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行空:香港出了个新特首(七)上一篇因为看了美国《华尔街日报》视屏,看到上面的白人mm们畅谈香港女性的廉价,笑得死去活来,就追踪了这个事情。不过看来读者们也是意见纷纷,其中一个意见,就是人家香港人的事情,关你给大陆佬屁事?一句话,如果这种现象没有可能在大陆发生的话,我也就懒得废话了。现在的区别,估价在上海、广州啊这些城市,有些人还是不敢象在香港这样明目张胆的做,只敢偷偷来的。下面先把一位对我的观点反感的Cantorian同学的回应,登在这里: 以你的阅历和视野,不应该停留在这个层次看问题了。记得小时候看香港的电视剧,如《大侠霍元甲》,以及听各类民族情怀的歌曲(如《大地恩情》),觉得好;但直到现在回过头来,才认识到香港人很不容易,很可敬。对比一下大陆类似的作品?香港武侠电视剧里英雄儿女的情怀多么真实而持久。你说的现象存在,但根源?责任?是全面的,还是一个矛盾的历史文化的一个交接点?似乎这才应是运思的地方。你这篇文章除了加强大陆人对香港人片面的认识和刺激负面的情绪没有任何正面作用。再说几句:最不该媚洋,最有力量不媚洋,最有责任自尊自重,而偏偏最媚洋的是哪儿?是谁?想你我都很清楚。不去在这方面运思,却挑剔一个当了百多年殖民地的小地方的人有什么意义?为什么不去说大陆各种天灾时香港人的倾力救助?香港人刚被某北大教授骂是狗,现在又轮到你的读者骂他们是狗了(看看新浪的留言)。想象一下你自己是香港人(譬如在大陆念书的年轻人)是什么感受?如果我是香港人,我会觉得自己先被祖国抛弃,然后被利用聚财,时或被羞辱,而无法向十多亿蛮人解释自己。不要以为我是香港人在为香港人说话。我是大陆人,但为你这种调子的文字感到惭愧。我最痛恨者,乃有政党或个人以意识形态而分裂中国人。而你似乎落入另一个自尊受创的民族易入的圈套--对自己人特别挑剔和残酷--而这也是一种分裂。你知道这个挑剔和残酷的根源吗?往往是因为自己也有同样的缺点,却对此无能为力! 为了不让大陆人对香港人有片面看法,我这里登一下香港人读者的回应。为了保持原汁原味,仍然保持了繁体字。 井朋友: 看了數篇討論香港文章,這期的文章,最讓蝦餃看得過癮。真的一面看,一面呵呵呵。我在香港生活,曾在英國讀書,現在人在瑞士,看見那些“高級”華人不少,都是我們的女同胞。昇級方法非常簡單,雙腿張開,洋腸進來就是。看她們跟著洋人,面露得意之色的表情,欲語無言。為了昇級,有些時候給錢是免不了的,所以看見那些打著 Hong Kong Speed date招牌,向不少夢幻昇級女士招手,多年來都是客似雲來。這些現象,香港最多,之後是新加坡,台灣都有。也見諸其他民族,例如韓國,泰國,菲律賓,等地。東南亞地方女士,是通過張腿引洋來提升自己的社會地位,因為那裏確實比較窮。也是無話可說,女士就是靠這特定條件來爬升社會地位。但中韓兩民族,今天發展,很多地方已經跟窮困分手,還要這樣“犯賤”,真的不知何解。在香港有條叫作蘭桂坊的小街,現在都是洋人比較集中的酒吧區域。我經常回港,但也不會去那裏,不想眼冤。那裏就是所謂HK Speed date,實質是免費送披薩。先決條件是白人,如果是盎格魯後人就更受歡迎。聽到不少洋人圈子傳出來的笑話,那些落魄到港的盎格魯後人,晚上到那裏一遊,甚麼都有。之後他們睡了多少個行政女菁英,或女富豪等。辦這樣的事,需要特別地方。時鐘酒店的錢,也不用他們付。有點像公豬往打種,但不少母豬在排隊。看見這些,只能用“犯賤”兩字形容。為了要挑戰洋公豬,本地公豬也要特別打扮。最簡單就是說一口流利而無口音的英式英語。這點難度很高,蓋港人的外語能力實在太差。所以本地公豬很多都望洋興歎。這也是不少香港學生到英國留學得目的,父母就要他們學一口英國腔的英語。會否要他們的男孩回來當公豬,替那些仰慕洋公豬的本地母豬打種,不得而知。討論香港問題,很多人忽略了一個嚴重的文化問題,就是番書。從小學開始的英語教學。百年的番書教育,培養了不少蕃薯菁英,他們的思維,價值觀,全都向西方靠攏。適當時候,甚至是中國人圈子裏的木馬。同是中國人,評擊中國最拼命的是他們,但對中國事情最無知的也是他們。如果我們不從教育改革這釜底抽薪手段來改變,甚麼國民教育,甚麼中央支持,都是白談。北京一萬句交心話,不如倫敦或華盛頓一句廢話。蕃薯就是徹底相信英語人。因為他們一生的價值觀都是建築在對洋人的絕對信任上。唯一能改變,是從娃娃開始,就是徹底改變香港那套教育制度。教育不改,那些香港小妹免費送披薩,或母豬排隊等洋公豬打種的場面,還會繼續。多年來,港英政府的教育政策是放手他人,或者港人說的外判工程。代辦這工作的很多都是有宗教背景團體,而他們又跟母國的政治團體有千絲萬縷關係。無知小孩,從少就受到這樣的意識形態灌輸,日後他們的思維走向,清楚不過。今天在香港對抗中央積極份子,不少都有宗教團體,特別是西方十字教(包括新教與天主教)的影子。 以前的陳日均主教(他給梵蒂岡出建議,如何跟中國交涉有關在中國的宗教事務),《蘋果日報》的老闆,廣州來的新移民黎智英,民主黨的前主席李柱銘,前港府高官,有代號香港良心的陳方安生等,都是天主教徒。甚至全港最大貪官曾蔭權,及在新鴻基貪腐案給扣押的前港府政務局長許士仁也是。每年64年祭及香港支聯會的頭頭,都有基督新教的影響。 香港教育的徹底改革,就可以將那些陋行恢復正軌,但路漫漫而修遠,誰會上下求索? 後記: 蝦餃經常流浪上海蘇州等地。跟那裏的常駐老外(當然是白人為主)也作過一番交談。也是有點讓我吃驚。根據他們說(不知真偽,也無從稽考),他們很多人都有一本名冊,甚麼時候需要,一個電話,就會有當地女士送披薩到家,可以每天晚上不同品味。送外賣的,不少是高級行政人員或腰纏萬貫仕女。有些英語很好,有些就趁著床間學點英語單字吧。何以如此?似乎又跟教育無關。我們的文化,究竟出了甚麼毛病,會出現那麼多類似的母豬? 其实大家误解了我的文章,我没有任何歧视香港女性,或者香港人的意思。首先说明一下,个人的品行,和信仰啥关系并不大。香港的土共里面的曾钰成、支联会里面的司徒华、社民联的长毛梁国雄,从人品上来讲,都是属于真的汉子,应该值得大家尊敬的,哪怕政治观点和你不同。前几天看到一篇关于捍卫香港价值的文章,里面很清楚地表明了这个观点,就是香港是“西方文明”社会一部分,因此必须捍卫,免于受到大陆文化的侵袭。然后又说明,香港还带有历史责任,引导大陆的香港化,就是要把大陆也置于“西方文明”社会之下。我不太会画图,就简单地把香港里面一些人士的想法画给大家看,就是世界一统于西方文明之下的等级秩序: 这张图所表列出来的等级制度,是需要中国全盘西化,融入“西方文明”才可以做到的。所以在这种思维框架下的女性和男性(我在美国见过不少这样的亚裔男,或者亚洲男,见到漂亮的白人mm,你需要帮他从地上把眼球捡回去还给他的。),自己花钱去升级,是不奇怪的。比如英国工业革命中的发财的资本家,自己贴钱把女儿嫁给破落的旧贵族家庭,也是常见的事情,要做蓝血嘛。其实中国在唐朝初年的时候,也是有大官家和大商家,要贴钱和破落望族联姻的。所以在日本和韩国发生的美军强暴中学女生案件,大概是教育不到位,因为成年的mm会自动贴钱送披萨,让人家上等人犯罪,多不好意思。我的理想中的人类社会,是一种文化和种族都平等的社会。 在这样的多元文化、多样价值、多极政治的世界里,各种不同的文化和种族,可以保持平等互利和相互尊重的关系,可以让这个世界,少些战争和灾难。大家可以和平共处、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让人类的文明多姿多彩和更加多样化。而不是一种自己特色的价值体系,然后包装成普世价值,用精确制导导弹和无人飞机,来轰炸和屠杀出你的王道乐土。这种以灭绝世界其他文化的主旨的普世价值,已经把美洲和澳洲的土著文明给消灭殆尽。我希望看到的中华文明圈子里面,当然看到大陆人、香港人、韩国人、越南人、日本人等等,都可以平等的生活。不过这种情况太理想,更可能的是这样一张图: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要可以坚守自己的文化传承,以血与火来捍卫自己文明和种族的尊严,那么才不负从1840年就开始的民族自强和自救的历史使命。只要我们自己可以做到和西方白人平起平坐的平等关系,和不受到西方价值体系奴役的独立文化价值体系,那么香港的一些人,要和亚洲其他地方的一些人,继续做西方文明金字塔架构下的二等公民,那也是人家的选择嘛。白人在印度搞得最成功的等级和农奴制度,今天不一样继续存在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