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运-九飞机定型媲美国“大力神”

在“大型运输机运-9运输机是中航工业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研制的中型战术运输机。该机的设计源于安-12幼狐/运-8,但在结构、材料、航电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技术革新,可以看作是一种全新的中型运输机。该机与美国的C-13...

根据陕飞提供的有关数据,运-8X型飞机最大商载达到30吨,而运-9型飞机只有20吨。也许是性能指标表面上的落差,人们还是对陕飞研制运-9型飞机感到困惑不解,在“大型运输机计划”成为热门话题的今天搞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鸡肋”实在有点不合时宜,为什么会产生运-9又成为了迷雾疑团。而事实上,生产运-9这个级别的运输机,无论对于陕飞还是对于中国空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型战术运输机仍然是世界各国军用运输机机队的核心力量,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中国空军。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相对于大型军用运输机,中型战术运输机具有效费比高、技术复杂性低等优势,这完全符合中国基本国情。而且我们现在对中型运输机的相关技术已完全掌握,有利于战时的后勤保障和消耗补充,所以运-9的价值并不难理解,其优势之一就是实用。目前绝大多数国家的运输机队的主力仍旧是20吨级这个级别的,即便是拥有全球最大空运力量的美国空军,其运输机机队中数量最多的并不是C-5、C-17这样的重型运输机,而是堪称“空运急先锋”的C-130中型战术运输机。到上世纪90年代末,在美国空军600多架各型运输机中,C-130J运输机就达到400架,约占其运输机总数的60%。为了保持一支有效的中型战术运输机机队,美国军方在2005年年初已授予波音公司进行“C-130航电系统现代化改进”(AMP)任务,以便C-130系列运输机能够继续服役到2025年。这让人想起陕飞的胡晓峰总经理当年说过正在研制C-130J这个级别的运输机的话来。可以认为,陕飞在未获得大型运输机订单的情况下“退而求其次”,先在中型运输机这个机种站稳脚跟是很明智的选择。

而对于中国空军而言,目前与C-130J运输机属同一级别的运-8中型运输机构成了中国军事运输机机队的主力,运-8型飞机是西飞在苏联安-12军用战术运输机的基础上自行研制的运输机。该机在哈飞试飞成功后,由国防科工委将任务转交给陕飞继续研制,于1980年设计定型并试装部队。根据部队在使用过程中所总结的经验,陕飞于上世纪90年代初成功研制出运-8C全气密型运输机。从使用时间上来看,运-8型飞机的一些早期型号在80年代初就已装备部队,而运-8C型飞机和其改型飞机从90年代装备部队。特别是近年来,中国空军针对性训练及演习的强度都在加大,各种演习、训练比较频繁,所列装飞机的飞行小时消耗较快,所以部队的确需要一种新的替代机型。

以运-9为平台的特种飞机(设想图)运-9对于中国空军的另一个重要意义是作为先进特种平台。众所周知,军用运输机以其载重量和装载空间大、航程远、续航时间长等特点,可成为特种飞机发展的理想平台。在现代化战争中,装有多种高性能传感器、信息处理设备、电子侦察设备和电子对抗设备的特种飞机对战争胜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1984年,随着运-8海上巡逻机装备中国海军航空兵部队,中国的特种飞机研制逐步走上“快车道”。二十年来,陕飞及国内多家科研单位根据部队的需要,以运-8型飞机为载机平台成功研制出多型特种飞机。特别是通过多个重点型号的研制,我国不仅打破了外国的技术封锁,而且有多型特种飞机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大幅缩小了与国外的技术差距。这些特种飞机不仅填补了我军特种装备的空白,而且为维护国防安全、保持战略威慑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然而对比世界主要军事强国的特种飞机发展态势,特种机载平台的缺乏始终是制约中国特种飞机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以美军为例,美国四大军种现有的特种飞机是在C-2、P-3、C-130、波音707和波音747等五大机载平台的基础上研制而来,而正在开发的新一代特种飞机(如E-10多传感器指挥与控制飞机、P-8反潜机和KC-767加油机)则由波音737和波音767飞机提供机载平台。丰富的平台资源使美军在特种机开发上显得游刃有余。而反观中国的特种飞机发展,由于仅有运-8型飞机以及从国外引进的伊尔-76MD和图-154型飞机这三种机载平台,使特种飞机发展常常面临“有米无锅”的窘境。总而言之,无论是为了部队研制急需的核心装备,还是为开发下一代特种飞机的未雨绸缪,这一切都需要通过研制新一代高性能机载平台来实现。而运-9型飞机正是这种紧迫需求下的产物。

另外从国际市场上来看,美国到90年代末共出口各型C-130运输机超过500架,而俄罗斯也出口了100多架安-12运输机,这些飞机的多数已到达飞行时数上限,所以从需求角度来说目前国际市场上中型运输机的需求是比较大的,但由于安-12运输机早在1973年就已经停产,目前在生产的20吨级的运输机只有中国的运-8系列及将来的运-9和美国的C-130J,另外还有其他一些替代方案如欧洲的A400M、日本的C-2、俄罗斯的多功能战术运输机方案(MTA)的两个竞争计划图-330和伊尔-214以及乌克兰的安-70。这几型飞机的性能指标都超过了运-9型飞机,其特点是集高性能航电系统、FADEC全权限数字式控制的大推力发动机、复合材料结构、大展弦比超临界翼型、综合电传操纵和高效能增升装置等先进技术于一身,它们的商载能力均达到了30吨级。其中安-70运输机的最大载重量甚至达到了空前的47吨,已经相当于传统意义上大型运输机的水平。这些方案中,C-130J和A400M虽然性能较好但价格不菲且有严格的政治附加条件,原定的安-12的替代型号安-70的发展并不顺利,即便成功其价格也居高不下;而图-330和伊尔-214尚在完善之中,由于采用了两台PS-90A高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具备巡航速度快、载重比高的优点,运-9型飞机与其相比,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采购和运营成本较低。运-9型飞机采用的涡桨-6C涡桨发动机其单价要远低于PS-90A涡扇发动机,并且涡桨发动机的吨/千米耗油量约为0.2千克,而涡扇发动机则超过0.3千克。另外,采用涡桨发动机的军用运输机维护费用低,对跑道、空管等机场设施要求也较低,能够更好地适应发展中国家的国情。即便是价格相对较低的安-70运输机,其单价都在5000万美元左右,而C-2和A400M运输机估计将高达1至1.2亿美元。所以,上述机型应该不会对运-9型飞机的潜在市场构成太大的冲击。对那些国力有限或者不十分强调运载能力的国家来说,运-9飞机的高效费比和高经济性,成为其与竞争对手争夺国际市场的重要手段。因此可以认为,只要运-9型飞机的市场定位和销售策略得当,凭借我国在部分发展中国家稳定的市场份额和适当的政治影响力,其发展前景必将一片光明。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