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的商业全球化毁了电影
心言
有时看儿子周末闲在家无聊,我问,要不要出去看场电影呀?结果人家回答,"不去。现在电影全是操蛋的,没一个值得看。"我这可是引用他的原话。龙生龙凤生凤,现在人家已经在脸书时不时来首英文诗,抽象又忧郁,加上那身“潮服”,出去经常有小朋友让他签名。初中毕业时闹着当歌星刚被说服了,将来是不是真想上医学院看着还是玄。
言归正传。现在的电影,无论中外,算得上佳作的已经根本没有了。是作家和导演们江郎才尽吗?也未必。拙见是全球化经济闹的。现在的电影都是商家砸钱进去,当然盼望有回报。商人们懂不懂艺术不说,高回报就只能冀望于高的全球市场占有率,所以原本的价值观念和人文关怀就只能为全球范围的上座率让步,能够突破的就剩下高科技搞出的视觉特技了。归耐起来,自从“拯救大兵莱恩”在奥斯卡上让给“坦旦尼克”,美国电影里人文的东西就开始减少,到下一年的“珍珠港”还算说得过去,接下来的“指环王”等等就都是大场面,大制作和高科技。描写普通人的普通生活,能够引发人们共鸣的东西就基本看不到了。即使有迈克。道格拉斯的"华尔街”之类看似接近生活的题目,其实也是华而不实青蜓点水之作。而且那怕是儿童电影,类似“玩具的故事”和“狮子王”一类的佳作也完全看不到了。
美国有能打动人心的故事生活素材吗?看看现在经济衰退的情景,十年之内完全没有复苏的迹象,如果作家和导演们认真调查思索一番,不愁找不到引起共鸣的题材。美国经济衰退的根本原因不是华尔街的短视和贪婪,而是政客们的骄腻和不切实际。正是政客们把工业建筑标准和防火标准推到了不可能的极端,才让制造业根本不可能在国内生存和发展。制造业可以在现有厂房内加一点东西,但只要建新厂房添加新设备,那就是完全不可能的,而不是有钱肯投入就可以做到。如果我不是近来打算自己创业,几个州跑来跑去选址,根本就不知道这些问题。现在的工业建筑标准和防火标准只能允许一些纯研发的小规模项目,只要稍微扩大一些到很少的量产就束手无策了。谁是始作俑者?正是那些竞选时吵闹着不让产业外移的政客们自己,华尔街充其量也不过是推波助澜而已。文艺家们何不深入到生活当中去,找出问题的根源。
再说中文电影和导演们。现在的电影都是由企业来投资的。拍什么电影能赚到钱才是决定因素。李安的“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奖以后,张陈二位大导演当真傻到做第二个第三个尝西红柿的英雄的地步吗?不外乎商家在炒作牟利而已。倘若张陈二位还要再深沉一次,拍个反应目前中国社会贫富差距的题材,谁会第一个毙掉他们?当然是商家了。现在是他们赚昧心钱的黄金时期,谁希望有人来横插一杠?
这里不得不说平时华人圈对李张陈三位大导演的评价。大陆人看李安属于雾里观花,朦朦中觉得其中还有些中国元素, 心里其实期盼有限。对张陈二位却是再熟悉不过,况且心里还总有以前那种不自由的心结。其实,张陈二位现在身上的锁链更多是来自商家。相比之下,李安则处于蓄势待发阶段。他最好的作品是"推手","饮食男女"和"喜宴"。有价值取向和民族情感的因素,我非常反感他的“断背山”和“色戒”,当然,有观众喜欢也是他们的自由。
话说到这里,我想以后电影的发展还有待于谁先捅破了全球化经济这个泡沫,大家都回到地面上来,抛弃虚荣认真思考以后,才有下一个意境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