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称伊比鸠鲁学派,多是指其伦理学方面。此派所说伦理,是以个人为主,言能自乐其乐,即道德目的所在,惟善求乐,斯是哲人。故所言之乐,非指肉体的欲望。伊比鸠鲁重精神之乐,而轻物质之乐,虽不严禁肉体的欲望,但强调节制。其渊源出于施勒尼派,此派认为求乐不出二途,一以满足所欲为乐,一则不羁于物,而心中恬适安和。前者动,后者静;前者积极,后者消极,两两相较,后者自较前者为贵,人间幸福即存乎斯。
伊比鸠鲁说:『使我得水与饼,其乐已无殊于上帝。』其为安贫乐道之义,充分流露出来。斯多噶派称绝对的乐境为Ataraxy,无法完全表达其意,故不拘此派立足点与斯多噶派之禁欲主义相反,但与他们所说『不动心』,却相同。
除伦理学说外,此派之特征尚有:本体论方面宗德谟颉利图之说,而主唯物的原子论;认识论方面,主感觉论,以感觉、知觉及再生观念三者为判断真理之标准,认为概念论及推理之类徒劳无益;宗教方面则力破生死之见,否定超自然的事实,而以驱除宗教迷信为学者之职责。
此派中之闻人,则有伊比鸠鲁之友 MetrodoruS及罗马诗人Lucretius,Horace,Cassius,Tibullus等人。这几人之间,情谊诚挚,故往往忠守前说。至第四世纪中犹流传不绝,到文艺复兴之时,法人伽桑狄(Gassendi)更遥宗此派思想,以排斥侩院之禁欲主义。
有人以『伊比鸠鲁主义』泛称一切快乐说,其意大多讥讽快乐说之牵强不合理,指其鼓励肉体的欲望,此与古代伊比鸠鲁所言不尽符合。
(选自赵中辉《神学名词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