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婚姻不等于有爱情——看电影《钢琴课》(The Piano)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电影《钢琴课》影音片断《心中渴望快乐》(The Hart Asks Pleasure First)

                      

有婚姻不等于有爱情
——看电影《钢琴课》(The Piano

她,一个名叫艾玛·麦格拉斯(Ada McGrath的单身母亲,远隔重洋从英国嫁到当时荒蛮的新西兰。艾玛是一个哑女,可是她不沉默,因为她酷爱钢琴,琴声就是她思想的语言,因而她的内心是丰富又活跃的,犹如一个并不止息的地下喷泉。她深邃的眼睛就是她心灵的窗口,传递着她心中的一切喜乐哀怒。她还有一个9岁的女儿同她一起而来,她们在大洋洲的一处海滩上等候她未来的丈夫前来接她们走。她一定在问自己,等待她的将会是一种怎样的命运呢?她的目光里不时会有一丝忐忑闪现,但更多的时候是顽强与坚毅。她是一个并不美艳的女人,可是她棱角分明的脸庞,以及那坚定无伪的表情令你无法忘怀。

他,名叫艾拉斯代尔·斯图尔特(Alisdair Stewart),是艾玛的丈夫。婚前他与艾玛从未见过面,可是他很会说话,你看他给艾玛的信里是这样说的:上帝宠爱不说话的生灵,他当然也可以。可见他并不在乎他未来的妻子不能讲话,这让他的妻子很感动。然而当妻子来到之时,他却没有表现出他多么渴望她到来的急迫心情,也没有早早地来到海滩上等候她的到来。第二天,当他姗姗来迟的时候,他看到妻子第一眼后竟然暗自嘀咕,她是不是脑子有毛病,发育不全?并狠心地把妻子千里迢迢带来的钢琴扔到沙滩上不要了。他的这些不合情理的行为与内心活动,尤其是最后一件事,严重地伤害了妻子的心,从此令艾玛对他失去了任何好感与信任。

另一个他,也是个英国人,可是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土著毛利人。他叫乔治·贝恩斯(George Baines),是艾拉斯代尔的帮工,他看到远道而来的艾玛,立即就对她产生好感,被她深深地吸引住了。他同时也看出她视钢琴如命,所以他主动向艾拉斯代尔提出用80亩地换取这台钢琴。他的目的是为她保管好这台钢琴,以便她随时都可以来弹奏,同时他也随时都能看到她。尽管他后来的表现有点儿得寸进尺,可是他当初的举动还是非常男人,非常慷慨,非常出人意料的。这也从另一个角度看出这个人有眼光,不糊涂,而且有魄力,舍得为自己所喜欢的女人压上自己的全部身家。这样的男人怎能不赢得他所爱的人的芳心呢!

这三个人在150多年前的新西兰的殖民时期,上演了一场极其动人的爱情悲喜剧,这就是著名影片《钢琴课》The Piano所讲述的故事。影片里一女二男的恩怨情爱,是围绕着一台钢琴所展示的,相互间的爱恨情仇,是人性在欲望与情感上的本能交量。三人之中没有坏人,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对与不对的不同。艾玛同艾拉斯代尔的组合是不对的,虽然他们是夫妻,看上去还算郎才女貌;而艾玛同乔治的组合却是对的,虽然他们开始不是夫妻,看上去也不般配。这就是命运对人生的一番阴错阳差的戏弄,继而要当事人进行一次代价极大的再修正。     

接下来的故事是,他,也就是艾玛的丈夫艾拉斯代尔,很高兴。这个殖民者做梦都没有想到,一台他并没有看上眼的、随妻子陪嫁而来的钢琴,竟然能为他带来80亩地这个飞来的横财。他欣喜不已,并且很爽快地就同意他的妻子可以每天教乔治弹琴。然而他的妻子艾玛却并不高兴,原因不外乎两点,第一,乔治这个人买走了她心爱的钢琴,这令她很痛恨。第二,她认为他粗鲁无礼,又没有文化,是个连字都不认识的文盲,对他没有一点儿兴趣与好感。

可是,令人想象不到的是,爱却就在这种看上去很扭曲的境况下滋生蔓延了,到了最后包括艾玛自己在内的三个当事人,都为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不过,影片的结尾还是一个很圆满的结局。艾玛离开了艾拉斯代尔,与贝乔治远走他乡,开始了一个美满幸福的生活。就像她的琴最终被葬身在海底一样,她所有的痛苦也都随之悄无声息地被埋葬在海底的深处。她死里逃生,选择了生命。爱拯救了她,她重生了,最后她像一个新生的婴孩儿,竟奇迹般地开始学习发声讲话了。 

这个故事是悲极之后的绝路逢生,柳暗花明,所以既有震撼力,又令人倒出了一口冷气,为片中的艾玛庆幸,也为艾拉斯代尔与乔治能够走出各自的困境感到欣慰。艾拉斯代尔虽然很残酷很暴力,硬是把艾玛的一个中指剁了下来,不过他能够最终放她一马,并成全她与乔治的好事,说明他还是一个好人。他既然无缘与她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就宁可忍痛割爱,给她以自由。艾拉斯代尔这个人虽然问题不少,可还是一个有人格的人。

另一个他,即乔治,看上去像是一个第三者,颇有些上不了台面的感觉,相貌也有些猥琐。可是与艾拉斯代尔相比,他确实是更有资格爱艾玛的人。不错,外表粗鲁丑陋,但他心细如丝,心理很柔软。他能够怜香惜玉,懂得她,疼惜她,对她很好,关怀备至。乔治没有艾拉斯代尔的财产优势,可是他有爱,这就足够了。而且他的爱里又有一种原始的躁动,这点恰好点活与激发了艾玛体内的渴望与欲火,这是艾玛不可抵抗的,而令她的心永远在他身上。所以这个男人是一个能承担起爱的责任的人,是一个能让所爱之人愉悦幸福起来的人。

艾玛背着丈夫艾拉斯代尔,对乔治斯渐渐产生感情,这件事就是在她女儿看来都有些不妥,可是她还是要一意孤行,即便是被丈夫致残也无法动摇她对乔治的爱。她的这个宁死不屈的精神,也让他的丈夫奈何不得。如果说她是有些大逆不道,公然背叛了自己的婚姻,也不算无中生有。可是又不尽然,其实她与他的婚姻,就是一种形式上的关系。她千辛万苦地把自己的钢琴由英国一路运了过来,他的丈夫却都不愿意雇人把这琴由海滩抬回家,难道还能奢求她在感情上会忠于这个人吗?更何况他们之间根本就没有爱。   

她所要的其实很简单,就是身为丈夫的这个男人能够理解并爱她。可是令人遗憾的是,她的丈夫能为她提供衣食住的生存条件与生活便利,也不必让她干活劳作,却恰恰没有给予她最看重的这两样精神需求,所以她丈夫最终痛失自己的妻子。这不能不说是艾拉斯代尔的极大悲哀,至少也说明这个男人是一个不会沟通交流的人。如果他再次娶妻时,相信他一定会变得聪明起来,能够汲取这次刻骨铭心的教训。

另外,虽然艾玛有个女儿,但这不等于说她已经有了一次婚姻。通过她们母女之间的对话,不难看知道,她的女儿是非婚生的。这个情节也说明她是一个并不因循守旧的人,她是一个为幸福,敢于不顾一切的人。她的性格里有一种无所顾忌的野性,她烦躁的时候可以顺手把窗帘狠狠地扯下来。敢爱敢恨敢作为的性格特点在她身上异常鲜明,这种性情是艾拉斯代尔无法欣赏,更是无法驾驭的。   

婚姻本来就是私有制的产物,当初婚姻被设立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爱,而是为了私有财产能够有合法的继承人。所以人类的婚姻制度对爱而言,向来就是一种致命的欺骗,因此这也是古往今来幸福的婚姻令人羡慕,不幸福的婚姻比比皆是的主要原因。同时这也是一种无法逃避的假象,因为人们常常想当然地以为,婚姻和爱是同一件事情,善良地幻想,有了婚姻就等于有了爱,就像影片中艾玛由英国远嫁到新西兰是为着幸福而去的一样,可是等待她的却是她根本就没有想过的噩梦。

可以想见,艾玛与艾拉斯代尔是肯定不会过到一起去的。就是没有乔治,还会有迈克,大卫,或是其他的什么人。因为艾玛与艾拉斯特尔之间的差距太大,她虽然是个哑女,可是她的心思一点儿不受影响,相反比没有缺陷的人内心还丰富。她有钢琴,热爱音乐,她的心不平静起来比奔腾不息的海洋还澎湃,而且她勇敢无畏,不是一个逆来顺受的人。这些特性做为丈夫的艾拉斯特尔却看不出来,他有本事把她娶回家,却没有能力认识她,得到她的心。同在一个屋檐下,却形同路人,变成一对有名无实的夫妻。

可见,在婚姻关系中,唯一重要的就是爱。爱是婚姻的灵魂与生命,是婚姻的内容与根本。而婚姻这个形式的作用,更多的却是用来满足法律的需要,而不是爱的必需。多少事例告诉我们,如果婚姻里找不到爱,这个婚姻就失去了防范和抵御诱惑的能力。影片里的艾玛与艾拉斯代尔的婚姻所呈现出来的问题,就是婚姻失去意义的必然症状。这样的婚姻也就像是一个不被防毒软件保护的电脑,随时都会遭遇病毒的侵袭。所以当婚姻里没有爱的时候,这个婚姻也就是裸露的,不设防的,就没有任何保障与安全可言了,随之而来的各样的瓦解与颠覆也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电影本身就是一种视觉艺术,一部好的电影就是对某种生活、某个故事的一种图解式的阐述,能够令人们得到直观的感动与思考。新西兰女导演·坎皮恩 Jane Campion以女性特有的细致与才华编导的《钢琴课》,就是一部这样的好电影。该片在1994年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上喜获最佳女主角,女配角和剧本奖(编剧正是导演自己)三项殊荣。

如果不是好莱坞大片《辛德拉的名单》太强势,最佳影片和导演奖也应该是《钢琴课》莫属。反过来也说明,在强大的竞争对手面前,《钢琴课》能够虎口拔毛,一举拿下三项重要大奖,足见它的实力有多么不凡。20年后的今天再看这部影片,它的魅力仍然不减,依然让人们为那个遥远却又鲜活得近在眼前、触手可及的故事而感动,而嘘唏。有婚姻不等于有爱情,两性之爱,人生的永恒主题。





影片《钢琴课》链接: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u6O3o1Klt2s/

/>

 















点缀 发表评论于

回复tenyu的评论:

谢谢滕玉君!爱,既伟大又具体,既崇高又真实。爱是人生的追求,也是人生的全部意义所在。爱,更是文艺作品的永恒主题,代表了人们对爱的向往与赞美。。。这部影片就是一个这样的杰出之作。。。令人感受了爱的美好与力量。。。

tenyu 发表评论于
每个·相爱的人的初衷都是:盼望着手紧紧相牵穿过春天又走过冬天 !

但是现实生活中的婚姻和爱是不同的一件事情。很多人都是善良地幻想,有了婚姻就等于有了爱,就像影片中艾玛由英国远嫁到新西兰是为着幸福而去的一样,可是等待她的却是她根本就没有想过的噩梦。

赞同点兄的观点:爱是婚姻的灵魂与生命,是婚姻的内容与根本。

看过电影虽然对艾玛的爱情感到失望,但是这也说明无爱的婚姻不会让双方得到幸福·放手虽难疼,还是要找到真正的爱。相信爱情,相信每个人的命运中都会遇到懂得自己的人。
点缀 发表评论于

回复花自飘飘零的评论:

谢谢飘飘君!赞“放手的爱”!“爱的最高境界”!
花自飘飘零 发表评论于
回复点缀的评论:
这一种要“放手的爱”是爱的最高境界,也是最难的。。
点缀 发表评论于

回复京燕花园的评论:

谢谢京燕君!赞你在电影中看出“有一种爱叫放手”!影片带来的震撼是艺术作品产生巨大魅力的生动体现。人生的丰富,不仅在于我们的所见所闻,也在于这些动人的文学艺术制作,这些被人们称作精神食粮的珍宝。。。感谢京燕君的鼓励与支持!在即将到来的圣复活节里同庆祝,同感恩。。。

京燕花园 发表评论于
演绎得很震撼。看似柔弱的艾达,因着内心的爱的支持,先是对钢琴对音乐的爱,后来得到乔治的爱,也可以放弃船上不稳的钢琴,我想她相信有了乔治就有了生活的希望~得到新钢琴,新手指。

小女儿演得很好,开始有些吃惊她把信物交给继父而不是乔治,但继父的粗暴,如果不是这根导火线,也会由其他时候爆发的。好在如点缀兄所言,他放了艾达,有一种爱叫放手。

谢谢你推荐和一如既往深刻的点评。也帮助我们理解电影内涵。重生,希望,在今天这圣枝主日,圣周和复活节将临之际,有了更深远的意义。祝福,主佑平安(^O^☆♪
点缀 发表评论于

回复nobaddayinla的评论:

谢谢nobaddayinla君!感谢你的再次留言与热心交流!你归纳出来的两性间各自要遵守的三原则,非常生动,也非常务实与有道理。相信如果男女各自都按着这三点要求做好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稳定的。。。当然就性别而言,在婚姻中男人要离开女人的,大大超过于女人要主动离开男人的,像电影中艾玛这样的故事是太典型了,也是太少有了。。。所以,我非常赞同你的论点“电影毕竟是电影,是浪漫的,离奇的,Unique的,才可以吸引到我们。而现实是不一样,不可能永远浪漫,离奇,毕竟每天茶米油盐。”我写过多篇电影欣赏之后,也越来越感觉得,电影看多了,很可能会把艺术创作里面的故事当作生活的真实。如果真是这样,就是被误导了,这个是不可取的。我们可以膜拜艺术,但不会幼稚到以为真实的生活就应该是那个样子。日子,还是要脚踏实地地去过。。。因此要非常感谢你!你的感悟很有启发性。。。要再次谢谢你。。。

nobaddayinla 发表评论于
谢谢点缀君回复我的留言,也谢谢丽雅!

这是文学城吸引我的地方,大家在一起,在点缀君的感召下,重温着经典电影和美好瞬间。
电影毕竟是电影,是浪漫的,离奇的,Unique的,才可以吸引到我们。
而现实是不一样,不可能永远浪漫,离奇,毕竟每天茶米油盐,我和朋友们也在讨论,男女关系和两性关系,来小总结一下,女人一定要在3个地方表现好:厨房,厅堂,卧室,男人就不会离开女人。而男人一定要在这三点支持女人,Emotionally,Physically,financially,女人就不会离开男人。
大家觉得对吗!
点缀 发表评论于

回复一棵柳的评论:

谢谢柳君!感谢你的鼓励。。。这部片子的
动人之深,不因为时间的久远而有丝毫减色。。。


一棵柳 发表评论于
影评写的真好,感觉像又重温了一边电影。
点缀 发表评论于

回复含嫣的评论:

谢谢含嫣君!感谢你的鼓励!这部电影就像是一首精美的小诗,攫取的是人生的一朵小小浪花,可是呈现出来的却是令人无法拒绝的感动与震撼。。。总之正如你说的“用心的感情,都是美好的。”人生的美丽也就在这里。。。

周末快乐。。。



点缀 发表评论于

回复丽雅的评论:

谢谢丽雅君!感谢你的鼓励与支持!你连跟贴也都看了,令人感动,我代表在这里的朋友们感谢你的友好与肯定!女主角儿Holly Hunter的确演技非凡,看了她的演出,人们完全就忘了她没有张口说话这件事。。。她的无语丝毫没有影响她心情的表露,也一点儿都没有破坏故事情节的进展。。。这就是功力,是典范。令人景仰。。。

也祝丽雅君周末愉快。。。

含嫣 发表评论于
点君好评。真的感谢你的系列影评,分享经典,引人思考,让人感怀。

《钢琴课》这部影片我也喜欢。两性之爱变数太多,无论是霎那的感动,还是相看两不厌,用心的感情,都是美好的。

祝点君和楼下朋友周末快乐!
丽雅 发表评论于
点缀又一篇极佳的影评!这部电影很多年前看的,很多细节都忘了,你的文字让我又重温了这个故事,谢谢分享。女主演Holly Hunter演技和琴技都不错,但可惜她出演这部戏后就再没有多少担纲主角的机会...~~

也很enjoy阅读各位网友的留言。

特别是夜玫瑰的评论一如既往的颇有思考,完全可以自成一篇啊,佩服一个!

喜欢nobaddayinla这句“她只能用他心爱的钢琴默默的维护着自己的尊严”。

祝点缀和各位周末愉快!~~
点缀 发表评论于

回复nightrose的评论:

谢谢nightrose君!不客气。。。

周末愉快。。。

nightrose 发表评论于
点缀君,多谢你的胸怀。
点缀 发表评论于

回复村下秋樹的评论:

谢谢秋樹君!你从另外一个角度提醒了我们,随着这部电影主题连带而来的还有某种副作用,这也说明正像任何一件事物都具有两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一样,该部影片中的故事也是如此。所不同的是大多数人接受了编导的观点,对于艾玛的勇气给予了正面的肯定,这也是这部片子能够深具魅力的一个主要原因了。欣赏并感谢你表明的不同看法!

点缀 发表评论于

回复Nightrose的评论:

谢谢Nightrose君!看到了你的认真精神。
很敬佩。。。向你学习。。。这部电影给
我们留下了众多的话题,十分感激编导和
所有演职员,他们用才智与汗水制作的艺
术经典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精神财富。。。



村下秋樹 发表评论于
导演用了这样一个极端的例子来博得观众的同情,哑女嫁富夫,一个种精神一个重物质。不知如果他的丈夫经济状况不佳,会怎样~~~

实则一部赞美偷情和背叛的影片,鼓励女人要丈夫既满足自己的物质又要满足精神需求,只要一点不满足,就可打破婚约另觅知音,~~~

内有烦恼,外有诱惑,心灵和肉体的出轨就这样在社会上蔓延~~~
Nightrose 发表评论于
再有,把Baines的回答不识字解释成特立独行也有点牵强。因为这是文化的基础要求。一个人号称不想干某事却还是干了是很常见的,而用不识字为标榜去打动自己喜欢的女人却很罕见。
至于Ada对Baines是否了如指掌,也要看是哪一方面。就像你说的,Baines的吸引力主要在于他对Ada的用心和性吸引力,而不在于他的思想如何深邃,他们的精神有哪些共鸣。事实上他们在一起的有限时间里主要是她在弹琴,他在听且欣赏她,没有其他交流,也没见她写字条之类。他们的感情碰撞不需要语言来辅助,音乐已经足够了。
对她而言,写字是很自然的一件事,她和他交流又不多,感情冲动之下很可能忘了这个细节。感情热烈奔放的人有时无瑕顾及小节。所以她才会做种种常人看来不太理智的事情。
nightrose 发表评论于
点缀君,多谢你的耐心回答。
关于乔治是不是明明识字却说不会,因为影片里没有他识字的证据,只能靠个人理解。但是Ada到底是不是处于幻觉才去挑逗Alistair,以及她是不是自己把脚放进钢琴绳套,却是有据可查的。
我第一次看到的plot是在wikip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The_Piano
因为这个网页是开放编辑的,也许会有编辑人理解的偏差,我又去查了movie script:
http://www.imsdb.com/scripts/Piano,-The.html
在剧本里看不出Ada夜里把Alistair当成Baines(他们俩通常不同房,所以Ada是特意跑到Alistair房间里去的),而专门提到小船因为Ada执意要解钢琴的绳子才摇晃,而不是摇晃在先Ada要丢钢琴在后。而且剧本提到她看着绳圈飞逝,自己把脚放进去的。当然她这一举动可以有很多种解释,也许她只是做着好玩,没想到会被拉下水,也许是故意的。但是电影中她下水之后急速下沉,有很长一段时间并没有挣扎,反而好像在享受这一过程与反思。最后不知为何突然又开始自己解绳子,然后挣扎着浮上水面,才被水手捞起。所以这个解脱过程里面是有她自己的意志转变的,并非完全由外力控制。
当然就像很多文学作品一样,一旦原版创作结束,读者或观众就开始他们自己的理解和再创作。虽然我属于喜欢尽量尊重原作的类型,有人认为是评论家即使理解得和原作者不同也没有关系。这就是见仁见智了。
点缀 发表评论于

回复花自飘飘零的评论:

谢谢飘飘君!感谢鼓励!你说得真对:婚姻对大多数人来说只是婚姻,但对少部分人来说却是天堂或者地狱。如果要问为什么?又是你的解读最生动:平凡的人生中的婚姻是无惊无险平静如水的,但对有些人来说却是凝聚了一生的能量去毁灭和再生的。

真的就是这样啊。。。这部电影便是一个这方面的佐证。。。

点缀 发表评论于

回复nightrose的评论:

谢谢nightrose君!你对艾玛丈夫的性格分析很有道理。这个人很矛盾,不知道他要什么。至少他很小气,这一点毛利人就很看不起他,电影里有一个这样的镜头。总之这个人有福气娶来个妻子,却没有福气拥有她,他坐失了很多次机会,最终是拱手把妻子送给了乔治,他帮了自己的倒忙,的确很悲哀。

乔治,是个粗人,不过他在海滩上见到艾玛第一眼就知道:她看上去很疲倦。可是艾玛的丈夫的第一个感觉却是:她发育不全,好像脑子有问题。这两个人的两种反应,立马就泾渭分明了。。。这很清楚的说明,乔治虽然粗,但是心很细,很有同情心。而那位丈夫就相形见绌了。。。表现出他的自私与冷漠。。。所以后来才有置钢琴于不顾的事情发生。

艾玛从反感乔治到能够爱上他,应该是乔治身上那种野性的荷尔蒙的力量使然。这是性的诱惑,艾玛抵御了,但最终还是抵御不了,再加上乔治能给艾玛的丈夫所不能给的宠爱与体贴,艾玛就死心塌地地爱上了他。

艾玛夜里在床上对她丈夫的挑逗,实际上影片里表示的是艾玛出现了幻觉,她把枕边人幻想成乔治了。。。这才有那样的举动,当她清醒后,自然就没有兴致了。

艾玛最后在船上执意要把钢琴丢下海,那是因为船很小,钢琴又大又重,加上风浪大,摇船的人控制不了,会造成翻船的危险,所以她提议要把钢琴丢下海。继而她一定又想到,这台琴见证了她的不幸,她想忘掉这段不堪回首的日子,所以她坚持要把琴扔掉。她的想法是对的。这说明她要重新开始。。。

至于有人说她故意想死,所以把脚有意套在捆绑钢琴的绳索里,其实不是这么回事。我反复看了这个情节的镜头,她的脚下本来就是一堆绳索,在绳索迅速滑向海里的时候,她根本就没有动过她的脚。这是一次纯粹的意外。到了水下后,艾玛凭着对生的强烈愿望,她挣脱那只被绳索缠住的鞋子,才得以死里逃生,重获生命。在片尾的画外音里她是这样叙说的:多险!死里逃生。多好啊!能重返人间。多可怕的意外精灵,我的内心选择了生命。但是这的确把我和在场的人都吓坏了。。。

关于乔治不识字,艾玛却要给他送去表白心意的信物的一事,我是这样理解的,乔治是一个独立特性的人,当初他告诉艾玛他不识字,那是一种他独有的酷,他嘴上不是很明确的说他不会带她们去海滩看钢琴吗?理由是他没有时间,不过呢,最后他还是带她们去了。。。所以,乔治不会不识字,艾玛已经同他爱得不可开交,不会不知道真相,否则她是不会送那个信物的。

在另一个版本上,艾玛那个信物上刻的字是:我的心永远在你身上——艾玛•麦格拉斯。艾玛为什么突然要给乔治这么个信物呢?原因就是艾拉斯代尔撤去了窗户上的木板,告诉他愿意同他好好过日子。艾玛接受了这个示好,但是他的心还是放不下乔治,把这个信物送去是给乔治的一个安慰,也表明她的心志。没想到被女儿出卖了,丈夫的一斧头砍下去,她失去了一个中指,得到了自由与新的生活。这也是一种命定了。。。幸福需要付出代价的。。。


花自飘飘零 发表评论于
不知为什么,突然想到helen keller...也许是因为她们都有那样丰盛的生命,却又都无法开口讲话。。
这个电影很深,也有许多人性深处情感深处的描写。最动人的地方也许就是女主角平凡的外表和波澜壮阔的内心吧。。
婚姻对大多数人来说只是婚姻,但对少部分人来说却是天堂或者地狱,平凡的人生中的婚姻是无惊无险平静如水的,但对有些人来说却是凝聚了一生的能量去毁灭和再生的。
非常好的影评!
顶:)
nightrose 发表评论于
另外一个线索也很值得玩味。起初艾玛和女儿很亲密,陪着她做游戏,教她谈钢琴,凡事通过给她写纸条和外界交流,有种和女儿相依为命的感觉。可是自从去给乔治上钢琴课,就长时间的把女儿反锁在外,由着她自己玩耍,对她的抱怨和请求都充耳不闻(当然乔治让艾玛做的那些事也的确没法由她女儿在旁边目睹)。但是自从艾玛陷入外遇之后,显然的冷落了女儿,导致女儿倒戈向继父。
最后在艾玛投海的那一瞬,她显然也没太把女儿放在心上。她女儿还很小,若是她死了完全会失去依靠。乔治爱的是她,不是她女儿。谁也无法保证她死了还会有人好好照看她女儿。(连她这个做母亲的都可以抛弃女儿,其他完全没有血缘联系的人就会么?)
可见爱情(或者说情欲)的力量真的是巨大的,可以完全改变一个人的关注点,和她与亲人的关系。艾玛这个人也相当自我,把自己的精神自由与追求置于一切人和事情之上的。
nightrose 发表评论于
艾拉斯代尔犯的另外一个错误是他不该粗暴的时候粗暴,而需要他拿出男子汉勇气的时候却显得很怯懦。比如他斤斤计较,不愿意把新婚妻子的钢琴搬回家,就显得很没肚量,不够豪爽,可是在妻子以和女儿在一起为借口不与他同床共枕时,他却显得无计可施。后来他发现了妻子的私情,把她反锁在家。而她为了赢得他的信任故意以性挑逗他,然后又不肯和他进一步亲密,他也没办法。直到他发现妻子再一次欺骗他,给乔治传信,才突然大发雷霆,把她的手指砍掉。
他的前后不一致让我怀疑他心目中到底有什么样的行为准则?按理说不对一个没有完全接受他的女性用强(哪怕这个女性是他妻子,当时的法律完全会保护他的丈夫权利),是很绅士的行径,可是他又不懂讨妻子欢心,既不肯出钱又不肯花时间心思在妻子身上,傻傻的以为随着时间推移妻子就会接受他了,真的是很白痴。既然他买了妻子来不是做家务,也不是生儿育女(因为没有性生活),甚至都没法互相交流,我很怀疑他到底想从这个婚姻中得到什么?他有没有仔细想过?虽然不能肯定他和妻子发生关系就可以挽回她的心,但是至少使她不会那么性饥渴,匆匆投入乔治的怀抱。说实话乔治真的没什么好,求爱的方式也很缺乏诗意,就是赤裸裸的性渴望和性挑逗,但是在没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居然打动了艾玛,可见她从肉体到精神有多饥渴。
另外一个影片中貌似明显的bug,是乔治明明不识字(艾玛也知道这一点,起初很看不起他),片中也没有任何提示有人教他认了字,可是艾玛一旦骗过自己的丈夫解除了禁闭,就在一枚钢琴键上刻上“我爱你,乔治”的字样,要女儿去送给乔治以解他的相思之苦,结果女儿把琴键送给继父,从而带来她的断指之灾。可是就算没有她女儿的背叛,乔治也看不懂她的琴键刻字啊!她难道从来没有想过这一点么?冒着如此大的风险传送情书,给一个看不懂的情郎?
还有片中的另一点出乎我的意料。在艾玛和乔治历尽艰苦带着她的钢琴乘船离开新西兰时,她突然提出要把钢琴丢到海里,坳不过她众人只好从命,谁知钢琴的绳子在最后一刻拴住了她的脚,顷刻把她拖入海底。一切都发生在一瞬间,我以为她是不小心被拖下去的,看了影评才知道是她有意把脚放进去,准备和她心爱的钢琴同归于尽。这个动机十分令人费解。她要寻死之前有更好的时机(比如她的食指刚被丈夫砍掉,让她再也无法弹琴,也没有希望再和乔治相聚时),为什么非得在乔治放弃一切和她同行,他们的新生活曙光来临之际作出这种举动?难道她并不是真正想和乔治在一起,而对她自己的损失感到懊悔?还是她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总之我觉得电影对她这一举动的铺垫并不充分,让人感到有些费解。
点缀 发表评论于

回复nobaddayinla的评论:

谢谢nobaddayinla君!看来你是真喜欢这部电影。那沉默的海,荒凉的海滩,因为有了一架钢琴,因为有了天籁般的琴声,因为有了一个陶醉于音乐中的女钢琴家,还因为有了一个在海滩上随着旋律起舞的小女孩儿,这一切都令150年前的不毛之地新西兰,以及在那上面发生的一段动人的故事,成为我们今天的莫大感动与回望。

感人的爱情故事时时都有,可是惟独这段故事最生动,也最凄美。里面的主人公本来就因为失去了说话的能力而不幸,结果还要带着9岁的女儿远隔重洋嫁到异国他乡的荒凉小岛上,她顺服了命运的安排,但是当爱到来时,她不仅不退缩,相反勇敢地托住了。

她用顽强的意志最终重新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之路,获得了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她的故事离奇又真实,清新又自然。。。这便是这部片子不因时间成为岁月而一定要带来半点艺术折损的原因所在。。。


点缀 发表评论于

回复georgiagirl的评论:

谢谢G君!非常感谢你告诉我有你经常过来,这对我是很大的支持与鼓励。。。一部影片通常就是一个典型的人生故事,每个人看了后,都会从自己的视角得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感动或是感悟,艺术的魅力与感染力也就在这里。。。这部电影也是如此,它用简洁却又非常唯美的画面,讲述了一个需要用勇气才能争取到的爱情故事。这个故事令人具有极大的艺术张力,令人们不觉得深深地同情起剧中的哑女与那两个男人。。。他们都是极好的人,虽然有挫折,但是经过努力,他们的重新组合体现了爱的力量与人性的美好。。。令今天的我们一样深受感动。。。

nobaddayinla 发表评论于
又是一部我最爱的电影,点缀君呀点缀君,你为什么总是撩起人们尘封的记忆。
我似乎再也找不到比那片天,那片海更加高远和平静的了,尤其让我记忆最深就是幼童在海边翩翩起舞,那唯美画面似乎定格在我的脑海里,女儿和钢琴是她挚爱和妥协,当她在海边尽情抚摸的琴键,心中的羡慕之情油然而生,因为那是从她心底荡漾出来的安详和满足,她流出来的微笑是那么的甜美和纯洁。
她似乎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她的爱也是那么的一尘不染,她爱他,他倾其所有拿出的,也只是一颗心,和一个宽阔的胸膛,这对她已经足够!沉默和倔强,内心无比强大,斧子也劈不断这种力量。正因为这种力量在最后毁掉了她,和钢琴一起藏身海底,在那寂寞无声的深海里,她可以重生吗。
艾达,不苟言笑,可以说算不上特别美丽,但是在她无声世界里面,人们可以强烈感受到她完整独立的性格,不屈不挠的个性,她无法用语言表达,像简爱一样说出“我们的灵魂是平等的”,她只能用他心爱的钢琴默默的维护着自己的尊严,如那片静静的,深蓝的海。

georgiagirl 发表评论于
经常来你的博克,读你的电影评论。写的很好!很多地方经你一点,就理解得更透彻了。非常感谢!
点缀 发表评论于

回复心水的评论:

谢谢心水君!很赞成你的分析和点评。。。对于艾玛来说,好像能有人收留她就已经是很不错的了,可是她却要活出自己的喜好与追求。。。恰好她不缺少勇气,所以她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尽管代价是巨大的。。。这也是她最终的命好。。。对于没有爱情的婚姻而言,也确实不是一概而论的,很多这样的婚姻也是婚姻中的两个人白头到老了一生。不过,他们之间是怎样的感受则不是外人能感悟的。一个人一个活法,各人对爱的需求与重视的程度一定也不是一个模式的,所以,生活是多样的,不是千篇一律的。

心水 发表评论于
没见过面的婚姻本来就是挺而走险因为双方对对方的生活习性等等细微处都了解得太少太少。可艾玛一单身哑巴母亲,生活能给她的选择真是少之又少, 母亲又不愿她一辈子呆在娘家。这种仰人鼻息的婚姻在对方对她没有多少爱的情况下,注定不会对她的要求有多少关注,更不会百依百顺。所以最终演变成悲剧就不足为奇了。

同意你所说“如果婚姻里找不到爱,这个婚姻就失去了防范和抵御诱惑的能力。”艾玛的婚姻里不但没爱,还尽是离心力和外界的引力。所以婚姻的“瓦解与颠覆也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婚姻有时最最道不清,理还乱。 有爱情的婚姻不一定能海枯石烂; 无爱情的婚姻有时经过生活的磨砺,直接变成了亲情而最终一辈子走了下去。
点缀 发表评论于

回复lightyear2010的评论:

谢谢L君!感谢你的光临与鼓励!
为成为彼此新相识的朋友而高兴。。。

点缀 发表评论于

回复zqy68的评论:

谢谢秋月君!你提出的问题,其原因,应该是两者都有了。。。人生在世,有些事情一定是要自身经历之后才会有感悟、启迪与经验的。。。而且有对比才会有鉴别。婚姻更是这样。。。一见钟情不难,相知相守终生却是很难。由此可见,经营比缘分更重要。。。另外,“很难说得清楚的事情”才是最重要,最有魅力的事情。两性之爱就是这样的一个永不止息的追求与感受的过程,没有开始,没有结束,没有只是幸福,也没有单是痛苦。。。这就是人生,永远有吸引力,又永远不可琢磨,充满了暗涌与困惑。。。


lightyear2010 发表评论于
写得真好!
zqy68 发表评论于
现在的人们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能进入到婚姻里多少还是因为爱情~~ 婚姻出现了问题,是因为婚姻之前的年轻不懂爱情,还是婚姻之后不懂得经营爱情?

两性之爱,人生的永恒主题,很难说得清楚~~
点缀 发表评论于

回复茅斌骚客的评论:

谢谢茅斌君!这部电影刚出来时的翻译
都是用钢琴别恋,钢琴课是后来的翻译
是后来才有的。感谢你前来支持,问候,
握手。。。

点缀 发表评论于

回复蓝色竹园的评论:

谢谢竹园君!说得对,如果真有爱情,
婚姻的形式有与没有就不重要了。。。


点缀 发表评论于

回复megchen的评论:

谢谢Meg君!感谢鼓励!这部片子庄严得无与伦比,在钢琴声中更显凄美动人。为此,导演简•坎皮恩曾经这样说过:“罗曼蒂克的激情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并且有时我们会为它而活。尽管我相信这并非是完全明智的生活方法,也明白它所带来的结果常常是危险的,但我仍会珍惜它,并且相信它是伟大勇气的象征。”


点缀 发表评论于

回复花儿朵朵的评论:

谢谢花儿君!说得对!爱情,需要勇气。艾玛就有这个勇气。
小女孩儿演得相当好,这个演员叫安娜•帕奎因(Anna Paquin),
她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

茅斌骚客 发表评论于
当时是与霸王别姬一样很好看,不过当时香港是叫作钢琴别恋。不过无所谓,入来捧你场,点缀兄。
megchen 发表评论于

艾玛是一个哑女,可是她不沉默,因为她酷爱钢琴,琴声就是她思想的语言,因而她的内心是丰富又活跃的,犹如一个并不止息的地下喷泉.----very well said and I can not agree more!

The piano is Ada’s voice. Her man could not get this, so he lost her.

Great directing, cinematography, script and performances make "The Piano" an amazing, stunningly beautiful film. My heart was dancing with Ada's piano playing when I watched this film, just like the little girl did on the beach. Jane Campion has managed to capture all the passion and emotion of playing the piano, and its role as a voice.

A passionate and poetic masterpiece!
蓝色竹园 发表评论于
有爱情也未必有婚姻. 同等.

花儿朵朵 发表评论于
这部影片我看过多遍,很感人,最后的结局也完美,里面那个小女孩印象深刻。爱情,需要勇气。
点缀 发表评论于

回复雪花漂飘的评论:

谢谢雪花君!所言极是,我非常相信你的所说的。。。
肉体是被精神控制的,有什么样的精神联系,就
会有什么样的爱情生活。。。

雪花漂飘 发表评论于
真正的好婚姻是两者精神世界的匹配。太难了。人年轻时很难懂此道理。
点缀 发表评论于

回复lunear的评论:

谢谢lunear君!是啊,反过来不是更说明
婚姻与爱情没有必然的关联吗?就像旧时
代的包办婚姻。。。那个婚姻里有形式没
有爱,也就是说有婚姻不等于有爱情。。。

lunear 发表评论于
但是电影里的这个婚姻是被安排的,女主角的母亲撮合的,女的自己不愿意。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这个标题有点偏颇了。
点缀 发表评论于

回复几颗汗滴的评论:

谢谢汗滴君!说得有道理:
在国际奖项的赢得上,国
家的影响力有相当的作用。

点缀 发表评论于

回复一瓢水的评论:

谢谢一瓢水君!说得有道理:
没有对错,只有选择和被选择。


点缀 发表评论于

回复晓青的评论:

谢谢晓晴君!感谢光临鼓励。。。
几颗汗滴 发表评论于
好文,顶!钢琴课当年与霸王别姬同获嘎纳金棕榈奖,二者后来又同在金球奖上大放异彩(霸王别姬摘得最佳外语片奖)。可惜后来霸王别姬在奥斯卡上铩羽而归,现在想来当年没获奖实际上还是中国的影响力不够。
一瓢水 发表评论于
这个世界没有对错,只有选择和被选择
晓青 发表评论于
有婚姻不等于有爱情,说的好。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