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平型关大捷: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平型关大捷: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老顽童。爱好文学,历史,地理,经济,哲理,时事,回忆,笑话,唱歌,电影,种菜,养鸡,游山,逛水,散步,打牌,胡侃
平型关大捷: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ZT]
平型关大捷是八路军出师华北抗日战场后首战大捷,同时也是全国抗战爆发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
八路军出师华北挺进山西之际,日军第5师团在察哈尔派遣军的配合下,正沿平绥路进攻长城沿线,企图南下进攻太原,夺取山西腹地,并从右翼配合华北方面军在平汉路的作战。中国第2战区制定了沿长城各隘阻击日军的作战计划,在平型关方面,决心集合重兵歼灭来犯之敌,并请求八路军配合侧击日军。为了配合友军作战,保卫山西,振奋八路军军威,八路军115师成功进行了平型关伏击战,取得首战大捷。
1937年9月上旬,根据作战计划,八路军115师开赴平型关附近。平型关位于山西省东北部,是晋东北的一个咽喉要道,两侧峰峦迭起,陡峭险峻,左侧有东跑池、老爷庙等制高点,右侧是白崖台等山岭。在关前,是一条由西南向东北延伸的狭窄沟道,是伏击歼敌的理想地。2日,日军第五师团第21旅团一部,由灵丘向平型关进犯,并占领东跑池地区。23日,115师决心抓住日军骄横、疏于戒备的弱点,利用平型关东北的有利地形,以伏击手段歼敌,并召开连以上干部会议,进行深入的战斗动员。24日深夜,115师利用暗夜和暴雨,秘密进入白崖台等预置好的战斗阵地。25日拂晓,日军第五师团第21旅后续部队乘汽车100余辆,附辎重大车200余辆,沿灵丘——平型关公路由东向西开进。7时许,该部全部进入第115师预伏阵地。第115师抓住战机,立即命令全线开火,并乘敌陷于混乱之际,适时发起冲击。115师一部歼敌先头,阻其沿公路南窜之路;一部分割包围日军后尾部队,断其退路;一部冲过公路迅速抢占老爷庙及其以北高地;一部阻断先期占领东跑池的日军回援;一部阻断日军第五师团派出的增援部队。经过激烈战斗,全歼被围日军,大获全胜。
此战,取得重大战果。八路军115师共击毙日军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马车200余辆,缴获步枪1000余支,机枪20余挺,火炮一门,以及大批军用物资,取得了全国抗战开始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
平型关大捷是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后的首次胜利,共歼灭日军1000多人,击毁汽车近百辆,缴获轻重武器数百支。它表明,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抗战力量。
误区:平型关大捷与平型关战役是一回事
平型关战役与平型关
大捷是什么关系?是并列关系,还是同一关系?抑或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这不仅是一个“名”的问题,也是一个关系历史发展的内涵及其本质的大问题。故应正名而求实。
几十年来,涉及平型关抗战的著作和文章,多把八路军的平型关大捷和第二战区的平型关战役混为一谈,有的还明确写道‘平型关大捷就是平型关战役”。其实,历史上的平型关大捷与平型关战役并不是一回事。
战役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进行的一系列大小战斗的总和,是军队为达到战争的局部或全局性目的,按一个总的作战企图,在统一指挥下实施的,属于战争与战斗间的作战行动。
平型关大捷是指1937年9月25日,第十八集团军115师根据第六集团军制定的“25日在平型关出击计划”,在平型关设伏,歼灭日军板垣师团21旅,配合了友军的正面作战。平型关大捷,歼敌1000多人,毁敌汽车100辆,马车200辆,缴获步枪1000多支,轻重机枪20多挺,战马53匹,另有其他大量战利品。这是中国抗战开始后取得的第一次大胜利,它粉碎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
平型关战役,是全面抗战开始后华北战场上的第一个大战役,也是第二次国共合作后国共两党军队首次团结对日作战。平型关战役中国方面前期总指挥为第六集团军总司令杨爱源,后期总指挥为第七集团军总司令傅作义。投入兵力为第六集团军、第七集团军、以孙楚为军长的第33军、以刘茂恩为军长的第15军、以高桂滋为军长的第17军、以傅作义为军长的第35军、以陈长捷为军长的第61军、以郭宗汾为军长的第2军、以王靖国为军长的第19军、以朱德为总司令的第十八集团军等11个军约15万兵力,从1937年9月3日制订作战计划开始,至10月2日中国军队全线撤退结束,历时一个月。日本侵略军方面参战部队,有日军板垣征四郎中将为师团长的第五师团(在日军内部号称“钢军”)、察哈尔派遣兵团(后改称蒙疆兵团)、满洲国靖安军。平型关战役共经历较大会战和战斗二十多次,是抗日战争初期一个中等规模的战役。
平型关大捷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集中大量兵力,企图在三个月内歼灭中国。到1937年9月底,日军进攻矛头直指太原。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平型关大捷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打响的。
平型关是山西东北的一个著名要塞,地势十分险要,是太原的门户。日军企图攻取平型关,打开夺取太原的通路。担任向平型关进攻任务的是日本著名的坂塬集团。
中国军队决定誓死保卫平型关。担任截击任务的是八路军第115师。根据平型关的地形特点,115师决定以隐蔽伏击手段,歼灭来犯的日军。
战前形势―――日军攻陷大同
1937年初秋,南口前线部队抗击着日军板垣师团的猛攻。与此同时,日军东条纵队也同时猛攻张家口。守军第二十九军刘汝明部不战而退,阎锡山的第61军反攻不力,张家口失守,南口危在旦夕。日军下一个矛头所向是第二战区阎锡山苦心经营的山西。
山西,四面环山,地势险要,素有“华北屋脊”之称,在军事上被兵家称之为“华北之锁钥”。所以日军欲统治华北,必先图晋绥;欲图晋绥,必先争太原;欲争太原,必先夺大同或平型关。
但是日军占领南口、张家口后,图晋方向是西北之大同,还是东北之平型关?阎锡山判断,日军为运送部队、军火,展开机械化部队,发挥其优势,必然把锋芒指向大同。据此,他部署了大同会战计划。
平型关战役部署——作战计划
1937年8月28日,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表示抗战决心,把行营(前线总指挥部)设于雁门关下的岭口村一所窑洞,并同行营人员及八路军总政委周恩来会商,制定了《第二战区平型关战役计划》。其“作战方针”为:“本军以利用山地歼灭敌人之目的,以主力配置于天镇、阳高、广灵、灵丘、平型关各地区,以一部控制大同、浑源、应县附近,以策应各方面之战斗,相机转移攻势。”
平型关战役战斗序列表
总指挥:第六集团军总司令杨爱源(前期),第七集团军总司令傅作义(后期)。
第33军:军长孙楚(前期实际总指挥),下辖73师,师长刘奉滨;独立旅3旅,旅长章拯宇;独立旅1旅,旅长孟宪吉。
第15军:军长刘茂恩,辖64师,师长吴庭麟;65师,刘茂恩兼。
第17军:军长高桂滋,辖21师,师长李仙洲;84师,高桂滋兼。
第35军:军长傅作义,辖211旅,旅长孙呈峰;218旅,旅长董其武。
第61军:军长陈长捷,辖208旅,旅长吕瑞英;217旅,旅长梁春溥;新编第4旅,旅长于镇河。
第2军:军长郭宗汾,辖71师,师长郭宗汾;202旅,旅长陈光斗;214旅,旅长赵晋;新编独立1旅,旅长陈庆华。
第34军:军长杨澄源,辖196旅,旅长姜玉贞;203旅,旅长梁鉴堂(此两旅包括旅长在内几乎全部牺牲)。
第19军:军长王靖国,以三个旅兵力守代县,外加炮兵团附归19军序列,骑兵军以三个骑兵师置于集宁一带。
第8军:115师,师长林彪;129师,师长贺龙。分别于平型关、忻口、原平一带展开。另有刘汝明军驻蔚县一带。
综上所述,投入平型关会战(9月3日作战计划称晋北战役及平型关会战)的兵力共11个军、10余万人。
战事分析:平型关战役兵力部署
⑴平型关正面。由第六集团军总司令杨爱源在大营前指挥孙楚的第33军和高桂滋的第17军及第73师(73师是孙楚指挥的,布防区域与17军连接),布防于平型关、团城口南北线上,右起五台山东北,排列独立旅3旅、73师、独立旅8旅于平型关正面;北面团城口内并列17军的84师和21师各就已设阵地,掩护雁北各部撤入雁门山、恒山以内,先凭险阻击并消耗敌人,再主动向南转移,分从大营、沙河隐入五台山,为南机动兵,待机出击。
⑵雁门关北侧。主战场的北侧依恒山、雁门山为屏障,除置刘茂恩第15军于恒山外,以34军第101师和梁鉴堂旅分守北娄口、茹越口间的已设阵地。重点于繁峙北的茹越口,从太原来的姜玉贞旅到繁峙以北地区归入34军序列。
⑶决战地带。沙河及繁峙城间地区为决战地带。以刘潭馥200独立旅附山炮营置于沙河镇东,占广大正面,东连孙楚兵团,北连刘茂恩军,对从平型关方面入侵之敌人以逐次抵抗方式诱至繁峙,使之胶着于繁峙城东的主决战阵地前。以第一、二预备军各附一个山炮营于繁峙城的南北线上,以五台山的北台顶、繁峙城垣、恒山顶为支撑点,构成对平型关方面入侵之敌的坚强抵抗阵地。第一预备军在南,保持重点于五台山北麓;第二预备军在北,保持重点在繁峙城,吸引敌人使之胶着于主阵地前,以利于南北机动兵团钳击。
⑷机动兵团。傅作义指挥31军、15军为北机动兵团,从繁峙展开,孙楚指挥以17军为主力的南机动兵团,从团城口一带出击,以孟宪吉旅及73师抄袭平型关,断敌后方。
详细攻略:平型关多场战役的主要过程
1、阎锡山、周恩来会商战役计划,国共军队为御外侮协同作战。
2、团城口激战失守,郭宗汾出击被围
阎锡山得知八路军进展情况后,即派预备军加强平型关北翼的出击力量。孙楚为配合115师抄袭敌后,即令郭宗汾的预备第2军联系团城口高桂滋指挥的84师出击。23日夜,敌人曾对东西跑池高地发起猛攻,高桂滋部反攻,伤亡近两千人,损失惨重。
3、平型关大捷
平型关大捷,歼敌1000多人,毁敌汽车100辆,大车200辆,缴获步枪1000多支,轻重机枪20多挺,战马53匹,另有其他大量战利品。这是中国抗战开始后取得的第一次大胜利,它粉碎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全国人心,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
4、团城口反攻战
如前所述,郭宗汾部被围后,阎锡山鉴于杨爱源、孙楚缺乏统御各军的能力(高桂滋擅自弃守团城口,致使郭宗汾部出击被围),遂令傅作义进至大营,负责平型关战役的总指挥,并调陈长捷61军急援平型关。
5、鹞子涧激战
26日,日军为阻击陈61军进攻,从鹞子涧和平型关正面抽兵来援(故团城口反攻战实有利于26日115师歼日军500余人的战斗)。占领迷回北山的程团官兵曾屡次上书请战,为国杀敌立功。这次一举攻下迷回北山,连挫敌人反扑之势,不待旅部主力到来,即如脱弦之箭,一举占领鹞子涧。
6、东跑池血战
东跑池位于平型关偏东北,为保平型关正面要点,孙楚33军之独立8旅在此布防,从9月23日到26日,敌我双方反复争夺东跑池,来来回回,形成拉锯战。
7、茹越口失守,全线撤退
我军在部署对平型关之敌的围歼决战,敌东条纵队乘平型关鏖战之机,于9月28日一举突破恒山、雁门关的接合部茹越口,杨澄源的34军退入繁峙。10月2日夜,全线开始撤退,平型关撤退,平型关战役结束。
平型关大捷有何政治作用及历史意义?
第一,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初步稳定了华北混乱溃败的战局。
自“九·一八”事变后,由于蒋介石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一直采取不抵抗主义,并压制爱国军民的抗日活动,致使日寇在中国领土上为所欲为,“所向无敌”。这就助长了日寇的骄狂气焰,他们简直视中国军队为草芥,说什么中日开战,只需三个月,日军就可全部消灭中国军队,占领全中国。平型关一役,使它吃了一个大败仗,其主力或被围歼,或如破网之鱼,慌忙突逃。日军“精锐师团”这个不光彩的纪录,有力地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第二,振奋了民心,鼓舞了士气,推动了全国抗战高潮。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军队连吃败仗,祖国大好河山日益沦于敌手。国民党中的亲日派借题发挥,瓦解斗志,“亡国论”甚嚣尘上,搅得国人惶惶不可终日。在这严峻时刻,从平型关头传来捷报,举国上下“闻风振奋”。人们从八路军“克敌扬威”的喜讯中,产生了希望。祝捷贺电象雪片似的飞向八路军总部。在短短几天内,朱、彭正副总司令就收到了一百多封贺电。其中有国民党自蒋介石以下的党政军要员发来的,有各民众团体和爱国民主人士发来的,还有旅欧美等海外侨胞发来的,可谓万众一心,“欢呼雀跃”。仅此一端,就足以说明平型关胜利对人民抗战情绪的巨大鼓舞。
第三,提高了我党我军的威望,扩大了党的政治影响。
我党我军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主要在穷乡僻壤中开展斗争,红色根据地发展鼎盛时期,最大的中央苏区人口也只有二百五十万人。除苏区人民外,全国几亿人民对我党我军了解甚少,加之国民党的反动宣传,诽谤中伤,不少人对我党我军还有误解。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竟一举打败日寇精锐师团,威震中外,使国民党及其军队相形见绌。于是人们刮目相看,从我党我军的坚决抗战的事实中,认识到共产党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深信我党抗战救国,确实“言必信,行必果”,从而把希望寄托在共产党八路军身上。许多热血青年不顾国民党的阻挠,纷纷投奔革命圣地延安和八路军部队。
揭秘:平型关大捷谁是主要的领导人?
第115师首战平型关大捷,由林彪指挥的.
平型关大捷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第115师打的一个漂亮的歼灭战。这个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给日军最精锐的部队板垣第5师团第21旅团一部歼灭性打击,因而大长了中华民族的反侵略志气,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馅。这是中国共产党坚决抗日方针的一次辉煌胜利。但这次大捷之得来却不是那么简单。从更广阔的背景看,平型关大捷是平型关战役的一个组成部分。以投入总兵力而言,八路军115师投入4个团的兵力,共有大约12000人,大约是平型关战役我方投入总兵力的八分之一;以战略目标而言,这次战斗是为了配合第二战区在平型关地区围歼敌军而进行的一次突袭。
林彪三勘平型关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日军占领平津后,调集重兵沿津浦、平汉、平绥路向华北展开猖狂进攻。在华北战场上,国民党守军节节抵抗,连连败退,大片国土沦于敌手,华北形势十分危急。中共中央军委命令尚未改编完毕的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和独立团作为抗日先遣队,于1937年8月22日,率先开赴晋东北抗日前线。
兵力单薄、装备很差的八路军,如何打好出师抗日第一仗,是八路军从最高统帅到一一五师将领都在认真思考的问题。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认为第一仗必须打胜,第一个战斗的胜败,对全局有极大的影响。一一五师副师长聂荣臻在战前对各级指挥员们说:这一仗必须打好,打败了或打个平手都不行,党中央和全国人民都在盼望八路军的第一个捷报。
作为一一五师师长的林彪,深知与日军这第一次仗的分量。自进入山西抗日前线以来,他就日夜思考如何打好出师抗日的第一仗。在太原和原平停留的日子里,林彪整天在地图上面勾勾画画。在这幅地图上他勾画最多的地方,是灵丘至大营这一段崇山峻岭中的峡谷地带,这是日军进攻平型关的必经之路。林彪设想在这里组织一次较大规模的伏击战,给敌人一个出其不意的打击,给全国人民一个振奋!
据林彪警卫员杨兴桂回忆,为了熟悉作战地域地形,打一个有准备有把握之仗,林彪曾三次亲自到平型关及东侧的乔沟一带进行实地勘察。
平型关大捷不是骗局:日军真实伤亡人数
1.平型关之战到底毙伤多少日军
1937年9月25日发生的平型关之战,到底毙伤了多少日军?中国方面有10000(蒋介石贺电)、3000(长期使用的数字)和1000(少数著作使用)之分。从当时日军投入战斗的属于后勤部队来看,前两者都不大可能,属于战时为鼓舞士气而进行的宣传。据此,我认为中方比较可靠的数据是1000。对比日军的参战部队,该数据是比较可靠的。
2.日军兵力究竟几何?
两支部队的日军,到底有多少兵力呢?
按照日军记录,桥本部队包括“大行李”(携带大衣等物资的特别辎重队)、普通辎重队(携带弹药粮草等)、护卫骑兵以及指挥部四部分,日方资料称共计200余人。但是,笔者考虑到运输队中拥有70多辆需要四人一马才能推动的大车这一情况,其真实人数应该接近400人。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日军当时普遍使用朝鲜人作为后勤支援人员,参加运输,他们不属于日军的军队编制,也不计入伤亡。而战斗中,这些人由于穿日军后勤人员服装,无法分辨,也被八路军消灭,并计入了战果(说起来,由于“日韩合并”和多年殖民教育,二战中日军的朝鲜帮凶颇为不少,八路军把这些朝鲜“夫役”记入战果并无不当)。
3.千余日军大部被歼
新庄汽车队方面日方自己承认战死者约200人。当时战争死亡率与战伤率为1∶3,考虑到日军遭到突袭,而且部分人员最终被包围全歼,死亡人数应该更高,这个比率可能改为1∶2更趋合理。因此,即便这战死的200名日军包括了解围部队的阵亡人员,这一路日军的伤亡也将达到600人以上。
如此计算,仅这两路日军的伤亡,就已经达到了900人以上。
因此,平型关大捷中日军伤亡千人应该不是一个很离谱的数字。
陆见平 发表评论于
不是八路军胡吹,是老蒋为了鼓舞全国的抗日热情要求这么报道的。这是大学教中国革命史的老师说的。一般来说游击战都是放几枪就走,打死鬼子多少随自己怎么说都行。但平型关大捷是全歼日军,打死多少日军是清点过的,据说是一百二十六人,这个数字上报中国战区最高指挥官老蒋,问怎么报道,老将就让报道歼敌一千左右,以收鼓舞人心之功效。但此战八路军伤亡较大,据说有九百多,报上去之后林彪都不敢相信。这次战役,八路军在人数,地形,和心理上都占绝对优势,造成这么大的伤亡主要是对日军作战没经验造成的。一百来号日军在震天动地的喊杀声面前临时组成多个大小不一作战单位,体现了较高的战术素养,给一窝蜂上的八路军造成较大杀伤;再有就是八路军对已经处于绝境的伤兵或者单兵放松警惕,遭到很多不必要的伤亡。其实日军是战至最后一人的,没有抓到一个俘虏就是明证。当年这样报道恐怕确实有必要,因为那时抗战军民确实需要那么点振奋人心的消息。八路军的损失嘛,从局部来说是大了一点,但也是很宝贵的对日作战的经验教训,从长远讲,这点学费值得。
回复 '可怜无数山' 的评论 :
tzuuyi 发表评论于
LOL, always fun to look at those ugly people who just never stop lying.
llandlord 发表评论于
楼主喜爱历史不假,也花了很多时间做研究,只有一点很可惜----你似乎忘记了为什么要研究历史。
llandlord 发表评论于
多少年了,反反复复就是平型关大捷和百团大战,是共党领导的,所以抗日战争是他爷爷领导下的最后胜利,呵呵呵说是就是吧,没必要再贴十几万字加图片再来鹦鹉学舌真是多此一举,后清国真的没救了
沈成涵 发表评论于
忽然想起京剧中曹操的两句唱段:(改版)虚名扶抗战,时势为将迁。
要不是国共不齐心,不至于丢掉战后的大好发展良机,反倒让战败国日本有起死回生了。
历史机遇是可遇不可求的,某党是胜利了,可是外蒙古、海参崴都找不回来了。
沈成涵 发表评论于
首先,平型关之敌不够精锐,是后勤运输兵和满蒙伪军。----没回答?
其次,反扫荡、反清乡这类又来了,都是被动的为自己的地方政权解围而出击的,不是我说的真正的主动出击。
沈成涵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可怜无数山' 的评论 :
我知道毛的上下文意思,我是拿这话来表达我的意思,不是说他原话的意思,而且这不是讨论的主体,我最早说的博主的文章有“虚假和吹嘘的成分”那点不对了?你既然看过萨苏的文章就该知道那文章才是比较全面和准确的,我并没有全盘否定,而是说这里有水分。你的大棒子“所谓是吹的之说出于逢共必反的惯性而已。至于毛批评之说更是无稽之谈。”就抡过来了。是谁不联系上下文啊?
老生常谈12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沈成涵' 的评论 :
仅给几个八路军歼灭日军千人以上的战斗例子: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2月22日至4月2日,晋西北反围攻战役
中国八路军第120师在山西省西北部地区反击日军围攻的战役。
参战部队;八路军第120师
日寇部队:日军驻蒙军第26师团及伪蒙军一部,共1万余人,华北方面军第109师团一部
战果:八路军歼灭日军1500余人,收复了7座县城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3月14日-19日,午城井沟战斗
中国八路军第115师一部在山西省隰县、蒲县地区伏击日军的战斗。
参战部队:第115师第343旅、
日寇部队:第20师团、第108师团各一部
战果:歼灭日军1000余人,焚毁汽车70余辆,保卫了陕甘宁边区和巩固吕梁山区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3月15日至4月11日,易涞战役
中国八路军晋察冀军区部队在河北省易县、涞源县间对日军的进攻战役。
参战部队: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和第3军分区
战果:进行大小战斗40余次。八路军共毙伤日军1400余人,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9月14日-19日,薛公岭战斗
中国八路军第115师第343旅在山西省汾离公路上伏击日军的战斗。
参战部队:八路军第115师第343旅
日寇部队:日军第108师团
战果:三次伏击共歼灭日军1000余人,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3月,神头岭战斗
中国八路军第129师一部在山西省潞城县对日军进行的伏击战斗。
参战部队:第129师第385旅
日寇部队:日军第108师团、第16师团各一部
战果:共毙伤日军1500余人,俘80多人,八路军仅伤亡240余人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5月,陆房战斗
中国八路军第115师一部在山东省泰安以西地区对日伪军的突围战斗。
参战部队:路军第115师师部率师特务营及第686团(团长兼政委杨勇),八路军津浦支队和山东纵队。
日寇部队:第12军司令官尾高龟藏指挥日伪军8000余人,
战果:毙伤日伪军大佐联队长以下1300余人,胜利地突出重围,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7月3日至8月,太行区1939年夏季反扫荡作战
中国八路军第129师和晋冀豫军区酣队在河北、山西两省交界的太行山区反击日军扫荡的作战。
参战部队:八路军第129师第385、第386旅、第115师第344旅、晋豫支队、决死第1、第3纵队
日寇部队:第20、第109师团主力及第10、第35、第36、第108师团与独立混成第4、第9旅团各一部共5万余人,
战果:大小战斗?o余次,歼灭日军2000余人,收复了榆社、武乡、沁源、高平等城,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7月9日-27日,易满徐战役
中国八路军晋察冀军区部队在河北省易县、满城、徐水地区粉碎日军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北岳区扫荡的战役。
参战部队: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
日寇部队:日军第110师团5000余人
战果:大小战斗19次,八路军共毙伤日军1000余人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9月,陈庄战斗
中国八路军第120师在河北省平山县陈庄地区对日军独立混成第8旅团的战斗。
参战部队:贺龙师长、关向应政治委员率领八路军第120师主力
日寇部队:水原旅团长指挥日军独立混成第8旅团
战果:第120师伤亡557人,共毙伤日军1280余人,俘日军2人,俘伪军12人。
可怜无数山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沈成涵' 的评论 :
解释就是掩饰,请正面回答:
平型关之敌不够精锐,是后勤运输兵和满蒙伪军,你有没有异议?
有的话说出证据。
115师自己伤亡600人,都是经过长征的红军骨干,所以中央认为损失太大,得不偿失,所以以后再没有搞过。你有没有异议?
===========
1? 有异议,请看萨苏的考据,没那么差。但这是中国抗日的第一场胜利,当时引起轰动,鼓舞了士气,这你承认吧? 伪军也是敌军,也能引起伤亡,这你承认吧?不能说只能打日军,不能打伪军吧?
2? 瞎扯,至少百团大战就是平型关之后。小的战斗更是无数。
你根本没读我的帖子,算了,睡了
沈成涵 发表评论于
语文不好?正面回答!
有无异议?是或否?
可怜无数山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沈成涵' 的评论 :
解释就是掩饰,请正面回答:
平型关之敌不够精锐,是后勤运输兵和满蒙伪军,你有没有异议?
有的话说出证据。
115师自己伤亡600人,都是经过长征的红军骨干,所以中央认为损失太大,得不偿失,所以以后再没有搞过。你有没有异议?
=========我好像已经回答了
可怜无数山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沈成涵' 的评论 :
算啦,睡了。我想至少能引起你多思考,多看上下文,而不是被一些截取的句子误导,比如毛批彭感谢日本之类经不起思考,却总能被人拿出来乱砸的话。今天就没浪费指头
沈成涵 发表评论于
解释就是掩饰,请正面回答:
平型关之敌不够精锐,是后勤运输兵和满蒙伪军,你有没有异议?
有的话说出证据。
115师自己伤亡600人,都是经过长征的红军骨干,所以中央认为损失太大,得不偿失,所以以后再没有搞过。你有没有异议?
沈成涵 发表评论于
你往敌后去就不会有冲突。
可怜无数山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沈成涵' 的评论 :
和韩的冲突,可以看事件由来。并非新的错。但anyway是个例,不必讨论。
沈成涵 发表评论于
新四军可是从国统区韩德勤那里抢的。
可怜无数山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沈成涵' 的评论 :
要说毛不考虑布局,那恐怕是假的。但由此来说消极抗日,就是欲加之罪。毛在重庆谈判之前,根本不会相信自己能赢。占地盘更多的是将来的政治筹码和自保能力。不管怎样,他抢地盘也是从日本人手里抢的
可怜无数山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沈成涵' 的评论 :
115师伤亡大,应该是事实,战斗力,装备都差。好像说八路打几枪就得冲锋,肯定伤亡大。
至于之后再没打过,是胡扯,之后好多小型战斗。游击战很难又大的战役,又不能随时备记者。越南阿富汗也没什么像样的战役
沈成涵 发表评论于
至于说的布局战后,毛和党自己是不会承认的,因为这话好说不好听。但是从抗战后的战局的发展来是能够做这样的分析和论断的。尤其是,敌后游击战是不需要非要建立敌后政权的。大量建立非国家承认的政权组织,本身就是着眼于战而不是和。
可怜无数山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沈成涵' 的评论 :
是你最早引到百团大战的。我只能说,你被某些网上的断章取义误导了,包括毛批彭和毛感谢日本。这个很容易反驳。假的就是假的。
读过萨苏的文章,好像没那么差。但这是中国抗日的第一场胜利,当时引起轰动,鼓舞了士气,这你承认吧? 伪军也是敌军,也能引起伤亡,这你承认吧?不能说只能打日军,不能打伪军吧?
可怜无数山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沈成涵' 的评论 :
是你言之凿凿地说,中学课本里就这么写的。
我已经贴了关于彭,聂,毛怎样批评百团大战的,我不会象你言之凿凿地说什么中学课本如何,我只说,来自网上,有人贴的当时电报和讲话
沈成涵 发表评论于
而且你这越扯越远了,已经脱离最早的问题了。
我最早所说的,平型关之敌不够精锐,是后勤运输兵和满蒙伪军,你有没有异议?
有的话说出证据。
115师自己伤亡600人,都是经过长征的红军骨干,所以中央认为损失太大,得不偿失,所以以后再没有搞过。你有没有异议?
沈成涵 发表评论于
你要是还留着中学课本,你拿出原文来啊!彭德怀的自我批评就是中央批评后的结果,谁是中央--毛啊!
可怜无数山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沈成涵' 的评论 :
至少我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我不会言之凿凿地说,"某些人睁眼说瞎话的本事真是登峰造极。毛批百团大战在大陆的中学历史课本里都让全国的学生学习了,竟还有人不承认!奈何! "
可怜无数山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沈成涵' 的评论 :
你这么说就更应该拿越南,阿富汗说事了!没有美国,苏联支持,说实话,对抗日战争能打成是么样我实在没太多信心
可怜无数山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沈成涵' 的评论 :
说你自我演绎,断章取义你还不服气!说毛感谢日本人的原文是怎样的?毛还说过发给赫鲁晓夫一吨重的奖章呢!
读书要看原文
沈成涵 发表评论于
不要拿越南和阿富汗说事,没有中国等大国的强力支持,游击战根本没戏。
沈成涵 发表评论于
你现在还留着中学课本?你刚毕业几年啊?
沈成涵 发表评论于
请拿出具体的战例和数据来说明,八路军和新四军在非反扫荡和反清乡的主动出击的战斗。可以不是拔据点、打县城,但是像平型关、百团大战那样主动寻机歼敌的运动战、游击战有吗?不要只是一味的占地盘,建政权(反对国家领导的政权),胜利后利用自己的政权离敌人进的优势抢着接收和受降(自己的电视剧都演了),东北、华北、华中连成了一片。所以毛曾在接见日本人时公开感谢日本的侵略。
可怜无数山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沈成涵' 的评论 :
你的中学课本原文呢?你言之凿凿的毛批百团大战呢?你避而不谈却谈什么为什么之后如何如何,这就是自我演绎!
之后很简单,坚持游击战呗。有更好更有效的作战方式。正因为这种作战方式得到证实,二战后,被越南,阿富汗,等广泛效仿
沈成涵 发表评论于
有些人的有限的理解力实在底下。如果平型关大捷和百团大战被毛总结为“功大于过”的话,为什么后来就没有再搞过?稍微类似的的也没有,这说明什么?说明毛中央认为是过大于功,是得不偿失的,所以不许再搞类似的行动!
否则,应该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才对。
可怜无数山 发表评论于
彭德怀后来在总结此役时曾说:我在百团大战问题上是有错误的,首先是对日军向我进攻的方向估计不对;其次,由于这次战役过于暴露自己的力量,震惊了敌人,使敌人加强了对华北尤其是抗日根据地的进攻,人民遭受了一些可以避免的损失;再次,其本人也有些蛮干地指挥,破袭时间约1个月,没有争取时间休整部队,总想寻机歼灭敌军一路的想法是不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使第129师伤亡多了一些。
聂荣臻后来在谈及百团大战时曾说:此役战果是巨大的,总的来说是应该肯定的。但是胜利之中也有比较大的欠缺和问题。首先是在宣传上出了毛病。这次战役本来是对正太铁路和其他主要交通线的破袭战,后来头脑热了,调动的部队越来越多,作战规模越来越大,作战时间也过于集中,对外宣传就成了百团大战,从而引起了日军的警觉,使日军把主要的进攻矛头指向了共产党和八路军,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另外,在战役的第二阶段,为扩大战果,有时就忘了在敌后作战的方针,只顾死啃敌人的坚固据点,这是违背游击战争作战方针的,从而付出了较大的代价。因此,对于百团大战,其辉煌的胜利和存在的问题都不该被我们所遗忘。
抗战时期,毛泽东在肯定百团大战功绩的同时,也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批评。他特别对百团大战的宣传很不满意。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批评说,这样宣传,暴露了我们的力量,引起了日本侵略者对我们力量的重新估计,使敌人集中力量来搞我们。同时,使得蒋介石增加了对我们的警惕,你宣传100个团参战,蒋介石很慌。他一直有这样一个心理――害怕我们在敌后扩大力量,在他看来,我们的发展,就是对他的威胁。
我想这是某些睁眼说瞎话的人说毛批评彭的来历。在他们有限的理解力下,事情非黑即白。一件好事,只能叫好,不可以有任何批评的话,否则就是反对整件事情
可怜无数山 发表评论于
毛泽东在看到八路军总部发往延安的关于百团大战的第一批战报后,很快就致电彭德怀:“百团大战真是令人兴奋,像这样的战斗是否还可以组织一两次?”1940年9月10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分别发出《中央关于时局趋向的指示》和《中央关于“击敌和友”的军事行动总方针的指示》,充分肯定百团大战“给了日寇以沉重的打击,给了全国人民无穷的希望”,并要求八路军、新四军仿照百团大战先例,在山东及华中组织一次至几次有计划的大规模的对敌进攻行动,在华北之八路军则应扩大百团战役行动,以给予200万友军及国民党大后方与敌占区内千百万人民以良好之影响,延缓日军向重庆等地的进攻计划。
国民党方面,何应钦、卫立煌、阎锡山等军政长官先后致电八路军总部,盛赞百团大战“不惟予敌寇以致命之打击,且予友军以精神上之鼓舞”,并表示“嘉慰实深”。就连蒋介石也向朱德、彭德怀发来了嘉勉电:“贵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奖。”百团大战的发动,令那些诬蔑八路军“游而不击”之类的谣言不攻自破,共产党、八路军的声望随着百团大战的进行而不断提高。不论是延安、大后方还是沦陷区的人民,甚至是海外侨胞,在听到百团大战胜利出击的消息后,群情振奋,纷纷以各种方式对八路军表示敬佩和慰问。
可怜无数山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沈成涵' 的评论 :
当9月11日战役第一阶段刚刚结束,毛泽东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指出:关于百团大战,不要说是大规模的战役进攻,现在还是游击性的反攻。23日,毛泽东在杨家岭作《时局与边区问题》报告时,再次提到对百团大战的估计问题。他进一步指出:这次大战是“敌我相持阶段中一次更大规模的反扫荡的战役反攻。”即是说,这仅仅是“一次”,此前曾经有过大规模的反扫荡,只是这次规模“更大”罢了,以后还要有“更大规模”的战役;而且它是“反扫荡的战役反攻”,不是“战略反攻”。
需要指出,当时毛泽东从全局出发,其主要精力是放在如何贯彻六中全会提出的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任务上的,因此对华北来说,主要是采取巩固为主,在巩固中求发展的方针。但当百团大战在华北打响时,毛泽东还是首先采取了支持、肯定的态度。同时,又在一定场合、一定范围内指出了它的不足,并随时注意纠正在宣传上出现的偏差。后来,即当年12月22日,当百团大战实际已经结束时,为了打退国民党顽固派发起的新的反共高潮,毛泽东曾电示彭德怀:“百团大战对外不要宣告结束。”这再一次说明:从整体来看,毛泽东对百团大战是完全支持和肯定的,并充分地利用了它的声势。
可怜无数山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沈成涵' 的评论 :
好!你把中学课本原话拿出来,不要断章取义,自我演绎,原话怎么说毛批评百团大战的。
我相信所谓保存实力只是军事盲或反共狂的意淫,一只不经过战争的军队是没有战斗力的。
沈成涵 发表评论于
某些人睁眼说瞎话的本事真是登峰造极。毛批百团大战在大陆的中学历史课本里都让全国的学生学习了,竟还有人不承认!奈何!
毛着眼于战后的布局,是隐晦的(新四军南下挺进的是国军防线,打的是韩德勤,而且内战的结论证明毛的布局的成功)----但是从所谓党的利益出发,毛的战略确实比其他人强,所以毛最终能成为党内其他人信服的最高领导者。但是从国家民族的利益上讲结论就不同了。
可怜无数山 发表评论于
回复 'gmruo' 的评论 :
林彪都快被击毙了,居然成了“趕快找借口送他去蘇俄”。佩服,你确实只能騙屁民了。
可怜无数山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沈成涵' 的评论 :
老毛提出的"战略方针以游击战为主",只是一种战争手段而已,无论是做人还是看问题都要脚踏实地的讲道理的话,无法得出“很明显毛的着眼点是战后的内战”的结论。事实上,二战之后的包括越南,中东的战争,都采用游击战的手段。你要说他们的着眼点是战后的内战,就太无厘头了。其他引用的关于毛的讲话,任何一段也无法得出“很明显毛的着眼点是战后的内战”的结论,如果做人还是看问题都要脚踏实地的讲道理的话。
gmruo 发表评论于
林彪總算打過一次日本,毛趕快找借口送他去蘇俄。
打了个運輸隊,然后就逃了,害死友軍。就這麼點東西,吹了八十年,現在只能騙屁民了。
可怜无数山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沈成涵' 的评论 :
当然,关于毛批评彭德怀的百团大战当然是无稽之谈。或者断章取义,或者截取后来反彭德怀的欲加之罪。
无论是做人还是看问题都要脚踏实地的讲道理,不能动不动就扣帽子、打棍子。
可怜无数山 发表评论于
回复 'tony933' 的评论 :
打完不赶紧跑,还顾得上找记者拍照? 那恐怕都不用走了. 阁下智商多少?
CMOS 发表评论于
难得偷袭了一把运输队,我党当然要大力宣传!
元芳发言 发表评论于
我来总结一下: 一个1.5万人的师打了个伏击,打死400敌运输兵, 吹了76年!!!
tony933 发表评论于
都是八路军的照片!既然是大胜利,咋就不拍点儿日军横尸遍野的照片呢?
沈成涵 发表评论于
毛泽东对战局的解释,林彪并未“领悟”,此时的林彪,已经在开始酝酿东渡黄河后的第一场大战----就是博主文章所提到的战役。
所以,很明显毛的着眼点是战后的内战而不是抗战。刘邓大军的东进,新四军的南下都是着眼于战后与国民党内战的布局。诚然,共军在独立自主的敌后山地游击战中也大量消灭了伪军(较多)和日军(较少)。但是,从总的来说都是被动的去消灭的,都是基于敌人下乡、清乡和为了反扫荡才去消灭敌人的。因为毛的战略是利用日军打退国军,驱逐国民政府的机会,在敌后的农村发展共产党的根据地和武装,一切以保护和发展敌后共产党的根据地和武装为优先,不要主动出击去抗日而消耗掉自己的有生力量,要积蓄力量在抗战胜利后夺取中央政权。
沈成涵 发表评论于
毛泽东于“平型关大捷”前对林彪的指示:
在1937年8月22日中共中央洛川会议上,毛泽东明确提出,红军在抗日战争现阶段的战略方针以游击战为主。但林彪坚持自己的主张,在会上说,要以打运动战为主,适时搞一些大兵团作战。毛泽东在会后对林彪提出了批评。
八路军115师先遣队东渡黄河的时候,林彪由于参加洛川会议而未随队同行。在陕西到太原的路上,林彪就已经开始考虑如何打好八路军出师以来第一仗。
9月14号晚上,林彪就在原平向中央军委和总部请战:“……先拟将343旅及独立团集中大营,准备待敌仰攻大营东之平型关友军阵地时,我相机袭击敌之左侧后,歼敌一部,以扩大战果。”两天后,毛泽东复电:“……我军应坚持既定方针,用游击战配合友军作战,原则上不要动摇。”处在抗日前线的林彪,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于9月18日回电毛泽东,仍坚持:“在敌人目前正在进攻的情况下,我先头部队应以作战灭敌为主要目标。”
对于抗战时期毛泽东提出的只打游击战这一重大战略转变,林彪带头提出不同意见。其实对于出现可能歼灭日军的战机,渴望求战的远非林彪一人。在勘察完战场后,林彪再次向中共中央强调了打一场胜仗的意义:“目前必须打胜仗,捉俘虏,提高军民抗战信心……”毛泽东在次日的回电中,再次明确指出:“今日红军在决战问题上,不起任何决定作用,而有一种自己的拿手好戏,在这种拿手好戏中,一定能起决定作用,这就是真正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而非运动战)。要实行这样的方针,就要分散兵力,而不是以集中打仗为主。集中打仗不能做群众工作,做群众工作则不能集中打仗,二者不能并举……集中打仗在目前是毫无结果可言的。”毛泽东要求彭总“对于个别同志不妥当的观点,给予深刻解释,使战略方针归于一致……”
1937年9月25日,毛泽东又一次电告林彪:“……不管蒋、阎协助与否,目前红军不宜过早暴露,尤不宜派遣战术支队……暴露红军目标,引起敌人注意,那是不利的。若仅派遣战术支队,那是无益的……”
沈成涵 发表评论于
回复 'xwenxuecityy' 的评论 :
至于你所说的,与博主的文章和我的观点毫无关系。我没说过“土八路不是你说的那抹不中用”这种话。我说的是“博主的文章中确实有虚假和吹嘘的成分。”
沈成涵 发表评论于
阎明所写的《平型关往事》,最后写了“胜利与反思”。所谓反思,就是中共高层意识到,这样的硬仗,以后不能再打:“平型关战斗后,我军前线指挥员与中央军委、毛泽东,对抗日战争的战略方针的认识趋于统一。即:进行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在与日军交锋前,对于毛泽东“山地游击战”的战略方针,中共高层或有不同意见。首次交锋后,那些原本不同意毛泽东观点者,终于同意了。是日军一支非战斗部队的战斗力,让他们信服了毛泽东。
中共所领导的军队对日作战,还有1940年下半年主要由彭德怀策划指挥的“百团大战”。“百团大战”受到毛泽东的否定,甚至成为彭德怀反对毛泽东军事路线的一大罪状,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实。其实“百团大战”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战役”。彭德怀的目的是毁坏公路和铁路,以此阻碍日军的扫荡。参加者除正规军外,还有大量非正规军和普通农民,铁锹、锄头等也是重要武器。毛泽东对此次行动不满,也并非因为这是一场“硬仗”,而是因为此次行动暴露了中共的军事实力。后来,当人们说彭德怀“一贯反对毛主席”时,“百团大战”总是一个证据。
关于此战,毛泽东的确在此之前就“教导”过自己的部队:必须坚持“山地游击战”,不要与日军正面硬拼。林彪指挥的这场伏击战是规模很大的平型关战役的一部分,但又是“独立自主”的一部分。长期以来,大陆的出版物都称这场伏击战为“平型关战斗”,甚至称之为“平型关战役”。人们普遍只知林彪指挥的“平型关战斗”,而不知阎锡山指挥的“平型关战役”。 窃以为,为避免与阎锡山指挥的“平型关战役”相混淆,也为了叙述历史时的方便,应将林彪指挥的这场战斗称为“乔沟伏击战”。
xwenxuecityy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沈成涵' 的评论 :
土八路不是你说的那抹不中用:
阿部规秀是八路军在抗日战场上击毙的日军最高将领。当时,在全国引起强烈的反响,各地的友军、抗日团体、爱国人士纷纷给八路军总部、晋察冀军区发来贺电,全国各大报刊都在显要位置报道了黄土岭战斗的经过并发表祝捷诗文。蒋介石于当年12月就黄土岭战斗向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发了嘉奖电报。战斗之后,杨成武在抗日刊物《新长城》上发表题为“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瞧一瞧八路军是不是游而不击”的文章,驳斥了污蔑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谬论。[5][6][7]
击毙阿部规秀的迫击炮现陈列在北京军事博物馆抗日战争馆中[2]。
日本陆军省于11月21日发布了阿部规秀的阵亡公报,描述了阿部规秀因迫击炮弹造成的致命伤而死的情况,并称“大陆战场之花凋谢了”[4][5][6]。
日本报纸《朝日新闻》于11月下旬(可能是从11月21日开始)以“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的通栏标题,连续三天刊登悼念文章,大量篇幅刊登日本各界及其家人悼念的消息、照片和纪念文章,称阿部规秀是"护国之花"、"武将之范"、"名将"、"山地战专家",并称:“自从皇军成立以来,中将级将官的牺牲,是没有这样例子的”[4][5][6][7][1]。
关于“名将之花”,另有说法称,11月27日,侵华日军在张家口召开了追悼阿部规秀的大会,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多田骏中将在挽联上写道:“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8][2]。
实际上阿部规秀未能考取日本陆军大学,因此在日本陆军中属于“无天组”(即没有陆大学历)的军官,只能在基层部队任职,是不能算陆军的精英骨干。与阿部规秀陆军士官学校同期毕业的塚田攻等读过陆大的军官,其任职资历都大幅领先于阿部规秀。而且,阿部规秀任混成旅团长之前,实际上没打过像样的战役战斗。[來源請求]
沈成涵 发表评论于
无论是做人还是看问题都要脚踏实地的讲道理,不能动不动就扣帽子、打棍子。
根据旅日学者萨苏的研究:桥本所部随行人员的情况,仔细研究《太行山中的大行李队》那张照片,也就是桥本所部的绝影,发现推拉第一辆大车的辎重兵服装不统一,其中在后方推车的士兵肩挎步枪,头戴三块瓦的皮帽,与日军的服装显然不同,仔细看来,我觉得,它和当时在山西与我军交战的一支伪军的服装颇为相似,那就是蒙古分裂势力德王所属的伪蒙军。----这说明被歼灭的日军不只是后勤、运输兵种,还有战力更加低下的伪军。
而且你说“毛批评之说更是无稽之谈”,那你是不是也否认毛基于我说的同样理由批评彭德怀的百团大战啊!
可怜无数山 发表评论于
所谓是吹的之说出于逢共必反的惯性而已。至于毛批评之说更是无稽之谈。
沈成涵 发表评论于
确实有虚假和吹嘘的成分。
首先这个战役是阎锡山总指挥的,具体执行的部队也不只有八路军,还有国军;其打击和消灭的日军事实求是地说应该是日军精锐部队中的后勤和运输兵种,确实比不上国军正面战场上消灭的日军精锐的主战部队;再者就是此战役先期大胜,后期则损失较大,所以没有宣传,毛XX还组织中央开会严厉的批评过平行关大捷和林彪。严禁八路军、新四军打运动战和正面战,要坚决的、不受国家领导的进行山地游击战,以占领敌后和国统区的农村为布局,照眼于抗战胜利后的内战。
tzuuyi 发表评论于
沒搞錯吧? 這是中共胡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