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摩根的911:伦敦鲸鱼的覆灭(二) 如果大家看电影看得多了,脑海里面一定会出现这样一种形象:JP摩根的伦敦鲸鱼,也被称为Voldemort,开始卖一些IG9的tranche,因为觉得有点钱可以捞。 卖了几笔之后,他问中间商,对手盘是啥子来头。听到这些对手盘的对冲基金的名字,大家笑弯了腰,在地上连打几个滚。于是大家决定不能忍受这些小混混,决定给他们点颜色看看。很简单,就是在这般小兔崽子身上割它几刀,然后再洒点盐上去,然后可以安静地喝着咖啡,看丫们在疼苦中哀号。于是他继续卖。于是对方继续买。因为上面那张照片,就是对冲基金们眼里的JP摩根操盘手的标准光辉形象。因此小对冲基金们团结起来,因为觉得价值走势在他们一边,于是大家围着大魔鬼的马车,决定和这个傲慢的混蛋斗一斗。于是一方继续卖。于是一方继续买。当然中间人就在两边喊号子,鼓励大家继续对抗,因为知道虽然这些开仓的中间费很爽,将来两边平仓的油水估计更肥。于是两只人猿泰山那样身材的大猩猩,在两边不断地锤打自己的胸脯,要在市场里证明,谁才是真正的猛猿。其实操盘手和政客们都是一个吊样,就是自我膨胀得厉害。英语有一句话,叫做“His ego comes into the room 10 minutes before himself”。是说某人的自大狂膨胀可以到达的地步。因此上面的因素,估计是有一些,但肯定不是那么简单。应该更可能是在去年的秋天,JP摩根的高层开了一次会议。这个是去年9月份时候的美国股市的走势图。 当股市从9月底开始反弹,高层的老大们坐在一起,开了一个团结和胜利的小会。因为JP摩根在危机中表现相当不错,除了大家互相pat each other’s backs(互相吹捧)之外,还要讨论一下之后的动作。领导们想知道,我们应该怎么预先埋伏,才可以赶上下一班车,让公司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于是讨论了一下欧洲,大家很快得出结论,我们在欧洲的盘子不大,如果欧洲不给力的话,那也没有太多的烦恼,继续保持小仓位。美国各州政府搞的房地产贷款官司是一个大的烦恼,不过已经请了最贵的讼棍,而且还疏通了不少国会的议员,看来官司有得打。当然政客们在制造些噪音,要银行们放点血快快了结,因为他们要竞选了,也没有时间和精力继续纠缠下去。不过我们JP摩根这方面的烂账不多,不象美国银行买了Countrywide。说不定我们可以空他妈美国银行一把呢。这个目前还是法律方面的事情,所以让专题小组跟踪就行了。那么下一步最大的风险在哪里?看来在高回报那里。(插嘴:高回报,High Yield,也称为非投资评级,或者垃圾债券。相对于投资评级Investment Grade。)于是老大问,那么我们这方面的风险如何?大将们回答,我们有不少杠杆的贷款,非常成功。不光是赚钱,我们还几乎垄断了这个领域。我们目前是欧洲和北美的垃圾债券的第一大发行商。这些杠杆的贷款,有抵押而且利息是浮动的,所以收益不错。当然前一阵子的垃圾债券抛售,对我们是有些影响,如果继续下去,会有比较大的损失。不过这还不是主要问题,主要问题是在一个熊市,我们的新债券发行就干涸了。在发行上面的损失,也影响了我们在二级市场的交易收入。因为我们控制新债券的分配份额,而新债券的利润也是大部分债券对冲基金的主要收入来源,他们需要拿到发行份额,然后在债市上面,价格一个上扬去赚大钱。(插嘴:类似于新上市公司的原始股那样。)所以他们炒的方向,和我们的利益一致,我们就奖励他们多几股,不一致就惩罚他们。所以这些狗们都识趣得紧,知道怎么做下次才会有更大的骨头啃。要是没有新发行,那么这部分的肥水也没有了。而且我们还得养一大批投资银行家,等市场回暖,也是一笔开支啊。老大点了点头,认为大将们说得在理。那么你们认为,这个债券市场的下跌幅度有多大?如果下跌了,我们得扒拉多少钱进来,才可以平衡掉上面说的收入损失?大概10-15%幅度吧。2011年,最高点到最低点大概是10%。很难说将来不会再重复。跌5%倒不是啥大问题,不过要说10%,市场就不太好看了。要是15%,债券市场估计得关门打烊了,新发行估计门都没了。好,老大说。我们就认定10-15%下跌幅度吧。我们需要赚多少?50亿美元,大将们回答。从我们的贷款表上的各种风险,我们需要考虑在12%的下跌结果中,对冲50亿美元。这样的话,我们可以保持利润,而且还可以在混水中摸几个大鱼回来。其实我们之前虽然在金融危机中全身而退,不过都是好好防守,没有进攻。白白错失了多好的摸大鱼的机会。如果当时我们可以好好的对冲一把,就可以把竞争对手们高盛和摩根斯坦利这帮丫挺的,全他妈给煮了,那我们现在的地位,就会更稳如泰山了。(插嘴:在金融危机期间,关于高盛和摩根斯坦利没有钱了,引发投资者过来试探的消息,就是JP摩根的戴蒙放出去的。当时某位人士,找高盛老大兑现一张1500万美元的支票,高盛老大眼都不眨,马上签字。因为如果超过15分钟,他不签字的话,成群的投资者,就会蜂拥而来了。)老大点头,那我们怎么对冲?看一下HY17。如果我们在这里空他妈420亿美元的话,12%下跌,就赚50亿了。(插嘴:HY17全称是Markit CDX.NA.HY.17)嗯,这个数字大了点。老大有点犹豫。其他还有什么想法?大家于是讨论一轮,包括其他的卖空目标,最后的结论,相关风险太大,不容易处理,还是卖空高回报债券最合适。那么空420亿美元,成本是多少?大概每年25-30亿美元吧。什么?你开玩笑?我是认真的,市场价格是6%-7%,很贵的。不过我们有债券和贷款方面的收入,可以承受这个费用的。老大坚决地摇头。不行,不能这么干。财经报表出来之后,收入这一栏太难看了,华尔街那帮分析龟儿子要捅死我们了。这对冲的成本他妈的比整个债券行业的收入还多,那哪成呢。这只是为灾难买保险嘛。我有一个法子,一位大将说,可以冲销这个成本。我们可以卖一些IG,然后用这些收入来冲销卖空的成本。而且如果市场继续上冲,我们的HY空仓的市场价损失(mark to market)可以给弥补掉不少。如果市场下跌,我们会损失一些空仓的利润,因为IG会跑得比较好。(插嘴:IG,Investment Grade,投资评级资产。)好,如果我们卖掉1000亿美元的IG,情况如何?IG现在的年费是1.25%,如果我们卖掉1000亿美元,那么可以拿到12.5亿美元,来冲销HY的空仓。老大点头,听起来开始有点搞头了。另外其他的市场情况,比如说如果HY疯涨5%,这也是我们认为的最极端的可能性,那么IG将会比HY多1-2%的涨幅。这样的话,我们会在HY的空仓损失20亿美元,不过在IG的多仓赚10-20亿美元。然后在另一边,如果HY市场下跌12%,我们认为IG的成员构成不错,没有太多的金融股,那么有可能只下去2-3%,大概亏25亿。哦,不好,这样的话,我们的HY空仓,就只剩下25亿美元,而不是原先打算的50亿美元了!(插嘴:这一段谈的是,关于HY和IG的指数交易。)那如何是好?我们就得加倍才可以达到目标了,不过这些数字已经挺大了。这个时候,有人嘀咕了一声,tranche也行吧。(插嘴:tranche来自于法文,意思是斩件。就是整个投资组合中间,分切出来的组合。)谁说的tranche?你认为我们可以买HY tranches的first lose tranches,然后卖IG tranches的mezzanine tranches?嗯,有意思,讲解一下。(插嘴:first lose通常是最低一层,mezzanine通常是第二层。)我们可以找一些HY的tranches,找其中一些可以马上获利的将要破产的目标。我们可以来个5年短期,甚至更短的,空它一把。因为我认为市场对短期的破产风险估价过低。我可以找到像是AMR(美国航空公司的母公司)这样的很便宜的主儿,大概今年底就会翻肚皮死人的这种。而且如果是更灾难的情况,那么curve(曲线)会对我们更加有利。对一个5%的变化,front end(前端)不会太大变动。但是如果跌下去10%,就没有人再买短期的债券,那么曲线就会翻肚皮(inverted),这个短期的first loss保险,会非常非常棒。我们听着啦,继续啊。。。另一方面,IG9的tranches交易也他妈的太便宜了。没有人真的想买这玩意。我们可以卖些second loss保险,然后赚高额的保费。因为IG9 tranches支付和HY tranches同样的5%的费用,所以做一个平衡的投入,我们可以控制运行的成本。(插嘴:IG9的全名,大家最近听得最多了,Markit CDX.NA.IG.9)当然我们在HY的首付上面,要多给一点,但是至少这个是平衡的。老大表态了,我真的喜欢这个玩法。如果世界又开始末日了,HY市场,相对于IG市场,会给血洗了。因为这个交易,专注于最低层和实际损失,那捞的钱可是白花花的。等到IG里面,开始出现3-4个破产的话(开始影响到第二层),吃进我们卖的保险,这个时候估计HY已经有10-20个破产了。那我们的空仓已经赚满到目标了。我觉得我们可以这样在市场崩溃下去的时候,至少赚它50亿美元。而且等市场反弹的时候,还可以赚多一点呢。老大真的很喜欢。这种法子,似乎比玩指数要好。成本容易控制,喜欢这种在大跌的时候,可以捞到的银子。是的,投资评级IG的公司是不会破产的。现在我们国家的政策,就是保住好的大公司嘛,至于那些发垃圾债券的公司,破产的话,联储局是不会逼着我们去救的。不错,这个方法好,会成为新的联储局压力测试的亮点呢。下次开联储局会议的时候,我这个董事也可以发表发表意见,保住我们的大企业,你看人家中国,不就是保住国有大企业的嘛。(插嘴:需要自学curve trade的基本知识,这篇文章恐怕没有空间介绍。)补充:目前看来大家可以做的只是猜测,因为毕竟要在3个星期里,赔掉20亿美元,比爬珠穆朗玛峰的难度还要高。因为JP摩根居然做到了,所以美国司法部和联邦调查局也要参与调查了。交易的细节,可能和上面的喜剧性描述稍微有点不同。1.第一笔买HY保险,因为要应对欧洲危机,所以可能是Markit iTraxx Europe的CDX的tranche中的equity tranche。2.第二笔卖IG9的10年期(2017年到期的mezzanine tranche),有可能是同时做的。3.然后等欧洲央行的LTRO出来,系统性风险消除,于是戴蒙要减缩对冲仓位,这个不是通过关掉一些HY保险,而是以卖IG9的方法。如果第二笔没有同第一笔同时卖,这里就是开了新仓。当然如果第二笔和第一笔同时做,那么这里就加仓位了。4.有可能想以对冲的马甲,去做对赌(违反沃尔克法则)。这里可能就没有提供卖IG9的Delta,自己就把平衡风险的7.5倍的指数给砸出去了。5.和其他对冲基金干上了之后,被人家爆料给记者,导致了仓位的困难。于是又在IG9的equity tranche的5年期,买了保险,作为对冲之前的对冲,这个是第4轮的连环对冲了。这样的玩法,使得风险平衡非常难以把握,再加上你的风险模式,可能还有问题。6.然后面临Q-10报告到期,不得不关闭一些仓位,20亿美元就这样泡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