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石宇:充分尊重民意 公正处理薄案
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组织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薄熙来案的公开庭审进行了长达五天的诉讼和辩护,可以说这是党中央自身践行群众路线 的一次示范,在全党全国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近来,人们常常在谈论正能量,这次的公开庭审,应当是一次非常重大的正能量释放,让人们看到了 党中央捍卫党的无产阶级纯洁性的决心,其意义异常深远。虽然其中也有如鲍彤这类共产党的叛徒,对这次公开庭审说三道四,竭力贬低,但是,绝大多数人都给予积极评价。
若干年来,我们党处理过多起高层人士案件,如上海的陈良宇,广西的成克杰 等,均未如这次一样公开庭审,便做出了最后判决,就是对执行死刑的案件也是如此。究其原因,他们都罪有应得,发案前群众就反映强烈,咒骂声一片,发案后群 众无不拍手称快,坚决支持中央决定,公开不公开庭审都没有质疑。薄熙来情况则与他们根本不同,他无论在那里工作,都受到当地群众广泛的赞誉和热烈的支持, 即使他处于不利情况下,支持者仍不改初衷,这既是对他忘我工作态度的赞颂,也是对他工作业绩的评价,更是对他为老百姓做了大量好事实事的肯定。但是,由于 王立军叛逃等原因,造成薄熙来被停职审查,所以,才有薄熙来案。
中央决定对薄熙来案公开庭审是很英明的,能够有效的保证这个案件在全国人 民的广泛监督下得出合符事实真相的公平公正的结论,这是党中央真正把广大群众放在心上的具体表现。既不使坏人漏网而逍遥法外,又不让好人蒙怨而委屈终生。 鉴于薄熙来一方面受到广大群众支持,特别是他曾经工作过的大连和重庆人民的强烈支持;另一方面因王立军叛逃而造成的严重影响,以及部分精英必欲置其于死 地,因此,通过公开庭审,把一切交给群众,让全国人民都能够了解事实真相,看到了真实的薄熙来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就为公平公正处理此案创造一切必要条 件。
事实上,在公开庭审以前,几乎所有的大连、重庆人民和全国人民中凡看好重 庆模式的人都始终坚持原来对薄的好评,但是,还有一些人在等待公诉人拿出能够证明薄有重罪的铁证,使薄受到如死刑至少死缓的严惩,也有一些人保持中立。可 是,从公开庭审开始那一天起,形势就急速的发生变化,支持他的人不是动摇了而是更坚定了,支持他的人数不是减少了而是在迅速增加,而过去反对他的人中却有 不少人动摇了,有的则明显转向支持他,他们中有人说“他的人格,逻辑能力,出众口才,绝境中顽强意志力,对理想的秉承”,都应给予很高赞誉,有人竟宣称看 了庭审实录,“我都快成薄粉了”,如在薄如日中天时如此说有随大流之嫌,这是在薄受审时的表示就很难得。在看完公开庭审以后,各派人士都大呼“证据不 足”,“证人、证言自相矛盾”,“有做伪证之嫌”,“构不成逻辑上成立的能排除一切怀疑的犯罪链条”,认为薄的辩护“清晰”“有力”,“惊动朝野”。有的 人甚至直截了当的说:“用证据说话,薄熙来无罪”,怀疑“控方栽赃”,拿不出“任何直接证据”“很多是东拉西扯的外围证,无杀伤力”,外围证根本无法与本 人联系起来,只有疑问,而“疑罪从无”,等于无罪。过去坚决反对他而自称自由派人士中,还有人为曾经坚决反对他而开始反省自己的世界观是否有向题。庭审结 束后,有人说在庭审以前,薄熙来“得分不过40,公开庭审后,升到75”,不知他的这个统计怎样来的,但却说明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通过公开庭审证明薄熙来 清白,支持率迅速上升。
何况,薄的支持率,无论庭审前后,都远远超出此人所说的那个数,在普通工 农大众中不说百分之百,至少有90%以上的人支持他,他在重庆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提倡唱红,让人热血沸腾;打黑,使人们有了安全感;共富,燃起了普 通群众对未来的希望,像他这样的领导人,对于处在社会底层的工农大众还有谁会不支持呢?那时,全国各地的人民群众看到重庆的变化,想到本地的问题及自身的 感受,纷纷强烈呼吁本地领导人学习重庆榜样,在本地区领导人民唱红打黑,走共同富裕之路,不就十分有力的反映出对薄的支持率吗?公开庭审以后,人们看到了 公诉方所控薄的“三宗罪”,都没有充足的证据,反倒从薄的辩护中看出薄的坦荡胸怀,为党为民鞠躬尽瘁精神,而且,办事很有原则,除对亲人管教差些外,却少 见其他损害党和人民利益的事,一个身居高位的领导干部,担任领导职务时间又那么长,能做到这种分上实属不易,常在河边走,不见鞋打湿,这样的领导人怎么会是罪犯。难怪过去反对他的人也转而支持他,有的还惊呼自己成了“薄粉”,怀疑过去的世界观有问题。这就是人在做,天在看,这个天可不是神仙皇帝救世主,而 是要做世界主人的劳苦大众。常言道群众心中有杆称,谁是谁非心里明,这次薄案公开庭审后群众的反响,再次证明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民心不可辱,民意不可 违,自古如此,充分尊重民意,尊重民心党心,一是一,二是二,实事求是,是能够公平公正的处理好薄案的根本前提。
由于薄熙来案的形成与王立军叛逃美国驻成都领事馆一事密切相关,因此,为 了能够公平公正的处理好此案,彻底查清王立军何以要叛逃美领馆,是完全必要的。王立军为什么要选择美领馆为自己叛逃目标,一直是许多人心中难解的迷,人们 在谈到重庆时,总会不约而同的要提出这个问题,可是一直都未找到可以服人的答案。此次公开庭审时,薄熙来承认他对王的叛逃有责任,是他一耳光打出来的,在 网上也曾广泛流行一个耳光改变了中国历史进程之说,都认为王立军叛逃美领馆,就是那一耳光的作用。其实这是夸大了那一耳光的作用,重庆模式的夭折,与基辛 格2011年末重庆之行不无关系,是他建议美国全力打击重庆模式的高论,通过我们国内的内奸具体实现了。
然而,即使薄熙来主动承担责任,这类说法亦很难令人释怀。王立军是薄熙来 在重庆打黑除恶的主要助手,得罪了黑恶势力,让那些黑恶势力的残存势力,暗中支持黑恶势的卖国精英和他们的主子美国统治集团恨之入骨,他应当是美国统治集 因及其哈吧狗们的死敌,怎么会选择逃往美国,进美领馆请求政治避难呢?纵然他因海伍德案而得罪了薄熙来,被薄猛一耳光,结下仇恨,但是,他有多条路可走, 为什么非要去美领馆呢?如果王立军手持海伍德一手材料到中央状告薄熙来,既可如愿把薄告倒,以除却心头之恨;又不至落个叛国投敌的罪名,岂非两全齐美吗? 为什么他不选择这条光明正道,偏要走害人害己之路呢?确实令人百思仍不得其解。
最近网上流传一种说法,不知是否属实,但却能解人们百思不解之迷。这种说 法出自于一本名叫《中国权贵的死亡游戏》的书,作者是香港明镜出版集团总裁何频和美藉华裔学者黄闻光,一看此书的书名,就知道作者绝对不会替薄熙来这样的 共产党人说话。该书在谈到王立军叛逃美领馆时说:“要从他个人欲望无法被满足说起”,主要讲了两件事,一是当王提升为副市长后,认为“只任副市长没有太大 的权力,兴起当中共重庆市委常委的念头”,不断游说谷开来,让薄熙来提拔自己,薄对王此举相当愤怒,王却继续坚持;二是重庆打黑打击到高层╳╳人利益,致 使王在辽宁铁岭公安的铁哥们被查,并牵涉到王本人,王求助于薄,薄表示不便介入此事,“王对此感到失望”,还担心薄将重庆打黑中的“过份行动算到自己头 上”。王“因此开始谋划后路,积极策划谋杀海伍德一事,想抓住薄熙来把柄”。在海伍德死后一个多月,王向薄“丢出此把柄”,被薄一耳光回应,王感到身处险 境,计划逃离重庆。该书说据《外参》月刊披露:“薄熙来在北京的一位对手,可能鼓励或黙许王立军逃往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因此制造一起国际事件,或许是相 当有效的方法,甚至可能是唯一能撼动薄熙来,拯救王立军自己的方法。”明镜认为此举最利于搞掉薄熙来。
此书上述诉说如果属实,王立军叛逃美领馆的真正背景就一清二楚。其中最值 得引起注意的有以下几点:一是提供了重新审视王立军人格品行的重要材料。主要表现在说王立军嫌副市长权力太小,要进市委常委和为保铁岭兄弟伙和自己过去的 问题不被查出,要求薄熙来解决,证明他并非如过去公开宣传的那样是一个大公无私的“打黑英雄”。在2012年“两会”上,薄熙来在谈到王立军时,说了一句 “用人失察”,可能与此有关,只是由于当时不明实情不解其义。同时,这两件事也反证了薄熙来公事公办,不为私情私利而丧失原则,致使王立军决心设计害他。 二是王立军是谋杀海伍德事件的真正主谋,他之所以要嫁祸于谷开来,目的在于制造可以胁迫薄熙来的把柄,以实现个人的卑鄙目的。至于具体由谁去实施谋杀海伍 德,应以事实为准,无论是他假手于谷或通过其他人具体实施,但谋杀海伍德是王谋划和按他的方案并在他指挥下实施的。三是王立军叛逃美领馆,制造国际性事 件,以搞垮薄熙来,是受北京高人指点。这个高人究竟是谁,说是薄熙来在北京的主要对手,薄的这个对手肯定不是他的私人仇敌,而是政治对手,是反对薄在重庆 以及在商务部政策的人,而且,地位必然相当显赫,才能使王立军言听计从,一般人绝对没有那么大的能量。因此,这个高人才是王立军叛逃美领馆的罪魁祸首,是 为了整倒薄熙来,以扫除推行他那条政治路的障碍,置党和国家的利益于不顾的真正罪犯,为使薄熙来案获得公平公正处理,相信中央一定会顺藤摸瓜,将这个高人 揪出来绳之以法。
最后,还想说一点想法,有人建议让薄熙来“带错立功”,此建议似有不妥。 古人云:人非圣贤,熟能无过。天下虽大,恐怕找不到不犯错误的人,伟大的列宁和我们的毛主席都说过,除了死去的人和尚未出生的人外,没有不犯错误的。可 见,不是有无错误,而是错误大小与性质有别。在没有人不犯错误的这个世界上,讲带错立功不确切。应当将这个建议改为“根据本人实际的德才,量德量才使 用”,以澄清历史是非,这才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正如薄熙来自己说他不是完人,有缺点有错误。但是,通过这次公开庭审让人们看到薄熙来,虽然有不少缺点 错误,但确实是一位真正的共产党人,是愿意和能够为人民谋利益的共产党人,所以,提出上述建议。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曾经受到不公正对待,经过实践证明与事实 有出入后,恢复名誉,继续发挥其作用的已有不少先例,有的还采用了一些临时措施委以重任,或待以后补办手续,或用追任等办法处理,今日对待像薄熙来这样的 干部,仍然是适用的。
2013年9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