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打的是后勤 --- 美专家看中国补给舰

打印 被阅读次数

2011-05     吉姆·刘易斯   现代舰船


作者/吉姆·刘易斯(美国海军退役上校)编译/长弓

    中国海军在索马里外海实施的反海盗行动显示了它对自身海上补给能力的信心——而具备这种能力正是全球性大国的里程碑标志。

    中国将护航舰艇部署至亚丁湾的行动表明,中国海军已经不再是一支部署范围仅仅局限于本国领海附近的近海海域,后勤补给线相对较短的二流作战力量。从中国海军2年多来在亚丁湾护航行动中表现出来的专业素质看,中国正在迅速发展“蓝水海军”作战能力,从而实现长期在远离本国的远洋海域持续实施部署行动的目标。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装备具备远洋补给能力的大型补给舰,中国海军从90年代初开始派遣军舰进行远洋训练和出访他国,这些补给舰在此期间负责为军舰提供保障。在这段时间内,中国海军的舰艇补给能力经历了以下发展阶段:最初是由岸上固定设施实施补给,随后是简易岸舰补给,此后是用小型舰船在近海海域进行海上补给(RAS),最终发展成为出动专用大型补给舰实施远洋海上补给。

    目前,中国海军拥有5艘远洋综合补给舰——它们都能够为水面舰艇补给燃料、淡水和其他物资。这5艘补给舰分别是20世纪70年代末建造的2艘“福清”级;1992年从乌克兰采购的1艘未完工的补给舰,完成建造后于1996年服役;21世纪初建造的2艘“福池”级。这些综合补给舰使得中国海军的海上保障能力得以延伸,并且使其航行补给能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高风险,零失误

    海上补给是海军舰船在航行途中必须完成的要求最严格的任务之一。在两艘大型舰船仅仅相距50~60米的情况下,几乎不允许出现失误。此外,由于补给物资涉及弹药和油料,也使海上补给本身容易发生事故。

   舰船操控以及甲板操纵必须做到准确无误,从而避免舰船受损或人员受伤。在风力和海浪的影响下,舰船的相互接近、位置保持以及相互脱离都涉及精确的机动和操舰技能。几种相关因素,如在相互接近过程中穿过另一艘舰船形成的尾流、两艘舰船平行航行时的水压差异、在浅水海域实施的补给以及相互脱离过程中形成的螺旋桨尾流等,都可能导致相互碰撞。

    实施补给的舰船之间保持恒定距离显得至关重要。如果舰船之间的距离过远,补给索具将会承受过度的张力。而当舰船之间过于接近时,又会产生湍流并且影响舰船的机动性能。舰员们必须始终监视压载并且进行相应调整,这是因为在补给过程中有数千吨的液体和固体物资从一艘舰船输送到另一艘舰船。因此,相关人员必须认真制定计划,精心搬运、泵送和正确分发液体和固体物资。

    对理论和实践的思考

    中国海军在认识到海上补给作为作战力量倍增器的效用之后,开始在该领域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相关研究报告主要关注舰船的海上补给训练和实际操作。例如,一篇名为《海上补给系统模拟训练系统悬索结构模型》的论文研究了某种悬索的使用和物理特性,这种悬索可用于训练系统的模拟流程。

    在演习中,补给舰通常与作战舰艇共同部署,并且实施夜间、受限制海域、海况较差的海域以及复杂气象条件下的演练。补给舰的舰长在评价此类训练的重要性时指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在不同战术背景的“陌生海域”以及“复杂电磁环境”下进行航行补给训练已经成为中国海军演习的标准组成部分。补给行动的录像资料被用作辅助训练手段。随着这些后勤补给舰逐渐积累经验和信心,它们也开始被用于探索为“未来海上作战行动”提供支援的“新保障方法”。2007年,中国海军某补给舰的舰长指出,该军种“已经具备了在5级海况(浪高2.5~4米)和6~7级风(风速40~61千米/小时)的情况下,实施舰对舰水平和垂直海上补给的能力……从而确保中国海军能够从近海走向远洋海域。”

    此外,通过研究美国以及其他国家海军与海上补给相关的公开出版物,中国海军掌握了经过实践检验的战术和战役级海上补给经验,同时避免了自行实施试错的冗长流程。

    补给舰输送燃料、食品、淡水和武器的能力取决于作战舰艇接收这些物资的能力,这些补给舰在设计时优先考虑输送液体和固体物资的问题。而作战舰艇在设计时最注重作战性能,它与补给舰的区别在于设计时并未考虑如何以最有效方式接收补给。针对这种问题,中国海军的补给舰和作战舰艇(尤其是护卫舰和驱逐舰)越来越多地参与高强度协同海上补给训练以及岸上协同训练。

    根据标准的航行补给流程,舰员们进行有组织的专项训练。某护卫舰自行组建了“训练成绩评定小组”,对参加考核的舰员们提出了严格要求,“通过学习从编队指挥到一线操作的各种技能,所有人员都掌握了航行补给的相关技能。”

    护航亚丁湾

    2008年,索马里沿海的海盗活动突然变得异常猖獗,根据联合国通过的各国共同打击该地区海盗活动的决议,中国有机会将海军力量部署至这一海域。2008年1-11月,在通过亚丁湾海域的1265艘悬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船舶中,有大约20%遭遇了海盗攻击,其中有7艘被海盗劫持并勒索赎金。

    为了保护过往船舶,中国海军的2艘导弹驱逐舰和1艘补给舰于2008年12月离开中国,并于2009年1月抵达索马里海域。从此以后,中国海军定期向该海域派遣由2艘战舰和1艘补给舰组成的编队。后者除了向前者提供燃料和补给物资之外,还与前者一起参与了护航行动。

    补给舰本身也必须进行补给,当补给舰从远离中国的国外港口(也门、阿曼和阿联酋)启航后,舰员们就开始忙碌起来。在国外基地装卸对于任何国家的舰船而言都是难题,最重要的是必须在当地找到合适的代理人,从而有效地处理各种事务,如舰船的非货运业务、维修、供应和补给等。

    对于燃料和淡水而言,必须对其质量进行检验,岸上与舰船的管线接口必须匹配。美国海军舰船在前往此前较少使用的港口时,通常会在该港口保持相应力量或派出先遣队。与此相似,中国向这些港口派出了由海军政治部,后勤部、外交部、交通部和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有关人员组成的先遣小组,这些先遣小组的职责是与当地的代理人合作,从而为中国海军的舰船有效提供补给。

    在港口停泊期间,补给舰装载淡水、燃料、冷冻食品以及副食品。这些补给物资和食品一旦装载上舰,必须“拆散”和重新包装,从而便于在此后向舰艇实施补给。在补给舰上对补给物资进行正确包装和储存,以及在抵达航行补给点之前实行分段输送显得至关重要,这是因为特定的补给物资,特别是新鲜、冷冻和易腐烂食品必须迅速实施补给从而避免其腐烂变质。为实现该目标,中国海军后勤部正在与海军医学研究所合作研究新鲜食品的挑选、处理、包装和供应方法。

    悬挂中国国旗的商船曾几次对护航驱护舰和补给舰进行航行补给,但这些补给都是通过直升机或小艇实施。由于中国海军目前仅拥有5艘综合补给舰(其中仅2艘可用于亚丁湾),因此将部分补给任务交给规模庞大的商船队,无疑能够大幅度增强中国在远离本国的海域为其舰艇提供补给的能力。有中国海军将领表示:“将通过征用和改装民用船舶的方法,解决海上作战保障力量不足的问题,并由此提高海上机动保障能力。”

    海上补给能力对中国的影响中国海军已经证明了利用大型和小型补给舰船在近海海域实施海上补给的能力,以及在中国大陆沿岸远离主要海军军港的条件较差的海域部署和保障作战舰艇的能力。如果中国大陆试图对台湾实施封锁或进攻行动,就必须具备上述能力。如果中国能够在远离近海的海域部署大型补给舰,将能够为那些有可能部署在台湾以东海域的作战舰艇实施补给——一旦台湾海峡出现紧急态势,美国海军舰船通常会部署于该海域。

   虽然中国试图加入“印度洋海军论坛”的努力遭到了印度的回绝,但中国海军南海舰队的规模近年来已经得到大幅扩充,这使外界越来越感觉到中国将努力在印度洋保持永久性军事存在。中国帮助巴基斯坦修建瓜德尔港,并且正在斯里兰卡的汉班托特新建一座港口。

    如果中国使用上述港口,将对其维持在印度洋的军事存在发挥巨大作用。此外,中国媒体在2009和2010年发表了大量新闻报道和评论文章,这些文章提出了发展海外基地的需求。毫无疑问,由于印度洋极为辽阔,中国海军的作战舰艇必须具备从大型补给舰接收燃料、食物和补给物资的能力,从而在离开国外港口后能够持续担负部署任务。标志着中国试图在印度洋维持军事存在的特定因素包括,在印度洋的某个港口建立某些类型的“前沿后勤保障设施”,或是在太平洋的某个或某些港口部署后勤分队。另一种措施是部署商业或非军用后勤保障船舶和/或保障企业,从而为部署于印度洋的中国海军舰船提供补给,这类似于美国海军对军事海运司令部所属舰船以及签署合同船舶的使用方法。

    以下是中国海军有可能采取的其他一些行动,它们都将表明中国海军海上补给能力的不断提高:夜间海上补给由于缺乏可见的参照物,因此夜间海上补给与昼间海上补给存在很大区别。外界目前尚未掌握中国海军的夜间海上补给能力的水平以及相关经验。

    超重型海上补给在这种情况下要求舰船相互接近至40米,在这种距离,两艘舰船船体的流体动力学相互作用开始产生影响,保持相互距离的难度大幅度增加。在进行海上补给时,绝大多数相撞事故都发生在舰船之间无法保持距离,由此形成的相互作用力导致两舰最终相撞。

    “航线变更单面N字旗”在进行这种机动时,实施海上补给的两舰在同时改变航向时实施航行补给,这显然不是一种能够轻松完成的任务。在复杂气象条件下实施海上补给这是衡量海军为“蓝水”作战力量提供补给能力的标尺。美国海军的补给舰曾在浪高达到12米的情况下实施航行补给。

    中国海军一度被视为以应对台湾事态为中心的作战力量,而它向亚丁湾派遣护航编队的举措显示了为远离本国的海上作战力量提供补给的愿望和能力。虽然具备这种能力并不意味着需要放弃该军种在本国近海海域担负的任务,但它肯定表明中国已经在远洋补给领域成为高水平的参与者。

    此外,随着中国以越来越大的规模进口原材料以及出口商品,中国海军将把其影响力扩大至超越第一和第二岛链的海域,同时必定会增强其海上补给能力。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