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省一区征文介绍:Zt

Zt


千岛湖论坛's Archiver

论坛 › 原创地带 › 县政协抗美援朝、知青、小三线征稿专题
qdhylg 发表于 2012-3-21 11:53:02

县政协抗美援朝、知青、小三线征稿专题

    开场白:县八届政协确定文史资料工作重点转向当代“三亲”史料征集,明确抗美援朝、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淳安小三线建设为征集内容。现将征稿内容、要求、联络方式、范文等公布于此,敬请一酸、李子版主鼎力支持,并请广大文字工作者和爱好者积极参与。
  优秀稿件将结集出版。一经采用,即付适当稿酬,并赠阅成书1册。
  通讯地址:
  淳安县千岛湖镇新安北路18号县府大院
  淳安县政协文史和教文卫体委员会
  邮编:311700
  电子邮箱:qdhylg@163.com
  办公电话0571—64823143 传真0571—64823767
  联系人:余利归 手机:13575782733 QQ:309208118



[ 本帖最后由 qdhylg 于 2012-3-21 11:58 编辑 ]
qdhylg 发表于 2012-3-21 11:53:32

政协文史资料撰写简介


  政协文史资料从分类上讲,属于历史学的分支——史料学中的口碑史料。它以中国近现代史为背景,记录的内容和目标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教育、体育等各个方面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
  撰写“三亲”史料时,首先要确定选题并自己将撰写的主要内容,然后将自己经历过的往事以叙事的方法记述下来。可以写一件事或者几件事,也可以人为线索来写事。过去征集的很多文史资料都以“我所经历的……事”“我所知道的……人”为标题,这符合文史资料“亲历、亲见、亲闻”的“三亲”特征。同时,一篇好的文史资料应遵循四个标准,即:政治导向上没有问题,史实上要实事求是,内容上要能反映历史的风貌,文字表述上要顺畅。
  文史资料记叙的方式是“平铺直叙”。如一位从事化学研究的政协委员写过一篇关于他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经历,虽然史料记录里不可避免地涉及其专业领域,但内容并不是生涩的化学学科专业知识,而是平铺直叙其创建过程,其史料使人易读易懂。
  文史资料最重要的是“料”,就像烹饪时有“主料”和“辅料”。关键是“主料”要好,同时辅以好的“辅料”。紧紧围绕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展开,有丰富的细节,史实表述无误,可读性好,就能达到既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又较受读者欢迎的目的。
qdhylg 发表于 2012-3-21 11:59:52

征集淳安抗美援朝文史资料

  抗美援朝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重大事件,距今已六十余年,这方面的史料亟需加紧抢救和整理。杭州市政协将此作为市县合作课题,广泛征集各县市区抗美援朝文史资料,拟于2012年编辑出版。为此,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现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淳安抗美援朝文史资料,除向市政协推荐文稿外,拟于2013年结集出版专辑。
  一、征稿对象
  (一)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战士及其家属、亲属;
  (二)了解抗美援朝时期有关情况的老领导、老同志;
  (三)了解抗美援朝时期我县后方开展积极生产、支援前线等运动的社会各界人士。
  (四)媒体记者、乡镇文化员及其他文字工作者可通过采访当事人,整理档案等方式,以整理者名义提供稿件。
  二、征稿内容
  抗美援朝期间我县赴朝军人在朝作战、参军参战、开赴前线等情况以及后方开展生产竞赛、增产节约运动及捐款捐物、赴朝慰问等支援前线的情况。
  三、稿件要求
  (一)稿件须遵循“实事求是”与“三亲”(亲身经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原则,遵循四个标准,即:政治导向上没有问题,史实上要实事求是,内容上要能反映历史的风貌,文字表述上要顺畅。
  (二)稿件写作体裁为回忆录、纪实、侧记、综述等记叙性文章,尽可能以第一人称来写,主要是将当事人经历过的往事以叙事的方法记述下来。可以写一件事或者几件事,也可以人为线索来写事。对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活动、发展变化的过程及其细节的具体叙述尽可能写得确实详尽,文风朴实,文字比较生动活泼,具有可读性,切忌写成论文及总结性的文章。
  (三)稿件最好图文并茂,尽可能提供相应的人物照和实物照。人物照可以是当年在前线的照片,也可以是回国后参加工作或劳动生产的照片;提供的实物照包括军装、勋章、奖状证书、书信日记、用品用具、作战工具等。
  (四)所有稿件及图片必须将作者姓名(口述人、撰稿人)、详细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以及撰稿人与所撰人物的关系等,注于来稿末尾,以便于联系。采编稿件采取第一人称写法的须将讲述人和作者注明清楚。
  四、时间安排
  2012年3月-2013年9月

[ 本帖最后由 qdhylg 于 2012-3-21 12:04 编辑 ]
qdhylg 发表于 2012-3-21 12:06:26

征集淳安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史料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为响应党“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大批风华正茂的知识青年积极投身于祖国农村的广阔天地,将沸腾热血与青春年华浇铸在广袤的土地上,形成了一轴交织着欢乐与苦痛、理想与追求、光荣与梦想的历史画卷。回顾这段历史,把自己亲身经历和亲见亲闻记录下来,不仅能为社会留下在错综复杂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代知青的人生档案,而且能给当今的年轻一代留下宝贵的生活教材和具有昭示意义的精神财富,能为研究建国后的历史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史料,意义重大。为此,我们诚向各界人士(特别是当年的知识青年和从事知青工作者)征集淳安知青历史资料。
  一、征稿内容
  1、有关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背景和档案资料,主要是知青个人收藏的有关淳安知青上山下乡的政策性文件、上级指示、领导批示、工作计划、知青名册、各类知青工作会议文件等,反映知青个人生活、学习、劳动等情况的书信、日记、学习笔记、劳动记录以及下乡时创作的诗歌、散文、歌曲等等。
  2、我县城镇知青、杭州市知青在淳农村插队落户,我县知青支援黑龙江边疆建设的亲身经历回顾;
  3、当年主管知青工作有关部门及知青下放所在地知情人对知青工作的回顾;
  4、我县知青点的建设发展过程;
  5、知情人、当事人对淳安籍知青中产生的英雄模范人物(含牺牲者)事迹的回忆;
  6、对知青留居农村、返城经历的回顾;
  7、当时新闻和教育工作者通过采访如实反映知青生活的纪实性报道;
  8、有关知青“上山下乡”的实物照片和生活照片,如个人用品、票据、勋章、证件、奖状、奖旗、奖品等有特殊纪念价值的实物照片;知青上山下乡期间的生活、学习、劳动等情况的照片;
  9、返城知青回访农村和知青点时的见闻和有感而发的心声等等。
  二、稿件要求:
  1、文稿应以“亲见、亲闻、亲历”的“三亲”为特色,要求当事人以第一人称,用回忆录的形式撰写。相关人员采访所撰稿件,也以第一人称写,并注明当事人(口述人)、撰稿人(整理人)关系。内容翔实、生动、具体,对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活动、发展变化的过程及其细节的具体叙述尽可能写得确实详尽;文体清新朴素,平铺直叙,不宜加入过多评论,不要写成总结报告。
  2、照片应真实,清晰,并附简要说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
  3、背景和档案资料(含实物)可向档案部门和知青景点推荐收藏,自己保存的可向我们提供复印件或照片。
  4、请作者在文末附联系方式及当事人的个人简介。
  三、征稿时间
征稿截止日期为2014年9月底。

[ 本帖最后由 qdhylg 于 2012-3-21 12:07 编辑 ]
qdhylg 发表于 2012-3-21 12:10:16

厦门知青上山下乡在武平的情况回忆 (武平文史资料)
  三十二年前,文化大革命中期,也就是革命委员会相继成立,实现“全国山河一片红”的时候,1968年12月21日,毛主席向全国发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紧接着《人民日报》又发表了“我们也有两只的,不在城里吃闲饭”的评论员文章,从此,城市知识青年和部分居民,离开家庭、告别城市,到农村去上山下乡,插队落户。在这个历史时期,我刚好到“县四个面向办公室”工作了一段时间。为纪念这段历史,现将当时在我县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的情况回忆如下,以飨读者。
  (一) 情 况
  毛主席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在当时来说,的确是一种历史性的大变革,它影响是很大的。当时我们县的任务,除安置好本县知识青年外,主要是做好各种子选手准备,迎接厦门的知识青年和部分城市居民的到来。所以,在那时认真做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安置准备工作是压倒一切工作的中心。县委、县革委会领导都非常重视,专门召开县委、县革委扩大会议,各公社书记、县直各部门领导参加,就上山下乡工作事宜进行专题研究,具体布置并抽调得力干部,组织强有力的班子,去具体承办上山下乡工作事宜。1969年1月16日,县革命委员会正式下达文件,成立“武平县革命委员会四个面向办公室”,紧接着1月19日至21日,各公社革命委员会也相继成立了公社革委会四个面向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21日至25日有接收安置知识青年任务的大队也相继成立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小组”,后改为“三结合”教育领导小组。从些,县、社、队层层都成立了工作班子,指定了一名领导具体抓,并抽调了人员,专门办公。
  县委、县革委扩大会以后,各公社都雷厉风行,大张旗鼓地贯彻会议精神。全县组织了298个宣传队,4640人参加宣传出宣传栏191期,召开各种会议二千多场次。主要从三个方面向群众宣传:一是讲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意义;二是讲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响应毛主席号召而来,我们不能辜负毛主席的期望,一定要热情欢迎,妥善安置;三是讲因时间紧、任务重、人数多,一时来不及为他们新建住房,这就要广大贫下中农发扬共产主义风格,自学地把好房子让出来给他们住。通过宣传,群众觉悟显著提高,并表示要以实际行动支持上山下乡工作,从此,报名让房的人越来越多,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如东留公社大明大队李祖洪、记平公社昭信大队郑福香,大禾公社大禾大队兰有莹,他们原都准备搬进新房子去住的,后听说知识青年要来,主动提出不搬了,把新房子给知识青年住,自己还是住原来的地方。乐留公社大联大队一个刚结婚不久的新娘房也让出来了,自己搬到别的地方去住。永平公社昭信大队第二队五保户郑菊秀,听到城市知识青年到乡下来,这是盘古开天以来都没有的,为表达她对知识青年的欢迎,主动找上干部,要求把自己的七间房子和一套厨房用具全部让给知识青年,还说我的菜地还要把它全部种好,待知识青年来时分一部分给他们。岩前公社将军大队贫下中农,不仅让出房子88间,还让出床板37副。象洞太山、东留苏湖大队群众把让出的房子不仅全部修好、打扫得干干净净,不定期做到六有:即有床板、有垫草、桌凳、有挂毛主席像、还砌有灶头、备有柴草。永平公社孔下大队和象洞公社光采大队及一些生产队连洗锅头用的刷子、食饭用的筷子、装盐用的盆子、晚上用的煤油灯都准备好了。据资料记载,到1969年3月上旬,仅2个月时间,全县贫下中农共让房子7205间(其中5650间全部都是好房、新房),让出床板3137副,砌好灶头363个,备好锅头29口,些草3374担,还有菜刀、锅盖、切菜板等用具几百件。这就为知识青年的到来,在物质上做好了必要准备。
  1969年1月22日,本县首批上山下乡知识青年37人(其中女13人),居民户4户19人,带队教师10人共66人,到东留公社苏湖大队插队落户。
  1969年3月10,厦门市第一批知识青年149人,到我县东留公社的大明、小溪大队和永平公社的孔下、杭背大队插队落户。
  本县知识青年,从1969年1月22日起,至1970年月日10月先后三批76人(其中女29人),另居民户16户74人共150人上山下乡插队落户。
厦门市知识青年,从1969年3月10日至11月25日止,先后分十三批,共5257人(其中女2068人),另居民189户930人共6187人到我县上山下乡,插队落户。
  期间还接收外省、市、县回本县籍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170人(其中女65人);还接收66、67、68三届大中专毕业生来我县插队落户402人,
  从1969年1月至1970年底止,来我县上山下乡插队落户的共6909人,其中知识青年5503人(本县76人,厦门5257人,外地回本县籍170人);居民205户,1004人(本县的16户74人,厦门的189廖930人);三届生402。安置在全县16个公社,139个大队,948个生产队和县办二个场。
  (二)成 长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响应毛主席的号召而来,贫下中农都把他当着特殊“客人”,所以,他们以后受到了当地党政机关、公社、大队和广大贫下中农的热烈欢迎。特别是第一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插队落户时,到处都象节日一样,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热情洋溢,夹道欢迎(送)。我县第一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时,县直机关举行了有一千多人参加的欢送大会,第二天一些早又有近千人为他们送行。厦门首批知识青年到东留、永平,路过县城时,街道两旁彩旗林立,标语满街,人潮如海,夹道欢迎(送)他们。当时,很多大队没有通汽车,如岩前的澄邦、将军,象洞的光采、太山,永平的唐屋、昭信,大禾的贤坑、帽布等等,当知识青年到来时,贫下中农都不辞劳苦,路十几二十几里路远,去迎接他们的到来,并帮他们搬挑行李。
  知识青年到农村后,贫下中农对他们情同后足,亲如兄弟。生活上给予照顾,政治上给予关心,生产劳动、家业技术方面手把手地教,使他人茁壮成长。
  生活上,有的住在贫下中农家里,有的吃饭也在群众家里。有的地方人数较多且较集中的,大队也为他们单独砌了炉灶,让他们三五成群为一组,集体开膳。特别是吃住在群众家里的,群众格外关心。象洞光采大队复退军人谢阿社,看到一个知识青年未带蚊帐,就把自己的让给他。永平孔下大队女社员潘细妹,怕吃住在自己家里的知识青年生疏,不敢吃饱饭,就经常地对她说:“孩子,住在我家,我们就是亲人了,你不要怕,饭要吃饱,不吃饱,把身体饿瘦了,我对不起毛主席,也对不起你的父母,更对不起贫下中农对我的信任。”感动得这个知识青年流下了热泪。永平杭背大队一社员看到住在自己家里的一个知识青年,水土不服,就把当时自己都舍不得吃的黑豆、老姜熬成汤给他喝,还把珍藏多年的“山羊肝”也送给他吃。在象洞东寨大队落户的知识青年王宇忠,肠胃不好,一时吃不下饭,女队长谢永娣知道后,就主动把煮好的鸡蛋汤送给他,小王十分感动。在永平昭信大队落户的吴银霞,一次上山割草,迷了路,天黑未归,贫下中农知道后,主动点着火把满山找,直至把她找到才回家,使小吴免遭不幸。来到永平公社孔下一队落户的居民林叶,群众看他全家来,人口多,主动给他送柴草30多担,各种蔬菜100多斤,食油2斤多,还有盐等,有的还给他送蔬菜种籽。生产队干部帮他发展家庭副业,自筹资金,特地跑到二十多里外的中堡圩上为人买小猪和鸡等给他养。这一切使林叶十分感动,并说“贫下中农这样热情,我想也没想到,一定要把这些情况,写信回去告诉亲朋好友,让他们共享温暖”。诸如上述事例,在当时比比皆是。
  对集体开膳的知识青年,贫下中农也经常去看望他、关心他,问寒问暖;教他们如何搞好烹调、提高技术;帮他们安排好生活;有的还给他送柴、送菜;有的还帮他洗衣晒被,从各方面便他们在生活上深感温暖,正如当时落户在永平公社的知识青年汪英杰说的“来之前,听说武平人山高、人落后、又野蛮,心里很害怕,到了这里,所见所闻,并不象他们说的那么坏,这是阶级敌人的污蔑,我要写信回去,好好辟谣,让家人放心,让未来的同快来。”女知青黄碧秋也常对人说:“我来到永平落户,吃住在贫下中农家里,和他们一起生活、一起劳动,深感他们最勤俭、最朴素、对人最忠诚,为人最热情,从不花言巧语,他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有的知识青年写信回去时,还特地在信中夹上一颗香菇,说“这里有取之不尽,用这不完的山珍”。
  通过和贫下中农一起生活、劳动,使许许多多的知识青年过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活不会自理,变成会煮饭、会洗衣,会劈柴、会挑水、会做家务,生活能自理的新人。
  在生产过去和农业技术方面,群众对他们也极为关心,耐心帮助,谆谆教诲,手把手地教,使他们从原来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五谷不分的人,锻炼成会耕田、会种地、会种茶、会种竹、种菜、种果;有的还炼就成一付铁肩膀,肩挑百斤,走步如飞,成为生产队里的“大力士”。落户在岩前镇澄帮大队的知识青年继泽、陈明等,看到村里农机具坏了要到二十里外的地方去修,既误时、误工,又影响生产,他们就主动办起了铁工场,没有资金自己筹,没有工具回厦门拿,积极为群众维修农具,大大方便了群众,有力支持了生产,博得了群众好评。落户在东留大明大队的知识青年,1969年冬大队重新建设养猪场,知识青年积极报名,全场18人,其中知识青年15人,成为养猪场里的知青班。他们不怕脏,不怕臭,不怕苦,不怕累,起早摸黑,不懂就学,不明就问,很快成为科学养猪的能手。1969年开始养猪180头,至1972年3年间上调生猪269头(其中给国家123头,供社员节日食肉52头,给社员饲养的小猪94头),年终生猪存栏还有180多头,单养猪收入就一万多元,还有羊、免、鸡、鸭等,增加农家肥二十多万斤,为大队增收粮食16万多斤。为壮大集体经济立下了不朽功劳。落户在大禾公社邓坑大队的知识青年,看到当地田多劳力少,季节紧,任务重,队与队之间生产进度极不平衡,知识青年就主动成立突击队,在大队的统一领导下,那里进度慢就到那里去突击,那里需要就到那里去战斗,深得人们的好评。因此,二年中,该队67个知识青年,有25个被群众评为五好社员,9人被评为学习毛著积极分子,13人入了团,2个知青班(组)被评为出席省、地、县的先进单位。
  在政治上知识青年也积极上进。他们到农村,主动请三老(老革命、老干部、老贫农)讲三史(讲村史、家史、革命翻身史),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他们有的趁开会前夕,为社员读报;有的帮助大小队举办政治夜校,组织群众学习毛主席著作;有的在生产队办起了识字班、扫盲班,帮助群众学文化、学科学技术;还有的办起了业余宣传队,出黑板报、宣传栏,进行了文艺表演,积极宣传毛泽东思想。落户在永平公社昭信大队的知识青年,1970年春节,没有回家,主动组织了文艺宣传队,排演了节目,在春节期间到各个村寨去宣传演出,极大地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群众十分欢迎。象洞洋贝红卫队14位知识青年,1970年春节没有回去,主动帮助军属挑水、送柴做好事,群众反映也很好。落戾在岩前镇澄帮大队的知识青年,1973年自发创办“青年阅览室”,内有马列和毛主席著作,有文艺小说,有农业技术知识,还有人民日报、福建日报等,使村里63人长期借书,200多人经常看报,成为村里有史以来第一个学习园地,深得群众的好评。
  由于他们虚心学习,积极向上,不畏艰苦,在各级党政领导的关心下,广大贫下中农热情帮助下,茁壮成长起来。据资料查证,从1969年1月上山下乡起至1970年冬就有1818人次被评为五好社员,354人次被评为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有5个知识青年班组,评为出度省、地的先进集体,2个出度省、10人出席地区的先进个人。至1972年12月底止,有52人参加了中国共产党;820人参加了共青团;15人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56人被推荐上工农大学;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年,又有39人考入各类大中专学校;1820人被招入国营企业;8人直接提为国家干部(其中1人任公社团委书记、后任团县委书记,2人任公社副书记,5人任公社团、妇干部);33人被聘为当地中小学生教师;14人当上了幼儿教员;10人当上了大队赤脚医生;12人当上了生产队长;18人当上了生产队副队长;550人当上了政治夜校辅导员;93人当上生产队记工员;13人当上了大小队会计,4人当上了出纳,126人当上了生队保管员;还有14人当上民兵班、排长;22人当上了大队团支委;23人当上了大队委员;22人成为生产队里的拖拉机手。
  20人打破世俗观念,和当地贫下中农子女结婚。
  为总结、交流上山下乡工作的经验,更好的帮助知识青年茁壮成长,县委县革委1969年12月至1973年9月先后三次在县城召开了新社员(即知识青年)代表大会;一次大中专学生接受再教育经验交流会;一次全县上山下乡的工作会。新社员代表大会;1971年12月有5位知识青年(即中堡的王庆辉、象洞的黄国石、东留的汪彩鸾、永平的吴银霞、大禾的陈成秀)作为代表上山下乡在武平的知识青年出席厦门市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的特邀代表,向大会汇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情况和经验。
  1971年以后,一部分知识青年因国家建设需要而工作调动,情况发生了变化,一些地方人少、分散。为便于管理,有利教育,县里根据上级的指示,对凡在农村的知识青年在生活、劳动方面作适当调整,相对集中,即有知识青年的大队,都集中在1~2个点。按照当时情况全县定327个点,进行集体建房。由国家出钱,公社出料(如木材、砖瓦),大队出力(指劳力)兴建知青点,每个点都有住房、有膳厅、有活动室。全县已建新房880多间,这为后一段知识青年在学习、劳动、生活、管理等方面提供了方便。
  知识青年在武平,最长的时间8年,短的一半年,一般四至五年。1981年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全面结束。

[ 本帖最后由 qdhylg 于 2012-3-21 12:12 编辑 ]
qdhylg 发表于 2012-3-21 12:13:27

  (三) 开 花
  在时过30年的今天,来重新审视当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情况,说实话,在那特殊的年代形成的特殊群体,在那特殊的地域和特殊环境中的生活的人,应当说他们是有得有失的。所谓失,就是在那特殊的逆境中,一些人在学习上本来就不错,而且完全有可能大踏步前进,甚至更上一层楼去深造,因为上山下乡,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学习受到挫折,机会减少、精神受到压抑,后来虽恢复高考,但增大了年岁,错过了时机,一些有真才实学的人没有得到发挥,受到了影响;还有个别的,本来就生活散漫,到农村后,面对艰苦生活和环境,逆反心有增无减,甚至个别的走上了不该走的路;对广大农民来说,知识青年的到来,也增加了他们较多劳动、生活上的负担,甚至麻烦,这些都是不容置疑的。但不管怎样,从总体来说,他们的确是经受了艰苦的磨炼,得到了严峻的考验,也培养了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勤俭节约的精神。更多的化为新时期建功立业的动力,使他们中有的成为新时期的省、市、县、区的党政领导干部;有的成为企业的厂长(经理);也有的成为大学教授、中小学教师、作家、新闻记者、医生、护士,更多的成为工人、服务员,正在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贡献。这是不可低估的,也是无法用金钱来计算的。如原落户在大禾公社邓坑大队的知识青年潘世墨、潘世平,现任厦门大学副校长和集美大学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原落户在十方和平大队知识青年陈耀宗,现任厦门市政协副主席兼副部长;原落户在象洞下冯队的知青曾清碧(女),现任厦门市枝术监督局长;原落户在象洞洋贝的知青林建农,现任厦门市面上人事局副局长;原落户在象洞联芳的知青林电克,现任厦门自行车厂副厂长兼工会主席,原落户在象洞联芳的知青王君能,现任厦开发公司副经理;原落户在山上锋的知青林慧心(女),现任省四建公司的党委副书记、纪检书记兼工会主席;原落户在象洞洋贝大队的知识青年陈元麟,现任厦门集装箱公司总经理;原落户在中堡罗助的知青陈大中,现任厦门市总商会副会长;原落户在象洞沾阳的知青郭天赐,现任厦门市ZF第二办公室副主任;原落户在象洞联坊的知青王小明,现任省四建公司总经理;原落户在十方中和大队的知青曾玲(女),现任厦门市建委人事处处长;原落户在永平孔厦的知青周忠泽,现任交通银行厦门分行行长;原落户在大禾邓坑的知青高更,现任厦门市思明区教育局局长。原落户在象洞洋贝的知青黄宗沂,现任厦门五矿进出口公司书记、副总经理;原落户在象洞联坊的知青林常明,现任厦顺铝箔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原落户在东留大明的知青张红红(女),现任省轻工业品厦门进口公司副总经理;原落户在乐留大明的知青张国庆,现任厦门南洋信息公司总经理;原落户在东留中坊的知青陈孟荣,现任厦门市水运公司工会主席;原落户在武东袁畲的知青刘上河,现任厦门集装箱公司的副总经理;原落户在大禾邓坑的知青陈成秀,现任厦顺铝箔有限公司董事长;原落户在大禾龙坑的知青洪浚源,现任厦门卷烟厂副厂长;厦门市面上卷烟厂副厂长张帝赞,也是在武平的知青。一部分知青返城后又旅居海外或港澳,成为知名学者和企业家,因未联络上这里不一列举。这些同志的成长和取得的成就,肯定与当年磨炼和经历是分不开的,也正因为这样,便许许多多的知识青年与第二故乡结下了深厚情谊,他们构筑起一座座城乡交流、山海协作的桥梁,他们的家,也成为武平青年农民到特区打工的“依靠站”、“职业介绍所”。如当年落户在象洞公社洋贝大队红心队的知识青年杨光,虽早年迁往美国定居,但一想起在插队时一次身患重病,高烧不退,生命垂危,是老房东练招福,关心备至,问寒问暖,得知病情,及时采药,对症治疗,使他很快恢复健康的情景,连他在美国的老父亲听了杨光治病的介绍,都说练招福是杨光的救命恩人,是今生今世的再生父亲,杨光也终身不忘。80年代初,杨光回国探亲,他专门从厦门赶来象洞看望招福老人, 一住就好几天,现还经常有书信来往。当年落户在大禾的知识青年叶淑端女干,迁居香港后,1998年10月听说厦门知青要重返武平第二故乡活动时,她也远道归来,和他们一起来到插队的村庄,旧地重游,当她一见到70多岁的老房东兰有莹时,激动得泪流满面,并说“怎么也不会忘记当年这位淳朴、善良的好人,将自己建好的三间新房让给我们6个知识青年住,而她一家还是住在原来潮湿的老房里。”当年落户在象洞沾阳大队的知识青年吴淑贞,回厦20多年常思念第三故乡的群众,1995年3月她在中韩集装箱厂任人事科长期间,特地委托老房东钟文洲在插队落户的故地,为中韩集装箱厂招聘了30名男工,由于该厂经济效益好,打工青年挣回了不少资金,为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创造了条件。原落户在永平公社瑶下村的知识青年林春辉,任厦门海天港务公司经理期间,也先后为瑶下村招聘了60名青年农民,到他任总经理的集装箱公司下属子公司打工。原在十方公社中和大队落户的一个知青,也在中和村招聘了30名青工,到他办的厂去工作。这些人去了,不仅开拓了眼界,增加了收入,还学到了不少致富本领。原落户在武东公社门甲大队的女知青杨亚丽,1996年听到村干部讲想办机砖厂,但资金不足,杨亚丽就主动投资6万元,并明确提出不参股、不分红、不计息,支持村办企业,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原落户在中堡公社大坪大队的知识青年杨锦城,在任厦门罐头厂厂长期间,为支持中堡蘑菇生产,也一次投资20万元,支持群众发展蘑菇,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原落户在民主公社林荣大队的一知识青年,1997年就捐资万元给林荣小学兴建校舍。原落户在中山公社龙济大队的知识青年王俊仁,虽人去香港,但他也先后二次捐款1万多元给龙济小学建校。原落户在大禾公社邓坑大队的知识青年现任厦门大学副校长潘世墨和现任集美大学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的潘世平兄弟二人1996年为邓坑小学捐赠学生校服100多套和学习用具,1998年他又捐赠价值3万多元的图书给县图书馆,大大丰富了县图书馆资料。原在永平公社瑶下村插队落户的知识青年林春辉(原厦门海天港务公司经理),1995年捐资15万元为该村建了一所小学,1999年6月,他又捐资5万元,给该校购置课桌凳、书包等。原落户在十方和平大队的知青陈耀宗,现任厦门政协副主席兼任统战部长,自己带头并发动他人捐资10万元给和平小学新建学校,多余的还给大队铺设道路;原落户在城厢园丁大队知青,也捐资万无给大队,在村里铺设水泥路面;有的地方知青还捐资建桥作陂为民造福。1998年10月原落户在象洞公社的知青捐款8000多元,又买了洗衣机等给象洞敬老院老人。原落户在东0留公社黄坊的居民户吴嘉候,为帮助经二故乡发展种养业,1997年与他人合股投资近10万元,在东留黄坊村兴办养猪场,大养其猪,为增加肉食,繁荣市场,农民增收作出贡献。原在十方公社插队落户的知识青年施毓槃1969年春来十方插队,1970年调入十方供销社工作,1978年调回厦门,回厦的10几年中,每当回忆起在武平那难忘的岁月,内心一直深藏着解不掉也化不开的武平情结,1998年他与家人商量后,毅然辞去厦公职,又铁心回到原插队落户的十方公社(现改为十方镇)来福村306线旁搞山地开发,投资兴办农场、林场、养殖场,即山地农业,实行种(植)养(殖)加(工)一条龙。第一期20亩山地开发基本就绪,现正着手第二期、第三期开发。还批了100平方土地建房子。镇里给他30年免收地租的优惠。现在一个新兴山地开发场地已初具规模,蓬勃兴起。
  上述当年插队落户的知识青年,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取得显著成绩,不忘第二故乡的群众,积极为第二故乡招工引资,兴办事业,投资捐款等,武平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也衷心感谢他们的关心和支持。遗憾的是,因条件局限,肯定还有很多很多为武平第二故乡作过贡献的知青们,我们一时无法了解或还没了解到们的材料,故无法大书特书,笔者只好在此谨向他们深表歉意。不过,俗话说得好,千条大河归大海,千方百计归一句,武平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的!

更多参考见:武平人论坛http://www.wpren.com/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210&page=1
湖南知青网:http://2006.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15&ID=1198&page=1

[ 本帖最后由 qdhylg 于 2012-3-21 12:18 编辑 ]
qdhylg 发表于 2012-3-21 12:21:07

征集淳安“小三线”建设文史资料

20世纪60年代,针对当时复杂的国际形势,党中央制定了开展“三线”建设的重大决策,中西部地区13个省、自治区进行了一场以备战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随着当时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党中央又适时作出了加强“小三线”建设的决策,作为对国家“大三线”的补充和衔接。在此背景下,浙江省掀起了建设“小三线”的热潮,“三五”和“四五”计划期间全省建成22家军工企业。我县1965-1970年相继建设的有威坪国营东方机械厂和汾口国营红星机械厂、国营红卫机械厂(光华器材厂)、国营先锋机械厂(七0三工程)四家军工企业。另有红旗、东风2个军工电厂,是浙西“小三线”的集中区。与此配套,我县加强了供电、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卫生、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建设。由于体制限制和保密需要,县档案局几乎没有相关档案,我们的党史、地方志几乎没有记录。为记录这段历史,反映历史本来面貌,也为了保护开发利用我县小三线遗址,县政协拟于今年起开展上世纪60到80年代有关我县“小三线建设”的文史资料征集活动。
一、征稿对象
1、原小三线军工企业及配套工程建设干部职工及其家属、亲属;
2、了解小三线军工企业及配套工程建设有关情况的老领导、老同志;
3、参与小三线军工企业及配套工程建设的村镇干部、民工,参与企业调整移交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
4、媒体记者、乡镇文化员及其他文字工作者可通过采访当事人,以整理者名义提供稿件。
二、征集内容
1、我县红卫、红星、东方、先锋机械厂建设的背景、过程回顾;
2、供电、交通、医疗、教育、生活配套项目建设情况回顾;
3、干部职工当年响应号召奔赴淳安工作的过程回顾
4、干部职工及子弟个人在淳生产、生活、工作经历回顾;
5、企业或个人支援地方建设事迹回顾;
6、技术攻关和产品生产情况回顾;
7、淳安地方支持企业建设情况回顾;
8、有关新闻报道;
9、企业搬迁及交接情况回顾;
10、三线人回访淳安老家的记录和感受心声;
11、有关照片。人物照可以是当年在小三线参加工作或劳动生产、学习生活的照片;提供的实物照包括三线企业的生产物品及三线职工生活用品,诸如有关函电、日记、老照片、老奖状、图书、档案袋、老奖品、工作证、团员证、户口本、粮本、粮票、布票、老工具、老文件等。
三、稿件要求

四、时间安排
2012年4月-2016年9月

[ 本帖最后由 qdhylg 于 2012-3-21 12:31 编辑 ]
qdhylg 发表于 2012-3-21 12:28:25

忆筹建龙泉军工厂
张宝仁 讲述 陈有丰 整理
1964年,毛泽东主席根据当时的国内外形势,审时度势,提出了“要准备打仗”的战略部署,以保卫国家安全。具体部署之一就是要建设一批小三线军工厂,要求各省、市都要有配套的军工厂,如枪厂、枪弹厂、炮弹厂、火药厂、底火引信厂等。当时,毛主席曾讲“小三线建不好,我睡不好觉呀!”各省、市党政领导认真贯彻党中央、毛主席的指示精神,要求每个共产党员都要无条件服从分配,坚决完成小三线建设任务,尽快地拿出产品,让毛主席放心。
当时,我在沈阳市五三厂(又名三二一厂,系对口支援的老军工厂)检验科任支部副书记兼组织委员。1965年4月30日,厂党委决定调我到浙江省参加军工枪弹厂建设(浙江省军工领导小组于1964年8月决定在省内建立枪弹厂)。我二话没说在接通知后的第三天即5月2日,就乘火车前往杭州市重工业厅报到,随后乘火车到金华,从金华出发,又坐12小时汽车到达丽水,从丽水出发不久,汽车上船摆渡过江,一直在山沟沟里穿行才到龙泉。
在我到达龙泉之际,选址工作已近尾声。据我所知,自1965年3月开始,筹建处先后赴龙泉八都、茶坦、宏山、河村、道太、大白岸等地踏勘调查,经反复筛选,选定河村作厂址,其理由(有利条件)主要有:一是河村靠山(离县城仅5公里),既符合中央和省委关于“靠山、分散、隐蔽”的建厂方针,又有利于建厂后的生产发展和职工生活安排。二是浙南钢铁厂下马后,部分房屋可转让利用,另龙泉森工局、河村良种场也可转让部分房子及田地和荒山,以满足工厂筹建所需。三是河村至县城有一条简易公路,可供修复使用。鉴于上述有利条件,工厂筹建处和上级部门才正式决定在河村建厂。厂址选定后,省工业设计院二室负责人方孔雄带领8名设计人员进驻工地安营扎寨,开始测量设计工作,仅用了3个月就完成了全部设计工作。
7月4日,新厂(初名“龙泉林机厂”,代号941厂)的建设工程在河村正式开工。当时参加建厂的有负责勘察设计及施工的省工业设计院二室、省交通厅工程队、浙建二公司的技术人员和工人;也有从浙江各地及辽宁、新疆、安徽、江西、江苏等6省27个地区共62家单位调入的干部、工人;又有沈阳五三厂等老枪弹厂支援龙泉林机厂建设的老工人和技术骨干。当时,没有电灯、自来水,没有现成的宿舍、食堂、浴室等生活设施,大多数人散住在附近村民家中,在地上铺上稻草,就当作床铺,其中还有一部分人住在从县森工局转让来的几幢陋房及几个临时工棚,工地食堂采购仅靠一辆三轮车往返供应。
为了实现省军工领导小组提出的“三年建厂任务两年完成”的奋斗目标,筹建处抓紧了筹建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当时,由我和蒋基玺(技师)按工作需要搞外购工具、量具和自制工、量具计划,我俩讲求效率、密切配合,仅两个星期就完成了计划编制。不久,筹建处主任杨瑗璋、副主任丁连喜找到我交待任务,要我暂回老厂,完成三项任务,一是搞人员培训,包括培训支部书记和生产骨干;二是增调部分干部、工人;三是要指导设备安装。我回老厂9个月,圆满完成了以上三项任务,其中从五三厂调来15名干部、20名老工人和技术骨干。回到龙泉后,我被任命检验科党支部书记。
当时,大家从祖国各地来到龙泉郊区建工厂,工作中和生活上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但大家都把建设军工厂当作政治任务,谁都不甘落后,谁都不叫苦。在当时买不到菜,吃住困难,住房“四无”(无水泥地、无天棚、无玻璃、无自来水),冬冷夏热(尤其是家中孩子小,手脚冻伤)的情况下,职工们一心想着大局,克服种种困难,加班加点,但谁都不提钱,提倡精神奖,鼓足干劲完成各个时期党交给的任务。
当时职工中流传着以下“顺口溜”:“‘六、五’听党唤,来建三线厂,毛主席的话,大家记心上”;“一颗红心两只手,自力更生样样有”。在最艰苦的基建准备工作阶段,职工们发扬“四不怕”(不怕苦、累、脏、气候环境差)、“三不计较”(不计较工时、定额、待遇)的革命精神,投入热火朝天的基建劳动,大家和数百名民工及原浙南第三技校的师生(毕业后即招工进厂)一道开山炸石,挖运土方,日夜奋战。基材组的同志顶酷暑,忍饥渴,跋涉于山岭之间,到72个生产队采购砖瓦,组织运输。
据我本子上的记载:从1965年7月至11月底,共开采片石2300多立方,挖掘大型土方11000多立方,采购砖瓦370万块,各种钢材100多吨,木材1100多立方,水泥500多吨,黄沙石子4000多立方。建成厂房宿舍13700多平方米,其中生产厂房4370多平方米,各种库房1100多平方米,生活设施1760平方米,土建工程总投资为726500元。厂房宿舍均按“靠山、分散、隐蔽”的建设要求建筑,分布在4条山沟,住宅区距厂区最远1.5公里。
1965年11月,在我亲手抽调来的沈阳三二一厂老师傅的指导下,工厂开始安装设备,历时4个多月的紧张战斗,到1966年2月,全厂100多台专用、通用及非标设备均安装完毕。后通过三次试制,使产品工艺、专用设备工艺和技术水平基本满足了批量生产要求。省国防工办根据五机部、总后军械部关于“地方军工厂军工产品试制鉴定办法”的规定要求,组织了对我厂56式7.62毫米复铜钢普通枪弹的鉴定,一次性验收合格,同意转入批量生产。
至此,我厂提前实现了省委提出“三年建厂任务两年完成”的要求。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我厂的兴建,带动了河村面貌的改变。河村原为物质文化生活较落后的山村,自我厂在此建设以来,兴建了厂房,开通了公路,修筑了道路,安装了电灯、广播,大大改观了山村面貌。工厂电影队经常放映电影,每逢节日还自编自演文艺节目,村民们与职工一道共享其乐、陶冶身心,使山村人民看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远景。
1995年,为更好地贯彻中央关于“军转民”的方针,有利于企业的生存发展,根据省政府的部署要求,我厂搬迁到了地处浙北的德清县莫干山经济开发区。这样,从建厂到搬迁,我厂在龙泉河村恰好三十年。
选自丽水政协《浙南小三线建设纪实》

[ 本帖最后由 qdhylg 于 2012-3-21 12:29 编辑 ]
李子 发表于 2012-3-21 13:16:09

感谢淳安县将知青的历史作为史料征集出版。
作为一名当年的知青,我会尽力而为的。
qdhylg 发表于 2012-3-21 13:51:44

谢谢置顶宣传。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县政协抗美援朝、知青、小三线征稿专题

Powered by Discuz! X2 Archiver © 2001-2011 Comsenz Inc.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