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诗经:3---《周南·卷耳》

打印 被阅读次数

-----------------------------------------------

 卷 耳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

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

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

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

 

一个女子在田野上采摘卷耳,过了很久,浅浅的竹篮还没有填满,为什么呢?原来她看到大道上来往的驿马客旅,不由地想起了离家远行的亲人。放飞的思念象风筝一样,越飞越高,仿佛看见了远方的亲人在漫长坎坷的旅途上人困马乏:

 

登那崎岖的高山,我的马累得病倒了,我拿出酒杯,想借酒浇融胸中郁结成冰而引来阵阵刺痛的乡思。

登那高高的山岗,我的马累得眼冒金花,寸步难行,我停下来,再喝一通,藉以浇灭心中燃烧似火而不断灼伤我的思念。

登那险峻的山岭,我的马又一次疲极而病,我的仆人也病倒了,唉,行旅如此艰难!

 

告别是一阵剧痛,于是有了“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种近乎无奈的关切;离别后的思念是长久的隐痛,于是有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那种近乎无望的美好期待。

 

这是一首采摘卷耳的女子思念远行亲人的诗,诗的前四句【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是写自己这边的情形,后面的诗句都是她想象亲人在途中遭遇困境的情形。触景生情,由己思人,然后思绪联翩,这是人们思念亲人最自然的情感反应。这种写法,出名的例子有我们熟知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杜甫在《月夜》里,更是将这种写法发挥的淋漓尽致,和这首《卷耳》有异曲同工之妙。

 

《诗经》的诗句以四言为主,四言以上句子的比较少。在这首诗里我们看到【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一个六言的句子,其后又接着一个五言的句子,这在《诗经》里应当说是比较少见的。是作者不能把这两句简化成四言吗?显然不是,仔细诵读几遍,相信你能体会到这两个诗句的表现力和它所蕴含的情感。那是一种激情,一种强烈的无法抑制的情感爆破而出,象决堤之洪水,坠崖之滚石,冲破了束缚和规矩,一任情感自由自在地宣泄和飞翔,酣畅淋漓。什么是激情,这就是激情!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是目前所评的三首诗中最富有激情的一首。

 

另外,从字数和节奏上来看,这正符合那时喝酒的情形,那是咕嘟咕嘟的大口喝酒,一饮而尽,而不是平时四言式的浅斟慢酌。一般每首歌曲都有它的华彩乐句,毫无疑问,这两个诗句就是这首诗歌的华彩乐句,在情感、主题和节奏上达到了完美的和谐,巧夺天工。

 

飘尘永魂 发表评论于
思念的激情,如白云任意飘飞,似海浪日夜梦回。谢谢分享。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