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星期以来"当爱"篇的情节成了大家每天关注和讨论的话题,在此谢谢大家的支持和参与。
2007年至2009年间,我周围连续有几位朋友发生了婚姻问题。作为朋友,在陪伴他们度过分居和离婚最困难的日子时,我感到无能为力,只能做一个聆听者。我很想用他们的故事做写作素材,原本的设计是写三对夫妇在美国的生活,后决定浓缩成两对夫妻的故事。
中坛是在建立小学的时候引起我的注意的,当时我看到一组很有爱心的人聚合在一起,讨论的题目看似家常,却往往带有社会性,每个人的发言又带有极强的个性,于是中坛成了我每天午饭时候潜水的地方,长期下来积累了很多新的写作素材。
2010年至2011年间,美国的经济一直不见好转,我身边很多朋友开始考虑回流,这对他们的婚姻更加带来了冲击。我自己也曾遇到过因工作调动,家庭分两地居住的短暂日子,这段时间中我体会到夫妻分居和单独带孩子的不易,也开始感受到孤独和思念是一种非常难以形容的感觉,于是我不再用简单的批判态度来看我周围的人和在他们身上发生的事,而更多的是对他们赋予同情和理解。于是我决定重新修改这篇小说。
正如大家说的,吴鸣蒂和葛明这样的故事在美国比比皆是,但是我们大部分人看到的是他们选择人生的决定和他们承受的结果,其中的心路历程是被很多人所忽略和理解的。
有时候我在中坛看到大家熟悉的ID每天都是那么开心,突然再看见一个新注册的马甲贴上TA自己的故事,我常常会试想,这个写故事的人会不会就在我们熟悉的ID中间,TA或许不愿意把真实生活中的自己摆在已经熟悉TA的众人面前,但在TA人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或许会带着情绪和郁闷来这里宣泄,因为TA对中坛的许多ID是熟悉和信任的,TA可能会在大家的回答中得到安慰,支持,帮助,甚至做人生的重要决定。
想到这里,我突然有了一个设想,如果把中坛放入我的小说,让中坛成为一个大的社会背景,是不是更具有社会代表性。但是当我修改完稿后贴到中坛,又遇到了我从来都没有想到过的具体问题,很多ID很自然地用FBI的方法去搜索我小说中引用的那些贴子,从而把中坛有些ID给无辜联系上了。本已经开始张贴在中坛的小说在一开始就遇到了"隐私问题是不是可以写进小说"的讨论,这让我不得不在每一篇已经改写好的章节中又取出描写中坛的部分进行再修改,这种边改边贴的网络小说操作法,其实是违背了我在中坛贴这部小说的初衷,这两个星期以来,我每天下班就改,改完就贴,很少有时间和大家讨论,我这次算是真的尝到了赶稿的辛苦。
正象大家所猜到的,我是学理科的,喜欢写作但写长篇不多。谢谢大家对我小说的指点,这些意见无论从艺术角度,文学角度,还是小说结构和细节安排,对我以后进一步修改或者写作都有很大的提醒和帮助,在此再一次献上感谢。
这篇小说中的每个细节几乎是百分之百真实的,但拆散后重新组合,在不同的时间将其按插到不同人物身上,在读者看来有些可能是不合理的。当然,每一位读者自己的经历也不同,所以合理与否我不想再多花时间去研究,因为文学作品要将琐碎的事件拼合成一个故事,用有限的篇幅去描写串联很多的事件,不得不用很多时机上的巧遇让事件紧凑,我希望大家能够理解。
唯一让我觉得力不从心的是对葛明和黄申强两位男士的描写,由于自己是女人,无法准确地去体会男人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内在感受,所以我只能化多一点笔墨写吴鸣蒂,把葛明和黄申强的描述停留在比较表面的形态下。但让我惊讶的是,读者对两位男人的分析并不因写作的局限影响,大家的评论和判断力可能会成为我以后进一步修改时宝贵的参考资料。
这两个星期来,我的思绪沉浸在小说的人物中,是很难过的。我的电脑上存有一些和我好友多年前的合影,但是人到中年,他们有的已经离婚,有的回流,有的生病,甚至有的已经离开了我们。。。。。。我们曾经在一个欢乐的中国农历新年许愿,以后每年要一起过年。但十年后,各家都有各家的变化,我们很难再聚到一起了。当爱有了那么一点稍微的改变,我们的思想在变,人在变,生活也跟着变了。
感恩节到了,回望过去,我们每个人都多少能找到美好的生活回忆,如果我们用感恩的心去追述这一段,那一定会是极其美好的。祝大家感恩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