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圆梦之旅(二):巴黎(9)- 最后的睡莲

巴黎的official 最后一天(回程还是走巴黎,但是感觉上这就是最后一天)。原计划是去橘园看莫奈的睡莲,然后去罗丹美术馆看思想者。结果此行的第一大失误,居然没有注意到星期一罗丹美术馆闭馆,白跑了一趟,只好去旁边的荣军院转了一圈,就匆匆地去赶晚上的火车去威尼斯。
 
我对西方美术了解并不多,基本属于画盲水平的。对于莫奈(Claude Monet),也不过知道他是印象派的大师,知道他的代表作是“印象·日出”,知道他有睡莲系列。临行前在网上看过睡莲的照片,感觉也并不强烈,不过想象一下整幅墙的睡莲,一定会是非常壮观的,所以在紧张的行程中还是坚持安排了去橘园美术馆。

一切艺术,包括音乐、绘画,都有这样的共同点:无论你对艺术有多少了解,只要你可以用一种或以上的感官去接触,只要你能够用心灵去体验,你就可以欣赏它,感受它。也许这也正是艺术的魅力之所在。 两间画室,环形的墙,8幅巨型壁画。波光潋滟中,或晨或昏,或晴或雨,朵朵睡莲漂浮在光与影的世界里。因为是椭圆形的画室,人坐在画室中央的长椅上,宛如置身莫奈晚年生活作画的吉维尼的花园,如梦似幻。想象着年迈的莫奈,整日整日地坐在他的花园里,用他那患有白内障的双眼,用他的全身心感受着周围的光与色,水与天,花与叶,然后用他的心,他的手,他的笔,他的画布与色彩,把他所感受到的大自然之美展现给人类。我在莫奈的睡莲系列中,看出了一种近乎宗教一般的虔诚,对于大自然,对于美的虔诚与渴望。











闭馆了,只看到美术馆门外的柱子上贴满了入馆的小贴纸,这也成了一道风景。后来我们也加上了自己的一张。



思想者Le Penseur- 二顾罗丹美术馆,终于看到了闻名以久的思想者。这是罗丹群雕“地狱之门”横楣上的主雕像之一,最初命名为“诗人”,意在象征诗人但丁在地狱之门前对人类苦难的思考,也象征了罗丹本人以及所有人类内心的思考。







地狱之门(The Gates of Hell),是罗丹为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Musée des Arts Décoratifs, Paris)门饰所设计的群雕,其主题灵感来源于诗人但丁神曲》中的“地狱篇”,取意“从我这里走进苦恼之城,从我这里走进罪恶之渊,你们走进来的,把一切的希望抛在后面。”

罗丹美术馆内还有许多珍藏的雕塑,甚至有些未完成的作品。而让我触动最深的竟然就是这些未完成的作品。那些巨大的石块上,就那么鬼斧神工地,一张少女的脸浮现了出来,人的肢体逐渐地丰满,刻痕依然,但是正因为这些未完成的痕迹,提醒着人们,这只是一块石头而已。想象着天才的雕塑家怎样一天天一年年地赋予这些石头以生命,让他们日渐鲜活起来,这是怎样地一种成就感与满足感!
不知什么原因,罗丹里面照了很少照片。以下图片来自罗丹美术馆官网,这两部作品应该是以完成作品,但是周围留下的原始的石头及刻痕,带给人如未完成作品同样的震撼。





黎明





《达那伊德》(La Danaïde






荣军院大门




拿破仑棺木




就是当年的这些大炮啊,让拿破仑所向披靡。


在巴黎的几天,我在梦与现实之间徘徊。这样的一座城市,并不如想象中的妖娆,却因着掩饰不住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不张扬地让你无时无刻不感到历史文化的沉淀与堆积。她恰如蒙娜丽莎的微笑,带着一丝神秘,娴静而意味深长,让人忍不住看一眼,再看上一眼。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