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尔和他的鸟儿

谈谈文学城文化走廊里的新鲜事儿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泰戈尔的鸟儿,飞来,又飞走了。

Stray birds of summer come to my window to sing and fly away. And yellow leaves of autumn, which have no songs, flutter and fall there with a sigh.
夏天的飞鸟,飞到我窗前唱歌,又飞去了。 秋天的黄叶,他们没有什麼可唱的,只是叹息一声,飞落在那里。


泰戈尔的鸟儿,又飞哪里去了?不知道,无踪无迹 ,只听泰戈尔说他飞过了。
I leave no trace of wings in the air, but I am glad I have had my flight.
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郑振铎)
天空没有痕迹,鸟儿却已飞过。 (冰心)

网上搜索一下,这个英文词条有115万之多。如果排除中文“泰戈尔”再搜索,就只剩下区区18万条。也就是说,这句英文,在中文世界里远比在英文世界里知名!看着怪怪的。

细细想来,也没有什么可以奇怪的,原因大致有下面几个:
一是中文的妙译,竟把平平淡淡的一句英文,译得诗化、典雅。古人有言在先:言而有文,行之弥远也。原文沾了译文的光。
二是言语中所表达的意思,与中华文化暗暗相合。这不能不触动小资们敏感而纤细的心弦。
三是泰戈尔在中国文化界已被捧上圣界。比如那首华人小诗,“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曾因被人冠上了“泰戈尔”三个字,流传至今,诗还越传越长。

这里就又牵扯到翻译的标准。有人说,好的译文,从哪里译来,要能译回哪里去。这样的标准,可以避免误译,但也是给翻译带上的枷锁,会扼杀掉那些臻于化境的妙译。比如上面郑振铎和冰心的译文。

那泰戈尔的这个语句,为何中国小资们喜爱有加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这个语句源自于中华文化。据泰戈尔自己介绍,他在游历中国时,听过中文的这个说法,他只不过记录了下来。那中文原文是什么呢?无他,“雁过无痕”是也。

雁过无痕,经过泰戈尔的品味之后,郑振铎和冰心都没有再译回去,自然有他们的道理。可以这么说,如果译回去译成“雁过无痕”,那读者难免认为泰戈尔的语句了无新意,不过是我们习以为常的一个见解。

坦率地说,泰戈尔对雁过无痕的解读及表达,对本义有覆盖不到之处,也有延伸和展扩,即有新意的叠加附着,那冰心、郑振铎用另外的语言字句来翻译,就是自然的事了。

中国古人的智慧结晶:雁过无痕
泰戈尔解读并翻译成:I leave no trace of wings in the air, but I am glad I have had my flight.
郑振铎把英文翻译为: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冰心又把英文翻译为:天空没有痕迹,鸟儿却已飞过。

雁过无痕,叶落无声  —— 或许,这才是一种境界,无论是翻译,还是待人处世。

(千古一帝这个ID失而复得,特打破常规,发帖记念一下。)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