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在此(ZT)

搜了一下,兵坛这里没人转贴过,大家控制不住眼泪别怪我啊,我也没控制住

中国人在此


作者:黄河故人


哪位有上甘岭战场的的地形图可以贴出来大家分享一下。网上搜到的总是太粗略。


上甘岭上的英雄,是个中国人就知道几个。我们今天呢,就聊聊几个不太知道的。黄继光都知道,肖登良知道么?黄继光牺牲的时候,肖登良就在他身边,他目睹了黄继光扑向枪眼的那一幕。肖登良、黄继光、吴三羊这三位勇士是通信员,肖登良能活下来可以认为是一个奇迹。要知道当外面炮火连天大家都在坑道里面隐蔽的时候,为了保持通讯联络,通信员是要在炮火下运动的。


(图转不过来)作示范者为肖登良


肖登良曾经去抢水,上甘岭战役中在美国人的炮火密度下,到大家都知道的水源去打水,可以想象一下这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兄弟连的地狱公路应该要相形见绌了。肖登良打了两桶水,即将进入我军阵地的时候,美国人对他一个人进行了猛烈地炮击。炮停了,他抬头一看,在自己的右手水桶里,竟然有一发没爆炸的炮弹。


肖登良还摸过美国兵的舌头。抓舌头就不能用枪,还要保证舌头是活的,还不能惊动敌人,现在我们看对越反击战中的抓舌头录像,都是好多大汉对一个瘦小的越南兵,在丛林里埋伏好了,然后等<。)#)))≦上钩。当时没这条件,美国人那体格也不是越南人可以比拟的。美国兵在七八米高山崖上面,当然山崖也不是直上直下。两个助手在下面埋伏,肖登良自己从哨兵背后摸上去,然后一手按脖子,一手捂嘴,一块就从山崖上滚下来,趁着美国兵摔个七荤八素,捆了抬走。


上甘岭第一天的时候,也就是10月14日这天,肖登良去我方刚占领的阵地送信。进了交通壕,这时有个没来得及撤下去的美国军官发现了他,抬起手枪就冲着他开枪了。一发子弹打中了他的胳膊,其余子弹打空了,这时候美国军官才发现,子弹打光了,敌人还在战斗;来不及换子弹了,他抡起手枪当板砖,对着肖登良就扔过去了,糟糕,没打准,武器都没了,敌人还在战斗。这瞬间肖登良也没闲着,抽出驳壳枪顶上火就对准了美国军官,我射……,怎么没响??%¥#,原来是卡壳了,于是我冲……肖登良知道自己枪出问题了,美国人呢可不知道。一看这位端着枪对着自己就过来了,还不开枪,那显然是要抓活的了,看来命保住了,立刻举手投降。就这么抓一俘虏。


话说回来,这个美国军官够幸运的,当时的近战和肉搏战中,颇有吓破了胆的联合国军举手投降,手还没举利索就被干掉的回忆。纪律,面对面的战场上,生死不过瞬间的时候,谁Y还顾得上这个,他是不是真投降还不能界定呢。死生之际的战士哪里想得到死掉的敌人才是好敌人,他们心里只有敌人不死,自己人就要死这么简单的一个道理。


不好意思,拉肖老英雄当一次龙套,主角出场。


这天是1952年10月25日,抗美援朝两周年的日子。这天,也是上甘岭的一个时间段分割点。


头一天晚上,秦基伟把自己军部的警卫连96人由连长、指导员带领,派往597.9高地一号坑道,指导员王虏是秦基伟太行山时期的警卫员,跟随秦基伟长达五六年,多次在战场上冒死掩护过秦基伟,在通过上甘岭山脚下的炮火封锁区时,遭受到巨大伤亡,只有24人到达一号坑道,牺牲的人中就包括王虏。十五军自成立以来,大小数百战,还从没用上军警卫连,初次上阵损失就这么惨重,直到战役结束秦基伟还痛心不已。


美国人也不轻松,这一天饭佛理特也到了第九军军部,把美七师撤了下去,南朝鲜二师接替了美国人的主攻任务。


应该说这时候的美国人的状态时比较好的,秦基伟这边已经把军部的警卫连送了上去,可以说兵力已经近乎到了极限。联合国军则是生力军刚刚投入战场,一鼓作气之下,胜负往那边倾斜,不必多说了。奇怪的是在之后的这几天,双方进行的是坑道争夺战,而韩军这边,并没能投入足够多的力量去彻底解决坑道,反倒是十五军这边缓过了一口气来。


当天,崔建功在指挥所看到,对方黑压压一片一片人头就在炮火掩护下过来了。突然之间,对方的第二梯队一片大乱,战斗突然在敌人的背后打响。崔师长边夸战士打得好,边问这是谁打的,居然没人知道。


与此同时,597.9高地上看得更清楚。有一支奇兵,占据了美国人留下的一座非常坚固的堡垒,冷不防在敌人内部打响。猝不及防、距离又近,敌人第二梯队死伤惨重,后路被抄、援兵不继,前面的进攻立刻失去了后劲。


可以这么比喻,联合国军张开了大口,准备把前面的志愿军阵地一口吞下,却不料喉咙里突然卡进了一根刺。不光不能咽下前面的肥肉,张开的大口合上也很困难,只能张着嘴等着别人一点点敲自己的牙齿,拔自己的舌头。而且共军不仅发现了这根意外的刺,还不停地给这根刺帮忙活动一下,可怜的韩国人。


如果不好理解,想一下黄继光,如果黄继光堵住枪眼后,后续部队没能立刻冲上来,那黄继光的牺牲就没有了意义。


从597.9高地上,可以看到一小时后对方纠集了一个连对这个堡垒发动进攻,力图一举拿下。硝烟中,三个战士从堡垒中悄悄潜出,两个人绕道敌后,一个人埋伏在堡垒前面的炮弹坑里。就在敌人以为志愿军将坚守堡垒的时候,还没接近就被手雷给炸了个晕头转向。敌人派出一个班,慢慢摸到堡垒边上侦察,发现没什么动静,认为我军都已牺牲,遂大喜过望,一连人直起腰来,大摇大摆走向堡垒。不料瞬间三名志愿军战士呈三角阵形出现,手中的转盘枪对着这一连人一通横扫,爽!


敌人立刻又派了一个连企图连续进攻,这时候,志愿军的迫击炮发言了。不多的炮火用在了关键的地方上。围着这个堡垒,志愿军打出了一道火墙,敌人的连续攻击就此破产。


也就是在同一个时间,崔建功师长和前面的团指挥部与各阵地确认后发现,没有一个阵地向敌方派出小分队……


这个,没人派出小分队,难道是上甘岭的炮火太强烈,某网络神人穿越了?那时候可没这个词。


当天夜里,团里师里都派出了通信员前去联络,可是对方的照明弹打得前沿阵地和白天一样。美国人堡垒和志愿军阵地之间用炮火打成好几道封锁线,通信员全部牺牲。再继续派人已经没有意义,于是这个阵地被标注成了无名阵地。


美国人也反应过来了,首要任务是除掉自己嗓子眼里的这根刺,否则,自己的部队一集结,就等着给人当靶子。


第二天,六架飞机掩护一个连的敌人攻了上来。六架飞机疯狂肆虐,可是这个堡垒是美国人自己修的,很是坚固,狂轰滥炸没什么作用。而在炮火的缝隙中,可以看到一共有五个志愿军战士的身影在闪动,在同百倍于他们的敌军在作战。


志愿军的炮火也没闲着,在堡垒的周围也打出一道火墙,敌军部队照样被钢雨严重杀伤。炮火密度之大,以至于有一发炮弹竟然撞在了美国人的一架飞机上。可以把坦克砸成瘫痪的榴弹炮弹落在了飞机上,可以想象一下这是多么壮观的景象。


随后一天,枪声仍然不断,直到10月28日。在无名阵地上的战士,就这样孤军战斗了四天四夜。这四天,成了十五军非常重要的四天四夜,十五军缓过来了。


这五位英雄的功劳是相当的大。第一天他们刚刚打了第一仗崔建功就说他们要记特等功,何况他们还迟滞了敌人的进攻四天,但是也不适合把他们上升到上甘岭战役的关键点的高度。上甘岭总的来说是美国人猜中了开头,但没有猜中结尾。战役起始阶段,美国人成功的欺骗了志愿军的上上下下,但是十五军上上下下的浴血奋战给志愿军争取到了修正自己错误的机会,然后十五军自己也一战成名,从二流部队一跃而成为头号主力之一。


10月28日,我某团四连排长田丙辛带两个班的部队冲到了无名阵地。


出现在田丙辛排长面前的首先是堡垒外面的三位烈士遗体。一位烈士的遗体保存较好,躺在鸭绒睡袋里面,应该是牺牲较早,被其他烈士安置在睡袋里面;第二位烈士躺在一堆焦土边上,身上的新棉衣已经被炮火撕得粉碎,子弹早已打穿了他的双手,而手里还有一颗手雷;第三位烈士的遗体在稍远的地方,周围敌尸重重叠叠,手指上是手榴弹线圈。


走到堡垒的门口,第四位烈士的遗体在堡垒门口,身上伤痕累累但没有致命伤,怀里抱着一根爆破筒;满怀希望的田排长看到了第五人跪在射击孔边上,怒目圆睁,手指还扣在机枪的扳机上。走近才发现,这位烈士也牺牲了。


环顾后发现,这是一个美军营级指挥所,没有人敌人进来的迹象。也就是说,五位烈士牺牲后,联合国军并没有敢打进这个堡垒来看一下。堡垒周围,敌人还有二十多具尸体没运下去。堡垒里面的两位烈士都没有致命伤,很可能是被渴死的。


想想坑道里是何等的艰苦,送苹果进坑道就有二等功,何况孤立在坑道前面好远,和后方没有任何联络的无名阵地;从另外一个方面我们也能看到美军不是纸老虎,一个营级指挥部,就可以坚固到在美国人自己的炮火中幸存下来;第三个方面无名阵地的志愿军基本上是用美国人的装备打的这几天的战斗。我们经常说要是志愿军有了美国人的装备朝鲜战争会打成一个什么样子,那现在大家看到的该是一个现实的例子,五名志愿军烈士,死伤在他们面前的联合国军何止于百倍。


根据情况分析,应该是五位烈士随增援部队到了阵地上,但是在如此猛烈地炮火下,夜间地形地貌和白天差距太大,他们没能找到坑道,却一路深入了敌军阵地。正好赶上了美七师和韩二师换防,这个指挥所被放弃了,于是五位志愿军就潜入了这个堡垒。而且他们很沉的住气,一直到敌人的第二梯队集结完毕,才一通猛揍,在联合国军的嗓子眼深深地扎了一根刺。


已经不能接回自己的战士,确认烈士的身份就成了大问题。从发现的遗物看,五位烈士不止一位识文断字,可是他们都没有留下自己的名字和部队的番号,仅在一位烈士身上的布片上,发现了“山西省”三个字,推测是来自十五军前身——当年九纵的老战士。由于上甘岭上的部队编制多、变动大、伤亡重,这五位烈士的身份竟成了一个永远的谜团。


个人推测,他们也许是十五军军部警卫连的战士。首先头一天晚上,秦基伟把自己的警卫连派上了阵地;其次,五名烈士不止一人识字,有的还能写笔记,这个文化素质不低,一般的连队比较难达到这个高度;第三,这五名烈士的仗都打成精了,看咱们前面的叙述,打得非常漂亮,军事素质极为优秀,符合军部警卫连的身份。


五位烈士留给我们的话,笔记上有这么一段“吃的是美国饼干,用的是美国枪,打的是美国子弹,消灭的是美国狼。”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这句话,烈士把它深深地刻在了堡垒一边的石壁上:


中国人在此


关于《中国人在此》的一些解释


五烈士的故事,坦诚的告诉大家,我一直是打着问号的,直到大约一个月前。


《中国人在此》一文的来源是郑大藩当年写成却未能及时发表的几篇文章之一。郑大藩是谁?就是发掘了邱少云的那名记者,要不然邱少云就是二、三等功了(邱少云的遗骸是按照一般功臣在朝鲜安葬的,成了英雄后来才被送回国)。所以,我想他写作的东西可信度还是足够高的。《伟大的战士邱少云》于1952年被新华社播发后,郑大藩当月接受15军政治部的委托去采访先进事迹,接受任务不久,还没搜集很多资料就负伤。伤好之后被调到东线,忙于东线的相关报道,而十五军1954年回国,写成的文稿就被搁置起来。


他则在1955年回国,这些文稿就在他那里陪他到1981年离休。大约1990年前后,他把这些文稿发表在了地方文史资料上,这就是我看到的来源


五烈士的战斗在本人这篇小文里看过去极为惨烈,而在上甘岭的战场上,只不过是战场上的一个角落。须知十五军1948年才成军,在解放军里面那属于倒着数的小弟。然而上甘岭一场大战,一跃成为解放军top5的主力之一,评委是开国时的那批将帅,在他们面前没有任何投机取巧的可能,上甘岭的惨烈绝非三言两语可形容。


五烈士的重要性,有朋友认为俺夸大了。这里,做一下解释。


第一, 大家是从本人这篇小文里看到的五烈士。一般来说,看近的东西总是觉得他们大些,这是可以理解的。


第二, 对抗坑道作战,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坦率的讲,直到听过了林老给我们讲过的故事,我才知道,反坑道,人数上的绝对优势是最重要的,武器,普通的步兵武器就够了(当然这是1950年,没有云爆弹。)志愿军一样有打韩国人的阵地,多次站不住被人从坑道里打下来的记录。后来一下子把预备队全撒到阵地上,韩国人整个被堵在了老鼠洞里,才拿下来。


所以,五烈士能够让韩国人的第二梯队不能顺利投入到坑道阵地,俺认为这个功劳很大。只有留住了坑道,才有上甘岭的第二阶段作战。


说道这个记载的可信,还有两点:


1. 原文中提到了督战队。美军没有督战队,而韩国人是有的。恰好这一天之前,美军和韩军换防。这也同时解释了为什么5烈士可以占据一座美军的营级指挥部。


2. 原文提到了崔建功对这个阵地的关注。可惜崔老去矣。


呆鹅提到秦基伟的确认问题。这个以十五军军部的忙碌情况,可能有人抽得出时间来确认烈士身份么?gaogeli也提过,五十军打坦克那一仗,有烈士炸掉敌人坦克后,遗体还在坦克上。短时间没有确认身份,待到过后去确认时,这位烈士已经无名了。


说道上甘岭上最大的无名英雄,应该是我们的炮兵。我们说某小组消灭敌人100多人,几十人,很多时候是把支援炮火的杀伤也给算进去了。有意见?谁不服谁到战场上去自己统计、区分。


志愿军有一个连没上阵地就牺牲殆尽的记录;美军一样有一个连上去,还没到目的地,一顿炮火砸成个位数回来。


这个阵地不能确定,但肯定不是7号阵地,因为7号阵地应该是是孙占元、易学才的阵地,早就存在于地图上了。说道孙占元,有谁知道他具体的牺牲经过?虽然都知道他是和敌人同归于尽。


孙占元当时是就带上去一个班共两个组,易学才是一个组长,别的部队伤亡很大;美国人是四个火力巢,没有盖顶,就是把周围用麻袋搞起来,一个里头有的是一个班,有的是两个班。他们攻下第一个火力巢,里面美国兵一个多班,牺牲了一个战斗组,就剩下易学才小组了。孙占元掩护易学才这个战斗组又打下了第二个火力巢,这个火力巢有两个班和一些重火器,然后就剩下易学才和孙占元没负伤了。


美国兵随后上来70多人增援,被他们两个人的机枪交叉火力干掉一多半。随后孙占元双腿负伤,他掩护易学才去炸第三个和第四个火力巢。也就在易学才去炸第三个火力巢的时候,没死的一二十个鬼子扑到孙占元的火力点,基本上在孙占元和鬼子同归于尽的时候,易学才打下了后两个火力巢。


损失一多半还要往上冲,上甘岭中的美国兵,是很凶悍的,不太像之前的少爷兵。


写这个例子,主要是想说一件事。也许我们认为上甘岭已经被细细的研究过了,但实际上我们不知道的还有很多,很多。


会休息一段时间,何时回来待定吧。




 

登录后才可评论.
Logo

Looks like your ad blocker is on.

×

We rely on ads to keep creating quality content for you to enjoy for free.

Please support our site by disabling your ad blocker.

Continue without supporting us

Choose your Ad Blocker

  • Adblock Plus
  • Adblock
  • Adguard
  • Ad Remover
  • Brave
  • Ghostery
  • uBlock Origin
  • uBlock
  • UltraBlock
  • Other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Plus icon
  2. Click the large blue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3. Click refresh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icon
  2. Under "Pause on this site" click "Always"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guard icon
  2. Click on the large green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 Remover icon
  2. Click "Disable on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orange lion icon
  2. Click the toggle on the top right, shifting from "Up" to "Down"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Ghostery icon
  2. Click the "Anti-Tracking" shield so it says "Off"
  3. Click the "Ad-Blocking" stop sign so it says "Off"
  4.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Origin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ltraBlock icon
  2. Check the "Disable UltraBlock" checkbox
  1. Please disable your Ad Blocker
  2. Disable any DNS blocking tools such as AdGuardDNS or NextDNS

If the prompt is still appearing, please disable any tools or services you are using that block internet ads (e.g. DNS Servers).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