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觉得,摇滚似乎应该是年轻人喜欢的东西。记得一部美国电影里演到,一帮不到20岁的孩子把家里的车库占住,在里面演练摇滚,搞得非常扰民。也还记得十年前,我的堂妹雁说她大学刚毕业时喜欢听Michael Jackson,当时我叔叔很不以为然,觉得那种东西闹哄哄的有什么好听的。我听雁讲这件过去的好玩事的时候,当时还挺赞同我叔叔的观点的,觉得摇滚挺闹腾的,欣赏不了。
我更记得我在北大念书的时候,北大学生会请崔健在北大大讲堂开了一场个人演唱会。演唱的歌曲里当然少不了《一无所有》,也有一些改编的红歌,比如《南泥湾》,过了这么多年,我还记得不少曲目和当时崔健和北大学生很投入的场景。我去之前还犹豫了一下,考虑了一下值不值得那几块钱门票和几个小时的时间。想起来,要是当时没有去,我现在会很后悔。听了崔健的演唱会,当时觉得他的音乐挺另类的,但他的声音和歌词也就一般。不过,那时心里也隐隐有一点感觉,觉得崔健的摇滚之所以能够有那么多人喜欢,好象是他的歌词直抒胸臆,有一点把握住了当时年轻人迷茫的心态。幸运,还是不幸,那个时候的我,不迷茫,人生目标特别清晰明确,就是要把大学念完。所以,那个时候我没有被打动。
上面讲的这些都是铺垫,我想要说的是,我以前对摇滚真的不怎么欣赏,即使是我年轻的时候。而且我一向认为摇滚是年轻人喜欢的音乐,人越老了应该越不喜欢那么闹腾的音乐。我自己也没有想到,最近看《中国好声音》节目,听到汪峰的几首歌,居然会很喜欢,很被打动。以至于作为音乐外行的我,想写一篇文章来表达我对这类摇滚的喜爱。
《中国好声音》上有一个老顽童Simon,玩了几十年的摇滚,六十岁了还能摇滚,真的是抓到了摇滚的精神。Simon多次在台上把全场High翻,导师们也站起来跟他一起摇滚。最后,Simon被汪峰以“传承”的说法,近乎是有点儿强迫性地让他让位和“托举”那个跟他同台竞技的小姑娘,多少有一点小小的不公平和商业的运作在里面。但是,Simon倒也不是很介意,他在意的只是自己的音乐得到承认,和来自女儿和新认的“准女儿”的关心。
Simon的事情是一个小小的题外话,还是回来说我为什么年轻时觉得摇滚闹腾,但在现在这个年纪反而开始喜欢汪峰的摇滚(比较温柔的那种。重金属高分贝的还是受不了。)
先说说汪峰。我是从来不追星的,对近些年的歌手也很不了解。在中国好声音上听到汪峰的几首歌,觉得歌词很能反映近些年来中国青年的那种迷茫,艰辛和对成功的追寻。汪峰的几首歌被连续剧《北京青年》采纳为主题歌,是件很有趣的事情。我听到一个对汪峰和导演赵宝刚的采访,才知道汪峰的《北京北京》已经写好了,赵宝刚觉得特别适合自己的连续剧,才通过朋友向汪峰提出的合作,而不是说歌儿是为连续剧而写。汪峰的歌,低沉然后有爆发,反映了北漂的不易和北漂人不屈不挠的进取。
一首歌,如果一味悲哀,那就成了葬礼曲目了。反过来,如果一首歌只是高昂,那似乎是凯旋乐。一味的欢乐,那是狂欢节音乐。那些反映的都不是平常的人生生活。平常的人生是平淡,低迷,无奈,然后还要有进取。汪峰的歌,正好描述了这种心态。它总体是积极的,但是它承认生活的苦涩,它不脱离真实的人生。这种东西,没有亲身体验是写不出来的。汪峰的人生和音乐生涯,显然也经历过低谷和挫折,这个在网上很容易找到介绍,我就不多说了。
大家喜欢汪峰的音乐,最主要的原因也是这种人生经历上的共鸣。喜欢汪峰的大部分人应该比汪峰更年轻一些,因为汪峰写的是年轻的北漂一族。我的岁数显然要比汪峰大,为什么我也会觉得被触动了呢?我仔细想了想,应该是因为近些年我也有另一种“北漂”的经历吧。只不过,我的“北漂”是漂在北美,不是北京。只不过,我在漂的时候年岁更大一些,由于有家庭的责任而脚步更稳一些。低谷没有太低,饭一直有得吃,遮风雨的屋顶也一直是有的,但是,工作的艰辛不见得比不上在北京闯荡的年轻人。关于我和我的一些朋友在美国“北漂”的艰辛,以及苦与乐,在我博客里有很多文章进行过实事的讲述和过后的回忆,就不在这里重复了。
一种人生体验,可以用多种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比如文章,书,连续剧,电影,或者音乐。音乐更快捷,更直指人,更容易一下子打动人。在音乐的不同形式中,摇滚在直抒胸臆和震撼力方面更胜一筹。汪峰的歌词和他选择的音乐形式是非常适合的。
有一部美国电影蛮有意思的,那个主人公一生下来是个老头,然后倒着活,一直活到变为一个婴儿。我年轻时对摇滚不以为然,老来反倒觉得摇滚很打动人,很喜欢。好象有点儿象是在倒着活。 为什么呢?会不会是因为,我年轻时的生活是按步就班的,规划好的,眼光太过于集中在眼前的目标上,我那时的心太沉稳,太老了?而现在,一边努力地生活和工作,一边也在享受人生,享受音乐,享受体验,享受分享自己的体验。我的腰老了,我的肩老了,我的膝盖老了,但是我的心态变年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