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放物资是中国特色的一种共产主义的消费模式。这种共同消费方式,与年终或其它节假日给职工的奖励不同,是人人有份,大家平均的。似乎与灾区发放物资有些类似,现在在很多灾区(如水灾、雪灾、震灾等)仍旧有这样的形式。
最早感受发放物资,是父母亲所在的工厂里,夏季分西瓜(一般一次100斤,一个夏季分2-3次),那是60-70年代的事情。真正的节假日发放物资,还是改革开放后。由于大量购买(团体购买)可以有折扣,要比市面上的物资便宜很多,所以一般的单位都有这样的做法,无论是工厂,还是机关、学校。
70年代后期,每年的春节前夕,以及“五一”、“七一”、“十一”等等,工厂里可以发放杯子、餐具、折叠椅子,还有洗衣粉、肥皂、牙膏、牙刷之类的生活用品;春节发放的东西,主要是吃的(如猪肉、鸡蛋、皮蛋、盐蛋、食油、香油等等)。到了80年代初期,发放的物资品种就更多了,包括床单、被套、棉絮、风衣、帽子等床上用品和衣物,以及热水瓶、脸盆、雨鞋等等;一些效益比较好的工厂,甚至还发放冰箱、电扇、收音机等等;而春节发放的食品就更加普遍了,越来越多,除了肉蛋和食油,还包括糖果、饼干、白糖、水果、花生、瓜子等等春节食品。似乎觉得只要是生活用品和食品,都可以发放,热热闹闹过年。
参加工作后,所在单位也发放物资。不过,由于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有更多的选择自由,一般都不再发放家用电器和衣物,而是在发放现金的同时,发放一些生活用品和食品为主的物资,很实在。
最早在工作单位发放的,主要就是猪肉和鱼,而且很多,尤其是鱼的品种有好几种,都是活的(我在《春节故事》中讲过一些)。由于在水产部门工作,“分鱼”是一个很常见的“集体活动”。一般来讲,由于季节和生产的安排,渔场从国庆节就开始“分鱼”,一直到春节前夕,这样几乎就是每个月都会有鱼吃。首先,工会出一个通知,大家就会相互转告。待时间差不多了,大家就会开始在篮球场排队,等待运鱼的汽车来。通常是下班时间(5点左右),有时候也会到晚上8、9点。拿到鱼后,就回家分一下,活鱼就喂养起来,慢慢吃;死鱼就赶紧处理,如果吃不完,就马上骑车送亲戚朋友家里。鱼的品种,一般会有鲤鱼、鲫鱼、黄颡鱼(黄姑鱼)、鲶鱼、白鲢、大头鱼、甲鱼、鮰鱼、武昌鱼、罗非鱼(黑立)、淡水鲳、草鱼(鲩鱼)、青鱼等等。不是每年都是这么多品种,看渔场的生产情况,每年不同。
90年代以后,除了猪肉和鱼,还发放生活日用品,比如洗衣粉、肥皂、牙膏、牙刷之类的。后来还增加了各种水果,一般都是一箱苹果,一箱梨子。有时候还会有橙子,或者桔子。21世纪后,品种又有变化,增加了花生油、大米、香米、成箱的水果罐头、成箱的辣酱等等大件的物资。有时候,工会与一些农场联系,用鱼交换其它的农产品(物物交换),比如香菇、黑木耳之类的。
在中国,发放物资只是体现大家一起过年过节的气氛。不过,现在都会同时发放现金。“三八”,50-100元,看单位的效益;“五一”,100元;“五四”,旅游;端午节,100元;“六一”,儿童点心袋;“七一”,旅游;“八一”,50-100元,看单位的效益;“十一”,100元;中秋节,100元;春节,1000-2000元,看单位的效益。
多伦多大学,就没有发放现金一说,这个“税”不好办。但多伦多大学在圣诞节放假前,研究所会举办一个“圣诞午宴”,最后有一个抽奖活动(午宴前,大家把自己的名字和电话号码写在一张专用的纸条上,放入抽奖箱中)。说是抽奖,其实,一般都是人人有份,相当于中国的“节假日发放物资”了。当主持人念到谁的名字,那个人就自己到“礼品屋”挑选一件自己喜欢的礼品。但这礼品都是圣诞礼品的包装,除了“酒类”可以比较明显地看得出来外,其它的礼品就不知道是什么了。不过,后来大家打开看看,品种很多:巧克力、化妆品、餐具、茶具、娃娃、像框、花瓶、工艺品等等。其实,也就是热闹一下,欢欢喜喜过一个圣诞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