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全民教育的问题
老几
教育关系一个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所谓百年树人是也。在老几看来,中国的最大问题,并不像人们通常所说的那样,是腐败问题,法制问题,或者是什么“大一统”等等问题。中国社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教育问题;也不仅仅是高等教育问题,是全民教育的问题。如果解决不好,中国的未来就没有希望,不管什么人执政,不管实行什么体制。
中国古代曾经有过非常好的教育思想,孔老夫子的“有教无类”是人类最早的平等教育理念。历史上许多人物,如著名的道家思想家庄子和战国时期纵横家苏秦和张仪,都是贫苦出身。但是儒家的修身齐家平天下和学而优则仕,到最后被全面发展成读书做官思想,而本来是为了选拔国家管理人才的科举制度,也就成了读书人的唯一出路和目的。换句话说,自秦以来,中国超过两千年的教育,其目的和手段,都是为了国家机器服务的,是国家机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就是说,中国的传统教育,形式上是精英教育,本质上是反人民的。
当然这并不是说中国的传统教育就一无是处。在原始落后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这种制度可能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还是合理的。与世界上的其它早期文明,也没有什么大的不同。
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西方文化,特别是经过文艺复兴的西方文化和教育高速发展,而教育和文化在中国不仅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却与此相反地一步步走向堕落。到了清末,无论是官场精英还是民间文化,都已愚昧腐朽到了极点。一部儒林外史,道尽人间百态。中国近代的落伍,谁敢说不是教育失败造成的?
对长期落后的教育造成的国民素质低劣的情况,一向重视调查研究的毛泽东,是十分清楚的。除了“解放”初期,曾经搞过一阵子扫盲运动,对提高全民文化水平有所提高以外,其余时期,毛泽东对基础教育的一些提法,还是很有远见的。比如德智体全面发展,批判读书做官,提倡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等等。但是毛本人对高级知识分子的极端反感,以及共产党一切为了政治的指导思想,使得其教育策略离不开“利用,扶持,蒙蔽,压制”的原则。结果是毛时代对教育的各种努力,都是适得其反。特别是毛通过反右和文化大革命对知识分子的迫害和对高等教育的摧残,更进一步拉大了中国与西方国家在科技和人文研究上的距离。
邓小平对这个问题有着清醒认识。邓很早就说过,中国最大的问题,出在教育上。70年代初,邓小平初复出时,就着手抓教育,抛弃了政治运动那一套。刚有转机,一个反击右倾翻案风,教育又回到从前。“四人帮”倒台,邓小平再次出山,恢复高考,中国教育才从10年浩劫中解放出来。从1976年开始,教育经历了一段辉煌时期。因为各行各业都急需要人才。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与改革开放初期重视教育分不开。但后来的情况就不同了,片面追求经济的做法冲击了教育,人们的人生观,价直观发生嬗变,一切朝钱看,中国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教育文化,一夜之间荡然无存。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红朝到了太子江以后,教育形势进一步恶化,不仅不再是国家成比例投资,反而成为捞钱的工具。假大空无所不包。至此,教育腐败已经无可救药。江胡均出身高等学府,却对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毫无远见,不能不说使对中国教育的极大讽刺。
资中筠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说:“我最担心的是教育,教育是百年树人,如果中国的教育再不改变,人种都会退化,这就像土豆要退化一样,因为你教育出来的学生,再过十年,他就是老师,然后他再接着用这一套方法去教育下一代,这样一代一代下去的话,教育就是在不断摧毁人。…中国现在的教育,从幼儿园开始,传授的就是完全扼杀人的创造性和想象力的极端功利主义。教育没有别的目的,就只是奔着升学去,而且现在的学校两极分化特别明显,如果进不了所谓的重点,其他的那些学校就变成了放羊的学校。”
资中筠当然说得很对,但是有一点还没有说到,那就是即便进了所谓的重点,学生就真能保证得到良好的教育吗?我看未必。有位学友留言,说清华北大都应该解散,我深有同感(对不起网上有些朋友了)。清华北大如此,还有几个“重点”可以依赖?
从客观上说,国家对教育投入和管理上花了一定代价,但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中国的教育很难使人感到乐观。网上有人对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概括为:教育管理官本位、行政化;学术成果、教学成果政绩化、报表化,造假化;教育发展产业化、商业化。一句话中国教育正面临危机!这未见得就是危言耸听。
再说说高端人才的培养问题。钱学森曾经说过:“中国人那么聪明,那么勤奋,为什么培养不出创新性的拔尖人才?”这就是中国教育界被人们津津乐道的所谓“钱学森之问”。这一看就是个伪命题。中国人勤奋不假,为什么培养不出创新性的拔尖人才?不正是说明中国人并不是那么聪明?!
中国人需要问的是:“怎么能使自己聪明起来?”而不是钱学森式的似是而非的故作聪明。更何况一两个人的聪明算什么聪明?中国人整体素质的提高,才谈得上聪明。怎么能使中国人聪明起来?不靠教育靠什么?中国最需要提高教育的是什么地方?是不是“边,老,少,穷”地区?而国家教育资源在什么地方,是不是“城市重点”?如此本末倒置,中国人如何能够聪明起来?清华北大之类解散,资源合理分配,才是正途。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在一次讲话中说,把造成中国缺乏世界级科学大师归结为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就是文理分科。中国不缺少才智过人的学者,但是很少有兼具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的巨匠。一些人过分关注科研的果实,而忽略了成长的过程,在利益的驱使下作科学研究,往往会急功近利、作风浮躁,甚至欺诈造假。第二个原因是中国人阅读能力下降,导致了公民总体素质的下降。以阅读量最大的民族犹太人为例,他们平均每人每年的阅读量是65本书,中国是5.14本书,其中还包括教学书、教科书,相差10多倍。第三个原因是满堂灌的教育体系。“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小学中学大学都一样。课堂没有对话没有讨论和争论,没有活力和生命。“智慧没有发挥出来,这是我们的教育的最大问题。中国人的智慧被管死、被套住了。”“具体来说,地方管的太死,学校管的太死,行政部门权力太大,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发展不平衡,教育活力没有得到发挥。”
朱永新还特别提到,在中国,民间资本一直没有真正进入教育体系,民办教育的活力及其对于公办教育的重要补充与激励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教育改革,如果没有民间财智参与,无法真正进行,势必导致用形式主义对付官僚主义。”
朱先生是教育专家,未见得能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即便中国产生了世界级大师,如何利用大师?如何保证大师能够保持大师水平?这个问题不解决,出了大师也没有用。
最后说一句,中国人是不是聪明,就要看能不能解决自己的教育问题!
附后
有人从哲学角度对现有教育提出的一些有趣的看法,认为唯物主义是罪魁祸首。简单摘录如下:
唯物主义是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一种瘟疫,是糟蹋中国人的病根。近几十年,中国的教育倡导的是“唯物主义”与“实用主义”的价值观,中国的“课程、教材、教法”由于缺少生命体验与自我的表述,形成了集体主义的没有个性的“假、大、空”的教科书文化,已完全沦落成了毫无生命活力的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僵尸,必然会遭到学生们普遍的唾弃与“撕书、扔书、烧书”的报应;教育领域是最需要个性、最需要情感、最需要精神、最需要多元的领域,而中国唯物主义思想主导下的教育体系恰恰缺少了这些元素,成了“反文化”与“反教育”;学术界深陷“苏联唯物主义模式”的怪圈中而不能自拔,把社会发展的规律简单地定义为“物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样一些非常片面而又落后的价值判断中;在今天西方的人文书店里,除了有一些佛教书和风水书以外,基本上找不到当代中国学人写的任何学术著作,显然,唯物主义是一种瘟疫,已经把中华民族的学术体系与教育体系彻底摧毁,使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里被落后的教条所主导基本上没有创新与突破,形成了学术一个模样,学校一个模样,课程一个模样,教材一个模样,教法一个模样,考试一个模样,个性一个模样,是一堆堆无精神、无灵魂的僵化物,成了全世界学术界的笑柄;这部分印证了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断言:中国不可能成为一个世界强国,因为中国没有足以影响世界的思想体系。(据《凤凰周刊》2006年第16期的一篇文章,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针对“中国威胁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不会成为超级大国,因为中国在100年以内不会有那种可以用来推进自己权力的先进思想、从而削弱我们西方国家的具有国际传染性的学说。今天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先进的思想。)
看一看今天的世界,发达国家都是“唯心主义”的国家,重视体育、重视人文教养与宗教净化人心的价值,倡导“精神高于物质”;唯物主义国家轻视体育、轻视人文教养与宗教净化人心的价值,倡导“物质高于精神”,这是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也是前苏联与东欧倒台的根本原因。因为,人的情感与意志需要自由的刺激,才能保持其激情与活力,如果被一种外在的唯物的力量捆绑在一起,人格就会萎缩,人种也会退化,国家就会衰亡。“唯物主义”就意味着一元、无自由、物质主义、形而下、物质高于精神、无个性、求生存、计划经济、集体主义、集权政治、人治、官本位、被动、呆板、说假话、死亡,“唯心主义”就意味着多元、自由、精神主义、形而上、精神高于物质、有活力、求发展、市场经济、个人主义、民主政治、法治、人本位、主动、浪漫、求真理、创新;而事实上“意识决定物质,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这样的唯心主义的价值追求更有其发展的合理性。由于缺少个性与务虚的理想主义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实际上,中国的大学已沦落成了一个职业的培训机构,完成的是高等技工学校的功能,到现在为止,中国还没有一所有大学精神的大学,成了全体中华民族的耻辱与人类文明史上的笑料,整个大学校园被一种官本位的庸俗氛围所笼罩而导致全面精神疲软,缺少人文价值观的引导,缺少人文精神的“高贵的单纯与静穆的伟大”所形成的“追求真理”的气场,使学生们普遍缺少人文修养,缺少求知的神圣感与崇高感,缺少对学校作为传承人类精神文明“圣地”的敬畏感,缺少精神家园与内心的精神生活,教师与学生们都气喘吁吁地被迫适应快节奏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失去了生活的诗意与优雅,失去了多元发展的个性与创造性,失去了人作为人能悠闲地享受精神生活的乐趣。
整个中国在唯物主义思想的主导下,还在用二百年前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1776—1841)创建的以“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为主的“知识教育模式”来填鸭式地培养学生,以及还在用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来培养适应市场经济的人。幼儿与小学生以“语文、数学、英语”三科为中心进行系统训练,主要接受的是“脑”的教育,而缺少“心”的教育,打下的基础是功利的价值观与残缺的心智,就像是一群小鸟与小鸡主要为眼前的食物所驱动;中学教育受高考绑架,被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和各类练习题训练成了知识的奴仆,解书面练习题的能手,缺少“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高贵感,失去了个性与创造性;大学还是以知识教育为中心,采用的是灌输式的教育模式,老师们面面俱到的满堂灌,上课记笔记、下课对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培养的是身体虚弱、人格残缺与高分低能的人。
今天的中国,高考指挥棒绑架了整个教育,基础教育是分数教育,大学教育是职业教育。显然,在中国,教育已经死亡,教育在重复制造着已失去了教育精神的形式。唯物主义的缺少个性机械而又呆板的“五统”教育体系——“统一思想、统一课程、统一教材、统一教法、统一考试”已经完全失败。在现在的中国,对每一个成长个体来说,接受教育就意味着是一场灾难,一场“身、心、灵”彻底被摧毁的浩劫,一场五千多年历史垒积起来的负担,人人面对这个“以分数为中心的教育体系”都需要痛苦地争扎与咬牙切齿的成长,不把学生培养成“废人”,决不让你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