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莫言抄写毛泽东《讲话》不后悔

2012年10月12日下午三时,新科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国着名作家莫言在高密市凤都国际酒店召开了媒体见面会,与国内外记者分享了获奖后的感受,并回答了在场记者关于党派、政治、钓鱼岛、莫言热等的提问。凤凰网文化记者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进行了报道:

在发布会现场,法新社记者提出您对有人争议您抄过《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一事怎么看时,莫言表示:这样的批评从他们的角度来讲都是有道理的,但是对我来讲,有的是没有道理的。难道抄写《讲话》就是不可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吗?

我上个月在上海也着重的回答了这个问题,当时有一个日本的作家阿刀田高在跟我对谈的时候他说过,他知道文学是干什么的和为什么干,原因是因为他读过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然后他就问我,你对这个《讲话》怎么看,我说这是一个在网上炒了很久的问题,而且也是让我挨了很多骂的问题。

因为毛泽东的《讲话》是历史文献,他的产生有历史的必然性,而且这样一个文献在当时那种社会历史背景下,对被推翻腐朽的政权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我们今天再来看这个《讲话》,会感觉到它有巨大的局限,这种局限就在于这个《讲话》过分的强调了文学和政治的关系,过分的强调了文学的阶级性而忽略了文学的人性。

我们这一批作家在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写作的时候,就认识到这个问题,其实我们后来所有的创作都是在突破这个局限,我相信有很多批评我的人是没有看过我的书,如果他们看过我的书,就会明白我当时的写作也是顶着巨大的风险,冒着巨大的压力来写的,也就是说我的作品是跟当时社会上所流行的作品大不一样的。

但是,我们要突破这个《讲话》的限制,并不意味着我把这个《讲话》全部否定,因为我认为这个《讲话》还有它合理的成分。比如他讲普及跟提高的关系,他说你不能老唱《小放牛》,你还有《阳春白雪》是吧,讲这个民间艺术跟外来艺术的关系,讲生活跟艺术的关系,他讲生活是艺术的唯一源泉,他讲作家为广大的工农兵服务这样一个概念,我觉得这些东西我还是认可的。

因此我抄了这个《讲话》,而且我当时没有意识到,我这个人是比较模煳的,比较麻木,我不像某些人那样,有那么敏感的政治嗅觉。我当时觉得就是大家要出一本书,然后出版社的编辑找到我,让我抄一段,我就抄一段,后来这件事情发展这么大,出了这么多的批评、意见和辱骂,这是超出我意料的。

我至今认为,我抄了,我不后悔,我觉得我抄这个《讲话》,跟我的创作没有什么矛盾,我抄他的,是因为他里面有合理的成分,我突破他,是因为他已经不能满足我创作的心灵需要。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