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你提到的那篇文章,读到孩子的部分,心中隐痛,泪流满面。
人生不管怎样的坚迎挫折,笑对困难,其实灵魂深处的悲哀与无奈却如刀刻斧凿一般,早已打上生命的印记,抹也抹不掉,逃也逃不脱;只是,一般不足为外人道也。
去年八月离京,一路上心中起起落落,反反复复,都是当年文姬归汉时作的《胡笳十八拍》。上大学时分析过其思想内容艺术手法,欣赏过文学的美,就是没记住多少句子。今日心中的痛,如潮水涌来,闭上眼睛,全是他的一颦一笑,一句一句半通不通的话,一个一个琐琐碎碎的细节,一脸的茫然,转瞬的惊慌,天真的笑靥,讨好的语调,深情的凝视,此一别,不知是多少个“明天的明天”。那时他还不懂什么叫“分开两个月”,就问我“两个月是明天吗”,我只好解释“是明天的明天的明天……”。他对“明天”的记忆太深了,因为我出国前那一两个月忙疯了,各种手续,每天大大小小将近十件事,根本没时间照顾他,有时就送他去全托,郑重解释并承诺“今天不能接你了,明天一定接,好吗”,虽然这样的情况不是很多,但是我清楚地记得,前两次隔天去接他时,本来我在门口看他跟小朋友玩得好好的,转身看见我,哇哇就大哭,出门还想方设法跟我“斗争”——“我累死了,我走不了路”。转天再去送时,幼儿园门口一放,自己主动就问:“明天来接我吗”,有时还讨好似的说“我不哭,我听话,妈妈来接我”。
刚到美国,白天一如既往地忙,只有夜半醒来,分明听到他的呼吸在畔。又忆起《胡笳十八拍》“……身归国兮儿莫之随,心悬悬兮长如饥。四时万物兮有盛衰,唯我愁苦兮不暂移。山高地阔兮见汝无期,更深夜阑兮梦汝来斯。梦中执手兮一喜一悲,觉后痛吾心兮无休歇时。十有四拍兮涕泪交垂,河水东流兮心是思……”
我的两个同事好友一直说我“太厉害了”(贬义),我自己也觉得很少是从自己的角度想我多么想他,需要他,我总觉得他的有些眼神、语言不是这个年龄的孩子所应有的,期盼着他能快乐地成长,而时时又觉得亏欠他太多。人生无坦途,伤心独此为最。你说的那篇文章里的妈妈历经艰辛把孩子养大,毕竟还得到了孩子的理解,也终于收获人生的幸福。她是告诫人们“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走离婚这条路”。可问题是“什么叫万不得已”,每一个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总会做出种种不同的诠释。
人生的无奈大概莫过于此,无法抱怨生活的不公,文姬的悲剧命运是有着深广的现实社会及历史背景的;我等俗辈,却颇有“咎由自取”的况味,好像没有社会的或哪个个人的力量强迫你离婚,(当然,痛苦的内涵只有自己心里知道)。最后的想法就是不能想,不要想,只是尽自己最大努力把人生安排得尽可能好一些。
--- 2008年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