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周,好白相,写了一些上海地方并附带照片,只要能使大家开心,我就满足了。
今天换个事写写,说说我下乡的地方,河南省黄泛区农场,一两年前曾写过一点点,那时我还笨得不会贴照片,现在学会了, 那就再写些,并给大家些照片看看。
这张是三十年以前的场部机关大院,文革前该农场是厅局级单位,所谓的“高干”(即十三级以上的干部有个七八个吧),58年河南省大跃进的结果是把那不同意胡搞的省委第一书记潘复生整了下来, 下放到这个农场当了场长,而另一个大名鼎鼎的副场长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兵团代司令外号“王疯子”的王近山中将,文革中又把河南省的省长文敏生下到这儿当了管计划生育的第八副场长。
这是当年的厂长书记之类的“高干宿舍”,也就比那些科长们多出后面那一小间, 叫现在的干部看看,尿都得笑出来,可当时整个生活水平也就只有这么高了,那左边多出好像不止一个“半间”的是当年的九级干部路岩岭住的,他是建场元老,最开始的黄泛区复兴局省长吴芝圃是正局长,此路某为副,到这儿就住这儿。
这是条环绕场部大院沟渠,当然又是灌溉渠,是1958年初春由场部及附近分场的妇女挖就,因此又叫三八河,当时这些妇女同志们在春寒料峭的气温下,为创造一个“赤膊上阵热气腾腾”的新局面,大姑娘小媳妇老娘们儿全体光着膀子不穿上衣,“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地以最快的速度完工的, 为什么? 一怕有人偷看二怕冷哪就挖快点吧。
因为这是关内第一家大型机械化农场, 解放初期还有苏联专家,还从当时的省城开封找了俩西餐厨师,给老毛子做饭,看这就是专家招待所的花园,随便也找了个一级中餐厨师,负责给当官的做饭, 我和这老爷子一起住过医院一个病房, 听他“胡喷”吃经是一享受。
一整套机构, 这是医院,现在只是住院部,当年则是整所医院的建筑了,我在那儿的时候, 整个医院本科毕业的医生也就俩!!其余则有部队卫生员出身的,护士升上来的,卫校毕业的。
场部商业部门,也是一整套: 百货,五交电,土产,糖烟酒, 另外银行邮局新华书店等等,和一个小县城差不多。职工的收入比之贫下中农, 那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所以那时这儿还有些农民来摆小摊卖点东西, 这也是河南的一大特色, 文革中那个割资本主义尾巴不那么“扎劲”,所以领工资的日子就还算好过,我们当知青一月只有21元45斤粮, 可全是细粮,未必能吃完, 就找老乡换鸡蛋换柿子换布票,就算买鸡蛋, 一个也只要6-7分, 比着其他省份, 好过着哪。
一分场机务队大门, 现在关门了, 地也分了, 不过产量比以前不知高了多少, 我和人聊天说到亩产小麦, 他们告诉我, 现在的小麦品种, 一个笨蛋也能轻轻松松地一亩打一千二百斤小麦!能人随便就能弄个一千五六百斤。
这是我们夫妻永远忘不了的地方,当年的西夏公社, 我俩的结婚登记便是在这儿完成了。我俩在院里尖刀些年轻人, 和他们扯了几句, 给他们说对我们这是个啥电放, 感慨一番, 我还问了派出所老张大的情况,回答说是退休了, 我有点纳闷, 在追问了几句, 原来他们口中的退了休的老张是我问的老张的儿子,那老老张恐怕都不在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