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宋汤,土豆沙拉和炸猪排大概是上海最出名的海派“西餐”。3样里面我最最爱罗宋汤~ 很多朋友大概跟我差不多,属于爱喝,但是不知道出处。下面引用一下梅玺阁主的文章来给大家科普一把。我上大学的时候是住在偏僻的城市,每每看着梅阁主的文章就开始饥肠辘辘,乡愁泛滥~ 喜欢上海菜的朋友不妨去他的博客看看~
“罗宋”两字本是“Russian”的音译,指的是俄国式的。在十月革命时候,有大批俄国人辗转流落到了上海,他们带来了伏特加,也带来了俄式的西菜,上海第一家西菜社就是俄国人开的。这道汤,就是从俄式红菜汤演变而来,俄式红菜汤辣中带酸,酸甚于甜,上海人并不习惯。后来受原料采办以及本地口味的影响,渐渐地形成了独具海派特色的酸中带甜、甜中飘香、肥而不腻、鲜滑爽口的罗宋汤。这道罗宋汤,只在上海有,你要真到现在的俄罗斯去,还吃不到呢。
这海派罗宋汤并非只是吃西餐时食用,就是学校、单位、家庭以及中式菜馆,也是屡见不鲜。久而久之,这汤又在上海形成了各种流派和分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饭店派”、“食堂派”和“家庭派”等。其中“饭店派”以淮海西菜社为代表,在当年推出罗宋汤后,经过数次改良,更新工艺,终于成为海派罗宋汤的领路人,而后,各家西菜馆乃至个别中菜馆,都纷纷仿效,遂成就了罗宋汤前的“上海”两字。“食堂派”又称“弄堂派”,汤往往用大面盆或是保暖茶桶盛装,不用蕃茄酱或是只放极少用以着色,那汤常常是“清汤晃水”的,飘着几丝红肠而已,蕃茄多不剥皮,反正与那西菜馆里的罗宋汤是大相径庭,奇怪的是,即使这样的“蕃茄煮水”,吃着也很爽口,至今还有许多中学生不愿意吃学校的饭菜,跑到校门口买一两元钱一碗的这种汤,加片面包以做午饭。
“家庭派”的人,既无缘学到西菜馆的烧法,也不想如“食堂派”那样堕落,于是只能自行琢磨,研究出各式烧法,其中主要以牛肉代替红肠,并且欠芡为主。“家庭派”还研究琢磨了另外两样具有海派特色的西菜,其一便是“炸猪排”,另一个则是“手打蛋黄洋山芋色拉”,都是不拘一格,从用料、制法乃至吃法上,都与店里不同且有所改进,实不愧为海派饮食史上的佳话。
我当年可是我们学校淀粉红肠版罗宋汤的铁杆汤迷。每次一听到罗宋汤那都是脚下生风,唯恐抢不到汤。经常还买两碗 ----- 一碗纯喝,一碗泡饭。
不说笑了。下面介绍下做法:
牛腩(中间要带很多隔层那种),洋葱,番茄,胡萝卜,卷心菜,一根芹菜,番茄酱(tomato paste)。35%奶油。
牛腩我放的比较多,所以分了两批处理。铁锅先烧热,然后倒油。油热了以后用夹子把肉加上去。中间稍微留点空间。重点来了:请抑制自己老想翻动的欲望。要等个,3,4分钟再翻。这样,牛腩就上色上的漂亮了,味道也更浓郁。没有铸铁锅的朋友们用一般锅也是一样做的...我这么多年了不也这么过来了吗......
第二批的牛腩要均匀的撒上一层面粉再煎。面粉是汤变浓的诀窍~ 把面粉直接放在肉上可以省掉炒面粉的步骤。如果肉比较少,一批搞定的话第一批就裹面粉。如果像我这样两批的话,第二批再放面粉。否则锅会粘得很厉害,可能要中途清次锅。
煎好肉以后锅子还是蛮脏的。千万不要洗锅哦,这些都是精华部分。直接把洋葱倒下去就好了。洋葱炒软以后加黄酒~
黄酒一下去,刚刚的脏东西就都浮起来了。
然后就把牛肉倒进去,番茄放在牛肉上面。水不要加太多。牛肉本身就会出水的。之后也还要放蔬菜。水煮到开以后放到烤箱里350度2小时。不放烤箱,在炉子上小火也可以的,就是要注意因为汤粘,小心糊底。
等到肉半软了,就把蔬菜全部倒进去。记得要把牛肉翻上来。然后再炖个n个小时(我没有具体记时间。肉完全酥软就好了)以后的样子。这个时候。再加番茄酱。然后煮开就好了。
最后装盆~ 如果喜欢上面可以浮点奶油~ 这个菜用来沾面包绝好了。
白葡萄酒青口简单很多~
红葱(shallots),大蒜,parsley切碎。红葱先用橄榄油炒到软,千万不要炒到颜色变。会影响色泽。 然后加大蒜,parsley的梗。然后下白葡萄酒。小火煮个几分钟以后把parsley梗拿出来,把青口倒进去。青口都开口笑以后(切忌不要煮太久。老了不好吃了)撒盐和胡椒,停火,撒叶子~
青口巨便宜~ 但是用来请客却感觉还是海鲜,蛮高档的...学会这道菜以后可以动不动就说,“我请你吃海鲜~”
最后上一道巨好吃的点心~ 刀切馒头蘸炼乳估计很多人都吃过。但是如果馒头用油炸一下,再沾炼乳,那就是华丽转身啊!太好吃了!!!外脆里嫩...酥香无比。n个不爱吃馒头的客人都被我秒杀了。不想用很多油的朋友可以像我一样用不沾锅,放一点油,然后滚动馒头~如果你家里现在有现成的,赶紧如法炮制~ 绝对不会后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