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反中国文化”到“人性之本”--- 我极少读中国书的五大原因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很久以来,我对中国的文化和政治都失去了兴趣:几乎不读中国书(不管是文学还是历史),不看中国电影和电视剧。这样的状态已经持续很久了。在我参与的一些网络论坛上,我被指责为“反中国”,“种族歧视”等等(最近写的博客文章“最喜欢的十本书”也因为没有中文书而得罪了不少人)。 

也许,出于对(种族)歧视的肤浅的理解,我可能的确配得上“种族歧视”的帽子,但基于我自己对歧视的认识,我却是远远不够格的,甚至恰恰相反,因为我是一个彻底的个人主义者,在生活中对每个人都从“个人”角度出发待人,不管这些人是哪个民族,那个国家。我对“中国”漠不关心,不是出于“仇恨”,而是出于“个人兴趣”,即:中国文化中的大多数内容(或者说“主流文化”)不再激起我个人的兴趣。 

这当然是有原因的。对我来说,几千年不变的文化,或者文明,与当代的共产主义一起,改变,驯服,甚至扭曲了中国人(注:“人”指普遍意义上的“人”,而不是个体意义上的“人”)的本性。不管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遗产中,还是在当代中国人文化生活中,我都看不到人性的本来面目。 

什么是“人性的本来面目”?这当然是个巨大的话题,值得鸿篇巨著,但我目前的水平让我不可能写出这样的书。所以只有简而言之,“人性的本来面目”,或者“人性之本”,可以理解成“自然赋予人的所有属性”。如果这个说法听起来抽象了一点,再具体一点说,就是人性中的那些没有被所谓的“文化”,“文明”,或者所谓的“人类智慧”(自以为高于自然的那种)所修理过或装饰过的那些属性。根据这个理解,我认为中国(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文化是过度人为化了的文化,在其中已经很难看到人性的原初面目了。 

笔者是个个人主义者,也是个热爱生命的人。本着忠实于自己的原则,以下就是我为什么不喜欢中国文化,不爱读中国书的几个最重要的原因(排序基于个人之不喜欢之程度): 

1。极度缺乏生生命力:在绝大多数的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当代文化中,我几乎看不到对生命的正面歌颂。   
     在中国的文学艺术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作为一个民族整体的“中国”的歌颂,对中华文化几千年传统的歌颂,对当权者(皇帝或者共产党),对父母歌颂,但很难看到对生命,对人性的赞美。不错,在古诗词古画中我们也能看到对自然之美的描绘和赞叹,但,这些都多是出于对人世间的逃避,而不是出于对自然和生命的正面赞颂。
     
导致这个现象的原因,我认为最直接的是因为大多数的中国人作为“个体”的生命都被剥夺了。几乎从生命之初,中国人的生命就被赋予了一种“个体”生命之外的价值 - 或为祖国,或为什么主义,或为父母,但就是没有“为自己”。由此,对很多中国人来说,生命只有在被牺牲的情况下,在具有价值。这样的结果,自然让人看不到自己的生命之美。其次,中国儒家文化的在其宗教方面的核心是“祖先崇拜”。这个“宗教”传统,是中国文化缺乏生命力的根源,它注定了中国人对“生”的忽略,从而把死人看的必活人重要,把长辈置于晚辈的头上,让生命无端受累。 

2。对“人为次序”的过分崇尚:人类的文化自然是有人为的次序,否则无异生存和发展,然而过分的单一次序又会导致一个文化丧失其生命力。孔子是(人为)次序的爱好者,是灵感,激情,随意性等等的唾弃者。这似乎也应合了中国人的性情,使中国人在文化和生活的所有领域中都变得极度地循规蹈矩,万事不敢越雷池一步。这种对人工次序的过分爱好,导致了中国文化的过度“程式化”,从而缺乏冒险和惊喜,显得枯燥无味。
     
这种单调的风格在艺术上自然很限制人的创造力,在思想上,就更是彻底抹杀了人的创新意识。使得儒家文化可以一统中国两千多年,中国人的头脑,虽然在“计算”上都“进化”得精致,但在对事物的认识上都变得极度僵化。 

3。集体主义对个人主义的奸杀:我认为传统的中国文化和当今的共产主义思想一起,成功地谋杀了“个人主义”。或许,真实的情况其实是,个人主义在中国文化的一开始就没有存在过。
     
从我个人的认识来看,个人主义是人道主义的最直接,最具体的体现。然而这个个人主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却是自始自终地被所有文人和道德家们所忽略的人性道德。这个现象,自然和中国文明的特征密切相关。从我有限的历史知识中我认识到,农业文明区别于之前的采集和狩猎文明的特点之一,就是家长制。家长制是等级制之母,更是个人主义或者说人道主义之死敌。而中国,这个在当今世界上仍然活跃着的最古老的农业文明之一,堪称古老农业文明的最完美的模板。其中,原始的等级意识至今仍然鲜活地存在于中国人的头脑之中,由此在中国文化的所有领域中几乎见不到个人主义的踪影*
     
更可悲的是,在中国文化历史上,即使见了点个人主义的踪影,比如鲁迅,比如红楼梦,也都会免不了被主流知识分子曲解的命运,以服从统治者和大多数人的需要。鲁迅,这个本来是从来不低估民众的愚昧的一个彻底的个人主义者,可以被理解成共产主义的旗手,被封为文革红卫兵的先驱;红楼梦,这个充满了对传统文化的鄙视和对人性之本的仰慕的文学著作,在广大的中国人心目中,不过是一本人际关系的“教科书”。当然,这只是最简单的两个例子,还有很多被曲解了的作品。所以,我不得不说,中国的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文化,是对人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奸杀 

4。精神创造领域的极度贫乏。个人主义的缺失必然导致人的个性的单一化,个性的单一化又必然导致创造力的贫乏。试想如果一个民族都“创造”一样风格的“艺术”,都表达一样的思想,这样的作品,我们自然很难称之为“作品”,而不得不称之为“产品”。
     
从我的高中时代我就很少读中国书了。也许这并非什么可悲之事。正如鲁迅说过“中国书要少读,最好不读”。这不是因为仇视中国文化,而的确是因为中国文化创造领域中的枯燥无味。中国的精神创造力的贫乏,直接源于中国知识分子的创造力的贫乏。而创造力的贫乏,又是因为 - 正如鲁迅暗示过,刘晓波明确地指出过的那样 - 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独立的知识分子阶层。中国的知识分子,缺乏勇气,也缺乏独立精神,从而只有作统治者的附庸。既然是“附庸”,自然就没有什么“原创”可言。 

5。铺天盖地的甚至是病态的“悲”:在中国的文学艺术作品中几乎大量地存在着一个色调灰暗的悲哀氛围。文学艺术是传达感情的,自然可以传达悲哀,但是,如果这个悲哀的色调垄断了整个文风或者艺术领域,不能不认为是民族整体病态的体现。
     
不光是“悲”,中国文艺中的“悲”还是悲而不壮的悲,凄惨娇弱,让人除了同病相怜以外,得不到任何积极意义上的启发。在我看来,没有“壮”的“悲”是没有多少价值的,而“壮美”是只有在人的失败和命运的“必然性”相联系时才会产生出的情感。也就是说,只有是在人奋力拼搏之后的仍然无法避免的失败,才可能引起人对命运的强大和未知产生深刻反思,激起对人的悲剧命运的深切同情。那种不战自败的悲惨,都只有在进化的大波大浪中杯自然淘汰的份,对他人没有太多启发的意义。而不幸的是,中国文艺中的“悲”,多是后者。中国人的人生失落,多是因为对权威 - 当权者,父母,多数人 - 的屈从而导致的失落,所以说是“不战自败”的“悲”。何以见得呢?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在中国传统和现代诗词以及当代流行歌曲中大量存在的对爱情失落的哀叹,这些失落,大都出自个人的不敢大胆追求个人幸福所致。好多中国人,不过碍于他人的眼光,或父母的干预,就不敢争取自己的所爱。这样导致的“悲”,在我个人看来是没有多少同情的价值的。
     
不光在爱情上,中国人的生命的任何方面都是碍于这,碍于那,总之由不得自己。这样的人生,自然是悲而惨之,这些“失意”,由于没有和命运的“必然性”相联,都没有多少真正的悲剧意义。在前面第一点关于“生命力的缺乏”的那一段就提到的,中国人从一生下来其个体生命就惨遭剥夺,从而以为生命本来就应该是这样失落的,但事实上,生命,或者个人幸福,其实是可以去追求,可以去拼搏的。所以中国文化中体现出来的这种“悲” 与其说是悲哀,不如说是无病呻吟。 

以上就是我为什么少读,现在是基本不读中国书,也对中国文化失去兴趣的主要原因(当然,本人任何事物都是开放的态度,一旦是自己感兴趣的,不管是哪国的书,都会喜欢。)。综合起来,就是这些特征都离人性之本太远。当然,以上列举的这些特征自然不光是存在于中国文化之中,也存在于很多其他文化之中,但不同的是,在中国文化中,这些特点是垄断性的,而在西方和其他很多文化中,这些特点都是和很多其他特点共存的。我认为正是因为这个单一性,导致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衰落。(不是吗?现代大学的主科难道是四书五经?中国家长难道会把孩子送去学二胡而不是钢琴?)
    
中国,作为一个国家将继续存在下去,中国,作为一个政治权力也会由于经济的发达而在世界上发挥巨大的影响力(这也许是所有其他的古文明国家都没有的命运),但中国文化,由于上面的列出的这些原因,更加上最致命的一点:文化的单一性,将会越来越衰弱。
     
而对我个人来说,中国主流文化(儒家)早已死亡。

 

 

*个人主义的缺失是否使中国人成为世界上最“无私”的人呢?答案又是否定的。原因是,当人的正当个人利益的不到满足的时候,人就要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得到不正当的利益,从而填补“自我”失落的这个绝大的空缺。另外在政治上的极端民族主义和极端爱国主义,也是这个“个人自我”的失落之后的补偿(参见“个体的尊严和集体的荣誉”)。

 


tony4321 发表评论于
中国很多诗词还是不错的,台湾的很多现在音乐也很不错
云易 发表评论于
回复plum8的评论:
是这样的。
plum8 发表评论于
中国的很多传统文化是扭曲人性的,离得越远越好
云易 发表评论于
回复鸟鸣莺莺的评论:
非常感谢你的坦诚!我是从高中开始就喜欢读译著,主要文学方面的,后来扩展到人文方面。我个人认为西方文化遗产是中国无法相比的,这主要是来自于西方文化的多元性,和独创性(没有人盲目相信谁)。
鸟鸣莺莺 发表评论于
我觉得自己算是热爱中国文化的人。在朋友中享有“中文很好”的“清誉”,因为从小喜欢查字典、词典,也喜好收藏它们,即使来美国Over two decades,对阅读中文书籍依然“一往情深”,愿意花大钱邮购美国、香港、台湾、大陆出版的中文书来看。可是今天读了你的博文,有一种深受震撼的感觉,但似乎完全无法辩驳,反而有很多认同。也许我们的文化真如柏杨所言,是“酱缸文化”。否则如何解释人民会忍受中共这样邪恶的政权长达六十多年的统治呢?谢谢你的坦言,我们有良知中国人要好好反思......
云易 发表评论于
回复知凡的评论:
感谢知凡的评论。我知道这片比较“极端”,能够引起共鸣的不多。“有病呻吟”说的非常对!
知凡 发表评论于
"所以中国文化中体现出来的这种“悲” 与其说是悲哀,不如说是无病呻吟。 "

只这句不同意,生命不舒展,必然是悲哀的,所以呻吟正是因为中国文化的病态与现实对生命的束缚。在病态文化处境下的生命是有病呻吟。

其他观点都很同意!



知凡 发表评论于
俺同意你说的。。。:))



焕华 发表评论于
对中国的 文化 失去了兴趣?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