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国念祖母
正在读赛珍珠的纪实性小说“流放”,这是1936年出版的小说,纸张已经发黄。小说描写一个19世纪末在江苏镇江一带传教的传教士妻子凯瑞的故事,也就是赛珍珠的母亲。其中一个地方写到凯瑞的幼子病危,孩子的中国奶妈拿起孩子的一件衣服,走到门外,开始在大街上呼唤“孩子,回家吧,回家吧”。凯瑞听见这个绝望的呼唤后,泪流满面。当读到这个地方时,我想起了刚刚去世的祖母,顿时泪流满面。当我幼小时,特别容易生病。记得有一次,在外面玩,回来就生病了,祖母拿着一个小碗,沿着门前的一个大水塘边,一遍一遍地走,一遍一遍地呼唤:“孩子,回来吧,回来吧”。祖母是小脚,个子矮小,又有些胖,在夜幕中艰难地走着呼唤着,这一幕总是在我的耳边回旋。
祖母五岁时,她父亲在田里干活,被不知哪里的部队给抓走当差,再也没有回来,她母亲一个年轻妇人,要抚养从十岁到一岁的五个孩子。无奈之下,只好把祖母送到我们家做童养媳。那时她才虚六岁,需要站小板凳才能够得着灶台。在她早年的经历中,她总是会讲到这一点。不过我们家的老祖母对她很好。后来她生了一个儿子,很聪明,但在三岁左右生病去世,这是她心中永远的伤痛,经常给我们说起:“孩子前两天还能提着篮子,一下子就没有了”。去年我回国看祖母的时候,90多岁的祖母已经患上老年痴呆,不认识我了,但还是提到那个早夭的孩子。我在想,当年她不知道是如何一遍一遍地呼唤孩子的灵魂回家,直到70年后,这些呼唤还在她的心里。祖母养孩子的过程极为辛苦,在养我父亲的时候,她没有奶水,经常要请湾里那些正在给孩子喂奶的妇女帮忙,要一些奶水给我父亲。其它时候,她是用藕粉喂养大我的父亲。
祖父英年早逝,当时我父亲才八岁。但祖母再苦,还是把父亲养育大,送去读书。她经常会提起她当年的一个如同奇迹般的故事。父亲读书没有钱,祖母去她富裕的妹妹家借钱,不仅被拒绝,而且被责问:“哪有为读书借钱的呢”?祖母回家,坐在灶间愁眉不展,一线光线照在一个墙壁上,发现那里放着一罐银元,这成了父亲读书上学的来源。原来,当年我们家因为房子多,经常有各路部队在我们家住扎,银元经常被兵们偷走。所以老祖父和老祖母就把钱到处藏,最后也忘记地方了。没有祖母为父亲读书之事的执著,我也不可能有这么多读书受教育的机会。
我们三个孙子孙女,四个外孙子女,都是祖母带大的,我还记得当年深夜起床,还发现祖母在摇睡在摇篮里的弟弟,等外出开会的母亲回家。我们孩子和她亲,有时候我母亲都有些嫉妒。有一年,应该是小城的一家现代化商场新开张的那一年,我们三个孩子凑压岁钱给祖母买了一个很漂亮的拐杖。她后来三十多年一直用的是这个拐杖,直到她去世。父母亲尊重她的遗言,把拐杖放在棺材里,让我们仨永远陪伴着她。
如果有人问我这一生中对我影响最大的人,我总是毫不犹豫的说是我的祖母。她受了那么多的苦,早年丧父,青年失去幼子,中年丧夫。我直到自己做母亲之后,才能想象失掉孩子,而且不止一个孩子的痛苦。但她从来没有表现出怨毒,从来没有见过她说过谁不好。她教会了我在痛苦面前,如何坚强起来,如何用爱,而不是用埋怨,去度过人生的每一个关口,去爱我周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