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年的高考移民经历

当旅行成为一种信仰,生命永远年轻!
打印 被阅读次数

77年的异地高考经历一文的最后提到,我还有一段78年高考移民的经历。通常说的高考移民指的是为了让考生能在高考时考取更好的大学,在高考前将考生的户口和学籍转到录取分数线相对较低的省份。这样在教育质量好的省份学习的考生,在教育质量一般的省份参加高考,排名就会大大提前,从而考入较好的大学。高考移民是教育部明文禁止的。如有知情者,在有关考生高考报名之后到大学毕业之前都可以检举。被检举的考生,竟调查核实确有其事,会被注销学籍。

据史料记载,最早的“高考移民”发生在300多年间的宋朝。当时被称之为“冒籍”,即冒充别处的籍贯参考。现在已经无法核实当时冒充别处籍贯参考的真实原因。但其实质和今天的高考移民是一样的。明朝有段时间,科举分南北卷。北卷可能会比南卷简单,因此发生过不少南人冒充北人参加考试的案例。下边是百度来的。

《万历野获编》记载:国初冒籍之禁颇严,然而不甚摘发。唯景泰四年(此时已分了南北卷)顺天举冒籍者十二人,当时礼部请照例论罪,其办法是:已中式者斥不录,未中式者终身不许入试。应该说这样的处罚是比较严厉的,对遏制冒籍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当时的言官认为这样的处罚过于严厉,始令斥回者仍许再考。至成化四年南京的言官弹劾吏部左侍郎章纶纵容儿子章玄应冒籍京卫军余,侥幸京闱中式……此事告到皇上那儿,结果是革斥章玄应,令再入试,章又中了浙江试第二十名,并在乙末科登高第成为显官。但到了万历十三年,冒籍之说纷起,发现浙人冯诗等八人冒籍,这次的处罚是颇为严厉的,不仅将冯诗等二人枷示于顺天府前,连同其他六人俱发为民,禁锢终身,即终身不得参加科考。由此可知所谓冒籍大都是南人冒充北人的籍贯参加科考。

不知文革前是否有高考移民之说。但77年恢复高考后,“高考移民”当年就可能发生。如果我没能在北京异地参加高考,77年我就成了“高考移民”考生了。对于“高考移民”是否破坏公平竞争制度的说法,我不好妄加评论。但事实是,我们班上考分最低的边远省份的同学的在校学习成绩比不少高分省的同学要好。我认为,当考生达到一定数目后,矮子里边拔出来的必定是将军。当然这与我的高考移民经历无关,需要另辟话题。

还是回来说我78年的高考移民经历吧。因为户口本不在北京,77年异地参加高考已属侥幸。经过78年上半年的复习之后,参加高考上大学对我来说已经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了。很显然如果继续留在北京参加高考,即便是过了分数线,也没有大学能够录取我。无奈之下,我被动的成了合理合法的高考移民考生。

786月底,我收拾好行装,没有向老师和同学告别,就悄悄的离开了北京。因为我觉得他们很难理解一个没有北京户口人的处境。离开的时候,在北京站正好碰到了我们的数学老师。我对他说,我要和我父亲回去了。不知什么原因,他听成了我要送我父亲回去了。得知我不会在北京参加高考后,这位老师十分生气。说我骗了他。考回北京后,无论我如何解释,都不能得到原谅。

回到了户口所在地,天气虽然没有北京那么热,但是空气里的氧气少了一些。这时离考试还有三四周的时间。离开了学校,考前的复习全都是自己安排。报名和填志愿基本上是顺理成章地走完的。只是在填志愿表上“是否服从分配”一栏时有一点犹豫。因为我对学什么专业看的很重。最后我咬牙写下了“非所选专业,不服从分配”。

78年高考是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时间也是统一的,在720到22日。三天考下来,我的感觉和77年差不多,数理化比较好。最好的是物理,化学漏做了一道题(天生就有丢三拉四的毛病)。政治一般。语文最差。记得最清楚的是,当时我不知道“道貌岸然”是什么意思想。英语考了十几分。好在当年英语不计入总成绩。

成绩公布后的第一件事是赶紧通过后门去打听被那所学校调档了。得知调档的是第一志愿学校,但录取的不是所报的专业后,我赶紧要家里人去找关系,好尽快把档案转投到第二志愿学校。但被母亲阻止了。在她来看,好学校比好专业更重要。这时我只能对自己填的“非所选专业,不服从分配”寄予希望了。

不久第一志愿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下来了。看来“不服从分配”填了也白瞎,招生老师根本不看。这时候我还有最后一个选择,那就是真正的不服从分配,不去学校报到。按照当时的政策,对这样的考生,第二年是不准再次报考的。拿着那多少同龄人梦寐以求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再看看那诱人的大学名字,我只好接受了高考移民带给我的现实。走完了我78年高考移民的路。

多少年后的今天,我还时常在想,若非被“高考移民”我肯定学的是自己喜欢的专业。那又会怎么样呢?

后记:最近看到消息说,近年来“高考移民”被国际化了。大有一本外国护照在手,清华北大不用愁的趋势。文学城的家长们,咱孩子如果上不了藤校,是否可以考虑清华北大曲线救国?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