企业停产限产现象增加,棉花采购量难以放大。”中储棉撰文表示,另外 ,近日国内收储成交量连创新高,棉花企业交储积极性明显增强,这也是下游用棉需求疲弱的反映。由于国内消费及用棉需求难以迅速回升,预计棉花现货价格仍有进一步走弱的可能。
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ICAC)发布的11月份全球产需预测预计2011/12年度全球棉花消费量为2460万吨,较上月下调12万吨。本年度,全球产量超过消费量230万吨,库存消费比(不含中国)预计上升至55%。近期美国棉花出口报告显示,2011年10月21-27日的一周,2011/12年度美国陆地棉出口净签约量为2.09万吨,较上周下降6.64万吨。
在近日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上,各国领导人未能就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解决欧债危机计划达成一致,欧元区债务危机问题仍未获得解决方案,市场信心难以恢复,加上全球棉花供大于需对国际棉价形成持续压力,棉价仍难以摆脱疲弱态势,预计近期将维持弱势振荡。
众说ICE期棉:经济面压力难释 维持弱势
2011年11月10日 09:42
欧债拖累棉价收跌
意大利国会预算投票凸显欧债危机中的政治危机,导致投资者对欧债危机担忧加剧,商品遭受压力。同时周三公布的USDA11月月报显示,2011/12年度全球棉花产量2697.4万吨,相比上月预测调减6.5万吨;消费2488万吨,调减2.3万吨,供应剩余209万吨;进出口贸易量791万吨。全球棉花期末库存量将达到1196.5万吨,调增2.8万吨。中国和印度产量分别维持在729.4万吨和598.7万吨预测不变,中国消费量和进口量维持在990.7万吨和304.8万吨。美棉产量预计为354.9万吨,相比上月调减6.7万吨。数据略微偏多,但无法对棉价构成支撑。隔夜ICE期棉在欧债危机的压力下小幅收跌,主力3月合约收跌0.49美分至97.14美分/磅,棉价延续弱势格局不改。预期在基本面利空、宏观面偏弱的情况下,ICE期棉将维持弱势。
技术上,周三ICE期棉小阴报收,主力3月合约收于短期均线之下,KD与MACD指标延续空头下跌排列,MACD指标红柱缩短,跌势将延续,3月合约将挑战95美分/磅的支撑位,如该支撑失守,下行目标将之91美分/磅一线,建议保持中长期下跌思路不改,谨慎持有ICE期棉空单。
& nbsp; 周三中国公布的宏观数据显示10月CPI为5.5%,为近5个月来首次低于6%,而PPI则达到5%,为近10个月最低值,显示来自通货膨胀方面的压力减小。而在基本面,由于出口订单减少,下游消费低迷,纱价持续下跌,国内低等级与进口棉成本处于18000元/吨左右,纺纱依然拥有不菲的利润,这将导致未来纱厂继续降价销售,在此情况下,现货与棉纱的销售压力使国内棉价维持弱势,并拖累郑棉下跌,建议对郑棉保持长期弱势思路继续持有空单,逢高于20500元/吨以上增持空单,关注20700元/吨的压力位与20050元/吨的支撑位。(万达期货乌鲁木齐营业部 杜映)
经济面因素打压棉价,弱势格局未改
ICE棉花期货周三小幅下跌,12月合约下跌44点,报收于97.18美元。意大利发债成本触及自欧元面世以来的最高水平,引发市场对担忧,这种情况如果继续恶化,将会步希腊后尘,意大利作为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如果寻求救助,负面影响将会更大。这种忧虑重挫了欧美股市,美元大涨,商品也普遍大幅下跌,ICE棉花期货高开低走,跌势相对温和,但疲软之势难改,今天后一段时间内,经济政策面将会主导市场走势,预艻CE棉花期货后势将继续弱势行情。
郑棉期货受于CPI增幅回落及政策微调预期跟随周边商品高开,高开后冲高回落,持仓略有增加,成交继续维持地量。现货皮棉价格弱势不改,昨日内地各地区各级别棉花价格均呈继续微幅下跌,现货撮合市场各合约价格跌多涨少,以下跌为主。籽棉采摘基本结束,棉农惜售,皮棉现货价格有价无市,纺织企业采购量少,市场成交清淡,有资质交储的企业多准备加工积极交储,无法交储的小型棉花加工企业,不敢贸然收购,准备退市观望以规避风险。纺织产业整体不景气,棉花需求低迷短时间内难以改善,郑棉期货没有出现突破性的下跌是受益于国家收储政策的支撑,预计郑棉期货后势将继续维持弱势震荡格局。(海通期货郑州营业部 张建卫)
众说棉花:棉花市场进退维谷
2011年11月10日 09:21
郑棉受困于下游采购不旺、现货价格节节走低双重压力,短线反弹夭折。而由劳动力成本提高、植棉成本上涨导致的惜售心理,让籽棉收购价格难以出现大幅下跌,国储19800元/吨价格托市收购也奠定了棉价中期底部。因此后市棉花仍将维持区间弱势振荡,CF1205合约价格波动区域在20000—21500元/吨。
下游采购意愿不强
日益恶化的世界经济和贸易环境都让纺织企业利润受限,纺企采购意愿不强,皮棉价格因此节节滑落。在10月底结束的广交会上,纺织服装企业出口订单锐减三成,即使有订单,出口利润在不断升值的人民币面前也显微薄。因此,面对严峻形势,纺企经历上年度高价采棉的阵痛后相对谨慎,基本上随用随买,甚至有些企业还在用天价库存皮棉,纺织企业”去库存化“还将延续,预计新的大量采购补库会出现在春节后。
与之对应的是,皮棉销售价格大幅下跌,11月8日中国棉花价格指数(328级)为19279元/吨,远远低于国储收购价格19800元/吨,也低于期货11月合约价格19460元/吨。由于现货价格远远低于期货棉和国储收购价格,市场压力相对沉 重。
棉花市场供应相对充裕
新棉上市大量流通以及进口近两月增加都让棉花市场积重难返。从今年9月份新棉上市后,棉花收购主体积极入市收购、压榨,皮棉供应大量增加,同时开秤价格水涨船高,轧花企业成本也是一路攀升。但10月末以来期现货价格出现回落,早期收购籽棉的企业已出现亏损。因此后期开秤企业多采取严格控制质量、数量、价格等措施谨慎收购,部分企业甚至停收观望。而已经高价收购的籽棉只有加快压榨和销售,以应对不断加重的资金成本,这无疑加重了棉花后期的弱势。
一方面国内新棉大量增产,供应相对宽松;另一方面,低价进口棉花大量到港,冲击国内市场。根据商务部公布的9月份进出口数据,我国进口棉花数量连续第三个月增加,价格回落幅度加大。据海关统计,2011年9月我国进口棉花25.3万吨,较8月增加4.6万吨,增幅22.1%,较去年同期增长25.9%;平均进口价格2830美元/吨,较8月大幅下跌195美元,跌幅6.5%。
商业环节库存维持高位
根据中国棉花协会棉花仓储分会对122家仓储会员 单位的统计,截至2011年9月底,商品棉周转库存总量为26.9万吨(其中内地17.7万吨、新疆9.2万吨),环比减少13.9万吨,同比增加18万吨。据此推算,全国商品棉周转库存总量约为31.8万吨。过高的商业库存对棉花价格反弹不利,也加重了纺织企业的观望情绪。
国储收购给棉市带来一丝曙光
虽然棉花面临诸多困难,但是国家为了保障棉农利益,启动收储托市,以19800元/吨价格敞开收购,一方面保障了棉农的根本利益,减小价格大幅波动对棉花生产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减少了商业环节的库存,导致市场可供应量减少,一定程度支撑棉价稳定运行。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由于欧美债务危机短期有所平息,弱势美元将推动全球大宗商品振荡反弹,国际棉花技术上将冲击115一带;预计春节前郑棉维持在20000—21200元/吨振荡的可能性较大,建议操作上投机资金在期棉回落至20000元/吨附近大量买进,套保商则考虑在20800元/吨以上逢高沽空,滚动操作。
嘉宾访谈:明棉花种植前景不乐观 涉棉企业注意防范风险
2011年11月04日 16:49
中国棉花信息网 目前全国棉区新疆、黄河流域采摘基本接近尾声,长江流域相对略慢,往年此时应该是棉农交售的旺季,但是今年部分棉区这种景象难寻。今年天气情况比去年好,棉花单产也有所提高,但增产是否能使农民增收?往年的平均粮棉比是1:8,今年的国家制定临时收购价是参照1:10,那么今年现货市场实际的粮棉比是多少?另外,目前籽棉收购价格小幅下滑,棉农效益如何,对下年度种植意向又会有何影响?我们很高兴邀请到了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农村发展研究室(国家棉花产业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杜珉主任对这些市场热点问题进行分析。
关于今年的种植成本,杜主任表示由今年各地的租地费用继续上涨,内地租地费用最少400元,多的在500元左右,化肥、农药的价格都较去年明显上涨,更加突出的是人工成本的上涨,今年新疆这种情况更加严重。杜主任强调,农民不能快乐地劳动,不能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是目前最大的问题,棉花最终会走向规模化、机械化。
对于农业部这几年正在实施的棉花高产创建县项目,杜主任说到,在不与粮食争地的前提下,如何解决这个人口大国的穿衣问题,努 力提高棉花单产是增加供给的重要措施。从2009年4月开始实施项目至今,高产创建县已经从最初的196个发展到240个,通过在优化管理和种植模式,单产较普通农户种植有明显提高。同时,有关部门还在努力争取国家支持开发改造江苏、河北、山东等地的盐碱地,进一步缓解粮棉争地的矛盾。
关于粮棉比的问题,杜主任表示今年收储按照1:10的比例是比较合理的,棉花费时费工远超过粮食。目前各地籽棉收购价格持续下跌,棉农收益受到考验。杜主任表示,由于今年棉花增产不增收,可能会影响棉农植棉积极性,预计明年棉花种植面积将会出现下滑。因此,杜主任建议涉棉企业不要过分追涨杀跌,要注意防范市场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