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有命 富贵在天

版权说明:欢迎非商业赢利目的转载转贴我的文章。转载转贴时请注明唵啊吽笔名和博客链接。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早年珠江三角洲卖猪仔到美国金山建铁路,劳工契约上总有这么一句话“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这句话,隐含着移民的巨大风险和移民发财的愿望。珠三角人认定到大洋彼岸是人生一个机遇,即使命丧他乡也在所不辞。移民就是一场人生赌博。

 

久远以前的冰川蚀痕把密苏里河谷划成绝壁,石灰岩层状分明的纹理回忆着古老的地球记忆。200728日,一辆满载冰箱的大货柜车跨过这段石灰岩绝壁的密苏里河河谷,沿着堪萨斯市东边的435号洲际公路北上。上午1105分,在435号公路与35号洲际公路交叉附近,一辆慢速的别克小车忽然换道,切到这辆急驶的货柜车前边,货柜车司机措手不及,为了避免压到别克小车,右拐走上路肩,撞上路边施工的重型车,货柜车翻车着火,车门变形司机无法逃出,大火足足燃烧了一小时,司机命丧黄泉。这个司机名叫安钢,华裔技术移民。事发后华裔网上鼎沸。其中网民“凌波仙子”在网上留下这样一段话:

安钢真是一个让人难以忘怀的人。他是一个很有才的人。97-98年间他作为西门子(中国)的代表来过澳洲两次,英文比在外留学的都溜,UNIX也很熟,他还是在国内一个小地方学的。不简单。在天津时见到了他的前妻(好象也是比他高的女人)还有儿子。安钢那时进不去北京的户口(听说要十万),他说北京不要他,他就出国。老实说,我的心隐隐作痛,他有漂亮的妻儿,又有一副好技术,并且能从小城市到北京上海国际知名大公司混,应该是很好了,可以犒赏自己和家人了,没必要一直这样比下去,他不明白过犹不及,不明白再追求下去可能会毁掉自己的幸福。为什么像要跟自己过不去?有点愤世嫉俗,有点自视过高。他去加拿大后,来过一信(见下),我已经知道他铸成大错,我一直神使鬼差得保留这封安钢唯一的信件,它给我带来的不安一直无法消蚀,没想到他就这样沉痛得去了。安钢,真不值呀!呜呜。

 

Is that you? I just got your e-mail in my @excite.com account which I do not check as frequently as with this account of mine @usa.net.

Haven’t heard from you for so long a time eh!

I landed (alone) in Toronto last April, and now striving for rent and bread.

You can imagine how hard life is for me. It’s just unspeakable!

Don’t ask me anything, and I don’t have time to ask you about anything either.

 

Let’s keep in touch. And I’ll get back to you when appropriate.

 

Yours,

 

Gang An

 

Letter:

 48 ROOSEVELT DR.

 RICHMOND HILL, ON

 CANADA L4C6V4

凌波仙子的网上留言,道出了移民决策要慎重的道理,移民要以人生定位为基础,不可意气用事,赌气出走。安钢是安徽宣城人,1982年毕业于安徽大学英语系,曾先后任职于中原油田、北京的西门子公司,也曾是安装上海浦东机场电脑系统的技术骨干,2000年他41岁,这在国内正是人生家庭事业鼎盛时期,精力充沛、意气风发的年岁,可以说是还年轻,才41岁,没有干不成的事。但是,2000年他移民了,立刻从才41岁变成已经41岁了,以他流畅的英语和过硬技术加上及西门子这样的工作经历,应该可以找到一份好职位,只可惜已经41岁。41岁在国内是青壮年职场主力,但41岁还要做开荒牛的第一代移民就太老了。

 

2006年,我下班太晚了,清洁工已经推着那很专业的清洁车来打扫卫生了。清洁车大约一米半见方,就是个铁车架套上一个大垃圾袋,周围挂满了各式各样带喷嘴的洗洁剂。她是一个东欧新移民来的清洁工。她很得意,说夜深人静打扫卫生没有工头指指点点,心情舒畅。只要工作做好了,每小时是17元的工资,而且还有养老医疗福利。17元,是17加元,按照每周35小时工作,每天7小时工作,法定假日有薪水,以每月22个工作日计算,她每月工资2618加元,以2006年的6.8汇率计算,相当于人民币每月工资17800元。而在2006年能拿到这个薪水一半的中国人,已经是高薪阶层了。而安大略省2006年的最低时薪是7.75加元,按照8小时工作日每月22天工作计算,月薪也是9275人民币元,即便是上海深圳这样的高薪区,博士学位业界专家也难以有如此高工资。美国人口只占世界人口5%,而消费世界25%的能源,加拿大人均消耗资源排名世界第8。如果我们把全球经济看成一个整体,那么欧美日公民是上层阶层,亚非拉人民是下层阶层。安大略最低时薪的工资也比中国高薪阶层的平均工资要高。人往高处走,移民欧美是亚非拉贫困人民提升经济地位的不二捷径。但是,以物质衡量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是两码事。珠三角铁路华工契约有“富贵在天”之言。富是经济地位高,贵是社会地位高。东欧新移民劳工富而不贵,有得无失,原来就不贵,得富即可。如果蒋国兵在加拿大打工为生,其物质享受或许比在中国高,但是,社会地位大不相同,这就是移民的代价,得了富而失了贵。安钢移民到加拿大用的捡来的旧家具,那是富贵两失。如果蒋国兵在中国研究所了工作,那他是社会精英层,在加拿大打工,那是社会底层。在研究所工作,他发挥自己的才能,支配许多社会资源。在加拿大打工,就是一个被支配的劳动力资源而已。人生价值何在?个人才智发挥的平台何在?移民要有人生定位,不可意气用事,不能仅仅由经济生活水平来衡量。更何况,蒋国兵绝对申请不到这份有工会的清洁工职位,以他的双博士学位简历,他会因为资格过高而被拒绝。这不是他不能干,实际上,加拿大许多工作他都有能力干,清洁工、技术员、等他都有能力胜任,但是,这些职场对他是关着门的,一个博士学位就已经是职场就业的资历过高的壁垒了,两个博士学位怎么找工作?移民学非所用很普遍,而找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的工作也不容易,尤其是如蒋国兵和安钢这样的年纪大的新移民。

 

林先生是从中国移民到美国的一位艺术家,在国内是教授,到美国很久找不到工作,最后决定街头卖艺。从教授到街头艺人,社会地位落差之大,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我在林先生家喝茶的时候,他跟我说起他第一次街道卖艺的经历:他蹲在路边,一边画,一边流汗,这是冷汗,是心理剧烈冲突的冷汗,浑身的汗水顺着手臂流出袖口,流到手腕,在地上淌出一大滩汗水。他放下身段,克服心理负担,丢掉国内教授高贵地位,终于闯出一个自己的艺术天地,有艺术经纪人,有了自己的画展,家中还自己烧艺术陶瓷。他在美国不能算富有,但至少站稳了艺术家的社会地位。移民一定要有心理准备,有时候移民的代价不是金钱,如林先生牺牲了教授的社会地位才走出了自己的路子。这种一幅画满地汗水的牺牲,不是每个人都能付得起的移民代价。林先生算是幸运的,闯出了自己一片天地。我听过有主治医师移民做护士,移民做搬运工等等。中国移民出来的人都是能人,都很豁达,大多数不在乎名誉地位,只求和欧美一般人一样平平淡淡地生活,但这种生活往往难以达到。我一个朋友,改革开放初到洪都拉斯继承遗产,做餐馆老板,那时候他是我们一帮孩子中最幸运的人之一。30年过去了,他回国和老朋友们再聚一堂,当年留在国内的朋友们都有房有车了,两相一比,还不如不移民呢。想到自己在国外打拼的艰辛,痛哭流涕。

 

投资移民也一样,不是所有人都能适应移民生活。1984年,中英签订了香港回归的协议,移民加拿大的香港人就又如开闸的洪水,其中许多是投资移民。虽说香港那时候官方语言是英语,虽说香港和加拿大都是英联邦,香港人和加拿大人都是英王臣民,但移民依然是很艰难的转折。80年代和90年代大约38万香港人移民加拿大,其中投资移民的香港人很多投资失败,和蒋国兵一样,蒋国兵中国成功的人生不自动能成为加拿大成功的人生,香港成功的商人不自动能成为加拿大成功的商人。有些港人投资加拿大失败了,又回到香港做生意,以至得到太空人的雅号,家在加拿大,却三天两头飞到香港做生意。据加拿大2006年统计,大约有50%的香港移民在十年之内回香港定居。按照这个估计,2007年香港有15万移民加拿大后回港的居民。有研究显示,香港移民中,大学文凭以上的人才回港的多,没有大学文凭的移民定居加拿大的多。我们比较一下一个清洁工和蒋国兵,就很容易理解这种现象。如果是做生意,港人当然是在香港做生意比在加拿大做生意更驾轻就熟。如果是打工,在加拿大打工比在香港打工生活会更好。

 

26岁到40岁这个年龄段的香港移民中,返港居留的比定居加拿大的多。这个年龄段是最具活力的年龄段,行动迅速,灵活应变,哪里适合到哪里去,小于25岁的没有足够财力移民来移民去,大于40岁没有足够精力移民来移民去。移民加拿大又回港的,单身的比已婚的多。移民新环境,有个家要安定很多。回港加拿大移民中,回港移民的高学历中间,拿加拿大文凭的比拿香港文凭的多。加拿大教育水平高,回港更容易找到合适工作。

 

 

西方对于抑郁症有许多研究,其中搬家和换工作都是引发抑郁症的重要因素。而移民环境变化是比搬家和换工作大得多的人生转变。把在中国建立起来的生活和工作习惯扔掉,到国外重新起家再建立生活和工作习惯,这是两个最大的代价。年龄越大,这个去社会化和再社会化代价就越高。国内已经积累的工作经验到了加拿大将大为缩水,许多招工的不承认中国的工作经验。这意味这你一生培养的生活经验全扔掉,只把有些财产换成货币带到移民目的国,然后重新培养新的生活经验和工作经验,人生重新开始。这个重新开始首当其冲的就是文化冲击,第一代移民要把祖籍国习得的社会行为习惯去除掉,再学习移民目的国的社会行为规则,这叫脱胎换骨重新做人,这个脱胎换骨过程对于对于年纪大的新移民尤为困难。你的同事儿童看的是《芝麻街》、《超人》和《忍者龟》,而你学的是《朱德的扁担》和《列宁理发》,你的同事中学打棒球打冰球,而你中学打乒乓球。同事说个笑话,你不知道有什么好笑。如果移民目的国的笑话笑不出来,求职面试这么能察觉话语中的暗示和影射?你在祖籍国工作资历积累的福利没有了,到移民目的国重新积累工作资历计算的福利。这些都是巨大的代价。

 

对于商人来说,最大的资本积累实际上是商场人脉。商业人际网络不是一天可以建立起来的,而是要长期磨合才能建立信任。如果把祖籍国的人脉网络丢掉到移民目的国重新建立商业网络,其代价之大,难以估量。许多香港移民把家留在加拿大,独自回港经商,成为太空人牛郎织女。而从永久居留权到公民身份有在加拿大居住时间规定,每年居住加拿大时间不够,过几年就会丧失永久居留权,就无法入籍。所以,那时候有个新鲜名词,叫做“坐移民牢”,即要回去香港经商,又要待在加拿大,难以分身,划地为牢。

 

唵啊吽 发表评论于
回复 '科夫' 的评论 : 对。年轻就大胆闯。经历就是财富、就是生命。
科夫 发表评论于
语重心长的好文。理性移民实在必读

不过,假若你尚很年轻,就不要管那么多。冒险追寻自己的梦想,冒险体验全新的生活往往就是生命的意义

ily 发表评论于
生死有命 富贵在天 !!
登录后才可评论.