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清华:钱学森和导师们,人生际遇两重天(下)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世纪清华:钱学森和导师们,人生际遇两重天(下)

Wisewind

1955108钱学森从美国回到中国。他回国后的第一件重要事情,就是和钱伟长、吴仲华、胡海昌、朱兆祥、郑哲敏等共同研讨筹划成立力学研究所[4]

1953年,在中国科学院的数学所成立了力学研究室,清华大学力学教授钱伟长兼任研究室主任。有关文件写道:这是“为独立建力学研究所准备条件”。钱伟长领导力学研究室,做了许多工作,为后来建立的中科院力学所打下了基础。1955年底,力学研究室有13人迁出了数学所,参加筹备建立力学研究所,这些人就是力学研究所的火种[4]

19561月,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成立。中国科学院发文任命钱学森为力学所所长,清华大学力学教授钱伟长兼任力学所副所长。钱伟长于19421946年期间,曾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和喷射推进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与钱学森,以及另两位清华庚款公费留学生林家翘,郭永怀一起,在冯·卡门教授指导下从事航空航天领域的研究工作,参加火箭和导弹实验。

10年后在中国科学院,钱学森,钱伟长,郭永怀又相聚在一起,为中国的火箭,导弹和核武研制并肩战斗。钱伟长先任力学研究室主任,再和钱学森分别担任力学所正副所长。郭永怀后来也担任力学所副所长。所有这些,对于钱学森可以说是最有力的配合和帮助。

在力学研究所建立初期,就非常重视人才的吸收和培养。一个重要的事件,就是从1956年冬开始,力学所与清华大学合办了工程力学研究班,钱学森、钱伟长、郭永怀先后为力学研究班负责人。钱伟长还在力学研究班上讲授应用数学。

力学研究所和清华大学合办的力学研究班总共办了三届,历时五年,共培养出290多名工程力学和自动控制领域的科研人才。他们成为中国火箭,导弹和人造卫星研究领域的骨干和重要力量。

后来中国几个重点大学都办起了工程力学系。各校该系的业务骨干,大都出自清华力学研究班。清华力学研究班许多学员后来进入中科院力学研究所,成为中科院空间科研的第一批人才,在钱学森领导下,设计出中国第一枚大型火箭的动力装置。

还有数十位清华力学研究班学员来到上海,成立了上海火箭设计研究院,并逐渐发展成为上海的航天基地。这里成功发射了中国的第一枚火箭,担任主任工程师兼发射总指挥的,是清华力学研究班毕业的潘先觉学长。有许多清华校友参加了这一研发工作。

力学研究所为国家的火箭、导弹、人造地球卫星的关键技术研究作出了重要的,开创性的贡献。

195610月,钱学森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并任该机构院长1958年開始研制航天运载火箭。1960「東風一號」近程地地彈道导弹发射成功。

1965人造卫星工程開始实施,1970第一顆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發射成功。钱学森为建设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作出了极大贡献。

冯·卡门在1967年出版的自传中,特辟一章:“钱学森與紅色中國”,钱学森:“美国火箭领域中最伟大的天才之一,我的杰出门生”。 

1991钱学森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称号和一级英模奖章。19999月,钱学森與钱三强,邓稼先,等共23人榮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610月,钱学森与任新民,屠守鍔,黄伟禄,梁守槃等共5位专家获“中国航天事业五十年最高荣誉奖”。

可是,钱学森的恩师们--叶企孙,王士倬,就远没有钱学森这么幸运了。

叶企孙的厄运起源,可以追溯到抗日战争时期的熊大缜事件

抗日战争爆发后,叶企孙本来负责协助清华资产转移至西南联大,但由于日寇迅速占领了北平,他只好跟学生熊大缜逃到天津租界,协助学校人员转移到重庆。

熊大缜是叶企孙的得意学生,叶企孙原来打算保送他到德国留学。但熊大缜一心想到由中共军方吕正操领导的冀中抗日根据地参加抗日。

在叶企孙的支持下,熊大缜前往冀中抗日根据地担任中共冀中军区供给部部长。他还吸收了一批积极参加抗日的清华学生。他们利用专业知识为根据地制造烈性炸药,地雷,雷管等,熊大缜又利用自己的关系及叶企孙的支持购得无线电等军需品,大大缓解了当时中共军队缺乏弹药和通讯支持的困局。

但在国共两党的冲突中,熊大缜因失言被诬陷为国民党中统特务,并在审问尚未结束,人员转移的时候由于言语冲突被杀害。

叶企孙后来到达后方,出任西南联大教授,西南联大理学院院长。抗日战争结束后继续在清华任教,并出任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调整,叶企孙从清华转入北京大学。

叶企孙数次提议为熊大缜案平反,有人认为这实际上导致他在文革中受到迫害。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吕正操受到政治迫害,打击者提出当年的熊大缜案。作为熊大缜导师的叶企孙,在连国民党党员都不是的情况下,也被诬蔑为国民党CC系(中统)在清华的核心人物。

1967年初,北大突然贴出大字报,说叶企孙是陈立夫系统的特务。19676月,叶企孙作为“反革命分子”被北大红卫兵揪斗,关押,停发工资,并送往“黑帮劳改队”。这时,他出现幻听症,总听见广播说他是特务。

19684月,70岁的叶企孙被逮捕关押

196911月,因为缺乏实质证据,叶企孙被释放回到北大居住,但仍以“中统特务嫌疑”受隔离审查。政府发给叶企孙每月50元生活费。这时他疾病缠身,两脚肿胀,前列腺肥大,小便失禁,只好日夜坐在一张旧藤椅上,读点古典诗词或历史书打发时光。

19725月,北京大学对叶企孙作出“敌我矛盾按人民内部矛盾处理”的结论;6月恢复其教授待遇,也恢复了每月350元的工资,并给他分配了一套一室一厅的住房。1975年,企孙的隔离被解除。

叶企孙没有向任何人表示过他一生很悲惨。他好像认为世界上和历史上冤枉的事情很多,没有必要感叹自己的人生。他对自己的遭遇淡然处之。1977110日,叶企孙在昏睡中去世。

1986820日,中共河北省委发出《关于熊大缜问题的平反决定》,“为熊大缜同志平反昭雪,按因公牺牲对待。”肯定“叶企孙是爱国进步学者……”。熊大缜案,终于在40多年后获得了纠正。

在叶企孙逝世10年后的1987226日,《人民日报》刊发文章《深切怀念叶企孙教授》。1990年,清华大学设立“叶企孙奖”。1995年,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一代师表叶企孙》。同年,清华大学举行叶企孙铜像揭幕仪式。叶企孙的贡献和地位,终于得到了公正的评价。

而王士倬的际遇,和叶企孙相比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有人评论说,王士倬是一个政治敏感性很低的人,从他的人生轨迹中可以看出这一点。他1936年春调离清华大学后,一直在国民党政府内担任航空领域的高官。

王士倬首先在南昌筹建中央航空机械学校并任教育长。一九四一年与周至柔(国民党第一任空军总司令),毛邦初(曾经的空军副总司令),依复恩(蒋介石私人飞行员)等人,随宋子文赴美工作数年。还曾任国民政府驻美国航空办事处主任,国民政府直接领导的“第一航空发动机制造厂”厂长,大陆“解放”前夕,又任国民政府航空工业局副局长。

王士倬长期担任国民党政府高级技术官员,而且一非起义,二非投诚,他在中共执政后的政治身份不言而喻。

1955年钱学森回国后,不避反右风险,揭力举荐王士倬,使之被聘为国务院参事[6]。当时对一个从旧中国“解放”过来的国民党高官作出高度评价和举荐,是需要特别的勇气和过人胆识的,也说明钱学森对自己的老师是非常敬重的,是有深厚感情的。

但凭钱学森的个人力量,并不能扭转王士倬的命运。

五十年代,王士倬承受不白之冤,没有什么名目就被关进了监狱,

根据娓娓描述[5],“在狱中的日子里,王士倬被关押在一间仅六平方米的狱室,不记得他说过那墙上有可以望到天空的窗子,牢饭每餐从门上的切口送入。在这间狱室里,王士倬对生命存有坚强的信念,逆境中坚持自修太极拳。在那六平方米的狱室,他让太极在心中和体外流转,让那个小空间里的他,在精神上与大千世态广袤宇宙连为一体。太极的境界使他不但强健了体魄,更使他的精神没有因为长期的关押而沉沦。”

王士倬坐牢长达二十多年,直到一九七六年才被假释。而真正给他“平反”的时间从一九八零年才开始。从这时起,王士倬才成为社会的正常一员,作为国务院的参事,领取薪金和享受公费医疗。一代航空精英就这样走进了暮年。 

到了20世纪80年代,王士倬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壮心不已。在他出狱担任国务院参事一职以后,听说中国航空界正在着手编撰《中国航空史》一书,兴奋异常的他,在临近八旬高龄之际,自告奋勇协助编写。

一九九一年,王士倬溘然长逝。他一生以拳拳赤子之心挚爱着他的航空事业和他的国家。虽然系狱20多年,爱国之心从无改变。

因有钱学森50年代对他的导师王士倬的高度评价在先,改革开放后,王士倬才被称为中国航空事业先驱。于此也可见钱学森超越政治分野而判定科技人才的科学观念,是何等胸怀博大和具有远见。

200712月航空工业出版社出版了《中国航空事业先驱王士倬》一书,序言就是“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写给他的导师王士倬的一封亲笔信[6]

【士倬吾师:

接到由林婷君同志转达老师的信息,不胜感慨。忆自别老师后,已近五十年,但喜吾师身体健康,尚念及三十年代事。

近来由西北工大姜长英教授发起,修订我国航空史,已陆续出版了一些材料。老师对我国航空事业开创之功,已有记载,令人欣慰!如今不但由航空而航天,而且既有航空工业又有航天工业,在此讨论新技术革命对策之际,吾师亦必为之高兴吧?

专此恭候

钧安!

钱学森

1984.7.17

作为中国科技界的学术巨擘,钱学森如此敬重他的老师,读来令人感动!

叶企孙,王士倬就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缩影。他们有爱国的气节和高度的智慧。只要给予他们充分发挥的空间,充裕的条件和时间,他们就能创造出任何人间奇迹!

相信在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不懈努力下,中国航空和航天事业一定能够走在世界的最前列!

References:

[1]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2%B1%E5%AD%A6%E6%A3%AE

钱学森维基百科 / 自由的百科全书

[2] http://www.cast.org.cn/n35081/n10371505/10375897_1.html

《叶企孙:中国高教史上的不朽传说》

[3] http://www.gmw.cn/01wzb/2010-01/21/content_1042279.htm

《叶企孙为钱学森选派导师组》

[4] http://159.226.230.8/suoqing/detailnewsb.asp?infoNo=6228

《力学研究所五十年

[5]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910&postID=37449

娓娓:随家父造访老人王士倬

[6] 《读钱学森写给王士倬的信想到……》

http://culture.sinoth.com/Doc/article/2010/1/24/server/1000054128.htm

---End

 

Wisewind 发表评论于
回复qqww的评论: 谢谢阅评!

本人在上一篇文章《世纪清华:钱学森和导师们,人生际遇两重天(上)》中已经说过:“即使钱学森是‘交大人’或‘科大人’,也不能排除钱学森同时也算‘清华人’这个可能性。”所以,本人早已肯定钱学森与科大的关系了。

本人这两篇文章主要是讨论(1)钱学森与清华有着怎样的渊源?清华的导师们给予了钱学森什么?(而不是钱学森给予了清华什么)(2)在钱学森事业顺利,为中国火箭,导弹,航天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他当年的清华导师们却正在遭逢厄运。

本人的意思是,希望中国的科学家们不再遭逢这样的悲剧,而能在好的环境中为国家民族尽展所长!

在这两篇文章中,本人根本没有讨论过“钱学森为清华做过什么贡献?”当然也不会去讨论“钱学森为科大做过什么贡献?”了。

看来阁下没有读过本人上一篇文章,所以对以上信息好似不太了解。
qqww 发表评论于
你挺逗!钱在力学所兼科大力学系系主任。但读你的文章却好象没发生过。钱为科大做的贡献远大于对清华。郭永怀也在科大授业解惑,直到飞机失事。
Wisewind 发表评论于
回复娓娓的评论:
谢谢您的问好和评论!
由于当事人在1949年后的际遇,要找到关于王士倬的完整的资料相当困难。虽然据说有《中国航空事业先驱王士倬》一书,但我始终无法查阅该书内容。所以您的文章格外地俱有参考价值!引用您的文字并注明出处,这是本人应该做的。
对于您写作令尊和王士倬的文章所付出的辛苦,本人深表敬意,并致衷心的谢忱!
祝愿您在圣诞,元旦,和春节的Holiday Season里生活快乐,万事如意!
娓娓 发表评论于
偶然点进来。先问个好!

非常感谢您引用我的文字并注明了出处。
此文的编辑和对历史人物际遇的比较很有意义,我们作为后来人不应忘却过去,感谢您对先人们的敬重。

直此节日期间,愿您在年底年初的各个节日里平安愉快!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