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Diary 711 --- ZT 野夫:我们都在各自的废墟上生活

写日记的另一层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来,夜深人静,借境调心,景与心会。有了这种时时静悟的简静心态, 才有了对生活的敬重。
打印 被阅读次数
野夫:我们都在各自的废墟上生活
 

2011-12-27 23:37

夜雨苍山下,中秋初度就显出了几丝薄寒。整个国家似乎也在一场盛大虚荣的华筵之后,准备阔步迈入它的冬天了。诗人曾经说——严寒封锁着中国。我在年来的朋辈遭际中,隐约分享到了这一预言中的阴冷。

实话说,在这个叫做祖国的地方生存,如果你无意投靠,且不欲自我放逐他国,再加上你还要路见不平心中耿耿,那确实居大不易。

我们都是人子,即便心底崇敬圣徒的襟怀,但生活却需面对庸常的饮食起居。精神的锁链也许不难打碎,物质的绳扣却往往深勒肩头。多数的民间思想者和体制外写作者皆有体验——没有经济的独立不倚,完成人格的独立实难。因此,我们要想遵从自己心灵方向的生活,要想不看上司脸色和组织嘴脸的活着,并且去争夺人的应有空间和权利,我们就得在这个世界学会一门求生的手艺。

一个写作者,哪怕确实自命或多或少地在担负启蒙,本质上仍旧有别于传教士——他不能像迅翁所讥刺的“吃教”者那样生活,更不能像某些国父或先烈那样靠“吃革命”而发达而封妻荫子。

启蒙与挑战是个人对自己生命的期许,是苦行于荆途的自我担当,故而无意索求信众的供养。他所能做的,只是尽量在夹缝中无依无靠地努力;在不义不公的社会里尽量减免屈辱地生存。因为他自信人类终将拨乱反正,并渴望躬与这场伟大而悲烈的征战,于是我们不能要求他鲁连蹈海。我常常对一些同道说——义不食周粟的人,必须学会南山采薇。除非我们主张所有不附逆为恶的人都饿死。


所谓编剧,在今日中国,本质上就是一个手艺人,而且还是一个必须面对强暴和轮奸的匠人。在古希腊时代,编剧是伟大的职业,是代神立言的教化者和惩恶扬善的预言家。即便在文字狱深锁的清代,编剧作为民间写作的主力军,仍旧还能遵从天理良知,自由创作那些讽喻浊世奸邪的伟大作品。《桃花扇》之所以于康熙时代还能鞭笞那些趋炎附势的变节贰臣,乃因伟大的戏剧传统和民间自由表达的权利尚未被完全阉割。所谓异族入主的朝野,犹能为文艺和民间稍留一步说话和娱乐的空间。

在没有现代传媒手段的中外古代,戏剧都是敦风易俗传承道德伦理的重要平台。也因此,卢梭曾经说【大意】——城市的升华有赖于戏剧,而堕落的市民却耽溺于情趣卑下的小说。然而到了这个奇怪的时代,戏剧伴随着整个民族的理想、操守、人格和审美情趣一起彻底堕落,多数编剧也在劫难逃地变身为革命宫廷的无耻优孟词臣。

由于民间戏剧舞台以及大众传媒平台全部被独裁官方垄断,底线略存的编剧要么搁笔,要么为了生计稻粱,而沦为卖艺糊口的匠人。因为工匠只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他需要凭借手艺养家活口,于是他不得不和恶世妥协——只要不逼迫他写建国大业之类的东东,在夹缝中打情骂俏夹带一点私货——这样的生存策略,我自以为可以原谅。因为在今日,不是编剧敢不敢写的问题,而是写完能否进入大众视野的问题。当一切渠道都被控制的时候,编剧形同草芥,是可以任人宰割的。

在所有的写作者之中,今天的编剧更为可悲的是,组织上深知戏剧对大众的影响胜于小说诗歌之类创作,因此特别加强对此的监管。每年因审查不过被毙掉的剧本甚至成片,要多达成百上千,而为此损失的投资更高达百亿。那么为了田地里的微薄收成,为了可怜的民间资本不被冷酷的组织一言尽废,多数编剧只好被制片人、导演、广电局层层阉割,只好忍辱负重地去尽量遵守他们那些万恶的规定。


当然,有政治道德洁癖的人会说——你既然如此恶心这一职业,那你何不从良呢?这个世界连擦皮鞋都可以活命,你何必贪图安逸而曲意接受你所蔑视的创作管制?

我得说,一个人在这个世界,原本只有一碗饭是最适合他吃的,并非每一个碗他都能端得起。那些很快找到这个碗的人,就是所谓的幸运儿。那些终身辗转朝不保夕的人,便是还没找到那个适合他的碗的人。

固然,我可以擦皮鞋生活,但我更愿意做我自己的寄生虫。我有道德洁癖,但还远没有高洁到巢父许由那样——宁肯力田自食也不文章养命的地步。我们多数人都还是风尘俗人,都还奢望能尽量凭手艺让自己过得略好一些。在一个普遍没有人权和自由的国度,即便是擦皮鞋,一样要被城管欺侮,一样要仰人鼻息。

文章虽难觉天下,但多少还可以力争一点自己的表达权利。就算是《建国大业》这样的玩意,编剧也还能塞进这样的台词——不反腐败就要亡国,反腐败就要亡党——虽说是强加在老蒋父子头上,但谁不明白这是指桑骂槐啊。就是这样一条前几年才流行的民间段子,能被借用于这样一个电影,诸君千万不要以为所有的主创和主审都是傻子;事实上,可能大家都在利用最小的空间,向大众在传达一点内心的愤怒和鄙视。

至于我曾经想要完成的地震电影《废墟》,事实上这是一个要被国家极力遮蔽的话题。就故事梗概来说,读者自然可以指责其中的圆滑世故——想要规避审查的技术而已。问题是不这样触及废墟这一悲哀的块垒,不去探查废墟边上那些绝望的人生,悲剧就仿佛从未发生一样吗?完美主义者会要求——应该写一部直刺现实黑暗揭露真相的地震片子。可是你会买吗?你能拍吗?你可以播出吗?更何况真实的灾区,也远非一般人想象的那样简单的黑白正邪之冲突。真正的文学,在于确能揭示现实社会的各种复杂人性,而不是简单的政治归类。我倒是也想以艾未未或者谭作人为原型,写一个好莱坞式的揭黑大片,可是那得等专制结束之日。我们谁都不是圣人英雄,完全不见事功的劳务,我无意枉抛心力了。

最后我想说,这个国家就是个巨大的废墟。几千年来稍有价值的东西皆被摧毁,人心中残存的正义和天良皆近崩溃。我们唯有互相低语鼓励,互相坚持如迅翁所谓的“韧性地战斗”,我们或可给孩子们扫清废墟,重建一个什么也不扼杀的世界。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