诀 别
74年夏,我的病略有好转,返回兰州工作,那段时间常和顾伯伯通信。我在信中一如既往向他请教各种问题;他回信除了谈自己的情况,回答我的问题外,还勉励我努力学习,日后做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一天,接到母亲的信,我满心喜悦,可看到的竟是这样的内容:“告诉你一个非常不幸的消息:顾伯伯被诊断为晚期肺癌,医生已宣告无能为力……”犹如五雷轰顶,我脑子里一片空白,接着倒在床上嚎啕大哭。上帝啊,你为什么这样不公平?!伯伯这些年来历尽磨难、家破人亡。现在好容易有了一个相对安稳的环境,可以从事探索研究,把经过多年思考、日臻成熟的思想写出来,你却这样快就要夺去他的生命!
我恨不得插翅飞回北京去看他,可是…… 万般无奈,只好给他写信。以下是我写给他最后一封信的片断:
“刚刚收到妈妈的信,获悉你病重的消息,真是悲痛万分!我实在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此时此刻的心情。我不能失掉你,你是我的启蒙老师。是你教给我怎样做一个高尚的人,纯洁的人,一个对人类有所贡献的人……
“几年来我们在一起的那些日子像电影一样在我眼前出现。东岳的月光下你告诉我要像小孩捡石子一样为自己收集知识财富,从那时起我才下了活一生学习一生的决心。你对我讲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要为自己寻找一个目标去奋斗,否则你的生活就没有中心。在这一点上你就是这样做的,你对我起了以身作则的作用……
“听说你的孩子还是不肯来看你,我想你也不必过于为此伤心。我就是你的亲女儿。尽管不是亲生的,难道我还不能代替他们吗?!
“我知道泪水是救不了你的,只有用我今后的努力和实际行动来实现你在我身上寄托的希望,这样才是对你最大的安慰。”
信寄出后,我每天怀着焦急的心情默默祈祷:“伯伯,你可一定要挺住啊!明年春天全国文艺调演,到那时就能见到你了。”几天后,收到顾伯伯的弟弟--陈敏之伯伯的信,摘录如下:
74年夏,我的病略有好转,返回兰州工作,那段时间常和顾伯伯通信。我在信中一如既往向他请教各种问题;他回信除了谈自己的情况,回答我的问题外,还勉励我努力学习,日后做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一天,接到母亲的信,我满心喜悦,可看到的竟是这样的内容:“告诉你一个非常不幸的消息:顾伯伯被诊断为晚期肺癌,医生已宣告无能为力……”犹如五雷轰顶,我脑子里一片空白,接着倒在床上嚎啕大哭。上帝啊,你为什么这样不公平?!伯伯这些年来历尽磨难、家破人亡。现在好容易有了一个相对安稳的环境,可以从事探索研究,把经过多年思考、日臻成熟的思想写出来,你却这样快就要夺去他的生命!
我恨不得插翅飞回北京去看他,可是…… 万般无奈,只好给他写信。以下是我写给他最后一封信的片断:
“刚刚收到妈妈的信,获悉你病重的消息,真是悲痛万分!我实在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此时此刻的心情。我不能失掉你,你是我的启蒙老师。是你教给我怎样做一个高尚的人,纯洁的人,一个对人类有所贡献的人……
“几年来我们在一起的那些日子像电影一样在我眼前出现。东岳的月光下你告诉我要像小孩捡石子一样为自己收集知识财富,从那时起我才下了活一生学习一生的决心。你对我讲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要为自己寻找一个目标去奋斗,否则你的生活就没有中心。在这一点上你就是这样做的,你对我起了以身作则的作用……
“听说你的孩子还是不肯来看你,我想你也不必过于为此伤心。我就是你的亲女儿。尽管不是亲生的,难道我还不能代替他们吗?!
“我知道泪水是救不了你的,只有用我今后的努力和实际行动来实现你在我身上寄托的希望,这样才是对你最大的安慰。”
信寄出后,我每天怀着焦急的心情默默祈祷:“伯伯,你可一定要挺住啊!明年春天全国文艺调演,到那时就能见到你了。”几天后,收到顾伯伯的弟弟--陈敏之伯伯的信,摘录如下:
“顾伯伯看了你的信,感动得流泪了。我是噙着泪才读完你的信的。如果说人世间还有什么真正真挚的感情存在的话,那么,你对顾伯伯的感情就是属于这种感情。我相信,他将因为有你对他这种真挚的感情而感到安慰,感到满足。他一定会得到鼓励,获得勇气。
“不要悲痛,悲痛救不了什么。我希望你鼓励自己,也鼓励顾伯伯。我相信你对他的鼓励,将会成为他的一种精神支柱,更有勇气从病魔手中夺回自己的生命。”
可是,传来的消息却越来越坏。几天后,我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残酷事实:顾伯伯于12月3日凌晨病故。
顾准伯伯就这样永远离我而去。对于母亲和我来说,失去了一位极其难得的良师益友,为此痛心不已。
屈指算来,从认识顾伯伯到他去世一共五年。在这五年当中,我的很多进步都渗透着他的心血。七七年底,当我捧着“文革”后第一次恢复高考的录取通知书时,眼睛被泪水模糊了。我深知要是没有当年顾伯伯的指引,不可能取得这样好的成绩。遗憾的是,他却没有看到这一天。伯伯若地下有知,当含笑九泉吧?
—完—
可是,传来的消息却越来越坏。几天后,我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残酷事实:顾伯伯于12月3日凌晨病故。
顾准伯伯就这样永远离我而去。对于母亲和我来说,失去了一位极其难得的良师益友,为此痛心不已。
屈指算来,从认识顾伯伯到他去世一共五年。在这五年当中,我的很多进步都渗透着他的心血。七七年底,当我捧着“文革”后第一次恢复高考的录取通知书时,眼睛被泪水模糊了。我深知要是没有当年顾伯伯的指引,不可能取得这样好的成绩。遗憾的是,他却没有看到这一天。伯伯若地下有知,当含笑九泉吧?
—完—
注:本文于1999年2月在《博览群书》杂志上发表;2012年收入丁东编写的《风雨同窗》一书。
—谢谢阅读,详细情节请参看本博客中的视频分享:《顾准》—
欢迎转载,请注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