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发表于【IT经理世界】6月20日刊)
AKB48是日本最受欢迎的一支性感女子偶像乐队, 她们拍过广告卖巧克力卖手机, 而最近她们被日本政府相中要拍广告卖日本国债。 据说她们的粉丝有很多都是多金的欧基桑, 想想这些中老年男人们垂涎欲滴地看着AKB48极尽妩媚之能事的 唱歌跳舞搔首弄姿,劝说他们拿出舍不得花的血汗钱买国债, 就觉得匪夷所思。日本政府真的走投无路到了如此地步吗?
许多坊间评论员都说欧洲之后,主权债务危机的下一站就是日本。 情况是不是真的如此糟糕呢?
最近惠誉把日本的信用评级从AA-下调到了A+, 同样的情况发生在欧猪五国身上就引发了灾难性后果, 那么对日本的影响呢?很多人都说没事,因为日本不是欧猪五国。 日本拥有经常账户盈余,可以自己印货币,有可观的储蓄率, 国债超过90%都被国内认购。 最近日本国债收益率不断降低不正说明了我们的担心是多余的吗?
日本会走出泥沼的。同样的话在“失去的十年” 的最初有很多人说过,可一眨眼日本正在失去第3个10年。 王尔德说过:“失去第一个孩子是不幸, 失去第二个那就是严重的疏忽失察。” 日本债务的GDP占比去年就已经超过了200%, 远远高于欧猪五国,这样失控的局面是不可能永久持续的。
日本衰退的核心是通货紧缩,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到现在日本一直都没有走出通货紧缩的怪圈。 通货紧缩的后果就是, 日本的名义GDP从1997年的高峰已经有了明显的下滑。 连续的政府财政赤字, 再加上日本经济的缓慢增长导致了日本债务的GDP占比不断恶化。
一直以来,日本政府都试图通过大力的财政支出推动经济增长。 这反映在日本财政赤字的GDP占比的均值从上世纪90年代的1. 7%增加到了2000~2007年的5%。但问题是, 政府的强力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效果却乏善可陈: 日本的长期增长率一直都在下降, 年增率十年移动均值在2011年已降至0.75%。 假以时日这个移动均值就会成为负值。 通过财政支出和大兴土木来拉动经济也是中国政府的信条, 我们是不是应该引日本之教训为戒呢?
有人说日本的债务问题不足为惧,因为日本的储蓄率高, 可以把债务内部消化。可是,根据IMF数据, 日本企业储蓄率从1981的13%增长到了2009年的21%, 而与此同时日本家庭储蓄率从10%下降到了3%。 所以日本的财政赤字和大兴土木主要是靠企业储蓄维持的。 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是, 从索尼到丰田这些日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正在全面下降, 利润前景黯淡,对日本债务的支持也会日渐枯竭。 经济智库Variant Perception认为, 在2016年之前日本国债对现金和储蓄的占比就将达到100%, 日本的储蓄将被填不满的债务黑洞消耗殆尽。 值得引以为戒的是中国的储蓄率结构和日本也很有相似之处, 那就是高储蓄率的原因都是企业储蓄率的高企, 而家庭储蓄率都在不断萎缩。
日本政府的财政支出和大兴土木除了扩张债务之外并没有起到促进经 济的作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主要是因为日本的内需不振, 通货紧缩,导致日本企业更偏向于海外而不是在国内投资, 也导致日本企业对海外市场的严重依赖性。 同样的情况也开始发生在中国, 只不过日本的内需不振和人口老龄化有关, 而中国的内需不振却是自己刻意为之: 比如财政收入增长高于GDP增长更高于工资增长,比如住房负担、 医疗负担和养老负担太过沉重等等。 也许有人会说中国绝不会变成日本, 可目前的地方债务危机很有可能是未来更大债务危机的预演。
天阴而知雨, 不能因为目前中国经济的成就而忽视我们前面的艰难险阻。 曾几何时日本也和我们一样经济增长迅速,出口傲视全球, 股市大热,房市大热,而如今却久久陷入衰退不能自拔。 日本的政府也像我们的政府一样, 在关键时刻敢于以疯狂的财政支出刺激经济,曾经有效过, 但最后除了造成国家债务负担失控之外,已完全不能提振经济。 日本在老龄化社会下积重难返,但我们还有机会, 我们应该把收入更多地分配给国民而不是政府, 建立一个强大的公租屋和社保体系,把国富民穷转变成民富国强, 这样的话中国的经济将更多地依赖国民的消费而不是政府的支出去增 长。
假以时日,中国的贸易顺差会像日本那样缩水甚至逆差, 到那个时候如果内需依然不振, 政府举债刺激经济则必将走上日本似的没落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