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平:转型悖论
转型悖论之一,人的作用和制度的作用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有两点人们一般都会认同,一是关键是制度建设,二是人治是靠不住的。理论上来说这是不错的。但问题是,制度建设从哪里来,制度建设如何可能?这样来看,首先还是人的作用,而关键是相关的人得到了必需的位置后能不能转向制度建设。这取决于两点。一是有没有这种意愿,二是能不能造成制度建设的势。
转型悖论之二,运动式变革与制度化建设。
在转型期的变革中,只有形成稳定的制度安排,才能确保变革的成果。特别是在经历了十年文革的政治运动之后,人们对运动和运动式解决问题的方式,更是有着共同的警惕。但事情不能陷入教条化。前面的分析表明,只有在具有变革意识的领导人获得了必要的权力,新制度的建设才有可能。但问题在于,这时的变革往往能够面对着强大的既得利益集团的反对,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能够使变革得以破局?有一个事情必须弄清楚,“真正解决问题”和“如何破局”是两回事。靠制度化本身是破不了局的。这时,运动式的变革过程往往是需要的,这种运动式的变革过程,既是削弱变革阻力的过程,也是变革力量动员的过程。因此,不要天真地、简单化地将民众参与等同于“运动式”。反腐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前些天我曾经提出一个问题,“制度建设从哪里来”?没有民众对反腐败的参与,没有民众参与所形成的压力,制度建设有可能吗?谁不知道财产公示制度解决问题,但会自动出台吗?多少年了?在既得利益集团如此强大的情况下,所有反腐败的制度建设都胎死腹中,不形成反腐败的巨大力量,哪来的反腐败制度建设?当然更关键的是,在破局之后,要尽快转入制度建设的轨道。
转型悖论之三,改革与革命。
促进变革,避免革命,这是当下社会中许多人的一种共识。一般地说,这也是不错。从消极的方面说,一方面革命的代价太大,另一方面,谁也不能保证在革命后能建立一个更好的体制。于是,我们也就看到许多反对革命的文章。但问题是,且不说革命有时是一种必然,不是谁喜欢不喜欢的问题,更经常的情况是,没有革命的压力,改革的动力从何而来?谁愿意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进行实质性的变革?因此,革命是需要避免的,但革命本身不应当受到抹黑。关键的问题是,执政者如何将可能的革命压力变成现实的变革动力,从而将历史引向代价较小的变革之路。
转型悖论之四,渐进式变革与激进式变革。
中国改革,一直津津乐道于渐进式改革,同时,无视苏东大部分国家已经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事实,不断抹黑激进式变革。其实,激进与渐进,各有其利弊,而且在一个具体国家的变革中,不可能只使用其中的一种。实际上,中国渐进式变革的弊端现在已经越来越明显地显露出来。首先,在一个以渐进式改革实现社会转型的国家中,既得利益集团从容形成的条件更为有利,更容易陷入转型陷阱。第二,对于有些改革,只强调渐进,不大刀阔斧,是根本改不动的,如公车改革。在这种情况下,渐进式改革往往成为不改革的借口。几年前我就提出,区别于渐进式改革与不改革的标准,就是看有没有时间表和路线图。
转型悖论之五,上层的力量与下层的力量。
革命是自下而上发动的,改革是自上而下推行的。因此,最力量的改革模式是执政者意识到社会中的危机,自觉地推行自上而下的变革。但这样的情况在历史上不多,只能可遇不可求。因而,大部分变革是上下合力的结果。其具体过程往往是,最早感受到危机和问题的民众,在开始表达变革的诉求,明智并有能力的执政者结果这个要求,将其变成变革的方案。这其实也是一个阻断革命的过程。也就是说,变革中上下的呼应是很重要的。中国改革在70年代末也是这样启动的。但在西单民主墙后期,当时最有实力的实际领导人,在上下层之间划了一条“楚河汉界”,越界寻找支持被视为对“我们”的叛变,从此上下层之间的良性互动过程也就结束了,路子也就越走越窄。
转型悖论之六:变革与秩序。
怕乱,往往是不改革的最主要理由。中国社会中该改的不改,甚至不作为,往往与这个因素有关。要成功地进行社会转型,确实不能忽视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确实是存在的。因变革造成天下大乱的,确实有。但在剧烈的社会变革时期保持了社会秩序稳定性的也有。比如,蒋经国时期的台湾转型,最近发生的缅甸民主转型,还有此前的越南的民主转型等。这个问题确实很复杂,但从最简单的角度说,变革的时机非常重要。这几个地方都是及早地启动了变革,没有把变革拖到一个更困难的时候。因为及早启动变革,执政者还保持着较强的权威或执政能力,问题的解决还较为容易,民众的情绪也比较克制等。
上面陆续发了六条“转型悖论”的微博,主要是想说明,改革和转型中的许多问题,不能绝对化教条化。要恰如其分地看待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