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子里看到席琳淘到两件东西,眼馋之余,不由得想起自己淘到过的一些东西。
一件是他提到的罗森赛。
那时候喜欢逛德国的跳蚤市场,因为经常会遇到好东西。
老外老实,偶尔会把好东西卖出好价钱——比如席琳三块钱买两样好东西这种——不会像某些中国人那么唯利是图,什么花招儿都使的出。
那时候我见到过不少东西,但因为眼拙的缘故,不会认也不敢认,现在回想起来,错过了很多。
不过,错过了也就错过了,本来就不是我的,也跟我无缘,要不然,就不会错过了。
比如说见过一个留声机,带大喇叭的那种,比我都高,年头自然不短了,一时冲动就想买下,但是理智仍在,想来想去都不知道搬家的时候怎么处理,不搬家的时候也用不了几回,不过是满足一下过去的回忆与对电影世界的梦想而已。于是放弃——还好,要不然最后还是要扔掉。离开德国的时候,能扔不能扔的,都扔了,只余下实在舍不得扔或者方便带走的。
还记得一样东西,是个八面的小匣子,关上是个盒子,打开则是个音乐盒,陶瓷面板,板子上绘的是春宫画,笔触纤柔,笔意疏淡,若真论感觉,个人意见比唐伯虎的都高明。能那么简约的画春宫,不管是有年头还是后来的仿制,都是好东西。烧成陶瓷的,更是珍贵。可惜,那时候我比较虚伪,觉得有些不妥,明明知道好,却没有买——于是后悔至今!
当然,不错过也未必有好下场。
一次看到了一对老夫妇,卖的东西都是家里的杂物,本来随手翻翻,却看到两个小盒子,纸的,陈旧不堪,随意打开一看,却有惊艳之感——两个小瓷盘子,玲珑剔透,洁白晶莹,薄仿佛触手即破,透仿佛隔着可见阳光——一看就喜欢了。于是毫不犹豫的拿下,中国人的习惯,总要谈谈价,就问能不能便宜点儿?
老两口一下子就急了(当然不是真急,可他们真是不习惯谈价)——说这个是很多很多年前的好像——如果真卖,还不知道多少钱呢,现在就是家里东西太多,想清空一下,也不是为了钱,那价格已经很便宜了,比几十年前买的时候都便宜——那是,当年的价格贴还在盒子上呢,外国人可真老实啊!
我当然赶紧收好付钱,谈价纯粹是欠k——才五块钱还谈什么谈啊。
前些日子,看到新闻说,中国已经有人做了假古董,雇佣老外在欧洲摆地摊儿,说是祖上传下来的八国联军时期从中国弄回来的东西——专门儿骗想到欧洲捡漏儿的中国人。
某些中国人真tmd黑啊!
东西是好东西,也到手了,可惜。。。
后来一次回国,手头没什么礼物,就转手送了朋友,结果看人家的表情,并没有觉得如何,就明白自己还是唐突了。
所谓“宝剑赠侠士,红粉送佳人”,再好的东西,所托非人,也是一样的无奈。
自己觉得好的,就随手送人,事后虽然后悔莫及,却还是常干,并不容易接受教训。
这样的事情,大约等同于野叟献曝。
还有一次,朋友送了点儿茶,说了不知道好不好,于是我就打开包装尝了一下,觉得不错,就放那里没喝。后来一次跟一位朋友的朋友吃饭,得知他也喝茶,就带了过去,心里想喝茶的人应该明白,茶好就行,不会介意包装问题吧。
结果一样,人家的表情明显不对——我还是那么的不通世务——后来也没有关于茶的任何反馈。
唉,可惜了挺好的茶啊。。。
倒是另外一种品质中上的散装普洱——好像是九七年的——另外一位朋友喝了一直说好,让我老怀大慰。
然后就去问卖家,嗯,还好还有,来几斤我送朋友:)
然后是铁壶,有个朋友专门在北京卖旧铁壶,据说是日本的,我是外行,也不知道真假,不过他应该是从台湾转手过来的,因为他没有去日本。
他的壶,便宜的几千,贵的几万,有两把上年头的银壶,好像卖到了二十万,不知道现在有没有再涨。
——中国人真是富起来了,真是买什么什么涨价啊!
于是我赶紧跟台湾的朋友讲给我留心一下铁壶,看到好的就给我收着,下次来北京带给我——据说有几把不错的,也不知道到时候会不会舍不得给我,因为已经威胁过一次如果我不答应条件就侵吞了。。。
唉,人心不古,世风日下,还有靠谱的朋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