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一通乱炒 薄熙途仕途无大碍 zt

随口胡说耳,一般不过大脑,也不计后果。说完就完了,就图个真实真情真痛快。
打印 被阅读次数

重庆市副市长王立军于2月6日进入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滞留1天后离开。目前这已被称为“王立军事件”。这一事件持续在海内外发烧,原因有二,一是中国鲜有高官未经正式批准独入外国领地;其二就是王立军是薄熙来的得力干将,而薄熙来则是目前中国政坛最耀眼的明星人物之一,而且正仕途看好。也因此,人们除了关注王立军的命运,更津津乐道的是薄熙来的前途。舆论几乎一边倒地炒作薄氏“危在旦夕”。其实,只要略谙中共的操作规则,从官方透出的信息中,已可以寻出答案。

在王立军受到舆论关注的同时,他的老上级薄熙来更是被频频提及,见诸纸端。不少海外媒体甚至大肆渲染“王立军被中纪委调查,薄熙来弃卒保帅独善其身”、“王立军、薄熙来因涉贪内讧拔枪相向,薄熙来十八大前景堪忧”等桥段,言之凿凿,似亲眼所见,但外界则普遍认为实不足信。而且多维新闻从多方获得的信息可以基本证实,此前中纪委的确没有介入所谓“王立军案件”,因为王立军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他有经济或贪腐问题。再加上近日中共当局对此的处理方式以及官媒的报道来看,即使王立军因某种原因“被查”,薄熙来的政治前途应仍无“大碍”。

作为曾经的重庆市政法口一把手,王立军以重庆市副市长的身份进入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无疑是一起严重的涉外事件。由于涉及到第二国尤其在这次涉及到了美国,中国政府在操作此类负面涉外事件时,通常是在保证不出任何重大政治问题情况下“从快处理”,此次也不例外。这可以从7日事发后中国政府的多次表态可以看出端倪。

自“王立军事件”发生后,中共中央及重庆地方口头或书面上共有4次正式表态回应。一是北京时间2月8日上午10点54分,重庆市政府新闻办称王立军“休假式治疗”。二是2月8日下午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被问及王立军事件时,只表示重庆市政府已提供讯息,没有补充。三是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崔天凯在2月9日对回应,重庆市副市长王立军曾前往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一事属于“孤立事件”。四是2月9日晚10点58分人民网发布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的消息称王立军正接受调查。

从最初含糊其辞的“休假式治疗”到9日的人民网正式公布消息,可以看出从6日到9日这3天里,官方做了4次交代。这种操作一方面体现“快刀斩乱麻”,一方面也可以确定中共高层已经对此事有了大致的了解,并在与美方充分沟通后,双方达成共识,对公众做出了这个交代。

 “王立军事件”事发突然,开始之时,不仅民众,就连中共高层甚至胡锦涛对此事都没有一个清晰的脉络。所以当7日晚王立军离川赴京,高层才开始逐渐了解此事的情况,并最终对这件事情进行定性。那这个定性到底是什么?可以从外交部副部长崔天凯的回应中看出端倪。

回应中,崔天凯一再强调这是一件“孤立事件”。由此可以看出,也许在7日晚,王立军离川赴京后,对此事有了具体了解的中共高层已经达成共识、定性,决定将王立军与薄熙来“切割”、“摘出”,暗示王立军的问题将不涉及他人。

作为外交部副部长,崔天凯的答复绝非他个人可以定调的。甚至由他出面,也是中共高层的指示。

面对此类涉外事件,官方已无法掩盖,因此处理的原则就是,可以不说,但不能说错,即无根据,每字都需拿捏到位。而值得注意的是,崔天凯说到“问题已经解决”,其实已经可以了,但他意犹未尽地补充“而且解决的很顺利”话语中所透出的轻松感更是使人感觉事件解决的顺利程度超乎他们预计,而及事态的严重性又不及想象严重。因此,可以断定,为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或引起不必要的联想,高层已经明确认定,“王立军就是王立军,不要牵扯薄熙来”。

如果说官方的表态是正面回应,那官媒在此次事件的报道上就是守正出奇,“隐性辟谣”以正视听。

随着“王立军事件”的发生,正当外界纷纷对薄熙来进行猜测时,重庆地方党媒《重庆日报》于2月8日、9日连续两天在头版刊登薄熙来的题词。8日刊登的薄熙来题词称,面对鲁迅铜像想到他的名句“横眉冷对千夫指”,希望宣传工作要坚持真理,无所畏惧。9日刊登的题词“守护好两江碧水,为子孙后代负责”。并且在10日也在其二版低调报道王立军事件。而薄熙来率重庆党政代表团在云南考察时于滇池喂海鸥的图片更是在今日被诸多媒体大量转载。

而人民网作为中共最重要的宣传工具《人民日报》的旗下网站,此次的报道更是“意味深长”。除了完全以官方口径报道“王立军事件”外,在网站操作中更将对“薄熙来”的报道调到显要位置。据多维新闻查证,在人民网报道中共高层领导人消息的“高层动态”专栏中,2月9日、10日在显要位置的报道除九大常委外,地方大员仅有薄熙来“榜上有名”。而在“政坛人物”这个专栏中,薄熙来的报道、图片、表态更是在“头条轮播图”、“声音”、“热点图片”等位置大量出现,堪称当日人民网的出现频率最高的政坛人物。按照一向以“喉舌”自居的中共党媒来说,此种做法乃隐性辟谣。由此可以看出,中共当局正在以这种大量报道薄熙来的方式告知公众,王立军被查,但薄熙来无事。

中共党媒这种对外界谣言不予置理,仅报道当事者最新动态以正视听的辟谣方式曾在2011年7月份中共前领导人江泽民被外界盛传假死时出现过。

当时部分海外媒体也是在言之凿凿称江泽民已死,但多维通过各渠道消息认为江只是因病住院,并无大恙。随后在10月10日辛亥革命大会上江泽民现身参会,党媒予以大篇幅报道,以这种形式打破谣言。

虽然薄熙来在这次事件上也许能够明哲保身,但是王立军此次前往美国大使馆已是事实,作为直接领导人,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难辞其咎。正如此前网络上盛传的重庆官方对王立军八百字的评价中关于工作不足方面的表述——“工作有时要求急一些,批评人不太注意方式方法”,此语套用在薄熙来身上也未尝不可。

在多维《王立军事件解析:茶杯风波变涉外风暴》一文中曾分析称:薄熙来在作风上的强势和说一不二的风格又是众所周知的。所以当薄熙来从政治角度判断王立军会给他的政治仕途带来制肘时,毫不犹豫的将其“拿开”。他完全是按照自己一贯的做法,并没有过多考虑一直“车前马后”、“任劳任怨”跟随自己的下属的心情,只是认为这不过是一名官员的任用问题,自己茶杯里的风波,无关大局。谁知,正是这样的“粗糙”处事,致使一场内部的“风波”发生了惊天逆转,王立军一怒走入美国领事馆。相信薄熙来万万没有想到会酿成如此大祸,也暴露了他在任用和管理干部上的失误。对此,外界也有声音认为,在即将到来的18大上,这对目前已经是政治局委员的薄熙来来说,无疑是一个减分项。

在这个事件里,部分不负责任的华文海外媒体也应反思。在他们的思维定势里,一旦中国发生此类事件就是中共内部的“权力斗争”。谈及中共当局就是“黑暗腐朽”,谈及中共官员就是“贪污腐败”。虽然这种情况的确存在,甚至有的是普遍存在,但是不具有概括性,不能每个事件都套用。在没弄清楚事件的基本事实前,仅仅为了吸引读者眼球,拉升自己的点击,就断定是“大佬互掐”、“拔枪相向”,甚至捏造某些所谓一眼看上去就是伪造的的“公开信”,实为不妥,更是幼稚。凸显他们对中共的缺乏认识,正如报道此次的王立军事件的表现。

由于中国国情下的独特性,不少大陆民众会“艰难”地翻墙浏览海外媒体,这些媒体在报道消息理应具有基本的媒体责任感。套用目前网络上流传的一句话,大陆民众在浏览海外媒体时,想看到的肯定不是党媒一片“红”的报道,但也绝不是充满“精神狂躁”式的谩骂、抹黑,而更应该是基于客观事实基础上的“透明”报道。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